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讲第一讲西方翻译理论西方翻译理论 1西方翻译理论概览西方翻译理论概览古古 代代 翻翻 译译近近 代代 翻翻 译译现、当现、当 代代 翻译翻译美美 国国 翻翻 译译 培培 训训 派派翻翻 译译 科科 学学 派派早早 期期 翻翻 译译 研研 究究 派派多多 元元 系系 统统 派派解解 构构 主主 义义 派派中世纪翻译中世纪翻译文艺复兴时期翻译文艺复兴时期翻译 到了公元前3世纪,有文字记录的翻译作品的问世标志着西方古代翻译史的开始。最早的翻译活动是从古罗马开始的,大量的希腊文学作品被译成拉丁文,人们对翻译开始发表了一些零星的见解。1.古代翻译古代翻译(公元前3世纪罗马共和国中期至公园5世纪罗马帝
2、国灭亡)西方古代第一部重要的译作西方古代第一部重要的译作七十子希腊文本七十子希腊文本 从希伯来语译成希腊语的第一个圣经版本是被称为七十子希腊文本(Septuagint的旧约)。据说此文本是72名操希腊语的犹太学者奉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之命在公元前3至2世纪翻译而成的。又被称为七十贤士译本或七十二子希腊文本里维乌斯里维乌斯安德罗尼柯安德罗尼柯(Livius Andronicus,公元前284?204),公元前250年左右,他所翻译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片段是第一部拉丁诗,也是第一篇拉丁语的文学作品,因此他便成了西方文献中记录的第一名有名有姓的翻译家。与他同时代的翻译家有涅维乌斯涅维乌斯(
3、G.Neavius,c.269 204 BC)和恩尼乌斯恩尼乌斯(Q.Ennius c.239 169 BC)1.古代翻译古代翻译(公元前3世纪罗马共和国中期至公园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西塞罗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前43年),古罗马著名的演说家、政治家、哲学家和修辞学家。在论最优秀的演说家(De optima genere oratorum),首次提出“解释员”式翻译和“演说员”式翻译,即“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法,更是成了西方翻译理论起源的标志性语言。西塞罗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贺拉斯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
4、 公元前65 8)是古罗马著名诗人和批评家。他在诗艺中说过了“忠实于原著的译者不会逐字直译”的观点,贺拉斯坚持活译,反对逐句硬译、死译,认为翻译应该“意义对意义”(sense for sense)。昆体良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35100年)是公元1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他说“我所说的翻译,并不仅仅是意译,而且还指在表达同一意思上与原作搏斗竞争”。1.古代翻译古代翻译(公元前3世纪罗马共和国中期至公园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哲罗姆哲罗姆(Eusebius Hieronymus,英文作Jerome,约342-420),383年,罗马教皇达马苏一世授命当时宗教
5、界的大学者哲罗姆哲罗姆对拉丁圣经等几种译本进行修订,大约405年,哲罗姆完成此项翻译并称其为通俗拉丁文本圣经(Vulgate),该译本成为罗马天主教承认的惟一文本。哲罗姆还提出:翻译不能始终字当句对,而必须采取灵活的原则;他主张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因为上帝的话是神圣的(since the Word of God is sacrosanct)。奥古斯丁奥古斯丁(St.Augustine,354-430)最早提出翻译的风格(朴素、典雅、庄严)取决于读者的要求;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符号学说,认为翻译应考虑”所指“、”能指“和译者”判断“的三角关系,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词。奥古斯丁被奉为西方翻译史语言学
6、派的鼻祖。1.古代翻译古代翻译(公元前3世纪罗马共和国中期至公园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2.中世纪翻译中世纪翻译(从476年古罗马帝国崩溃起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止)中世纪初期,尽管“蛮族”各部落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各自的国家,但绝大部分蛮族语言尚未形成文学语言,也无多少文字记载,拉丁语仍然是翻译、创作的语言。在罗马帝国后期,宗教翻译,特别是圣经翻译,以压倒优势统治了欧洲的翻译领域。2.中世纪翻译中世纪翻译(从476年古罗马帝国崩溃起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止)波伊提乌波伊提乌(Boethius,475?524?),罗马学者、基督教哲学家和政治人物。他主张:1)内容与风格互为敌对,要么讲究风格,要么
7、保全内容,二者不可兼得;2)翻译是以客观事物为中心的,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权。波伊提乌主张严格的形式对应即”死译“。阿尔弗烈德国王阿尔弗烈德国王(King Alfred,849899)是英国早期一位有学问的君主,他主要从事宗教翻译,在翻译中采取为我所需的原则,赋予翻译较大的灵活性,有时逐字译,有时意译。但丁但丁(Dante,12651321),意大利诗人,他在论俗语一书中阐明了民族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从而为陆续统一欧洲各国之民族语写作和翻译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于1307年完成的飨宴是第一部用意大利语写成的学术著作。他通过认真研究圣经诗篇的拉丁语译文,发现原文中有许多诗的特征在译
8、文中走失了,从而得出文学作品不可译论。3.文艺复兴时期翻译文艺复兴时期翻译(14世纪末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于14世纪末始于意大利,15、16世纪中波及欧洲各国特别是西欧各国。文艺复兴是指对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的重新发现和振兴。在研究、“复兴”古典文化以及发展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过程中,翻译显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波澜壮阔的文艺复兴运动本身就包含并有赖于规模空前的翻译活动。因此,文艺复兴不仅标志着文学艺术的大发展,同时也是翻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3.文艺复兴时期翻译文艺复兴时期翻译(14世纪末16世纪)马丁马丁 路德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年)是德国宗教改革
