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指导研究是一个系统性的、积累性的、整体性的、持续进行的过程,为了能够顺利实现研究目的,我们需要在研究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的准备和认真的操作。那么,研究都包括哪些阶段?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要注意什么样的问题、避免什么样的错误?研究者具体应该怎么做?本章将要回答这些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总结研究将是本书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各自的重点,那里会有更详尽的论述,因此本章第一节将重点放在“怎样提出研究问题”和“怎样进行研究设计”这些问题上。量化和质化研究方法是全书的中心,本章将在第二节从方法论上对它们进行比较。目录 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 第二节 量化与质化研究的比较研究的过程概念化研究设计收集资
2、料分析资料总结研究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一、概念化在每个研究的起步阶段,研究者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想研究什么,即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是什么。最初的想法往往是模糊不清的,研究者需要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逐渐缩小成为一个清晰具体的、可操作的研究问题,形成关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的看法,这就是概念化的过程,为此,研究者需要广泛阅读相关文献,以了解其他学者就这个问题提供了哪些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式的研究问题和假设。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一、概念化(一)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研究可以分成三种类型: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1、探索性研究网络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探索性研究以2008年网络事件为例2、
3、描述性研究手机媒介传播形态及其使用现状的万人调查3、解释性研究选秀活动中受众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二)研究问题1、研究领域(1)按照传播层级划分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二)研究问题1、研究领域(2)按照研究对象划分控制研究(who)内容分析(says what)媒介分析(in which channel)受众分析(to whom)效果分析(with what effect)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二)研究问题1、研究领域(3)按照研究主题划分社区传播健康传播:中国健康传播研究:2009-2010从媒体舆论到医患沟通政治传播:政治传播学公共关系研究:新
4、媒体与公共关系研究社会发展与传播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二)研究问题1、研究领域(3)按照研究主题划分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拉里A萨默瓦组织传播:组织传播学:结构与关系的象征性互动性别传播: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媒介经济学:媒介经济学:经济学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中的应用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二)研究问题1、研究领域(4)按照传播渠道划分视觉传播、网络传播、报纸研究、电视研究、电影研究、广告研究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二)研究问题2、研究问题(1)首先要研究问题的来源理论假设实际生活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二)研究问题2、研究问题(2)其次要研究问题的表述需要将研究
5、主题的范围缩小,使我们的兴趣聚焦到某一点上技巧有四种:参考文献、跟他人讨论、选取特定的情境、定义研究的目的1、参考文献公开出版的学术文章可以提供启发研究者提出新的研究问题。通常,研究者可以:(1)稍有改动、复制以前的研究计划(如跨文化研究和比较研究)。(2)对以前研究里出乎意料的结论进行考察。(3)以前研究的结尾处,作者都会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按照这些建议来进行自己的研究。(4)将现有理论或解释应用于新领域或课题(如把适用于传统媒体的理论用于解释新媒体)。(5)挑战现有研究的结论。(6)修补以前研究的缺陷。(7)采用新方法来研究以前的研究问题。2、跟别人讨论参考文献(1)听取那些在这个领域内
6、做出过贡献或者对这个领域非常熟悉的学者的意见。(2)听取那些在这个领域内跟你的看法不同的人的意见,并跟他们讨论可能的研究问题。3、选择特定的情境(1)将研究领域聚焦到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网络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探索性研究以2008年网络事件为例(2)将研究领域聚焦到一个特定的社会或地理范围之内。西部地区农村受众媒体接触调查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3)考虑特定人群是否跟研究领域有关,他们之间是否有差异。4、定义研究的目的(1)研究问题是描述性的、探索性的,还是解释性的?(2)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对研究问题表述的要求1、具体不等于微观化2、研究问题应当能够被验证3、对研究问题的表述必须清晰,所使用的
