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tdj2000 文档编号:495036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案 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读句子,写词语。一、读句子,写词语。 爸爸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我们带回当地的特产。他送给奶奶 o zhu( ) 用的和田大枣,送给爷爷吃 jio zi( )用的山西 chn c( ) ,送 给表弟河北迁西的 bn l( ) ,送给外婆四川泸州的 zh kui( ) , 还给我和妹妹带回农家纸糊的 fn zhen( )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毛泽东传 (chun zhun) 记录了一代伟人的传 (chun zhun)奇故事。 2听着年轻的父亲

2、为哄 (hn hn)女儿开心讲的笑话,周围的人都忍不住哄 (hn h n)堂大笑。 3在藏 (cn zn)戏数百年的历史中,隐藏 (cn zn)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三、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中“章”的意思是(三、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中“章”的意思是( ) A文章 B花纹 C章法 D秩序 四、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四、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回大地,到处一片万象更新 的景象。 B他们俩付出的努力不一样,最终各自的收获也就截然不同 。 C他讲的故事太感人,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 D零七八碎 的东西装满了他的房间。 五、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

3、斜。 ”寒食节即我国传统的(五、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节即我国传统的( )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E. 圣诞节 六、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六、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随( )所( ) ( )歌( )舞 ( )面( )刀 行( )积( ) ( )无所( ) ( )无分( ) 青( )獠( ) 万( )更( ) 1上面词语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是_。 2上面词语中“富可敌国”的反义词是_。 七、按要求填空。七、按要求填空。 (1)甘:_结构,音序是_,部首为_,共有_画。 “甘” 在字典中的解释为:甜;甘心、自愿。 “不甘失败”的“甘”应取解

4、释_; “同甘 共苦”的“甘”应取解释_。 (2)延:_结构,音序是_,音节为_,部首为_,第 4 笔 是_。 “延”在字典中的解释有:延长;推迟;引进,请。 “故意迟延”的“延” 应取解释_; “延年益寿”的“延”应取解释_。 八、按要求写句子。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 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改为双重否定句) _3 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 非凡呀! (修改病句) _ 4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 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5、 (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 _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这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 “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的特点。 (2) 寒食一诗中“_,_”两句,写出了京城柳 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景象。 (3) 长歌行中“_,_”两句告诫人们要趁青 春年少,奋发向上,有所作为。 (4) 北京的春节是按照_顺序写的。腊八、_、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 写得详细,过小年、正月初六等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_。 (5) 腊八粥中“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句,运用了_ 的修辞手法,将八儿盼

6、粥时的_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十、选字组词十、选字组词 1惜 腊 蜡 爱( ) ( )烛 ( )月 2栗 粟 要 ( )求 板( ) ( )米 3稠 绸 雕 ( )刻 ( )缎 ( )密 十一、关联词语填空十一、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 不仅也 虽然但是 (1)他的身体_被病魔牢牢地钉在轮椅上,_他的思维却在宇宙深处自由地飞 翔。 (2)一个人_有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_有可能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就。 (3)织女对孩子们说天上_富丽堂皇,_没有人间自由自在,她不喜欢。 (4)霍金_为科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_为世人树立了顽强搏斗、扭转命运 的光辉榜样。 十二、下列对联吟咏的各是古代哪位诗人?十二、

7、下列对联吟咏的各是古代哪位诗人? (1)一对忧国忧民目,一双写实写史手。_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_ 十三、课内外对比阅读。十三、课内外对比阅读。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 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 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 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 中也有

8、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选文主要写了_。 2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元宵节时的热闹景象?请用“ ”画出来。 3北京的元宵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_ 4 “几百盏”说明灯的_, “各形各色”说明灯的_。作者着力描写灯是为了突 出元宵节是“_” 。 十四、阅读短文。十四、阅读短文。 听民歌 听过民歌。 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 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 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 走

9、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 他一边赶着牛, 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 没有 (应对 应和) , 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 得再也唱不下去了, 就沉默。 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馆。 那时, 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 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 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衰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 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o) ,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 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

