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太阳太阳公转方向公转方向公转方向公转方向NN公转的周期:公转的周期:365天天6小时小时9分分10秒(秒(1恒星年)恒星年)近日点近日点1月初月初速度最快速度最快远日点远日点7月初月初速度最慢速度最慢太阳太阳公转方向公转方向公转方向公转方向NN公转的速度:公转的速度: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关系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关系赤道与公转轨道的夹角:赤道与公转轨道的夹角:23026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66034二者之和是二者之和是900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南北极圈的度数南北极圈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两面三
2、角度”“一轴一轴”指地轴;指地轴;“两面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为交角为2323 26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角为6666 34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为9090。“三个基本不变三个基本不变”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3 26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地球运动的
3、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四季的更替 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12月月22日日9月月23日日3月月21日日6月月22日日365365日日5 5时时4848分分4646秒秒(1 1回归年)回归年)2326 N02326 S春分春分夏至夏至秋分秋分冬至冬至春分春分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回归线(3月月21日)日)(6月月22日)日)(9月月23日)日)(12月月22日)日)(3月月21日
4、)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赤道赤道如何判断太阳直射点如何判断太阳直射点?(侧视图)太阳直射点的延长线必定经过地心(侧视图)太阳直射点的延长线必定经过地心夏至日夏至日冬至日冬至日春分日春分日秋分日秋分日春分春分夏至夏至秋分秋分冬至冬至远日点远日点近日点近日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二分二至、公转速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二分二至、公转速度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春分春分夏至夏至春分春分秋分秋分冬至冬至速度速度渐快渐快速度速度渐慢渐慢公转速度加快时段:公转速度加快时段:7月初月初秋分秋分冬至冬至1月初月初公转速度减慢时段:公转速度减慢时段:1月初月初春分春分夏至夏至7月初月初
5、总结:总结:直射范围:直射范围:直射次数:直射次数:直射点的位置:直射点的位置: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南北回归线之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即黄赤交角黄赤交角 回归线上:回归线上:回归线之间:回归线之间:一年一次一年一次 一年两次一年两次 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春分春分秋分秋分 秋分秋分春分春分 向北移:向北移:向南移:向南移:冬至冬至夏至夏至 夏至夏至冬至冬至(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太阳高度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与地面所成的夹角。太阳光线与地面所成的夹角。地面地面太阳光线太阳光线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
6、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在正午时达到一天的最大值太阳高度在正午时达到一天的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推导O OH HB BC CA AD D H=90H=90-B-B =90 =90-AOD-AOD =90 =90-(COD-COA)-(COD-COA)=90=90-纬度差纬度差1、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 纬度差纬度差(所求点和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所求点和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纬度差的计算:同半球相纬度差的计算:同半球相减减,异半球相,异半球相加加。春、秋分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由赤道向两侧降低。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夏至日北回归线
7、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由北回归线向两侧降低。冬至日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由南回归线向两侧降低。2、纬度分布规律、纬度分布规律缩记:在任何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上缩记:在任何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上为度,并从直射点纬度处向南北两侧递减。为度,并从直射点纬度处向南北两侧递减。H90S6634 S2326 S2326 N6634 N90N0902326 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H90S6634 S2326 S2326 N6634 N90N0902326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
8、两侧递减H90S6634 S2326 S2326 N6634 N90N0902326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纬度变纬度变化规律化规律季节季节变化变化规律规律夏至日夏至日 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冬至日冬至日 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二分日二分日赤道赤道从太阳直射的纬度(从太阳直射的纬度(H=90)向南北两侧递减。)向南北两侧递减。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达到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达到一年中最小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距太阳直射点距太阳直射点最近的一
