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第七章 细菌的致病性与传染细菌的致病性与传染杨明凡杨明凡 副教授副教授 目的和要求:目的和要求:了解:病原菌传染的表现形式。了解:病原菌传染的表现形式。理解:病原菌毒力的测定。理解:病原菌毒力的测定。掌握:病原菌引起传染的条件。掌握:病原菌引起传染的条件。熟练掌握:构成病原菌毒力的因素。熟练掌握:构成病原菌毒力的因素。第七章第七章 细菌的致病性与传染细菌的致病性与传染概述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病原菌的毒力病原菌的毒力 第二节第二节 病原菌的传染病原菌的传染 在自然界中,细菌的种类很多,在自然界中,细菌的种类很多,分布很广。分布很广。相关概念:相关概念:非病原菌非病原菌:对人类、动物、植物对人
2、类、动物、植物无害无害,甚至甚至有益有益的细菌。绝大多数!的细菌。绝大多数!病原菌病原菌:凡能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称为凡能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致病菌或病原菌。显微镜下的双歧杆菌显微镜下的双歧杆菌显微镜下的乳酸杆菌显微镜下的乳酸杆菌显微镜下的枯草杆菌显微镜下的枯草杆菌 结核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抗酸染色抗酸染色炭炭 疽疽 杆杆 菌菌链链 球球 菌菌 条件性病原菌条件性病原菌:有一些细菌通常情况下不致有一些细菌通常情况下不致病,是共栖菌,在一定条件下病,是共栖菌,在一定条件下(如机体抵抗如机体抵抗力下降力下降)可致病。如:大肠杆菌可致病。如:大肠杆菌腐生性病原菌腐生性病原菌:有一些
3、细菌本身不致病,但有一些细菌本身不致病,但其代谢产物具有毒性,进入机体后呈现毒害其代谢产物具有毒性,进入机体后呈现毒害作用。如:肉毒梭菌作用。如:肉毒梭菌 显微镜下的大肠杆菌显微镜下的大肠杆菌显微镜下的肉毒梭菌显微镜下的肉毒梭菌 细菌致病性细菌致病性是指一定种类的细是指一定种类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对一定宿主致病的能力。菌,在一定条件下,对一定宿主致病的能力。不同不同病原菌对宿主有一定的偏嗜性病原菌对宿主有一定的偏嗜性,如多杀性巴氏杆菌,如多杀性巴氏杆菌只对动物致病;猪丹毒杆菌主要感染猪等。只对动物致病;猪丹毒杆菌主要感染猪等。致病性是微生物致病性是微生物“种种”的特性,即一种微生物的特性,即
4、一种微生物只能引起一定的传染病。由种属遗传性决定。只能引起一定的传染病。由种属遗传性决定。毒力毒力(Virulence):(Virulence):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称为毒力。度称为毒力。毒力是菌株个体的特征,同一种病原菌,因毒力是菌株个体的特征,同一种病原菌,因菌株的不同,其毒力大小也不相同。不同菌株,菌株的不同,其毒力大小也不相同。不同菌株,根据毒力大小可分为根据毒力大小可分为强毒株、弱毒株和无毒株强毒株、弱毒株和无毒株。一般菌株毒力愈强致病性愈强。一般菌株毒力愈强致病性愈强。需要说明需要说明1.绝大部分病原微生物都是绝大部分病原微生物都是寄生性微生物,寄生性微生
5、物,它们是它们是从从宿主体内宿主体内获得营养,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并获得营养,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并以特有的毒害作用侵害宿主。以特有的毒害作用侵害宿主。2.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又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又并不是绝对的寄生性微生物并不是绝对的寄生性微生物,真正严格的寄生性微生物是病毒、立克次氏体等。真正严格的寄生性微生物是病毒、立克次氏体等。病原菌的致病机理是一个多因素的病原菌的致病机理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这一过程依赖于过程。这一过程依赖于 第一节第一节 病原菌的毒力病原菌的毒力一、构成病原菌毒力的因素一、构成病原菌毒力的因素 病原菌的毒力由病原菌的毒力由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和毒素构成。侵袭力的构成。侵袭力的
6、大小、毒素的性质和数量,决定着病原菌毒力大小、毒素的性质和数量,决定着病原菌毒力的强弱。的强弱。(一)(一)侵袭力侵袭力(Invasiveness)指病原性细菌突破机指病原性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卫屏障,在体内生长、繁殖、扩散的能体的防卫屏障,在体内生长、繁殖、扩散的能力。力。病原菌侵袭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原菌侵袭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细菌的附着力细菌的附着力:细菌的附着力主要依靠细菌的附着力主要依靠粘附素粘附素发发挥作用。挥作用。(菌毛菌毛,外膜蛋白、膜磷壁酸等外膜蛋白、膜磷壁酸等)2.2.抗吞噬和定居抗吞噬和定居:这两点主要与菌体表面结构有关这两点主要与菌体表面结构有关 3.3.
