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李小二工作室 文档编号:869966 上传时间:2020-11-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八单元测评第八单元测评 (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微”视角下的“大”能量 彭 榕 网络谣言是在网络这一特定的环境下,网络使用实体以特定方式传播的对网民感兴趣的事务、事件 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解释。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谣言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 息。由此可见,网络谣言是基于网民通过网络对某一事件表达立场、观点,并传递事件本身的信息(非 全面也非客观),网络谣言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也并非完全与事实真相相悖,只是未经证实的一种舆 论形态。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在微

2、博上发布的信息并非都经过求证,也不排除个别人通过微博恶意 传播虚假信息和言论,以制造舆论焦点的目的。 绝大部分微博博主都来自社会底层,与传播新闻媒体、主流门户网站的从业人员不同,他们很少 带有预设立场和功利性,但也缺少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理性思维,微博博主发布信息更多是率 性而为,其优势与不足都是显而易见的。绝大多数微博博主身上的“民粹主义”倾向更加明显,且往往 以弱者面孔出现。在平民话语权得到伸张的今天,“有话要说”的人越来越多,官员腐败等能得到诸多 网民的回应与关注,但往往很少有人去确认这些信息本身真实与否。这些现象都在客观上促进了谣 言的产生和扩散。 基于信任人际群体的传播特征。微博

3、传播信息基本遵循博主发布信息,粉丝接收信息,并进行下 一轮次传播这一规律,微博传播信息一般情况下是基于信任的人际群体。而信息在信任的人际群体 里传播时一般会呈现出传播者不过多考虑信息的真伪而直接进行下一轮次传播的现象。这种基于 信任群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插上了翅膀。 谣言酿成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谣言一旦产生,就会借助互联网这样开放的平台呈“爆炸式”的扩 散,大量的网民和普通民众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接触到谣言信息。此时,有的民众会出于不同目的或相 信或半信半疑,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民众的实际行动又反过来印证着谣言,从而引发谣言在更大范围 的传播。例如,在“抢盐风波”中,网络传播盐要涨价

4、或吃碘盐可以预防核辐射的谣言,大批民众便涌到 街头抢购,抢购行为也似乎印证了谣言的内容,从而引发了更大范围的抢购风潮。在谣言的传播过程 中,一旦有公众将传闻付诸行动,必然会引发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难免酿成公共危机事件。 由于微博发布信息多属于个体行为,受信息发布者素质、知识视野、判断能力等因素影响,多加 入了发布者个人的理解,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客观事实。此外,在微博发布信息的过程中,不可否认有 个别博主不经过求证,就将道听途说的信息通过微博发布出去,甚至个别怀有不良用心的博主歪曲客 观事实来发布微博信息。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微博实现了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影响力大的博主发布 的信息更容易扩散并引

5、发二次传播。当这些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实的信息对公众有足够的吸引力 时,网络谣言将不可避免地产生。 (节选自人民论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必须经过论证,符合事实。微博则明显不同,发布的信息无须经过论证,也有人 借微博传播虚假信息与言论。 B.网络谣言主要通过微博这个媒介传播没有事实根据、未经证实的信息,且这些信息反映的是广大 网民感兴趣的事务、事件或问题。 C.微博发布信息的轨迹:首先博主发布信息,其次粉丝接收信息,基于信任,稍加过虑筛选,他们就进行 了下一轮次传播。 D.微博传播的模式为一对多,网络谣言主要产生于一些影响力比较

6、大的博主发布的不能准确反映客 观事实的信息,并引发了再次传播。 答案 D 解析 A项,根据原文“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并非都经过求证”可知,该项曲解原意,“并非都经过求证”, 说明有些信息经过了求证;“发布的信息无须经过论证”错误。B 项,“主要通过微博这个媒介传播没有 事实根据、未经证实的信息”错误,微博只是互联网传播媒介之一。C项,“稍加过虑筛选”有误,原文的 表述是“不过多考虑信息的真伪”。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围绕着谣言传播的原因及危害,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结构十分清晰。 B.第四段中,作者列举“抢盐风波”一事,是为了论证谣言有二次传播的“