7、语言没有歧义。常见的提问形式“现象(或变量)一跟现象(或变量)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这里,“现象(或变量)一”和“现象(或变量)二”是什么,都必须有清楚的指代4、研究问题不能包含明确的价值判断,但可以有隐含的价值立场。“大众媒体是否以一种多元化的方式再现了女性?”“大众媒体是否不应该再现歧视性的女性形象,应该增加非刻板成见的女性形象?”评价研究问题的标准1、重要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2、开创性新的研究意义、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理论思路等3、可行性主、客观限制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三)文献综述 在开始研究操作之前,文献综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即为了掌握关于研究课题和问题的研究现状而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
8、行系统、综合的分析和评价的过程。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三)文献综述 1、文献资料的类别 (1)一手文献资料:由研究者自己发布的研究成果 包括学术期刊、以书籍形式发布的研究成果、会议论文以及学位论文等 (2)二手文献资料:他人或媒体转载、引用的研究成果 教科书、统计年鉴、大众媒体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三)文献综述 2、如何查文献 (1)图书馆 (2)网络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三)文献综述 3、如何写作文献综述 (1)文献综述有两个目的第一,总结跟自己所要进行的研究主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即关于自己的研究主题,其他人都做了哪些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有哪些缺陷?哪些地方值得改进?第二,说服读者相信自己的研究主
9、题值得进行,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自己能够在哪些方面改进这个研究主题?能够回答哪些还没有回答的问题或者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解释?这也是明确研究意义的过程。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三)文献综述 3、如何写作文献综述 (1)写文献综述时要注意的内容每一项研究的理论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论案例:“我国妇女新闻的变迁及其原因”(1)前人的研究里,怎么定义妇女新闻?是指内容涉及了女性的新闻,还是指主题跟女性有关的新闻,还是指从女性角度进行报道的新闻?中国的妇女新闻跟欧美国家有没有不同?如果不同,那么这种差异需要体现在自己的研究里吗?(2)前人的研究里,造成妇女新闻变迁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在中国和欧美国家是否有不同
10、?关于这些原因的论述是否有薄弱之处?(3)前人的研究里,关于影响中国新闻变迁的原因的论述是否合理?有没有不足之处?在分析这些原因的时候,有没有漏掉某些分析层面?(4)跟妇女新闻密切相关的是妇女的社会地位,那么,前人的研究里,关于我国妇女运动的论述都形成了哪些结论?伴随着社会转型,我国妇女地位出现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由于本研究选择20世纪90年代为研究时间,那么,前人的研究是怎么论述90年代之前我国新闻媒体以及非新闻类媒体对妇女的再现?这些论述有没有共同的论点?能否成立?(6)以前的研究者都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这个课题?有什么利弊?文献综述的要求(1)全面:即与自己的研究主题相关的
11、、最具价值的重要文献的结论都涉及了。(2)逻辑清晰:可以按照前人研究发表的时间顺序,或研究主题“从普遍到特殊”顺序,或比较前人研究的相似和差异,或研究问题的转移等来组织文献综述。(3)简洁:文献综述不是面面俱到,也不是复述前人的研究成果,更不需要陈述本研究主题或领域的历史,因此应该简明扼要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展现它们的不足之处,力争以最少的文字概括最大的信息量。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二、研究设计(一)分析单位与观察对象1、分析单位某个研究感兴趣的对象,它的属性特征构成了研究的主题和内容。分析单位范围广泛,可以是:(1)个人:“我国女新闻工作者现状和发展调查”(2)群体:“美剧迷”和“日剧迷”(
12、3)组织:“新媒体对我国媒体单位的影响”(4)社会产品:“媒体公信力调查”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二、研究设计(一)分析单位与观察对象2、观察对象被直接观察、分析、描述的变量3、分析单位和观察对象的关系(1)有时候,分析单位就是观察对象,比如“某某日报读者调查”(2)但有时候,两者不同,比如“我国城市家庭互联网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单位:家庭观察对象:个人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二、研究设计(一)分析单位与观察对象4、生态谬误:从对群体或组织的观察中得出了对个人分析单位的结论。5、简化论:从对个人分析单位的观察中得出了关于群体或组织的结论,这个错误跟生态谬误正好相反。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二、研究设计(二)时间
13、维度1、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指的是描述观察对象在同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比较不同观察对象在同一时间点上的差异的研究。探索性和描述性研究大多是横向研究。2、纵向研究:描述同一观察对象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差异,揭示其发展变化规律 (1)趋势研究:针对同一总体,采用同样的抽样方法,对在不同时间点上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2)带群研究:指的是针对某一特定人群在不同时间点所发生的变化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揭示这些特定人群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3)固定样本研究:指对同一群人在不同时间点所发生的变化的研究。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二、研究设计(三)研究方案1、当研究者实施研究时,需要详细的研究方案来指导具体的研究活动,其中包括
