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想政治--马哲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94564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思想政治--马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大学思想政治--马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大学思想政治--马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大学思想政治--马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大学思想政治--马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1第四章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辩证过程认识的本质和辩证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 第二节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第三节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与价值认识的真理性与价值第四节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2第一节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三、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3历来存在着对历来存在着对“人能否认识世界人能否认识世界”、“能能认识到何种程度认识到何种程度”的争议:的

2、争议:“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物主义反映唯物主义反映论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唯心主义先验唯心主义先验论论二者对立的实质: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二者对立的实质: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主观与客观质、主观与客观 何者为认识的源泉何者为认识的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4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二者对立的根本:思维与存在、物质二者对立的根本: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是否同一与意识是否同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5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1、认识主体的含义、特点和形式、认识主体的含义、特点和形式含义含义: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指

3、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特点特点: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能动性: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能动性形式形式:个人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个人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2、认识客体的含义、特点和形式、认识客体的含义、特点和形式含义含义:指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同认识主体发生联系:指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同认识主体发生联系 的对象的对象特点特点: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形式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6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主体改造客体首先,主体改造客体(是人的认识所(是人的认

4、识所特有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特有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人的实是人的实践性的表现践性的表现)其次,主体反映客体:其次,主体反映客体:主体对客体主体对客体进行有组织的加工、整合的过程进行有组织的加工、整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7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 1、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 能动反映。能动反映。2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两条(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不同的认识

5、路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证据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证据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缺乏实践的观点缺乏实践的观点 缺乏辩证法的观点缺乏辩证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8三、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三、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J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J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知J直接经验和间接

6、经验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源”和和“流流”的关系的关系J(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J实践不断为认识提出新的课题实践不断为认识提出新的课题J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物质条件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物质条件(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认识指导了实践目标的确定)认识指导了实践目标的确定(2)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实践的范围和过程)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实践的范围和过程(3)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实践结果)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

7、影响着实践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9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知常言道:常言道:“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鸣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南宋宋 陆游)陆游)“狼桃狼桃”“爱情的苹果爱情的苹果”(16世纪伊丽莎白)世纪伊丽莎白)西红柿,以前叫西红柿,以前叫“狼桃狼桃”,它原产于南美洲,因为狼怕火和红色它原产于南美洲,因为狼怕火和红色的东西,所以当地人才给西红柿起了那样的名字。的东西,所以当地人才给西红柿起了那样的名字。16世纪,英国世纪,英国一个公爵去美洲旅游,回国时勇敢地摘了一颗一个公爵去美洲旅游,回国时勇敢地摘了一颗“狼桃狼桃”作

8、为礼品,作为礼品,带给他的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从此,欧州人称它为带给他的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从此,欧州人称它为“爱情的苹爱情的苹果果”。18世纪,法国画家在为西红柿写生时,见它颜色诱人,还世纪,法国画家在为西红柿写生时,见它颜色诱人,还有淡淡的果实香味,就冒险吃了一颗,食后不但没有任何不适,有淡淡的果实香味,就冒险吃了一颗,食后不但没有任何不适,反而感觉甜酸可口。从此,人们才发现了西红柿的食用性。反而感觉甜酸可口。从此,人们才发现了西红柿的食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10实践出天才实践出天才“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华罗庚)“人的天赋就象火

9、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而迫使它燃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劳动。”(高尔基)(高尔基)“人们在那里高谈阔论着天才和灵感之类的东西,而我人们在那里高谈阔论着天才和灵感之类的东西,而我却象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精心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却象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精心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非常合适地联结起来。非常合适地联结起来。”(海涅)(海涅)“有些人以为我所以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有些人以为我所以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么天才天才,这是不正确的。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

10、人,这是不正确的。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都能象我一样有成就,如果他肯拼命钻研。都能象我一样有成就,如果他肯拼命钻研。”(爱迪(爱迪生)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11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成岭侧成峰 眼见一定为实吗?眼见一定为实吗?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12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源”与与“流流”的的关系关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明 顾炎武)顾炎武)为学之道要为学之道要“厚积而薄发厚积而薄发”(宋(宋 苏东坡)苏东坡)“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