7、爆发力”。 C.文章第二、三段从客观事实出发,从两个层面阐述了谣言得以快速传播的深层次原因。 D.文章最后指出微博发布受发布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直接决定了发布内容的真伪,当发布的信息 不能反映客观事实时,网络谣言必定发生。 答案 B 解析 B项,是为了论证“谣言有二次传播的爆发力”错,是为了论证谣言会借助互联网这样开放的 平台呈“爆炸式”的扩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网民通过网络表达对某一事件的立场与观点,传递未经证实的信息即为网络谣言,其实这些谣言并 非完全空穴来风。 B.绝大部分微博博主之所以发布信息率性,是因为他们来自社会底层,很少带有预

8、设立场与功利性,缺 少媒体人的专业素养与理性思维。 C.网民传播谣言信息,一些民众出于不同目的相信和半信半疑,民众采取行动来印证着谣言,谣言在更 大范围传播,从而酿成公共危机事件。 D.微博发布信息大多数属于个体行为,一般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主要与信息发布者的 素质、知识视野、判断能力等因素相关。 答案 C 解析根据原文“有的民众会出于不同目的或相信或半信半疑”可知,C 项混淆关系,“出于不同目的相信 和半信半疑”错误,不是并列关系,应该是选择关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材料一 2018新年伊始,直播答题迅速掀起了一波全民答

9、题热潮,直播答题 App通过疯狂烧钱吸 引用户参与。各大直播答题平台的玩法基本一样,由主持人出题,网友在线回答,通常每场共 12 道选 择题:在指定时间内全答对的人可以瓜分巨额奖金。事实上,“知识变现”的狂欢并不是一场撒钱的慈 善活动,“答题者”看到的是利益,“出题者”看到的是效益。看直播从花钱到赚钱的转变激起用户热情, 即答即提现的高效性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意愿。 直播兴起后,“低俗”“无厘头”一直是撕不去的标签。在吃了“低俗网红”的亏之后,直播答题似乎 是一条相对符合政策的安全道路。在网友点灯熬油答题“变现”的时候,已有直播答题平台拿着流量 数据实现了商业变现包场式广告赞助纷至沓来。1月 9

10、日,美团 100万元冠名花椒“百万赢家”中 午场,映客的芝士超人的首个广告则被趣店以 1 亿元拿下。 直播答题仍在探索期,最终能否产生出持久的民生红利,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但需要提醒的是,娱 乐永远是娱乐,我们不能让娱乐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也不能幻想,通过直播答题让全民知识有多高的 飞跃,更不能做一夜暴富的梦。 (摘编自央视 直播答题为何突然火了) 材料二 图一:直播答题 App 安装、使用、卸载情况 注渗透:该城市直播答题用户/该城市总体调查样本 图二:直播答题用户城市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全国直播答题用户调研报告 材料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发出通知指出,今年以来,一些网络平台以视频直播方

11、式开 设互动有奖问答节目,吸引大量网民参与抢答,在促进知识传播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 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各级管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管理,网络直 播答题的内容要坚持正确导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健康有益的 知识,不得传播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不得传播格调品味低下的内容,不得宣扬拜金主义和奢靡之 风;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任何机构和个人,一律不得开办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直 播答题节目主持人应当具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相应的条件,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业务素 质。 通知要求,各级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

12、已开展的网络直播答题活动进行清理整顿; 加强对合规网络直播答题活动的监管,引导业态有序平稳发展,防止过度炒热;要把日常监管、定期巡 查与网民举报结合起来,对违法违规问题即发现、即处置;建立方便广大网民参与监督的举报制度;及 时曝光典型案例,引导网民理性参与网络直播答题活动;督导合规网络直播答题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 任。 (摘编自新华网:官方加强管理网络直播答题) 材料四 题目,是直播答题的基础,题目出得好坏,直接决定节目水平高低。然而纵观当下直播答 题节目,出题水准堪忧。比如有的出现事实错误,硬把“肉夹馍”划成江苏小吃;有的内容无聊,要求回答 “西瓜视频”四个字共有多少笔画,毫无知识性;甚至还有