9、天最近的一天距太阳直射点距太阳直射点最远的一天最远的一天夏至日(夏至日(6月月22日)日)3、季节分布规律、季节分布规律冬至日(冬至日(12月月22日)日)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达到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达到一年中最小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距太阳直射点距太阳直射点最远的一天最远的一天距太阳直射点距太阳直射点最近的一天最近的一天 纬度变纬度变化规律化规律季节季节变化变化规律规律夏至日夏至日 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冬至日冬至日 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二分日二分日赤道赤道从太阳直射的纬度(从太阳直射的纬度(H=90)向南北两侧递减。)向南北两侧递减
10、。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赤道达最大值,向南北递减。赤道达最大值,向南北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北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北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3 3、日出日落方位总结、日出日落方位总结北半球夏半年(除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太阳均从北半球夏半年(除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太阳均从东北东北升起,从升起,从西北西北落下。落下。北半球冬半年(除极昼极夜
11、现象的地区)太阳均从北半球冬半年(除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太阳均从东南东南升起,从升起,从西南西南落下。落下。春分、秋分,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极点除外)春分、秋分,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极点除外)你有没有观察过自己的影子在一天或一年的长度变化?你有没有观察过自己的影子在一天或一年的长度变化?地面地面4、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物体的影子越短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物体的影子越长直射点直射点无影子无影子影子较长影子较长影子更长影子更
12、长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较小角较小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是角是900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更小角更小5、太阳的方位与物体影子朝向的关系、太阳的方位与物体影子朝向的关系物体的影子总是与太阳的方位相反物体的影子总是与太阳的方位相反南南北北东东西西西北西北东北东北东南东南日出日出日落日落上午上午中午中午下午下午中午影子中午影子下午影子下午影子楼房楼房全球各地的影子长短和朝向规律全球各地的影子长短和朝向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北回归线以北:北回归线以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终年南射,正午日影始北太阳终年南射,正午日影始终朝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终朝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6 6月月2222日达一年中最日达一年中最短短,121
13、2月月2222日达一年中最日达一年中最长长。南回归线以南:南回归线以南:南回归线以南回归线以南太阳终年北射,正午日影始南太阳终年北射,正午日影始终朝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终朝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6 6月月2222日达一年中最长,日达一年中最长,1212月月2222日达一年中最日达一年中最短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正午时,在南北回归线内,太阳午时,在南北回归线内,太阳有直射、南射和北射。正午日有直射、南射和北射。正午日影有时无、有时向南、有时向影有时无、有时向南、有时向北;长短由北;长短由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确定确定。极点极点:任何时候日影始终朝南任何时候日影
14、始终朝南或北或北,且日影长短无日变化且日影长短无日变化。6、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太阳能热水器仰角、楼距计算)(太阳能热水器仰角、楼距计算)地面(或楼顶)地面(或楼顶)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热水器仰角热水器仰角太阳能热水器仰角纬度差太阳能热水器仰角纬度差(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辐射强度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辐射强度 A地得到的太阳辐射更多,温度更高地得到的太阳辐射更多,温度更高楼距楼距 L楼高楼高ctgH(H(H即当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即当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某疗养院(北纬某疗养院(北纬3634
15、),计划在一幢,计划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1)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2)若黄赤交角变为)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如何变化,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如何变化,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解析:解析: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若此时该楼的一层能被太阳照射若此时该楼的一层能被太阳照射的话,则各楼层
