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入新课 诫子书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但读来发人深省。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但读来发人深省。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子之情表达得
2、如此深切。教学目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的古典文学素养;、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文;、引导学生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引导学生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写作背景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
3、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一、解题:一、解题:诫子书: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二、文学常识:二、文学常识: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字孔明,号“卧龙先生卧龙先生”,是是三国三国时期时期蜀国蜀国的丞相,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的丞相,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政治家、军事家军事家。被称为。被称为“古今第一贤士古今第一贤士”作为一代历史伟人,诸葛亮最大的功绩是作为一代历史伟人,诸葛亮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问鼎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问鼎逐鹿。建安十三年(逐鹿。建安十三年(208208),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诸葛亮出
4、使东吴,舌战群儒,最后促使孙刘联合,共抗曹操,并经赤壁一战群儒,最后促使孙刘联合,共抗曹操,并经赤壁一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而后为刘蜀集团运筹策划,东征奠定三国鼎立局面,而后为刘蜀集团运筹策划,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富国强兵,直至病逝于五丈原军旅西讨,开疆拓土,富国强兵,直至病逝于五丈原军旅之中。他有济世爱民之心,经天纬地之才,之中。他有济世爱民之心,经天纬地之才,“智绝千智绝千古古”,特别是隆中决策,高瞻远瞩,不出茅庐而知天,特别是隆中决策,高瞻远瞩,不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可谓下三分,可谓“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三下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三下”,引后世无数英雄竞折腰,被称为引后世无数英雄
5、竞折腰,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古今第一贤相”。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听读课文:听读课文:要求:要求:标出生字词,并注意朗读标出生字词,并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的节奏、停顿、语气、语调等。语气、语调等。方法指导方法指导根据语意断句读,根据语录体的特点断句读;根据语意断句读,根据语录体的特点断句读;通过分析句式特点(如固定句式、句式短小、句式通过分析句式特点(如固定句式、句式短小、句式工整)断句读,通过工整)断句读,通过“之乎者也矣之乎者也矣”等语气词断句读。等语气词断句读。断句读方法归纳 诫子书诫子书 夫夫/君子君子/之行之行,静静/以修身以修身,俭俭/以以养德养德;非非/淡泊淡泊/无以无以/明志明志,
6、非非/宁静宁静/无以无以/致远。夫致远。夫/学学/须静也,才须静也,才/须学须学也。非学也。非学/无以无以/广才,非志广才,非志/无以无以/成成学。淫慢学。淫慢/则则/不能不能/励精,险躁励精,险躁/则则/不能不能/治性。年治性。年/与时与时/驰,意驰,意/与日与日/去,遂成去,遂成/枯落,多枯落,多/不接世,悲守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穷庐,将复/何及!何及!读准字音,熟读成诵读准字音,熟读成诵夫夫 君子之行君子之行,静静 以以修身修身,俭以养德俭以养德;非非淡泊淡泊无以无以 明明志志,非宁静无以非宁静无以致致 远远。诫诫 子子 书书告诫,劝勉告诫,劝勉书信书信f,f,句首句首发语词发语词屏
7、除杂念和干扰,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宁静专一用来用来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明确,坚定明确,坚定达到达到远大目标,远大目标,形作名形作名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法达到远大目标。内心恬淡,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慕名利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广才,才,非志无以成学。非志无以成学。淫慢淫慢 则不能则不能 励精励精,险躁险躁 则不能则不能 治性治性。增长,形作动增长,形作动放纵懈怠放纵懈怠振奋精神振
8、奋精神轻薄浮躁轻薄浮躁修养性情修养性情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不能振作精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不能振作精神,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与时年与时 驰驰,意意与日与日 去去,遂遂 成成 枯落枯落,多不接世,悲守,多不接世,悲守穷庐穷庐,将将复复 何何 及及!疾行,指迅速逝去疾行,指迅速逝去意志意志消失消失最终最终凋落,衰残。比喻人年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老志衰,没有用处。穷困潦倒之人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住的陋室
9、。又又来得及来得及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最终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问题探究问题探究1 1、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关键句是哪一句?、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关键句是哪一句?2 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什么?铭,这两句话是什么?3 3、文章主要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文中表明作文章主要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10、,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者观点的句子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4 4、“君子之行君子之行无以致远。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静”字。字。“俭以养德俭以养德”与与“静静”有何关系?有何关系?5 5、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须要具备的条件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须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6 6、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1 1、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关键句是哪一句?、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关键句是哪一句?2 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
11、高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什么?铭,这两句话是什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君子之行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以养德;3、文章主要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文文章主要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文章从修身和治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无论文章从修身和治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作者强调的是一个是学习还是做人,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静”字: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躁”字,把字,把
12、“静静”与与“躁躁”进行对比,增强了进行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论述效果。4 4、“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静”字。字。“俭以俭以养德养德”与与“静静”有何关系?有何关系?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俭以养德”是建是建立在立在“静静”的基础上的美德。的基础上的美德。5
13、5、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须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须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间有什么关系?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立志、学习、惜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立志、学习、惜时。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时。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6 6、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
14、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切忌切忌怠慢浮躁。怠慢浮躁。拓展探究诸葛亮的鹅毛扇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
15、识荆山玉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故称千金为“阿丑阿丑”。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她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上书“明明”“”“亮亮”二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即是你的如意郎君。拓展探究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姓名中有知天下三分
16、的姓名中有“明明”“”“亮亮”二字的未来蜀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结婚时国丞相诸葛亮。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孔明对鹅毛扇爱不释手赠给诸葛亮。孔明对鹅毛扇爱不释手,形影不离。他形影不离。他这样做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这样做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总是手不离扇。清朝康熙年间清朝康熙年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诸葛草诸葛草庐诗庐诗中写道: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石黯阴云八阵图图
17、”,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不离扇的原因。A A、淡泊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礼记););B B、立志立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C C、惜时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拓展延伸拓展延伸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遇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
18、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繁盛。隋唐时期,许多波斯商人以贩卖香药为职业,收售由西域经海上运来的香药;同时,许多朝鲜留学生来到中国,将中国的香文化传入朝鲜,再由朝鲜传入日本。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物
19、的精美、程序的考究,直至精神境界的提升;西方自从香水出现以后,人们慢慢习惯使用香水掩盖体味,彰显个性和品味,直至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人注重直观性,喜欢某种气味就直接喷洒,芬芳满身,让别人直观地感受到;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使他们更注重意会性,儒释道三家无不言开悟,最高深的思想是“意在言外”,最美好的意境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表现在用香上,就会在享受美好的芬芳之外,更注重思想的体验和提升。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也是许多其他文化差异的内在因素之一,就是各自传统信仰的不同。西方多信仰基督教,其次是伊斯兰教,二者与香的传播关系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