13、些在事关国家主权问题上出现严重误导,令人 匪夷所思。 有人认为,不过是一两道题出得不好,没什么大不了。然而在直播答题过程中,动辄上万乃至几十 万人同时在线,一旦题目内容包含严重错误或不良导向,不仅可能歪曲事实、误导不知情的观众,甚至 会对互联网领域的文化生态产生冲击和不良影响。一味强调娱乐性、互动性,而忽视题目设置本身 的严肃性、严谨性,无疑会让问答跑偏,令知识失色。 把题库扎扎实实做好,是直播答题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前提;而泾渭分明地区分真正的知识和垃圾 信息,则是做好题库建设的最基本要求。 (摘编自人民网:别让垃圾信息玷污“知识”)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14、 A.直播答题 App 用户对直播答题平台增加包场式广告赞助商产生反感,这使接近三分之一的直播答 题 App用户卸载过直播答题 App。 B.二线城市的直播答题 App 用户是直播答题 App用户的主力军,无论是用户分布还是用户渗透都处 于城市直播答题 App用户第一位。 C.直播答题是一种娱乐方式,不是真正的知识传播,也不是真正的知识变现,所以直播答题让网民知识 飞跃以及一夜暴富都是不可能的。 D.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通知要求是从各级管理部门、相关部门以及网友等的角度来诠释规范直 播答题节目的责权利方面的内容。 答案 A 解析 A项,以偏概全,通读材料并分析事实可知,用户卸载直播答题 Ap

15、p的原因有很多,“对直播答题平 台增加包场式广告赞助商产生反感”也许只是其中一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直播答题 App 即答即提现的高效性提高了使用直播答题的 App 用户在线答题的兴趣,这也保证了 这些用户今后会继续使用直播答题 App。 B.绝大部分用户是为了参与直播答题才安装直播答题 App的,只有小部分用户是之前安装,这说明直 播答题疯狂烧钱吸引用户很有效果。 C.直播答题是一些网络平台以视频直播的方式开设互动有奖问答吸引网民答题的节目,关涉到直播 答题平台、网友和广告商的经济利益。 D.合规的网络直播答题平台必须具备有信息网络传播视

16、听节目许可证以及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和良好的业务素质的主持人。 答案 A 解析 A项,“保证了这些用户今后会继续使用直播答题 App”错误,从图表中有三分之一的用户卸载过 直播答题 App 可以看出,“即答即提现的高效性”未必能让直播答题 App 用户继续使用该程序。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直播答题如何才能真正传播知识。(6分) 参考答案(1)远离低俗。传播的知识要高雅,不能拿金钱为噱头。(2)加强监管。管理部门采取措施,规 范直播答题节目的管理,直播答题的节目内容要坚持正确的导向,传播健康有益的知识。(3)做好题 库。直播答题的基础是题目,不能把垃圾信息作为知识进行传播。 (三)文学类文本阅

17、读(本题共 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 马三立梦露 周海亮 马三立梦露本名马三。他姓马,排行老三,很俗很实际的名字。马三立梦露这个怪异的名字是村里人 送给他的外号,他觉得挺好。他种地,养猪,打牌,喝酒,打孩子,弹三弦把乡村沉闷的日子,过得有滋 有味。 20 世纪 70年代,收音机还不多,可是他有一台。每天他坐在炕头上听收音机,最初听新闻,后来听 评书,再后来就迷上相声,迷上马三立。收音机乃稀罕之物,他听的时候,炕沿上、窗台上、锅台上甚 至院子里,挤满前来蹭听的村人。一段听完,见村人仍不走,他说,我给你们来一段吧!他开始惟妙惟肖 地模仿马三立,村人前俯后仰,啧啧称叹。特别是

18、那句充满喜感的“逗你玩”,竟然真假难辨。正逗着,小 儿内急,喊了几声“爹”,见他不应,就全都屙到炕上。他只得暂别马三立,冲院里喊:大黄!狗跑进屋,蹿上 土炕,欢天喜地地将小儿的秽物舔了个精光。 喜欢马三立很正常。村里人都喜欢马三立。然而几年以后,他又开始喜欢梦露,在村人眼里,就有 些不正常了。 八十年代初,即使城里人,也多不知道梦露是何人,但他不仅知道,并且对梦露拍过的电影如数家 珍。他阅读有关梦露的书,又从杂志上剪下梦露的照片,贴满整整一面土墙。一个大男人不好好干活, 天天迷一个脸上长颗痦子的金发碧眼的袒胸露乳的美国大妞,很是让村里人看不懂。他老婆骂他,你 还要不要脸?他说,你不觉得她挺好看

