1、 我并不觉得自己的电影总是在浪漫化穷人的生活,例如大地之歌相当无情,很多角色非常残酷地对待自己的亲人;遥远的雷声更甚,在那个自然而美丽的村庄中,战争的到来令食物紧缺,饿殍遍地,人心惶惶。萨蒂亚吉特雷伊电影导论电影导论之之 第十四讲第十四讲 阶级阶级一、现代化的旅行与怀乡一、现代化的旅行与怀乡二、阶级的概念与理论二、阶级的概念与理论三、阶级意识与城乡对立三、阶级意识与城乡对立四、底层阶级再现的合理性四、底层阶级再现的合理性本讲大纲大地之歌(萨蒂亚吉特雷伊,1955)一、现代化的旅行与怀乡 从从“底层人的怀乡底层人的怀乡”说起说起1、世界(贾樟柯,2004)2、三峡好人(贾樟柯,2006)穿过旷野
2、的风啊,慢些走,我用沉默告诉你,我醉了酒;飘向远方的云啊,慢些走,我用奔跑告诉你,我不回头。乌兰巴托的夜啊,那么静那么静,连风都不知道我,不知道;乌兰巴托的夜啊,那么静那么静,连云都不知道我,不知道。世界(贾樟柯,2004)一、现代化的旅行与怀乡 从从“底层人的怀乡底层人的怀乡”说起说起贾樟柯 vs.“新主流电影”同一国家在同一时期的电影,对于同一阶级或阶层的再现可能会存在巨大的差别和多样性阶级再现和阶级话语,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建构和消解的洗澡(张杨,1999)二、阶级的概念与理论 马克思:阶级是以经济关系作为区分,是一种人为的“经济秩序”韦伯:阶级并非一种“经济关系”,而是一群人在社会中的
3、“处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产阶级的数量迅速增长,社会的阶级界限和划分也变得日益模糊,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针对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新现象,对经典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进行了发展和补充十二怒汉(西德尼吕美特,1957)二、阶级的概念与理论 毛泽东延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尤其是对“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的论述1978年之后,中国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社会阶层结构闪闪的红星(李俊、李昂,1974)三、阶级意识与城乡对立 电影的“阶级意识”或“阶级视角”案例案例1 1:欧美早期电影中的:欧美早期电影中的“城乡对立城乡对立”中产阶级的视角:将乡下人、流浪汉和工人阶级塑造为不堪的“他者”一些电影中,城
4、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异经常被大肆渲染,借此突显城市中产阶级同乡村农民之间的鸿沟和矛盾,来制造戏剧冲突和喜剧效果乡下人初见放映机(罗伯特保罗,1901)三、阶级意识与城乡对立 案例案例1 1:欧美早期电影中的:欧美早期电影中的“城乡对立城乡对立”另一些早期电影中,乡村被描述成温情脉脉的乌托邦,而城市则被塑造为充满偷窃、抢劫等犯罪行为及严重贫富分化的地方从“地铁中的乡巴佬”到“危险的印第安人”,从“滑稽的约什舅舅”到“贫民区的堕落少女”,驳杂的形象显示出导演和电影人们彼此相左的观点和声音赖婚(格里菲斯,1920)四、底层阶级再现的合理性 案例案例2 2:上世纪:上世纪3030年代和年代和9090年代中国电影的年代中国电影的“底层再现底层再现”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底层再现与发声观众所看到的,是谁眼中的“无产阶级”或“底层阶级”?“作家的无产阶级化”?“游民导演”或“民工导演”“自在阶级”与“自为阶级”小玩意(孙瑜,1933)卡拉是条狗(路学长,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