7、促进扩散和转移促进扩散和转移:有些细菌侵入机体后,在体内有些细菌侵入机体后,在体内生长繁殖,破坏组织结构,并扩散转移。该点主生长繁殖,破坏组织结构,并扩散转移。该点主要与侵袭性酶有关。要与侵袭性酶有关。G G-菌:菌毛,受体是糖蛋白。菌:菌毛,受体是糖蛋白。G G+菌:菌体表面的突出物。菌:菌体表面的突出物。如如A型链球菌的细胞壁上的磷壁酸型链球菌的细胞壁上的磷壁酸,受体受体是类蛋白和糖蛋白是类蛋白和糖蛋白细菌感染的第一步是细菌要附着在组织细胞上。主细菌感染的第一步是细菌要附着在组织细胞上。主要靠细菌菌毛(要靠细菌菌毛(G)和其他一些外膜蛋白)和其他一些外膜蛋白(溶血性溶血性链球菌链球菌)、G
8、+细胞壁上磷壁酸等非菌毛黏附素。细胞壁上磷壁酸等非菌毛黏附素。细菌的附着力细菌的附着力 荚膜和微荚膜荚膜和微荚膜-抗吞噬和定居抗吞噬和定居 有抗吞噬、抗体液中杀菌物质的作用,使有抗吞噬、抗体液中杀菌物质的作用,使病原菌能在宿主体内迅速繁殖,产生病变。病原菌能在宿主体内迅速繁殖,产生病变。所以有荚膜的细菌的毒力比该种细菌失去荚所以有荚膜的细菌的毒力比该种细菌失去荚膜时的毒力明显增强。膜时的毒力明显增强。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结构与此有关,如大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结构与此有关,如大肠肠 杆菌的杆菌的K抗原和沙门菌的抗原和沙门菌的Vi抗原,不仅抗抗原,不仅抗吞噬,且具抗抗体,抗补体。吞噬,且具抗抗体,抗补
9、体。有荚膜的细菌有荚膜的细菌 1)侵袭性酶侵袭性酶 属胞外酶,属胞外酶,本身无毒性作用,但可破坏机体内本身无毒性作用,但可破坏机体内的一些组织结构,从而在感染过程中协助病原的一些组织结构,从而在感染过程中协助病原菌在侵入机体后抗吞噬或扩散。菌在侵入机体后抗吞噬或扩散。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透明质酸溶纤维蛋白酶溶纤维蛋白酶纤维蛋白纤维蛋白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血浆血浆胶原酶胶原酶是一种蛋白是一种蛋白分解酶分解酶 卵磷脂酶卵磷脂酶-破坏卵磷脂破坏卵磷脂-魏氏梭菌魏氏梭菌脂酶脂酶-分解脂肪分解脂肪-金黄葡萄球菌金黄葡萄球菌DNA酶酶-分解细胞中核酸分解细胞中核酸-A群链群链球菌球菌,金黄葡萄球菌
10、金黄葡萄球菌 侵袭性酶侵袭性酶 (二二)、毒素、毒素(Toxin)毒素毒素是细菌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是细菌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机体具有毒性作用的特殊物质动物机体具有毒性作用的特殊物质,可大大可大大增强微生物的毒害作用增强微生物的毒害作用,这种毒性物质就叫这种毒性物质就叫做做毒素毒素。毒素毒素内内毒素毒素外外毒素毒素 (1)外毒素(外毒素(Exotoxin)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并释放或分泌到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并释放或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一类毒性代谢产物。周围环境中的一类毒性代谢产物。特点:特点:蛋白质,因而具有蛋白质的理化特性,易被蛋白蛋白质,因而具有蛋白质的理化
11、特性,易被蛋白酶、氧化剂、紫外线破坏,易被热、酸、碱重金酶、氧化剂、紫外线破坏,易被热、酸、碱重金属等破坏;属等破坏;外毒素外毒素 一般在一般在6080 1030min即减弱或失去毒性;即减弱或失去毒性;能被硫酸铵等中性盐沉淀或被氢氧化铝等吸附剂能被硫酸铵等中性盐沉淀或被氢氧化铝等吸附剂所吸附。所吸附。毒性很强,产生的症状有高度特异性毒性很强,产生的症状有高度特异性,具选择性具选择性毒害;毒害;外毒素毒性很强外毒素毒性很强1mg1mg纯化的纯化的A A型肉毒梭菌毒素可杀死型肉毒梭菌毒素可杀死20002000万只小万只小白鼠,白鼠,1mg1mg纯化的破伤风菌毒素可杀死纯化的破伤风菌毒素可杀死10
12、0100万只万只小白鼠,是已知生物毒和化学毒中最强的一类。小白鼠,是已知生物毒和化学毒中最强的一类。选择性毒害选择性毒害:肉毒梭菌毒素阻断释放乙酰胆碱:肉毒梭菌毒素阻断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运动麻痹,破伤风外毒素兴奋运动中枢导导致运动麻痹,破伤风外毒素兴奋运动中枢导致骨骼肌强直性痉挛;致骨骼肌强直性痉挛;(1)外毒素()外毒素(Exotoxin)良好的抗原性;可刺激机体良好的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产生较高的特异性抗体,即抗毒素;较高的特异性抗体,即抗毒素;破抗破抗主要是某些主要是某些G G菌及部分菌及部分G G产生。产生。(1)外毒素()外毒素(Exotoxin)类毒素类毒素:外毒素经:外毒素经0.