19、?他老婆说,她好不好看关你什么事?他说,好看,就能让我心情舒 畅。心情舒畅,就能干好地里的活。他开始弹三弦,唱送女上大学,边唱边瞟着墙上的梦露,似乎 梦露就是那个穿着红格子衬衫和学生蓝裤子的桂兰 【注】。弹完一曲,下地干活,竟真的不觉累。然当 他回来,墙上的梦露一张都不见了。他喝来老婆,问,我的梦露呢?他老婆说,都被我撕了!他不由分说, 上前一巴掌,将老婆干净利落地打翻在地。你这个不懂事的臭婆娘!他说,我不看梦露难道看你? 那次他与老婆闹翻了天。他老婆欲与他离婚,他诚恳地承认错误并发誓永不再往墙上贴梦露,两 人的日子才得以继续。马三立梦露这个外号也由此传开,开始只是村里人叫,后来传到镇上,镇里

20、人也 叫。每叫他,他便应:哎!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快乐。 墙上没有再贴梦露,并不能证明他不再想着梦露。有梦露的杂志仍然天天看,看时,目光痴迷,口 水澎湃。看一会儿,家里来了村人,便打开黑白电视,与村里人一起看马三立。那是村子里的第一台黑 白电视机,他在两年前开始赶集卖书卖杂志,赚下一笔钱。 几年后他把儿子送到镇里读中学,一家人就搬到镇上。他在镇上开了一家音像店,卖磁带和录像 带,也卖书和杂志。店里有录像机,每天都会吸引很多无所事事的人过来看录像。多是香港武打片,有 时也播马三立的相声和梦露的电影。每逢这时,别人就让他快换片快换片。他不屑地冲那些人撇撇 嘴,说,真没品味! 经常有村里人来镇上找他,

21、喝喝酒,聊聊天。村里人夸他有本事,说他从农民变成老板,不过几年 的事。他笑笑,说,不是你们把我赶出来了吗?村人说,谁赶过你?都喜欢你呢。他说,反正在你们眼里, 我就是与你们不一样的怪人。说完,喝一口酒,盯着电视里的梦露,说,你说她怎么可以这样迷人? 再几年过去,他去了县城,开了一家更大的音像店。城里的年轻人不知道他的过去,只知道他这里 片子多,价格也便宜。没人知道,他便主动说给那些年轻人听。他说我有个外号叫马三立梦露。大家 就笑,说,知道你迷马三立,可是梦露是怎么回事? 那时他刚给这些年轻人说了段马三立的逗你玩,嗓音还没有调回来。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 梦露的照片,“啪”地往桌面上一甩,粗哑着声音

22、说,瞧瞧!几个年轻人凑上来,仔细瞧过,说,原来梦露长这 模样啊! 他愣愣,长叹一声说,在你们眼里,梦露也成马三立了。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 1期,有删改) 注桂兰: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里的张桂兰。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篇直接切题,简要介绍了中心人物马三,列举的一系列农村日常生活具有浓厚的乡野气息。 B.小说善于运用相关事件的延展来表现人物、把握叙事节奏,如第 2 段“小儿内急”的描写,极富表现 力。 C.马三由喜爱马三立转到痴迷梦露,引起了他老婆的不满,由此还引发了一场风波,外号也因此而来。 D.小说结尾意味深长,马三的话暗含

23、了一个道理:人可以各有所好,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保持常新。 答案 C 解析 C项,表述错误,马三引起老婆不满,是因为他“剪下梦露的照片,贴满整整一面土墙”。老婆认为 他迷恋一个“袒胸露乳的美国大妞”是不要脸的行为,而他也没有“由喜爱马三立转到痴迷梦露”,他在 痴迷梦露的同时,仍然喜爱马三立。 8.文中的主人公马三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1)既传统,又敢于接受新事物。他喜欢相声,也喜欢外国明星,这两者分别是传统和新事物 的代表。(2)有能力、善于追求。他模仿相声表演惟妙惟肖,他第一个买回收音机和电视机,他很早就 到镇上开店。(3)乐观、率性。他利用文艺把沉闷的农村生活过得多

