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第一节 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 第四章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第四章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中药中药 的功效的功效临床经验临床经验药理作用药理作用功效是临床用药验的高度总结功效是临床用药验的高度总结药理作用是对功效的再认识药理作用是对功效的再认识*药理作用是传统功效中无记载的:药理作用是传统功效中无记载的:黄连抗心律失常,天花粉抗早孕与引产黄连抗心律失常,天花粉抗早孕与引产*传统功效尚未能得到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的支持:传统功效尚未能得到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的支持:朱砂解毒、生地清热朱砂解毒、生地清热 一、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相关性:一、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相关性:
2、二、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差异性:二、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差异性:麻黄:宣肺平喘麻黄:宣肺平喘-平喘作用平喘作用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镇痛作用镇痛作用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 降压、镇静作用降压、镇静作用葶苈子:泻肺平喘葶苈子:泻肺平喘 强心作用强心作用1、使用术语的不同:、使用术语的不同:三、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尚存差异性的原因三、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尚存差异性的原因2、药物的制作工艺、药物的制作工艺,剂型,给药途差异:,剂型,给药途差异:青皮、枳实:破气消积青皮、枳实:破气消积 注射液升高血压、治疗休克注射液升高血压、治疗休克3、中药的功效多为在复方的
3、用中得出:、中药的功效多为在复方的用中得出:中药的运用是采用复方配伍的形式,中药的运用是采用复方配伍的形式,中药的功效多是在方剂中作用的体现。中药的功效多是在方剂中作用的体现。药理研究多用单味药进行。药理研究多用单味药进行。4、单一成分,组分与全方配伍的差异:传统传统:复方复方,综合效应综合效应现代现代:提取分离不同成分,再进行实验提取分离不同成分,再进行实验中药有的成分或组分基本上可以代表全方或中药有的成分或组分基本上可以代表全方或全药的某一方面的作用全药的某一方面的作用(麻黄碱平喘、青蒿素麻黄碱平喘、青蒿素抗疟抗疟),但某些成分与全方配伍不同,但某些成分与全方配伍不同(乌头碱与乌头碱与四逆
4、汤对心脏的毒性四逆汤对心脏的毒性)。5、动物的机能状态与临床的差异:、动物的机能状态与临床的差异:中药功效来源于临床的病理状态,强调中药功效来源于临床的病理状态,强调对证,而目前对证的本质尚未阐明,证对证,而目前对证的本质尚未阐明,证的模型建尚存困难,这是中药药理研究的模型建尚存困难,这是中药药理研究存在的最大困难之一。存在的最大困难之一。6、动物实验与人体效应的差异:、动物实验与人体效应的差异:7、药理实验用剂量与临床用量的差异:、药理实验用剂量与临床用量的差异:8、整体与离体实验的差异:、整体与离体实验的差异:四、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四、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作用的多效性作用的多效性 成分的复
5、杂性导至作用的多效性成分的复杂性导至作用的多效性某些作用的双向调节性某些作用的双向调节性 调节机体截然不同的两种病理状态调节机体截然不同的两种病理状态 量效关系的复杂性量效关系的复杂性 作用相对缓慢,温和性作用相对缓慢,温和性 作用的相对不稳定性作用的相对不稳定性 与产地、采收、贮存、炮制等因素有关与产地、采收、贮存、炮制等因素有关 第二节 中药复方药理一、研究复方的目的和意义一、研究复方的目的和意义1、阐明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和以方探理,阐、阐明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和以方探理,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科学的实质。明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科学的实质。阐明复方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合阐明复方的作用及作用机
6、理,指导临床合理运用理运用阐明中医药理论促进中医药现代化阐明中医药理论促进中医药现代化1)确定药效的强度、范围、特点、)确定药效的强度、范围、特点、与同类药或原剂型比较了解其优点、与同类药或原剂型比较了解其优点、特特 色、有无实用价质及发展前景。色、有无实用价质及发展前景。2、创制新方,开发新药、创制新方,开发新药2)精简处方更适合于临床运用)精简处方更适合于临床运用配合得当增强疗效,配合不当产配合得当增强疗效,配合不当产生不良反应如四逆汤、左金丸生不良反应如四逆汤、左金丸3,剖析复方的配伍关系,剖析复方的配伍关系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二、复方药理的研究方法二、复方药理的研究方法
7、主要阐明复方的作用、作用机理,创制新方及新药的临床前药理研究等,但机制研究较困难。目前复方研究大多发限于对临床疗效的验证。研究药物的组方原则、阐明各药味间的关系,寻找最佳组方。1、整方实验、整方实验2、拆方实验、拆方实验第三节 中药药理学研究思路 1、中药药理作用研究必需与证的研究结合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建立不同证的动物模型是点之一,建立不同证的动物模型是证药结合研究的前提。证药结合研究的前提。证的实质还未得到揭示时,证的实质还未得到揭示时,要做到与证的研究结合尚要做到与证的研究结合尚
8、存在困难。存在困难。2.中药分类对比研究中药分类对比研究解表药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辛凉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辛温解表药 清热药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 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药 同类药之间药理作用的异同同类药之间药理作用的异同 3.与中药功效相关的系统药理作用研究与中药功效相关的系统药理作用研究中医的痰中医的痰 狭义:有形之痰即呼吸道分泌的痰液狭义:有形之痰即呼吸道分泌的痰液广义:无形之痰即水湿停聚于体内的各种病证广义:无形之痰即水湿停聚于体内的各种病证 心心-心悸、神昏、癫狂、失眠心悸、神昏、癫狂、失眠 四肢四肢-麻木、疼痛麻木、疼痛 咽喉咽喉-梗噎梗噎 目前只重视对呼吸道祛痰作用的研究,而对呼吸
9、道外由“痰浊”引起的证的作用研究很少 4.中药药理作用的重新评价性研究中药药理作用的重新评价性研究由于中药药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概由于中药药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概念、理论、知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念、理论、知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补充、修正和完善。补充、修正和完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重新评价中药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重新评价中药的某些基本作用也同样重要。某些基本作用也同样重要。天麻素的镇静催眠作用天麻素的镇静催眠作用5.中药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中药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 中药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应在中药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应在中药原药材、有效部位、有效成分中药原药材、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的不同层次上进行,才能接近中药的不同层次上进行,才能接近中药理论,全面而合理地说明中药功效理论,全面而合理地说明中药功效产生的作用机理。产生的作用机理。通过对中药毒性和不良反应的通过对中药毒性和不良反应的研究,以形成对中药正确的、全研究,以形成对中药正确的、全面的认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面的认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6.中药毒性研究中药毒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