13、30.30.40.4的甲醛的甲醛37 337 37 7天处理后,其毒性即可丧失,但仍保天处理后,其毒性即可丧失,但仍保持其抗原性,这种丧失了毒性而仍具有抗持其抗原性,这种丧失了毒性而仍具有抗原的外毒素,称为类毒素。原的外毒素,称为类毒素。抗毒素和类毒素抗毒素和类毒素可预防和治疗外毒素中毒可预防和治疗外毒素中毒症;症;类类型型细菌细菌外毒素外毒素疾病疾病作用机制作用机制症状和体征症状和体征神神经经毒毒素素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痉挛毒素痉挛毒素破伤风破伤风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骨骼肌强直骨骼肌强直肉毒梭菌肉毒梭菌肉毒毒素肉毒毒素肉毒中毒肉毒中毒抑
14、制胆碱能运动抑制胆碱能运动神经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释放乙酰胆碱肌肉松弛麻痹肌肉松弛麻痹细细胞胞毒毒素素白喉杆菌白喉杆菌白喉毒素白喉毒素白喉白喉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肾上腺出血心肌肾上腺出血心肌损伤、外周神经损伤、外周神经麻痹麻痹葡萄球菌葡萄球菌表皮剥脱毒表皮剥脱毒素素烫伤样皮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肤综合征表皮与真皮脱离表皮与真皮脱离表皮剥脱性病变表皮剥脱性病变A 型链球菌型链球菌 致热外毒素致热外毒素猩红热猩红热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猩红热皮疹猩红热皮疹常见外毒素常见外毒素常见外毒素常见外毒素类类型型细菌细菌外毒素外毒素疾病疾病作用机制作用机制症状和体征症状和体征肠肠毒毒
15、素素霍乱弧菌霍乱弧菌肠毒素肠毒素 霍乱霍乱激活肠粘膜腺苷环化激活肠粘膜腺苷环化酶酶,增高细胞内增高细胞内 cAMP水平水平小肠上皮细胞内水小肠上皮细胞内水分和分和Na+大量丢失、大量丢失、腹泻、呕吐腹泻、呕吐产肠毒素大肠杆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肠毒素肠毒素 腹泻腹泻不耐热肠毒素同霍乱不耐热肠毒素同霍乱肠毒素肠毒素,耐热肠毒素使耐热肠毒素使细胞内细胞内cGMP增高增高同霍乱肠毒素同霍乱肠毒素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肠毒素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 同霍乱肠毒素同霍乱肠毒素呕吐、腹泻呕吐、腹泻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肠毒素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 作用于呕吐中枢作用于呕吐中枢呕吐为主、腹泻呕吐为主
16、、腹泻 这是一类由革兰氏阴性菌在正常代谢过程中这是一类由革兰氏阴性菌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在细菌生活状态下产生,在细菌生活状态下不释放或不分泌不释放或不分泌到到外界环境中去,只有菌体细胞自溶、死亡崩外界环境中去,只有菌体细胞自溶、死亡崩解,或人工方法解,或人工方法(超声波处理、反复冻融、超声波处理、反复冻融、研磨等研磨等)破坏其细胞的完整性时破坏其细胞的完整性时,才释放出,才释放出来的毒素。来的毒素。(2)内毒素()内毒素(Endotoxin)是一种是一种“多糖多糖-磷脂磷脂-蛋白质蛋白质”的复合物,主要的复合物,主要成分为脂多糖成分为脂多糖(LPS),主要毒性成分为类脂,主要毒性成分为类脂A
17、;对热具有相当的抵抗力;对热具有相当的抵抗力;毒性比外毒素弱,产生的症状没有特异性;毒性比外毒素弱,产生的症状没有特异性;一一般小白鼠致死量约为般小白鼠致死量约为200400 g。(2)内毒素()内毒素(Endotoxin)抗原性弱,只能刺激机体产生微量的抗毒抗原性弱,只能刺激机体产生微量的抗毒素;素;G G菌及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产生菌及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产生 经甲醛处理后也能降低毒性,但不能称经甲醛处理后也能降低毒性,但不能称为类毒素。为类毒素。内毒素无特异性的致病作用,动物机体各种内毒素无特异性的致病作用,动物机体各种内毒素中毒反应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内毒素中毒反应基本相同
18、,主要表现为 :(2)内毒素()内毒素(Endotoxin)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毒害作用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毒害作用内毒素的有益作用内毒素的有益作用(3 3)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要点)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要点要要 点点内内 毒毒 素素外外 毒毒 素素来来 源源G菌菌G+及及G菌菌存在部位存在部位胞壁成分,裂解后释放胞壁成分,裂解后释放胞浆内合成分泌至胞外,胞浆内合成分泌至胞外,细菌溶溃后释放细菌溶溃后释放化学性质化学性质脂多糖脂多糖 蛋白质蛋白质稳稳 定定 性性160,2-4小时破坏小时破坏60-80,30分钟破坏分钟破坏毒性作用毒性作用较弱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