14、:(1)抽样的问题:选择哪些个案做观察对象样本?从哪里找到这些样本?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样本数是多少?怎么保证抽出的样本具有代表性?(2)测量的问题:观察对象的哪些属性特征需要被测量?测量的依据是什么?怎样保证测量能够准确、如实地反映观察对象的特征(即测量是有效的)?怎样保证测量结果的可信度?(详见第四章)(3)伦理的问题:如何接近观察对象?如何说服观察对象参与研究?研究者的身份要不要公开?参与研究将会带给观察对象哪些影响?这些影响可否避免?是否需要打扰观察对象的日常生活?在分析和解释数据时,怎样保护观察对象的个人隐私?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二、研究设计(三)研究方案2、除此之外,研究者还要考虑研
15、究所涉及变量的因果关系和研究假设。(1)研究假设 未获得实证材料之前,研究者会对所要回答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猜测。研究问题往往是一个疑问句,而假设却是一个陈述句。一个假设只能包含变量之间的一种关系,双重禁止应该被避免。如:“高收入男性比低收入女性更喜欢收看电视新闻节目”就不是一个好假设。研究假设假设清楚暗示了变量关系,因而能够指导研究过程无方向假设:不涉及变量间关系的变化方向如:“性别影响了收看电视的时间”单向假设:猜测变量间关系的变化方向如:“女性比男性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更长”第二个更受研究者欢迎研究假设有时,针对一个研究问题,研究者可以设计互相反驳、相互矛盾的一组假设进行检验假设一:个人看暴
16、力电视节目时间越短,则表现出更多攻击性行为假设二:个人看暴力电视节目时间越长,则表现出更多攻击性行为假设三:个人看暴力电视节目时间不变,则表现出更多攻击性行为假设二:个人看暴力电视节目时间越短,则表现出更少攻击性行为研究假设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的逻辑图示: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二、研究设计(2)因果关系两个变量X、Y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需要同时满足如下条件:(1)X和Y是同一时空条件下出现的变量。(2)X和Y之间存在着相关。(3)X在时间上先于Y出现。(4)对X和Y之间的相关关系不能由其他的变量来解释。那么我们就说,X是Y的原因,Y是X的结果。在寻求因果关系时要注意:1、避免“虚假关系”“媒体接触行
17、为会影响人际交往活动,接触媒体越多,则人际交往活动越多”2、判断“谁因谁果”标准:第一,考察具体的研究目的和问题第二,两个变量里,具备更大可变性的应该是结果,更不容易被改变的变量应该是原因。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二、研究设计(四)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是研究者用来收集或资料时所采用的具体手段。2、选择研究方法要看具体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1)了解一群人的媒介接触行为和态度观念特征调查法(2)寻找因果关系实验法(3)考察一群人对生活世界和传播现象的解释,以及如何作出媒介选择定性田野研究(4)确认媒体产生了哪些内容模式内容分析法(5)理解媒体对话题的看法、立场、态度文本分析法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所经常使用
18、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二、研究设计(四)研究方法3、选择研究方法时受到的限制:主观:研究者的个人能力和研究经验是否足以承担研究任务客观:研究者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经费、能否接近观察对象,以及伦理方面的考虑研究方法还能告诉研究者应该收集什么样的材料应该怎样分析他们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三、收集资料贯彻研究思路、实施具体研究方案的阶段随时灵活修正原有的研究设计定性田野研究中,当出现下面两种情况的时候,可以考虑离开研究现场1、所收集的研究资料达到“饱和”2、研究者在研究现场里停留太多时间,对这里出现的情况和变化失去了敏感性,即成为“本地人”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四、分析资料1、分析资料:是对所收集的资料
19、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的过程。2、整理过程:将量化数据编码和录入计算机原始视听材料转化成文字田野调查的笔记和实物进行综合并分类3、分析的过程对于量化方法来说主要是应用统计手段进行数据分析,质化方法则主要是归纳和解读意义第一节 研究的过程五、总结研究回答研究问题反思研究过程写作研究报告第二节 量化和质化研究的比较第二节 量化与质化研究的比较这两种研究方法是我们了解传播现象的两种途径,各有千秋,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量化方法:精确性和概括性质化方法:适合对个别现象或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述和深入理解,适合研究较长时期内的变化过程。在美国传播研究中,量化方法仍占据主导性低位。量化和质化方法之间的区别只能是
20、大致的近似的区分,我们不可能把一种方法跟另一种方法严格地、绝对地区别开来第二节 量化与质化研究的比较量化和质化方法之间也存在着相似性。两种方法都是经验主义的两种方法有着相似的研究逻辑很多研究结合了量化和质化两种方法,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只采用一种研究方法。一方面是受到研究经费和时间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受到了研究者能力的限制【思考题】1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研究可以分成哪三种类型?试举例说明。2我们用哪些标准来评价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按照书中所述技巧,将其缩小为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3带着自己的研究问题,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查找相关文献,完成一篇文献综述。4深入理解图35。带着自己的研究问题,以图35里的研究设计二或研究设计三为蓝图,发展出一个研究设计。5量化与质化研究方法存在着哪些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