24、姿多彩,他言行直率,敢于公开表 现出与众不同的爱好和追求。 解析此题可根据文中的“他种地,养猪,打牌,喝酒,打孩子,弹三弦把乡村沉闷的日子,过得有滋有 味”可见他乐观热爱生活,把沉闷的日子过得精彩;“他笑笑,说,不是你们把我赶出来了吗?村人说,谁赶 过你?都喜欢你呢。他说,反正在你们眼里,我就是与你们不一样的怪人。说完,喝一口酒,盯着电视里 的梦露,说,你说她怎么可以这样迷人?”可见他言行率直,不顾人们奇怪的眼神,公开表现对外国明星的 喜爱;从他“模仿马三立的相声表演,他第一个买回收音机和电视机,他很早就到了镇上开店,去了县城, 开了一家更大的音像店”等情节可概括出他是有能力,有眼光,有追求的

25、新农村人;文中他喜欢相声,喜 欢马三立,也喜欢外国明星梦露,“八十年代初,即使城里人,也多不知道梦露是何人,但他不仅知道,并且 对梦露拍过的电影如数家珍。”可见他是一个既传统,又敢于接受新事物的人。 9.小说以马三立梦露为题,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参考答案(1)“马三立”与“梦露”一中一外,一土一洋、一旧一新,构成一组怪异的矛盾体,能激发起读者 探究的欲望。(2)标题马三立梦露作为主人公的外号,高度浓缩了人物的形象特点,便于人物形象 的刻画。(3)标题马三立梦露作为小说线索,贯穿全文,文章情节得以有序展开。(4)“马三立梦露” 在文中象征新事物,以此为题,委婉含蓄地

26、揭示了文章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标题的表达效果,可以从标题的内容、塑造人物、展开情节和表现主题几个角度 切入。本篇小说的题目是马三立梦露,首先从标题内容上看“马三立”代表中国传统,“梦露”是外 国明星,对那个时代的农村人来说是新事物,他们构成一组矛盾体,能激发起读者探究的欲望;从塑造 人物形象方面,“马三立梦露”作为主人公的外号,表明他是一个既传统,又敢于接受新事物的人;从情节 的展开方面,文中写了他先喜欢马三立,后来又喜欢梦露,文中的相关事件都跟马三立梦露有关,可见 “马三立梦露”是小说的线索;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马三立梦露”对那时的人们来说都是新 事物,人们喜欢“马三立梦露”反

27、映了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委婉揭示了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宋庠,字公序,安州安陆人,后徙开封之雍丘。天圣初,举进士,开封试、礼部皆第一。时亲策贤 良、茂才等科,而命与武举人 杂视。庠言:“非所以待天下士,宜如本朝故事,命有司具饮膳,斥武举人令 别试。”诏从之。密州豪王澥私酿酒,邻人往捕之,澥绐奴曰:“盗也。”尽使杀其父子四人。州论奴以 法,澥独不死。宰相陈尧佐右澥,庠力争,卒抵澥死。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 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宝

28、元中,以右谏议大 夫参知政事。庠为相儒雅,练习故事,自执政,遇事辄分别是非。未几,以资政殿学士徙郓州,进给事 中。参知政事范仲淹去位,帝问宰相章得象,谁可代仲淹者,得象荐宋祁。帝雅意在庠,复召为参知政 事。皇祐中,迁工部尚书。三年,祁子与越国夫人曹氏客张彦方游。而彦方伪造敕牒,为人补官,论 死。谏官包拯奏庠不戢子弟,庠亦请去。乃以刑部 尚书知河南府,后徙许州,又徙河阳 ,再迁兵部尚 书。数言:“国家当慎固根本,畿辅宿兵常盈四十万,羡则出补更戍,祖宗初谋也,不苟轻改。”以司空致 仕。卒,谥元献。庠自应举时,与祁俱以文学名擅天下,俭约不好声色,读书至老不倦。善正讹谬,尝校 定国语 ,撰补音三卷。天

29、资忠厚,尝曰:“逆诈恃明,残人矜才,吾终身弗为也。”沈邈尝为京东 转运使,数以事侵庠。及庠在洛,邈子监曲院,因出借县人负物,杖之,道死实以他疾。而邈子为府属所 恶,欲痛治之以法,庠独不肯,曰:“是安足罪也!”人以此益称其长者。弟祁。 (选自宋史 列传第四十三,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 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 B.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 不祥/帝弗为意/他

30、日以谕之因/改名庠 C.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 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 D.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 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 答案 D 解析“帝遇庠厚”的意思是“仁宗对宋庠很看重”。“厚”作后置状语修饰“遇”,所以应在“厚”之后停顿。 排除 C项。“李淑恐其先己”的意思是李淑担心他超越自己。“己”作“先”的宾语,故应在“己”之后停 顿。排除 A项。“因改名庠”的意思是于是就改成后来的名字宋庠。排除 B项。断句后疏通语意