19、发热,白细胞增多,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等较强较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特殊临表现起特殊临表现抗抗 原原 性性弱,能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弱,能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尚未制成类内毒素尚未制成类内毒素强,能使机体产生抗毒素强,能使机体产生抗毒素可脱毒成为类毒素可脱毒成为类毒素检测方法检测方法鲎血试验及热原试验鲎血试验及热原试验皮内试验、中和试验皮内试验、中和试验及动物试验及动物试验 二、毒力的测定二、毒力的测定微生物毒力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微生物毒力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测定微生物毒力大小的方法:测定微生物毒力大小
20、的方法:常用递减剂量的材料常用递减剂量的材料(活的微生物或毒素活的微生物或毒素)感染感染动物来进行动物来进行;检测中须注意实验动物的种别、年龄检测中须注意实验动物的种别、年龄与体重,试验材料的剂量、感染途径与体重,试验材料的剂量、感染途径以及其他因素。以及其他因素。二、毒力的测定二、毒力的测定通常用来表示微生物毒力大小的单位有:通常用来表示微生物毒力大小的单位有:最小致死量(最小致死量(MLD)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LD50)最小感染量(最小感染量(MID)半数感染量(半数感染量(ID50)最小致死量最小致死量(Minimal lethal dose,MLD)能)能使特定的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
21、限内发生死使特定的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发生死亡的最小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亡的最小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能)能使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发生半数使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发生半数死亡的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死亡的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最小感染量最小感染量(Minimal infectious dose,MID)指病指病原微生物对试验对象原微生物对试验对象(如实验动物,鸡胚,如实验动物,鸡胚,细胞培养等细胞培养等)发生传染的最小剂量。发生传染的最小剂量。半数感染量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ous dose,ID50
22、)指病指病原微生物能对半数试验对象发生传染的剂原微生物能对半数试验对象发生传染的剂量量。三、细菌致病性的确定三、细菌致病性的确定1.柯赫法则柯赫法则 是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是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其要点:性的主要依据,其要点:第一,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可查见,第一,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可查见,在健康者不存在;在健康者不存在;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三、细菌致病性的确定三、细菌致病性的确定第三,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第三,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病症;第四,自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
23、该病原菌第四,自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纯培养。的纯培养。该法则也适用于其他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等。该法则也适用于其他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等。2.2.法则评价法则评价 柯赫法则在确定细菌致病性柯赫法则在确定细菌致病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鉴定一种新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鉴定一种新的病原体时非常重要。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病原体时非常重要。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局限性。3.3.基因柯赫法则基因柯赫法则 有以下几点:有以下几点:第一,在致病菌株中能检出某些特定基因第一,在致病菌株中能检出某些特定基因或其产物,而无毒力菌株中没有。或其产物,而无毒力菌株中没有。第二,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
