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办学理念策划与办学行为体系主讲人:舒文雍目录页 CONTENTS PAGE 010203学校文化概述办学理念策划办学行为体系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学校文化概述办学理念策划办学行为体系01学校文化概述1.概念解析赫克曼说:教师、学生和校长所持有的共同信念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而这种信念就是学校的文化。瓦格纳说:校内外相关人员共享的惯例和礼仪、集体感、归属感和团队意识即为学校文化。美国皮特逊教授提出:学校文化是一组规范、价值和信念、典礼和仪式、象征和事迹哈佛大学校长中心创始人巴茨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在这里我们做事的方法。学校文化是一个深深植根于组织核心的关于标准、态度、信念、行为
2、、价值、仪式、传统等的复杂形态。”顾明远先生认为学校文化包含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价值观念、办学理念等是其核心。他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是全校教职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1.概念解析季苹教授:学校文化的表象是学校中大多数人在组织中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其核心是这些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综上,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内外部环境的作用下不断创造、积淀下形成的相对稳定而动态发展的人们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学校内外与它相关的大多数人区别于其它学校相关人的特质表现。1.概念解析学校文化是学校组织文化的简称,是组织文化在
3、学校领域中的表现那么,什么是学校文化呢?2.分类综述 对象论:即按照学校的各个组成部分对学校文化进行分类。林清江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学校行政人员文化、学校有关的社区文化 沃勒教师所代表的成人社会的文化、学生所代表的同辈团体的文化 普罗瑟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学科文化和校长文化 郑金洲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课程文化 层次论:即按照不同的结构层次对学校文化进行分类。二层次说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三层次说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四层次说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2.分类综述 表现论:即按照文化的表现方式可以分为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黄兆龙)显性文化包括:学校标志、学校组织原则、学校制度、
4、学校环境、学校管理行为 隐性文化包括:学校管理观念、学校价值观念、学校经营思想、学校整体目标、学 校精神、学校道德 要素论:即用组织文化的眼光考察学校,把学校文化分为紧密相关的六个组织部分:组织的历史、组织的价值和信仰、与组织有关的神话和故事、组织的文化规范、组织的传统/仪式特征、组织中的杰出人物 性质论:即从学校文化表现的积极与消极两个角度来划分,将文化分为“积极的(成功的)学校文化”、“消极的(病态的)学校文化2.分类综述成功的学校文化具有如下的特征:共享目标、成功的责任感、同事关系、持续的提高、终生学习、冒险、支持、相互尊重、开放、祝贺与幽默。不健康的学校文化有以下特征:与学校相关的人所
5、关注的是消极的价值、团体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学校相关人员具有的破坏性;学校相关人员精神上的低落。3.建设路径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特色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标志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管理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石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依托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学校文化概述办学理念策划办学行为体系02办学理念策划从20世纪末开始,“理念”一词广泛出现在基础教育领域当中,并成为学校推进教育改革、落实现代教育思想的依据,成为学校促进办学特色、治理方式和发展路径多元化的基础与理由,同时生发
6、出了“办学理念”的提法。随后,陆续有学者基于自身理解对这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与结构2.1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与结构A.办学理念是指随时代进步而变化的、影响和决定学校整体发展的、反映教育本质要求的、来源于办学实践又作用于办学实践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追求。B.办学理念是校长基于“办怎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C.办学理念即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及其教育价值所追求的集合体,是学校自主建构起来的教育哲学。D.办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它回答的是“学校是什么”,“学校具有什么使命”,“学校发挥什么作用”等基本问题。E.学校成员创造
7、并共享的核心教育观念,集中反映了学校的价值追求,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2.1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与结构 综合借鉴上述说法,我所理解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成员创造并共享的核心价值,以及在核心价值的统帅下对本校一系列教育教学思想和管理观念的校本化、概括性表述,是一整套指引办学方向和方法的概念和观念体系。它应该是表达学校价值追求的一个结构清晰、逻辑连贯、层次分明的体系,这个体系大致包含基础性理念和应用性理念两个方面。100%基础性理念 学校办学的基础性理念,是指具有内核性与稳定性、能够长期统领与支撑办学行为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是学校办学的哲学体系,一般情况下不轻易以学校领导者的主观意志和内外部形势的变化而