31、:仁 宗对宋庠很看重,即将重用他。宋庠起初叫宋郊,李淑担心他超越自己,以名字的奇异中伤他,上奏 说:“宋,是朝廷接受天命的称号;郊,就是交。把姓名合在一起来说不吉祥。”仁宗没有把这当作一回 事。有一天,仁宗把这事告诉了宋庠,于是就改成后来的名字宋庠。故选 D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举人”原指被荐举的人,唐宋时指地方推举赴京应科考者,明清时指在每年一次的乡试中合格者。 B.“刑部”又称“秋官”“宪部”,负责审定律令及审核刑狱,与吏、户、礼、兵、工并称古代六部。 C.“河阳”中“河”专指“黄河”,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之阳”,故“河阳”指黄

32、河北岸的某地区。 D.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分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 件。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明清时乡试是每三年一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庠喜好读书,以精通文献经典名闻天下。他在府、部举行的科考中表现优异,后考中进士;他到老 读书也不倦怠,并擅长考证书中的错误,曾撰写过补音三卷。 B.宋庠为官正直,遇事辄分是非。豪强王澥私自酿酒并骗奴仆杀人。面对宰相的袒护,宋庠据理力争, 终判王澥死罪;谏官包拯上奏说宋庠没能严格要求子弟,宋庠请求离职。 C.宋庠德才兼备,深得

33、皇上重用。他为人生活俭约,为相气度儒雅,不好声色;他曾两次任参知政事,第 二次是宰相力荐他,并得到了皇上的认可。 D.宋庠天资忠厚,人称其为长者。他终身不残害别人,不恃才傲物;他不记恨侵害自己的沈邈,并在沈 邈之子杖打的欠物县人死于道路一事上据实从宽处理。 答案 C 解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 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 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 项,“宰相力荐他”错,根据原文“得象荐宋祁”,宰相章得 象推荐的是宋庠的弟弟宋祁。故选 C项。 13.

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非所以待天下士,宜如本朝故事,命有司具饮膳。 (2)畿辅宿兵常盈四十万,羡则出补更戍,祖宗初谋也,不苟轻改。 参考答案(1)这不是用来对待天下士人的方法,应该按本朝的先例,命令主管部门准备饮食。 (2)京师地区的守卫士兵平常要满四十万,剩余的兵力就外调补充轮流戍边,这是祖宗当初的谋略, 不能轻易随便改变。 解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整 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 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非所以

35、待天下士”:“这不是对待天下士人 的方法”;“所以”,“用来的方法”;“故事”,“先例”;“具”,“准备”;“有司”,“主管部门(官员)”。第二句关 键点:“畿辅”,“京师地区”;“羡”,“剩余的兵力”;“更戍”,“轮流戍边”;“苟”,“随便”。 参考译文宋庠,字公序,安州安陆人,后来迁居开封雍丘。天圣初年,考中进士,开封府考试、礼部考试 都是第一名,当时仁宗亲自考试策问贤良、茂才等科,而命令他们与武举人混杂一起考察。宋庠 说:“这不是用来对待天下士人的方法,应该按本朝的先例,命令主管部门准备饮食,斥退武举人令他们 另外考试。”仁宗下诏按他的建议办。密州土豪王澥私自酿酒,邻居前往捕捉他,王澥欺

36、骗奴仆说:“他 们是强盗。”叫奴仆杀死邻居父子四人。密州官府按法律将奴仆判罪,唯独王澥没判死罪。宰相陈尧 佐庇护王澥,宋庠据理力争,终于判王澥死罪。仁宗对宋庠很看重,即将重用他。宋庠起初叫宋郊,李 淑担心他超越自己,以名字的奇异中伤他,上奏说:“宋,是朝廷接受天命的称号;郊,就是交。把姓名合 在一起来说不吉祥。”仁宗没有把这当作一回事。有一天,仁宗把这事告诉了宋庠,于是就改成后来的 名字宋庠。宝元年间,宋庠以右谏议大夫的身份任参知政事。宋庠任宰相,十分儒雅,熟练通晓旧时的 典章制度,自从他执政,碰上事情总要分辨是非对错。没多久,宋庠以资政殿学士调职郓州,升为给事 中。参知政事范仲淹离开职位,仁