24、因被损坏,则第二,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因被损坏,则其毒力应减弱或消除。或者将此基因克隆到无其毒力应减弱或消除。或者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内,后者成为有毒力菌株。毒菌株内,后者成为有毒力菌株。第三,将细菌接种动物时,这个基因应在第三,将细菌接种动物时,这个基因应在感染的过程中表达。感染的过程中表达。第四,在接种动物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第四,在接种动物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或产生免疫保护。抗体,或产生免疫保护。该法则也适用于其他微生物,如病毒。该法则也适用于其他微生物,如病毒。四、微生物毒力增强与减弱四、微生物毒力增强与减弱微生物的毒力微生物的毒力-病原微生物所特有的一种生物学性状。病原微生物所
25、特有的一种生物学性状。自然条件,不同菌株,不同毒株自然条件,不同菌株,不同毒株不同条件,同一菌株,同一毒株不同条件,同一菌株,同一毒株 流行初期毒力强,后期弱,经培养后毒力弱、流行初期毒力强,后期弱,经培养后毒力弱、感染后增强。感染后增强。第二节第二节 病原菌的传染病原菌的传染两个概念两个概念 1.传染传染(Infection):是指一定种类的微生物在特定:是指一定种类的微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侵入机体,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与的条件下,侵入机体,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与宿主防御功能相互作用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宿主防御功能相互作用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2.发病发病(Disease):病原微
26、生物感染之后,对宿主造: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对宿主造成明显的损害,在临床上有明显症状。是感染的一成明显的损害,在临床上有明显症状。是感染的一种表现形式。种表现形式。一、传染来源一、传染来源二、病原微生物引起传染的必要条件二、病原微生物引起传染的必要条件 1.病原菌的毒力和数量病原菌的毒力和数量 2.侵入门户(即传染途径)侵入门户(即传染途径)3.易感动物易感动物 4.外界环境条件外界环境条件 1、病原微生物的毒力与数量:、病原微生物的毒力与数量:1).具有一定毒力,能破坏和抵抗动物机体的具有一定毒力,能破坏和抵抗动物机体的防卫机能。防卫机能。2).具有一定数量,可在动物机体内生长繁殖。具有一定
27、数量,可在动物机体内生长繁殖。2、病原菌入侵门户、病原菌入侵门户 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必须有一定的途径必须有一定的途径,否,否则即使有毒力、数量,亦不致感染。则即使有毒力、数量,亦不致感染。破伤风破伤风创口(经消化道无害)创口(经消化道无害)副伤寒副伤寒消化道(经创口无害)消化道(经创口无害)大多数病原菌可以经由多种途径侵入动物机体,大多数病原菌可以经由多种途径侵入动物机体,引起疾病,如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等引起疾病,如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等既能通过皮肤、黏膜,又能经消化道、呼吸道和既能通过皮肤、黏膜,又能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生殖道等侵入体内,引起传染。生
28、殖道等侵入体内,引起传染。3、易感动物、易感动物 不同种类的动物不同种类的动物不同病原微生物不同病原微生物不同易感性不同易感性 草食动物草食动物-炭疽、偶蹄兽炭疽、偶蹄兽-口蹄疫口蹄疫 动物的年龄不同对病原菌的易感性有差异。动物的年龄不同对病原菌的易感性有差异。羔羊、仔猪羔羊、仔猪-大肠杆菌、雏鹅大肠杆菌、雏鹅-小鹅瘟小鹅瘟 动物性别不同造成他们生理上的差异,并动物性别不同造成他们生理上的差异,并容易发生某些传染病。容易发生某些传染病。例如:泌乳期的奶牛、产蛋期的蛋鸡例如:泌乳期的奶牛、产蛋期的蛋鸡 营养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动物的抵抗力,另外某营养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动物的抵抗力,另外某些营养物质