11、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马克思)(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13第二节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一、从实践到认识一、从实践到认识二、从认识到实践二、从认识到实践三、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三、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四、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四、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14一、从实践到认识一、从实践到认识1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特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特点(1 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含义:书含义:书P224P22

12、4*形式:形式:感觉、知觉、表象感觉、知觉、表象*特点:特点:直接性、形象性、表面性直接性、形象性、表面性(2 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含义含义:书书P225P225*形式: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概念、判断、推理*特点特点:间接性、抽象性、深刻性:间接性、抽象性、深刻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15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割裂二者的关系,会导致唯理论(实际中的教条主义)割裂二者的关系,会导致唯理论(实际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论(实际中的经验主义)和经验论(实际中的经验主义)(2)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综合和概括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综合和概括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16二、从认识到实践二、从认识到实践1、为什么这次飞跃更重要、为什么这次飞跃更重要这样才能实现理论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目的这样才

14、能实现理论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目的这样理论才能得到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这样理论才能得到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2、实现这次飞跃的条件、实现这次飞跃的条件回到实践之前的理性认识应当尽可能是正确的回到实践之前的理性认识应当尽可能是正确的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使理性认识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群众的自要使理性认识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觉行动还需要经过一系列中介环节还需要经过一系列中介环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17三、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三、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反复性!从客观方面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其本从客观方面看:客观事物是

15、复杂的,其本 质也有一个暴露的过程。质也有一个暴露的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一定阶段主体的认识能力从主观方面看:一定阶段主体的认识能力 有局限性。有局限性。2、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无限性!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过程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过程!人类的认识能力也是无限发展着的人类的认识能力也是无限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183、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1)内容:)内容:“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2)方法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它是我们党制定的群众路线,即它是我们党制定的群众路线,即“从群从群众众中来到群

16、众中去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哲学基础。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19四、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四、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1、非理性因素的含义、非理性因素的含义“非理性非理性”是相对于广义的理性而言的。是相对于广义的理性而言的。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主要指主体的情感意志及潜意识信念习惯等意识形式。主要指主体的情感意志及潜意识信念习惯等意识形式。2、非理性因素的作用、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它对认识活动具有它对认识活动具有激活和驱动激活和驱动作用作用它在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具有它在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具有参与筛选参与筛选对象的作用对象的作用它对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具有它对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具有调节调节作用作

17、用它有助于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它有助于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对善和美的价值追求对善和美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20第三节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与价值认识的真理性与价值一、真理与谬误一、真理与谬误二、真理的基本属性二、真理的基本属性三、真理的检验标准三、真理的检验标准四、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四、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21一、真理与谬误一、真理与谬误1、真理谬误的含义、真理谬误的含义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在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谬误:是

18、指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思想内容,是人们在实是指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思想内容,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不真实的、歪曲的反映。践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不真实的、歪曲的反映。2、真理与谬误的关系、真理与谬误的关系(1)真理和谬误是根本对立的)真理和谬误是根本对立的它们各自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它们各自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它们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同它们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同(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22二、真理的基本属性二、真理的基本属性1、真理具有主观性与

19、客观性、真理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真理的主观性真理的主观性:强调真理属于意识现象:强调真理属于意识现象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它与反映对象的符合性:是指它与反映对象的符合性批驳主观主义真理观批驳主观主义真理观2、真理具有绝对性与相对性、真理具有绝对性与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涵义)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涵义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客观性正确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指真理的客观性正确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指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无限发展的世界是可知的指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无限发展的世界是可知的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从广度看,已获得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还有待于扩展从广度看,已获得

20、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还有待于扩展从深度看,已获得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从深度看,已获得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23(2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在相对中表现着绝对。和相互包含的,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在相对中表现着绝对。就真理是一个过程而言,真理又是永远处于由相对向绝对就真理是一个过程而言,真理又是永远处于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的无限发展过程中。转化的无限发展过程中。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