16、都能被阳光照射。的话,则各楼层都能被阳光照射。求出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求出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3030,两楼间最小距离应为,两楼间最小距离应为x=20 x=20ctg 30ctg 30=34.7 m=34.7 m。黄赤交。黄赤交角变大为角变大为2334,则当地正午太,则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小阳高度变小(29(2952)52),楼影变,楼影变长,两楼间距应增大。长,两楼间距应增大。答案答案:(1)34.7 m (2)楼距应增大)楼距应增大 正午太阳正午太阳高度角高度角楼房影子楼房影子昼夜长短用昼弧和夜弧昼夜长短用昼弧和夜弧“长短比例长短比例”来表示来表示昼弧昼弧夜弧夜弧(三)昼夜长短的变化(三
17、)昼夜长短的变化A求某地昼长方法:求某地昼长方法:昼昼 弧弧夜弧夜弧昼半球昼半球夜半球夜半球1、纬度分布规律、纬度分布规律缩记: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该半球昼长于夜,且缩记: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该半球昼长于夜,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昼长昼长2 2(12(12日出时间日出时间)或或昼长昼长2 2(日落时间日落时间12)12)B(1)夏至日()夏至日(6月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日)昼夜长短情况。极昼极昼极夜极夜昼长昼长夜短夜短昼夜等长昼夜等长昼短昼短夜长夜长2、季节分布规律、季节分布规律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昼最短;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18、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2)冬至日(冬至日(12月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日)昼夜长短情况。极夜极夜极昼极昼夜长夜长昼短昼短昼夜等长昼夜等长夜短夜短昼长昼长北半球昼最短,南半球昼最长;北半球昼最短,南半球昼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全球各地的昼全球各地的昼夜均等长夜均等长。为。为12个小时。个小时。(3)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情况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情况春分春分夏至夏至秋分秋分冬至冬至昼渐长、夜渐短昼渐长、夜渐短昼渐短、夜渐长昼渐短、夜渐长昼长夜短
19、昼长夜短昼长夜短昼长夜短昼夜等长昼夜等长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昼渐长、夜渐短昼渐长、夜渐短昼渐短、夜渐长昼渐短、夜渐长昼短夜长昼短夜长昼短夜长昼短夜长春分春分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20、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全球昼夜等长;等长;赤道赤道上上始终始终昼夜昼夜等长等长2、季节分布规律、季节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最长的三个月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最长的三个月夏季(夏季(5/6/75/6/7月)月)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白昼最短的三个月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白昼最短的三个月冬季(冬季(11/12/111/12/1月)月)春季(春季(2/3/42/3/4月);秋季(月);秋季(8/9/108/9/10月)月)1、天文四季、天文四季2 2、传统四季:、传统四季:3 3、气候四季:、气候四季:以立春
21、以立春/立夏立夏/立秋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为起点划分四季立冬四个节气为起点划分四季春(春(3/4/53/4/5月)夏(月)夏(6/7/86/7/8月)秋(月)秋(9/10/119/10/11月)冬(月)冬(12/1/212/1/2月)月)最科学的四季划分最科学的四季划分 连续连续5 5天天平均气温稳定在平均气温稳定在1010以下以下为为冬季冬季,连续连续5 5天天平均气温稳定在平均气温稳定在2222以上以上为为夏季夏季,连续连续5 5天天平均气温稳定平均气温稳定在在1010至至2222之间之间,就是,就是春季春季或或秋季秋季。(四)四季的更替(四)四季的更替春分春分清清明明谷谷雨雨立立夏夏小小满
22、满芒芒种种夏至夏至秋分秋分冬至冬至惊惊蛰蛰雨雨水水立立春春大大寒寒小小寒寒小小暑暑大大暑暑立立秋秋处处暑暑白白露露寒寒露露霜霜降降立立冬冬小小雪雪大大雪雪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五)五带的划分(五)五带的划分赤 道0066.50N66.50S北北 极极 圈圈南南 极极 圈圈900N900S热热 带带北温带北温带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北寒带南寒带南寒带有太阳直有太阳直射现象射现象既无太阳直射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现象既无太阳直射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
23、夜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终年炎热四季分明四季分明终年严寒终年严寒四季分明四季分明终年严寒终年严寒天文特征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气候特征23.50N23.50S北北 回回 归归 线线南南 回回 归归 线线 黄赤交角的本质:地球(地轴)倾斜地球(地轴)倾斜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正午太阳高度变化高度变化昼夜长短昼夜长短变化变化四季的形成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假如黄赤交角变为假如黄赤交角变为30023026230266603466034600600300300热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
24、寒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小【高考例题】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太阳直射点正向北运动,此【高考例题】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太阳直射点正向北运动,此时:时:(阴影部分为黑夜阴影部分为黑夜)()A日期大约是日期大约是11月底至月底至12月初月初B地球公转速度比较快地球公转速度比较快C北京正值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北京正值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D巴西高原正值草木枯黄巴西高原正值草木枯黄【解题思路】首先应明确此图为南半球图,南极圈大部分发生极【解题思路】首先应明确此图为南半球图,南极圈大部分发生极昼,又因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故确定直射点在