29、的缺乏也直接影响动物对一些病原菌些营养物质的缺乏也直接影响动物对一些病原菌的敏感性。的敏感性。缺缺VitA-化脓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缺缺Vit C-结核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感冒杆菌结核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感冒杆菌 缺缺Vit B-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 缺矿物质缺矿物质-马流产马流产 4、外界环境条件、外界环境条件 1)使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不易感状态变使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不易感状态变易感易感 2)使传染媒介条件增强,如乙脑、马传贫使传染媒介条件增强,如乙脑、马传贫均由媒介昆虫传播。均由媒介昆虫传播。环境条件的改变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环境条件的改变对病原微生物的影
30、响 影响传染发生的环境条件主要有:气候、影响传染发生的环境条件主要有:气候、季节、饲养管理、兽医卫生防疫措施等。季节、饲养管理、兽医卫生防疫措施等。病原菌传染的表现形式病原菌传染的表现形式 在传染过程中,动物机体与病原菌之间的在传染过程中,动物机体与病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错综复杂的,其结果取决于双相互作用是错综复杂的,其结果取决于双方力量的对比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方力量的对比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表现形式。(一一)隐性传染:隐性传染: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毒力较弱毒力较弱,数量不多数量不多,且动且动物体有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物体有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侵入的病原只
31、能进,侵入的病原只能进行有限的繁殖,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只出现轻行有限的繁殖,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只出现轻微的临床症状。微的临床症状。(二二)显性传染显性传染 入侵的病原入侵的病原毒力强,数量多毒力强,数量多,且动物体的,且动物体的抵抗抵抗力力不能有效地限制病原繁殖和损害,出现比较不能有效地限制病原繁殖和损害,出现比较严重病理变化,呈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严重病理变化,呈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一般显性传染主要有下列类型:一般显性传染主要有下列类型:1外源性传染和内源性传染外源性传染和内源性传染 外源性传染外源性传染是指外界病原菌侵入动物机体是指外界病原菌侵入动物机体引起的传染,大多数传染病属于此类。引起的
32、传染,大多数传染病属于此类。内源性传染内源性传染是由寄生在动物体内的条件性是由寄生在动物体内的条件性病原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的传染。病原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的传染。2单纯传染、混和传染和继发传染单纯传染、混和传染和继发传染 单纯传染单纯传染是由一种病原菌引起的传染,大是由一种病原菌引起的传染,大多数动物体的感染过程属于此类。多数动物体的感染过程属于此类。混合传染混合传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菌同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菌同时引起的传染。如牛同时患结核病和布氏时引起的传染。如牛同时患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杆菌病。继发传染继发传染是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是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后,由于机体抵
33、抗能力降低,另一微生物后,由于机体抵抗能力降低,另一种病原微生物随之而入引起的传染。种病原微生物随之而入引起的传染。继发传染常为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引起,如继发传染常为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引起,如猪副伤寒常继发在猪瘟之后。混合传染和猪副伤寒常继发在猪瘟之后。混合传染和继发传染往往使传染过程趋于严重。继发传染往往使传染过程趋于严重。3局部传染和全身传染局部传染和全身传染 局部传染局部传染是指动物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较是指动物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较强,侵入的病原微生物毒力较弱或数量较强,侵入的病原微生物毒力较弱或数量较少,少,病原体被限定在一定部位病原体被限定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生长繁殖并发生病理变化的过程。