8、变更。它的构成要素有核心理念、学校使命、学校精神、学校定位、学校愿景、校训、品牌标志等2.1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与结构2.1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与结构基础性理念结构关系100%应用性理念 学校办学的应用性理念,是指由基础性理念生发的,具有阐释性、实践性、灵活性特征的办学指导思想。它可能因学校内外形势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应用性理念主要体现于学校两大职能领域教育和管理。前者除整体性的教育理念外,还可包括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德育理念、科研理念等;后者除整体性的管理理念外,还可包括办学要略、规划理念、人才理念、行为准则、质量理念、服务理念等。此外应用性理念还包括办学理念的应用文本,如学校宣言、学校格言(或称
9、学校口号)、师生誓词等2.1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与结构2.1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与结构应用性理念结构关系2.3核心理念策划的若干路径概念:核心理念是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的最高指导思想与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是贯穿 于所有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和环境建设的逻辑起点和质的规定,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基本属性:哲学性是对办学思想最抽象、最深刻的概括 适切性契合学校办学的传统、实态和愿景 差异性具备有异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之处 统领性能覆盖学校工作的所有领域 超越性能够成为脱离时间束缚的“永恒”存在2.4策划思路从办学特色升华核心理念 办学特色就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并且为社会所认可的教育风格,它
10、往往既包含校长的办学思想,又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和力量;既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某种优势,又表现出学校特有的文化气息。许多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并且这些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学校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文化符号,那么核心理念的确立就可以从提炼办学特色的哲学内涵入手,将“形而下”的实践进行“形而上”的抽象,再把抽象化的概念还原到学校工作的所有领域。【案例1】2.4策划思路从办学特色升华核心理念 办学特色就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并且为社会所认可的教育风格,它往往既包含校长的办学思想,又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和力量;既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某种优势,又表现出学校特有的文化气息。许
11、多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并且这些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学校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文化符号,那么核心理念的确立就可以从提炼办学特色的哲学内涵入手,将“形而下”的实践进行“形而上”的抽象,再把抽象化的概念还原到学校工作的所有领域。【案例1】2.4策划思路从历史传统提炼核心理念 每所学校都不可能绝对自由地存在。我们对学校现时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认识,有着无法摆脱的前结构,那就是历史传统。每所学校都有唯一属于自己的历史,因而学校的文化与发展脉络都有各自的内在规定性。因此学校要发展,就必须准确解读自身的文化图谱,并创造性地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依据。【案例2】2.4策划思路从校名
12、意蕴生发核心理念 校名是人的创造物,也是学校的遗产,往往体现出特有的历史烙印和精神内涵。有的学校的校名(包括历史上的曾用名)本身就富有文化底蕴和教育含义,它们是这些学校可遇不可求的宝贵财富,而我们必须深入到它的背后去探寻和感受其价值,必要时还可直接利用这种价值,让隐性的资源显性化。【案例3】2.4策划思路从地缘文化生成核心理念 文化学中有一个分支叫地缘文化学,是从局部地理、环境关系及其引起的社会、文化差异与因缘关联,探讨区域文化特征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因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地缘性特征,因此学校在自身文化演进中就不可避免地打上鲜明的地域烙印。从这一规律出发,借助地域文化特征来塑造学校文化性格,便成为
13、一个可选的、也是重要的思路【案例4】2.4策划思路从学校属性演化核心理念 这里所说的学校属性主要指某一类学校以其固有的规定性和差异性而区别于其它类型学校的特性。每所学校除了有基于自身经历所形成的历史特征以外,还有源于学校性质而表现出的类型特征,如普通教育之于职业教育或特殊教育、中学教育之于小学教育或幼儿教育、男女混编学校之于男校或女校等,都有一些各自类型所特有而其它类型学校所不具备的独特性【案例5】2.4策划思路从发展契机确定核心理念 社会提供给学校发展的资源往往有限,影响学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也是变动不居的,机遇总是稍纵即逝。我们发现在学校发展从量变到质变之间,往往都存在着一个关键的历史
14、时刻,不妨称之为学校发展的“节点”。由于教育内、外部有利条件的高度耦合,在这个节点上付出的主观努力会得到巨大的回报。可以说,抓住节点,迎来的就是学校发展的黄金期。【案例6】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学校文化概述办学理念策划办学行为体系03办学行为体系3.1学校办学行为的内涵 学校文化建设中所说的办学行为,是指对学校各种资源进行有效运用而形成的圆满完成教育任务、成功实现学校战略、充分体现学校组织程度与社会效益的所有机制、策略、途径、程序、方法等的总和,它既包括外显的群体或个体行为,也包括无形的组织行为。而办学行为策划,就是在总结学校过去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新型的学校文化战略策划思
15、路,努力对学校的办学行为进行战略规划、系统整合、个性强化和规范运作,以进一步增强学校的执行力,从而整体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3.2 学校办学行为的典型结构 从类型角度划分,学校办学行为一般体现于两个大类、三个维度。两大类为工具要素和运行要素。工具要素是指学校为实现战略目标所使用的关键管理方法与核心技术,它是提升学校文化执行力的重要保障,一般在制度维度落实。运行要素是指学校在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经营等活动时所遵循的规则与程序,它以行动规范的形式提升学校文化的执行力,体现在策略和操作两个维度3.2 学校办学行为的典型结构办学行为分类办学行为项目工具要素制度维度组织机构设置、制度规范、学校课程规划、