21、人类认识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人类认识至上性至上性与与非至上性非至上性矛矛盾的表现。盾的表现。(3)方法论意义)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正确要求我们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态度,是既坚持又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态度,是既坚持又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24三、真理的检验标准三、真理的检验标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主客观相符合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主客观相符合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直接现实性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直接现实性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

22、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指它的唯一性确定性:指它的唯一性不确定性: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有一定局限性不确定性: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有一定局限性3、逻辑证明的必要性、逻辑证明的必要性它为实践检验过程提供理论指导。由普遍到特殊、由它为实践检验过程提供理论指导。由普遍到特殊、由特殊到普遍特殊到普遍它可以证明实践无法直接检验的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它可以证明实践无法直接检验的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它还是实践检验的内在环节它还是实践检验的内在环节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检验标准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25四、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四、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真理原则: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

23、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 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价值原则:就是人类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就是人类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 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真理原则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真理原则既相区别又相联系1、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区别区别真理原则侧重于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客体性原则,价值原则侧重于原则,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主体性原原则。则。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条件性原则,而价值原则是人原则,而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的活动

24、中的目的性目的性原则。原则。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则原则,价值原则则是是多样性多样性原则。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262、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1)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原因)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原因两者都形成与人的实践活动中,它们有着内在的联系,两者都形成与人的实践活动中,它们有着内在的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内涵。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内涵。它们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它们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2)真理和价值统一的表现)真理和价值统一的表现真理和价值相互贯通。一方面它们互为前提,真理和价值相互贯通

25、。一方面它们互为前提,另一方面它们又相互适用。另一方面它们又相互适用。真理和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真理和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真理和价值检验标准的一体化真理和价值检验标准的一体化(3)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27第四节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一、思维方法的本质和作用一、思维方法的本质和作用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28一、思维方法的本质和作用一、思维方法的本质和作用1、思维方法及其层次性、思维方法及其层次性(1)思维方法的含义)思维方法的含义思维方法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

26、体的一种认识工具系统。思维方法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一种认识工具系统。在这里仅指在这里仅指理论思维方法理论思维方法,它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它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的正确进行理性认识的方法。规律为目的的正确进行理性认识的方法。(2)思维方法的层次性)思维方法的层次性思维方法按起作用的范围可分为思维方法按起作用的范围可分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具体科学思维方法具体科学思维方法一般科学思维方法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哲学思维方法哲学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292、思维方法的作用、思维方法的作用它规范着人们的思维如何发动及思维运它规范着人们的思维如何发动及思维运行的方向和侧重点行的方向和侧重点它

27、具有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功能具它具有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功能具有信息处理和转换的内在机制有信息处理和转换的内在机制它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认识活动的成它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认识活动的成果以及把握客体正确性的程度果以及把握客体正确性的程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30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1、归纳与演绎归纳与演绎2、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抽象上升到具体4、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31本章本章重点重点问题:问题:w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反映论w主体与客体的含义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含义关系

28、w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 w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w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w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w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的基本属性本章本章难点难点问题:问题:w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路线w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的基本属性w辩证思维的基本方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法本章本章热点热点问题: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总结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32选择选择1、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熟知”与与“真知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29、(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A 熟知即真知熟知即真知 B 熟知不等于真知熟知不等于真知C 熟知起源于真知熟知起源于真知 D 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2、法国科学家路易、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这句话强调了()A 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C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 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练习题练习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333、科学家对

30、、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A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 人类已经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人类已经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C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E 现代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有着巨作用现代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有着巨作用4、真理具有(、真理具有()A 具体性具体性 B 全面性全面性 C 过程性过程性 D 客观性客观性 E 普遍性普遍性辨析:辨析:1、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答案答案:1(B)2(B)3(ACDE)4(ABC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大学思想政治--马哲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