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五课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寻觅社会的真谛5.25.2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历史的发展 联系视频,说一说物资对武汉战胜疫情的积极意义。“我们想要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活着,活着就需要吃喝住穿等,也就是要有物质生活资料。”-马克思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1)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基
2、本内涵: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最革命最活跃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马克思 思考:材料中的手推磨、蒸汽磨分别代表什么?封建主、工业资本家分别代表什么?他们有什么关系?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辩证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反作用适合促进不适合阻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
3、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材料一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又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一些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材料
4、二 改革开放之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设,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有效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状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
5、力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简而言之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等)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基本内涵: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2)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适合促进不适合阻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像汽车这样的交通工具,基本家家都有。这在一定程
6、度上,本来就给交通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但是偏偏还有人不以为然,喝醉酒以后还要继续开车。201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将正式实施,醉酒驾驶将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醉酒驾驶、飙车等行为将以危险驾驶罪入刑。醉驾入刑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司法的公平公正,并且极大程度地维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开车的人来说也有着警醒的作用。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发展状况,促进了经济基础的发展,遵循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辨证关系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
7、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辨证关系原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调整上层建筑,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1.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劳动关
8、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有目的的意识活动,引领社会历史发展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生产方式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历史的进程A.B.C.D.C2.我国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C.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D.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A3.目前深入
9、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材料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C.主观与客观要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4.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指出,世界上有识之士都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历史大势”()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被人们认识和运用贯穿社会发展始终,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A.B.C.D.C总趋势是
10、前进的上升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动力: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即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1)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经济斗争:经济罢工、游行示威经济斗争:经济罢工、游行示威政治斗争:议会斗争、武装起义、革命战争、夺取政权政治斗争:议会斗争
11、、武装起义、革命战争、夺取政权思想斗争:思想宣传思想斗争:思想宣传对抗性对抗性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古老的中国,推开了一扇眺望世界、变革求新的大门。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走投无路的18条汉子签下大包干契约的“投名状”,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从此,改革大潮风起云涌,释放着强国富民的愿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40多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更加艰巨的改革任务。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我革命的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
12、思考: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依靠什么方法解决?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2)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改革)加以解决。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永远在路上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作用: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邓小平思考:思考:社会实现由低级向
13、高级发展的根本社会实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什么?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3.人类社会的演变(1)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2)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目标是消灭阶级对立,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区别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在某一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着领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联系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两者之间是
14、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的根本矛盾,它规定着社会发展全过程的本质,也规定着社会的主要矛盾;而社会主要矛盾则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直接表现。1.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寻觅社会的真谛看,其依据在于()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尊重客观规律作出正确的选择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D.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促进生产力发展D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已成为并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极大改
15、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进入新时代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因为()改革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能推动社会进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实现我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A.B.C.D.C3.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指出,要适应新时代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需要,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安全、土地制度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立法项目,要统筹考虑立改,废释并举,这是基于()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上层建筑的变革必然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A.B.C.D.A社会历史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发展社会历史发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阶级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阶级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