34、如化脓性葡萄球菌、发生病理变化的过程。如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奶牛乳房炎。链球菌等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倘若局部传染未能被机体防御系统有效控倘若局部传染未能被机体防御系统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向全身扩散并造成相应组制,病原微生物向全身扩散并造成相应组织器官的病理损伤,则为织器官的病理损伤,则为全身传染全身传染。全身传染表现形式有:全身传染表现形式有:局部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全身感染毒血症毒血症:菌不入血,毒素入血致病菌不入血,毒素入血致病全身中毒全身中毒菌血症菌血症:菌入血不繁殖菌入血不繁殖败血症败血症:菌入血繁殖致机体损伤中毒菌入血繁殖致机体损伤中毒脓毒血症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并
35、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并致脏器化脓致脏器化脓局限于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和毒害局限于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和毒害动物机体动物机体 4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传染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传染 最急性传染最急性传染突然起病,病程短促,发病动物常突然起病,病程短促,发病动物常在数小时或一天内死亡,无明显症状和病变。该在数小时或一天内死亡,无明显症状和病变。该病型多见于传染病流行初期。病型多见于传染病流行初期。急性传染急性传染发病急,发病急,病程短,伴有明显的典型症状。病程短,伴有明显的典型症状。亚急性传染亚急性传染发病发病较缓和,病程稍长,临床症状不如急性型显著。较缓和,病程稍长,临床症状不如急性型显著。慢性
36、传染慢性传染发病缓慢,病程长,常数月至数年不愈,发病缓慢,病程长,常数月至数年不愈,症状不典型或无明显症状。一些细胞内寄生菌引症状不典型或无明显症状。一些细胞内寄生菌引起的感染属于此类,如结核病。起的感染属于此类,如结核病。5典型传染和非典型传染典型传染和非典型传染 典型传染典型传染是指被感染动物具有某种传染病特征性是指被感染动物具有某种传染病特征性临床症状或病变,易为疾病诊断和确诊,如典型临床症状或病变,易为疾病诊断和确诊,如典型马腺疫有颌下淋巴结化脓性肿胀等特征症状。而马腺疫有颌下淋巴结化脓性肿胀等特征症状。而非典型传染非典型传染则为病症轻重不一、无特征性、不易则为病症轻重不一、无特征性、
37、不易为临床确诊,如非典型马腺疫有时仅有鼻粘膜卡为临床确诊,如非典型马腺疫有时仅有鼻粘膜卡他症状。他症状。三、病原菌的排出途径三、病原菌的排出途径 病原菌除了在动物体中生长繁殖导致寄主发病外,还可以病原菌除了在动物体中生长繁殖导致寄主发病外,还可以向机体外不断地排泄。向机体外不断地排泄。在局部传染时由于病灶崩溃,随同在局部传染时由于病灶崩溃,随同分泌物或脓汁分泌物或脓汁流出;流出;呼吸道传染时由呼吸道传染时由咳嗽分泌物和鼻汁咳嗽分泌物和鼻汁咯出;消化道传染则由咯出;消化道传染则由粪便粪便排出。所以排出。所以传染病流行时,动物的鼻漏、痰、眼泪、传染病流行时,动物的鼻漏、痰、眼泪、尿、粪、乳汁等排泄
38、物,均为危险的传染源尿、粪、乳汁等排泄物,均为危险的传染源,务须予以重,务须予以重视,阻断病原传播和传染的蔓延。视,阻断病原传播和传染的蔓延。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病原微生物引起传染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病原微生物引起传染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2.试述构成细菌毒力的因素。试述构成细菌毒力的因素。3.细菌毒素、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细菌毒素、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的概念、关系和区别。的概念、关系和区别。4.举例说明减弱细菌毒力的方法和其意义。举例说明减弱细菌毒力的方法和其意义。5.增强细菌毒力应用在哪些方面。增强细菌毒力应用在哪些方面。6.简述细菌毒力测定的方法和要点。简述细菌毒力测定的方法和要点。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