25、南半球,靠近昼,又因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故确定直射点在南半球,靠近南回归线,且属冬至到春分段。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则要抓南回归线,且属冬至到春分段。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则要抓住直射点最大,由此点向两极递减,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住直射点最大,由此点向两极递减,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答案【答案】B冬至冬至极昼极昼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北6634816小小昼夜等长昼夜等长图中图中DE为昏线为昏线(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A、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
26、是 ,日,日 出较早的是出较早的是 。(3)此时赤道上白昼)此时赤道上白昼的范围是的范围是2326N,110WAB160E18020W日照图类型面面观90 W90E90W6634 N6634 S0414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是 。4242此时,此时,90900 0E E的区时是的区时是 月月 日日 时,北京时间是时,北京时间是 时。时。434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A A45450 0W W,1351350 0W W B B1351350 0E E,4545
27、0 0W W C C60600 0E E,1201200 0W W D D0 00 0,1801800 02004年上海卷年上海卷北极圈及以北出现极夜北极圈及以北出现极夜1222122326S1412 006 00晨线晨线 比比90E偏西偏西6个个小时,也就是偏西小时,也就是偏西90,应为,应为0经度经度地球自转地球自转赤道平面赤道平面地球公转地球公转黄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五带的形成地地理理意意义义地地理理意意义义地方时的差异:东早西迟,地方时的差
28、异:东早西迟,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昼夜更替昼夜更替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总结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总结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三轴椭球体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三轴椭球体节气节气 北半球昼夜长短北半球昼夜长短南半球昼夜长短南半球昼夜长短夏至夏至昼最长,夜最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是极昼北极圈内是极昼昼最短,夜最长;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内是极夜南极圈内是极夜自南向北,昼渐长,夜渐短自南向北,昼渐长,夜渐短冬至冬至昼最短,夜最长。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是极夜北极圈内是极夜昼最长,夜最短;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内是极昼南极圈内是极昼自南
29、向北,昼渐短,夜渐长自南向北,昼渐短,夜渐长春分春分秋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没有极昼极夜现象表格归纳表格归纳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理解)(理解)专题专题4 4 地球运动地球运动二、核心知识与技能突破二、核心知识与技能突破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的状况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的状况(理解)(理解)专题专题4 4 地球运动地球运动二、核心知识与技能突破二、核心知识与技能突破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的状况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的状况(理解)(理解)专题专题4 4 地球运动地球运动二、核心知识与技能突破二、核心知识与技能突破二分二至日全球昼
30、夜长短的状况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的状况(理解)(理解)专题专题4 4 地球运动地球运动二、核心知识与技能突破二、核心知识与技能突破BCDA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十六十六)读下列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读下列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6分分)在我国某地两至日太阳示运动轨迹示意图中,在我国某地两至日太阳示运动轨迹示意图中,O点为观察者所点为观察者所在位置,在位置,A、B、C、D为观察者所在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为观察者所在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E、F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察到的正年太阳位置,其中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察到的正年太阳位置,其中OEAC。44图中地平面上图中地平面上A、B、C、D四个方
31、位中表示南方的是四个方位中表示南方的是_,O点的纬点的纬度是度是_。45若位于若位于O点的观察者测得某日正年太阳高度点的观察者测得某日正年太阳高度6634,且当天日落时刻的北,且当天日落时刻的北京时间为京时间为18点点16分,据此可推算出观察者所在地的经度是分,据此可推算出观察者所在地的经度是_,当天日出,当天日出的北京时间为的北京时间为_,该日全球正年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该日全球正年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46在图中画出冬至日下午在图中画出冬至日下午15:00时,时,O点观察者影子的大致延伸方向。点观察者影子的大致延伸方向。2011年上海年上海 地理试卷地理试卷 44A 232645116E;6:16;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自赤道向两极递减。46位于位于BOC象限内。象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