37、宗问宰相章得象,谁是可以替代范仲淹的人,章得象推荐宋祁。仁宗 向来中意宋庠,又召他任参知政事。皇祐年间,宋庠升工部尚书。皇祐三年,宋祁的儿子与越国夫人曹 氏的门客张彦方交往。而张彦方伪造皇帝诏书,替人补授官职,被判死罪。谏官包拯上奏说宋庠没能 严格要求子弟,宋庠请求离职。于是命宋庠以刑部尚书掌管河南府,后调许州任职,又调到河阳,再升 兵部尚书。他多次说:“国家应当谨慎固守根本,京师地区的守卫士兵平常要满四十万,剩余的兵力就 外调补充轮流戍边,这是祖宗当初的谋略,不能轻易随便改变。”(宋庠)以司空职衔退休。去世后,谥号 元献。宋庠从应考举人时,与宋祁共同以精通文献经典名扬天下,他生活节俭,不好声

38、色,读书读到老 也不厌倦。他擅长考证书中的错误,曾校定国语,撰写补音三卷。他天性忠厚,曾说:“叛逆狡 诈,依恃神灵,残害他人,恃才傲物,我终生不做。”沈邈曾任东京转运使,多次以事侵害宋庠。等到宋庠 在洛阳时,沈邈的儿子监管曲院,因把东西出借给县人而县人欠下东西,他用杖打人,人死在路上,实际 上是由其他的病所致。而沈邈之子为府吏所憎恨,府吏想要按法律从严处理他,只有宋庠不同意,他 说:“这怎么够得上治罪呢!”人们根据这件事愈加称他是年高有德的人。他的弟弟叫宋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 韦应物 楚塞故人稀,相

39、逢本不期。 犹存袖里字,忽怪鬓中丝。 客舍盈樽酒,江行满箧诗。 更能连骑出,还似洛桥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故人稀”点出诗人的处境,暗寓人事的变迁,以淡淡的悲伤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B.诗人的衣袖里仍保存着友人写的文字,这一细节流露出诗人对友人情意的珍惜重视。 C.第四句将眼前人与昔日印象相比照,由此引起内心的波动,反映诗人对友人的关爱。 D.颈联用两个典型的画面,表现诗人与友人客舍对饮的畅快淋漓,江行唱和的兴致盎然。 答案 A 解析 A项,第一句“楚塞故人稀”,写诗人当年的朋友现在已经很难得有机会见到了,流露出怀念故友的 淡淡的悲伤。但第二句“相

40、逢本不期”与颈联及尾联都表现出与故友的重逢之喜,只有“忽怪鬓中丝” 一句含有“淡淡的悲伤”的意味,但后面又回复至喜悦之中。因此,全诗感情基调愉悦,选项 A错误。 15.这首诗的尾联笔法灵活,意蕴丰富,请你对此加以赏析。(6 分) 参考答案(1)结句不结情,诗情更深化(推进喜悦之情)。“更”句表示两人除偶遇之外,还能并辔同游,这 是更大的快乐;“还”句表示仍然能像以前在洛桥一样,将愉悦之情又加深了一层。 (2)打通时(今昔)空(扬州、洛桥)界限,巧妙地拓展了意境。(也可答“虚实结合”)现在的连骑共行 让人想起当年在洛桥并辔同游的情景,现在与过去的场景相重叠,写出作者与故友相聚的喜悦。 (3)留白

41、式结尾,拓展诗的想象空间。还跟当年在洛桥时一样,当年在洛桥边的情景到如今回想起 来不禁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无限空间。 解析“更能连骑出”中的“更”字,与上面两联中的“存袖里字”“怪鬓中丝”“客舍盈樽酒”“江行满箧诗”,预 示着老友相遇,除诗酒之外更让人激动的是连骑而出,诗的空间与意境都有很大拓展,情感的表达当然 更加强烈;“还似洛桥时”的“还”字,将此时与异时连通,将扬州的“连骑”与昔日洛桥的“连骑”两个场景 重叠,丰富了诗的意境,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从全诗来看,尾联承担整首诗的收结功能,这开放式 结尾仿佛给人“诗人与故友连骑而出”而不知终结的印象,给诗增加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名篇名句默