16、管理模型、教师手册、学生手册等运行要素策略维度战略管理策略、品牌管理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公共关系策略、教学策略、教科研管理策略等操作维度校名使用规范、教学秩序、仪式与礼节、节周与社团活动等3.3组织机构设置 组织机构是学校为了有效实现战略目标,以不同的任务和利益为依据,把人力、物力等按一定的形式有秩序、有成效地组合起来开展活动的模式。建立一套结构合理、运转灵活、执行高效的组织机构,是保证学校任务有效完成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只有调整好学校的组织机构,理顺各部门之间、各部门内部的关系,明晰责权,才能为下一步的流程设计、绩效考核打下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需根据校情的变化情况,充分吸收和运用教
17、育管理理论,选择适宜的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力争保持管理的精炼与弹性。3.4 制度规范 学校制度是界定学校组织内各种关系和行为、维系学校正常运转和提高工作效益的各项规定。学校管理制度越周全,工作就越有章可循;学校管理制度越科学,工作就越规范高效。形成良好的学校管理系统,以科学的制度管理学校,是学校机制完善的一个基本前提。以策划方式规范学校制度,重点是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对各项规章制度重新梳理、改进或新建,其中尤其要在学校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有效地实施制度建设3.5 学校课程规划 所谓学校课程,是学校根据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加以科学整合而形成的课
18、程规划与课程实践等一整套体系。它既包括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建构,也包括完全由学校自主设计的校本课程。如今国家课程的局限性、课程实践的情境性和不确定性、教师教学的个性化主张、教师专业发展的大趋势等,都要求课程实施者同时也成为课程设计者,把课程理解为学生本位、动态建构、差异共存、批判反思的一个过程,要求学校有新课程观念的提出和新课程学说的创立,有新的课程实施模式和策略的建构,有独特的课程教学设计和临场情境创设等3.6 战略管理策略 一般来说,战略管理策略的确立,要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基本依据,涵盖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调控、战略评价等环节。它与学校常规管理相比有如下特性:一是全局观,
19、即着眼于学校全面的和长远的工作,注重全过程与全方位管理;二是环境观,更关注环境变量对学校的影响,使学校与环境具有高协调性;三是发展观,将战略建设作为学校持久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促进战略张力不断扩大;四是资源观,注重对校内外各种资源的设计、开发、策划、利用3.7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是以适应学校发展需要,保证学校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最大化为目的,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与手法对教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开发、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涉及领域很广,从道理上来讲,所有与教师发展相关的工作都可纳入此中。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大致包括学校岗位分析、教师人力资源规划、教师素质模型
20、建立、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人力资源培训、知识管理、项目管理、绩效管理等3.8 公共关系策略 公共关系建设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善于寻找、整合、优化并有效使用校内外资源,是当今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学校公关的对象分校内和校外两类,校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校外则有学生家长、当地政府部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媒体、教育学术机构或团体、本地区同类学校、国内外友好学校等。学校公关建设,可制定宣传型、服务型、交际型、咨询型、公益型、合作型等常规策略,也可制定专门为不同对象服务的针对性策略,还可根据需要制定危机处理、文化宣导、形象宣传等特别策略3.9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
21、为达到课程目标而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所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行动准则。由于教学策略最终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出来,教师对教学策略的认识和运用水平决定着教学效果,因此,必须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确定教学策略。提升教学策略水平,需要在学校个性化的教育价值观引领下,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水平教师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计划与设计、课堂管理、知识传播、教学手段、学习指导、学习评价等方面明确相应的行动准则3.10 学校仪式与礼节 学校仪式是指学校教育活动中有特定的主题、惯例、秩序、言行等要素的典礼。主题适切、设计精美的仪式,对净化心灵、提升德性有着
22、特殊的教益。学校应有目的、有选择地强化教育行为的仪式化取向。策划和执行学校仪式,必须遵循这三条基本原则:一是校本化;二是规范化;三是持久化。学校礼节是指学校人员在交往中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律己敬人的礼仪规矩。学校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民族传统习俗、时代特征以及本校实际,设计诸如致敬礼(对国旗、党旗、团旗、队旗、校旗)、见面礼(师生见面、师师见面、生生见面、迎接来宾)、课堂礼(上下课礼仪、提问答问礼仪)、言行礼(着装、交谈、握手、鞠躬、鼓掌、列队、就餐)等具体礼节3.11 节周活动 节周活动是指学校针对学生开展的有主题、有计划、有固定时段并周而复始的系列教育活动。校园节周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品性,而且能传承民族精神,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发挥活动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节周活动的内容,一类是学校自定的节日,如科技节(周)、文体节(周)、读书节(周)、心理健康节(周)、外语节(周)、美食节等,一类是结合政治、社会和民俗节日如国庆节、青年节、儿童节、植树节、教师节、助残日、环境日、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等所开展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