9、运动的领袖和翻译家。他翻译的圣经时,遵循通俗、明了,能为大众接受的原则,被誉为第一部民众的圣经。路德的翻译观:1)翻译必须采用人民的语言;2)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3)翻译必须遵循七条原则;4)翻译必须集思广益。多雷多雷(Etienne Dolet,15091546)法国人,是西方近代翻译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提出翻译理论的人。他提出了“翻译五原翻译五原则则”:1)译者必须完全理解原作的内容;2)译者必须通晓所译语言和译文语言;3)译者必须避免逐字对译;4)译者必须采用通俗的语言形式;5)译者必须通过选词和调整词序使译文产生色调适当的效果。威廉威廉廷代尔廷代尔(William Tynda
10、le,14941536),是英国一位博学多识的人文主义者、新教改革者,他从新教的立场出发,从希腊语翻译新约,1536年被教会以信奉异教的罪名处以火刑4.近代翻译近代翻译(17世纪19世纪)在文艺复兴的推动下,西方各国翻译在17至19世纪继续向前发展。至于翻译理论研究,整个西方翻译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4.近代翻译近代翻译(17世纪19世纪)英国 德莱顿德莱顿(John Dryden,1631 1700),是英国英国古典主义流派创始人,复辟王朝的桂冠诗人。德莱顿提出:翻译是艺术。他把翻译分为三类:逐字译、意译和拟作,认为逐字翻译是“戴着脚镣跳舞”。泰特勒泰特勒(Alexander Fras
11、er Tytler,1747-1814),英国英国人,他于1791年发表了论翻译的原则一书,提出了翻译三原则翻译三原则:(1)翻译要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性质;(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同一性质;(3)译作具有原作所具有的通顺。4.近代翻译近代翻译(17世纪19世纪)德国施莱尔马赫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3-1834)德国德国人,最有影响的是他提出的顺从原作和顺从译作的两种不同的翻译途径顺从原作和顺从译作的两种不同的翻译途径:尽可能地不打扰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尽可能地不打扰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威廉威廉洪堡洪堡(Wilhelm V
12、on Hamboldt,1767 1835)德国德国人,就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发表了二元语言观。他说:“在我看来所有翻译都只不过是试图完成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任何译者都注定会被两块绊脚石中的任何一块所绊倒:他不是贴原作贴得太紧而牺牲本民族的风格和语言,就是贴近本族特点贴得太紧而牺牲原作,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路线不是难以找到而是根本不可能找到。”歌德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 1832),是近代德国德国最卓越的文学家。他对译论的重要贡献在于他首先将翻译分为彼此连贯的三类:信息翻译、近似创作的改译和逐行对照翻译。其次,他强调诗歌是不可译的,但诗歌的翻译是绝
13、对必要的。4.近代翻译近代翻译(17世纪19世纪)法国夏尔夏尔巴特巴特(Chales Batteux,1713-1780),是法国法国该时期最有建树的翻译理论家。巴托认为:在风格上,译文要保持原文的激情和生气,原作者是思想用词的绝对主人,译者只是原作者的“仆人”,必须处处跟随原作者,如实反映原作者的思想和风格,即所谓的“仆人”说法。4.近代翻译近代翻译(17世纪19世纪)俄国 茹科夫斯基茹科夫斯基(A.V.Zhukovsky,1814 1841)俄国俄国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在翻译实践中放弃早期“文化翻译”的方法,即任意修改原文的时间、地点,甚至将外国人名改为俄国人名以适应“俄国读者口味”的做法
14、。他认为,诗歌翻译和散文翻译中译者的地位迥异:诗歌的译者是原作者的竞争者,是原作者的敌人,而散文的译者是原作者的奴隶,只能亦步亦趋,模仿原作。别林斯基别林斯基(V.G.Belinsky,18111848),俄国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时期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他认为:1)待译作品必须是内容充实的优秀古典文献;2)忠实于原文的精神实质,反对字当句对;3)艺术作品的译者必须是艺术家。普希金普希金(A.Pushkin,1799-1837)俄国俄国最伟大的人民诗人,19世纪俄国文学界的杰出代表,著名翻译家。他主张活译,认为译者在选择待译材料时应有独立见解,在处理原著时应享有充分的自由。译译 作作 赏赏 析析天净
15、沙天净沙秋思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翁显良翁显良的译文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the day is about done.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and on the far bank,a pretty little village.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his ancient road,the west wind moaning,hi
16、s bony horse groaning,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施莱普施莱普(Schlepp)译文Tune to“Sand and Sky”Autumn Thoughts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The sun westering,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At dusk an old tree wreathedWith withered vine fly crows;Be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tageA clear stream flows;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A lean horse goes.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