42、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游山西村中,陆游用“ , ”描摹了庆典将近、 音乐不断的农村风俗画卷,反映出当地淳朴的民风。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一句写帐内宴会时音乐表演的热闹 场景,而“ ”则写帐外沙漠冰封,天气寒冷无比。 (3)饮酒(其五)中表明作者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的句子 是: , 。 答案(1)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2)胡琴琵琶与羌笛 瀚海阑干百丈冰 (3)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朝霞和晚霞只会出现在太阳靠近地平线上下的时刻,也就是日出或日落前后。

43、它们火艳绚 丽, ,这和光的散射息息相关。 我们看到的天空的颜色,是阳光被大量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 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本身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是不会发光的,但它们由于散 射了太阳光,使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源。根据瑞利散射定律,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 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被散射,它们会被大气中的粒子散射到四面八方。因此,( )。 这样的过程 出现在日出和日落时。由于太阳的高度很低,太阳光在经过厚厚的大 气时,大部分短波长的蓝光都被散射掉了,因此只留下红色等长波光线。这些光线经空气分子和水汽 等杂质的散射后,使那部分的天空带上了绚丽

44、的色彩。 古代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说法,这并不是 。因为朝霞多是积云造成 的, ,就发展为积雨云;而晚霞多是淡积云造成的,淡积云不会造成降水,而且一般预示着 一定范围内未来几天将持续晴好,有利于出行。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本身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是不会发光的,但由于它们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源,从而 散射了太阳光。 B.本身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是不会发光的,但它们由于散射了太阳光,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 散射光源。 C.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但它们由于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源,从而 散射了太阳光。

45、D.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但由于它们散射了太阳光,这就使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 了一个散射光源。 答案 D 解析原句存在语序不当和成分残缺的错误。“本身”作状语,应放于谓语“是”前。后面两分句主语不 一致,所以关联词“由于”应置于主语“它们”之前。另外,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应补充出来。综合以上 错误,D项应该是最恰当的表述。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蔚蓝色就是我们看到晴朗的天空高处或头顶的色彩 B.我们看到晴朗的天空高处或头顶总是呈蔚蓝色 C.天空高处或头顶总是以蔚蓝色呈现在我们眼前 D.在我们的眼里,晴朗的天空高处或头顶总是蔚蓝色 答案

46、 B 解析本段开头领起句“我们看到的天空的颜色”中,主语是“我们”,从结构以及“因此”等关联词可 知,本段为总分总结构,括号内所填内容应和开头相对应,都应该以“我们”作为主语,因此选 B项。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光彩照人 无独有偶 空穴来风 久而久之 B.光彩照人 不约而同 不经之谈 长此以往 C.光彩夺目 不约而同 不经之谈 久而久之 D.光彩夺目 无独有偶 空穴来风 长此以往 答案 C 解析光彩夺目:形容光彩鲜艳耀目。光彩照人: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就辉煌,令人注 目、敬仰。根据横线前的语境,应突出颜色的鲜艳耀眼,选“光彩夺目”。不

47、约而同:事先没有商量而 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有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句 子说“出现在日出和日落时”,不应为贬义,所以选“不约而同”。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 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此处表示 这一俗谚是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侧重说“有依据”,所以应选“不经之谈”。久而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 时间。长此以往:老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根据语境,这里选“久而久之”。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2 字。(6分) 研究

48、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 细胞,所以 。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 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 水平在 24 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 8点最高,凌晨 3 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 ,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 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 胞增加。可见, 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 会明显增加。 参考答案压力与肥胖有联系 本来应该是低谷时 压力产生的时间 解析本

49、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由第一个空前面的句子推断,所填语句主要内容为压力影响糖 皮质激素水平,关键词为“压力”。由后面句子内容可知,关键词为“肥胖”。而根据本句前面的“所以” 一词,可以推知该句为总起句,所以应填“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与肥胖有一定联系”之类的句子。第二个 空,由“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 24 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 8点最高,凌晨 3 点最低”“如果打破节 律”意味着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最低的凌晨 3 点,却出现“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的情况,据此,可 推断出应填“本来应该是低谷时”之类的语句。第三个空,由“可见”一词,可知后面为结论句。结合语 境中“早 8点最高,凌晨 3 点最低”以及“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的提示,可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小二工作室)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