10、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 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 “哎” ,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 然后平滑着延伸, “哎” ,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的。 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也是(粗野 粗鄙)的、质朴的。山中 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间的对唱, 还真的唱得(纸短情长 情深意长) 。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 加明快也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 时间继续往后(推迟 推移) ,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 。 对鸟的旋 律要比闽

11、北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清 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 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如今听民歌,是听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 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 MTV 中唱出, “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 2本文写听民歌的经历是按照_顺写的,全文的结构特点是_。 3第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把_比作_, 说明_。 4第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 ,但是为什么“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 浮现出

12、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_ 5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 十五、习作与表达。十五、习作与表达。 人间的真情无处不在。你在生活中肯定也感受过来自朋友、老师、同学、家人、其它陌 生人的情谊,也许只是短短一瞬,却让你久久难忘。请你选择一件或两件事情写下来,题目 自拟。 要求: 1、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内容具体,重点突出,400 字左右; 2、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熬粥 饺子 陈醋 板栗 竹筷 风筝 二、zhun chun hn hn zn cn 三、B 四、C 五、B 六、心 欲 能 善 两 三 善 德 一 有

13、身 文 面 牙 象 新 青面獠牙 一无所有 七、 (1)独体字 G 一 5 (2)半包围 Y yn 廴 L 八、 (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可能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3)北京的春节真是热闹非凡呀! (或: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呀! ) (4)蹒跚学步的小孩子,忙于学业的大孩子,牙齿脱落的老孩子,想起糖葫芦,谁不是嘴 里就立刻分泌口水呢。 九、 (1)地白 凄清 (2)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3)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4)时间 除夕 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有利于读者加深对老北京春节习俗的了解 与认识 (5)夸张 急切

14、十、1.惜 蜡 腊 2.要 栗 粟 3 雕 绸 稠 十一、 (1)虽然 但是 (2)如果 就 (3)虽然 但是 (4)不仅 也 十二、 (1)杜甫 解析杜甫被称为“诗圣” ,其诗被称为“史诗” 。 (2)李白 解析“力士”是高力士, “贵妃”是杨贵妃,暗示生活在唐高宗时; “豪气” 、 “仙才”道出了他的诗风豪放,应该是“诗仙”李白。 十三、1.元宵节的情景 2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3赏花灯、吃元宵。 4数量多 种类多 美好快乐的日子 十四、1.应和 粗野 情深意长 推移 2时间 先总后分 3 比喻 音响中的民歌 扎红绸的大白莱 作者认为现在音响中的民歌已经

15、没 有了那种质朴 4因为让“我”至今怀想的不是老翁明的山歌本身,而是“我”的童年岁月以及那朴 实无华的氛围。 5表达了作者对朴实无华的民歌的怀想和赞美。 十五、示例: 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有一首歌唱道: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微笑,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这 一首首心灵之歌,唱出了爱的旋律,唱出了人间真情。 一天,风和日丽,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鼓楼逛街。一路上,春风欢笑着,奔跑着。我看 见: 花儿梳理着辫子; 小草舒展着身体; 大树挥舞着胳膊; 小鸟自由的飞翔; 白云翩翩起舞 我的心情格外好。 到了鼓楼附近,有一个阿姨左手拎着一大袋的东西,右手抱着一个孩子,她吃力地往家 里走着。 爸爸看

16、见了, 打算帮她一把, 妈妈阻止说: “不要去了, 一会儿人家还以为你是骗子, 要抢劫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还是少管得好! ”我说: “就是就是。 ”爸爸听了,扭头看 了看那个阿姨,又想了想,说: “不行,我还是得帮她。 ”说着,便快步跑到那位阿姨前面, 只见爸爸对她说: “我来帮你吧。 ”就拿过她手中的袋子,跟她走。我和妈妈也追了上去,到 了那位阿姨家后,爸爸放下袋子,阿姨连忙说: “谢谢,你真是一个好人。 ”爸爸笑笑说: “举 手之劳,何须挂齿。 ”说完,就和我们一起去鼓楼了。 我对爸爸说: “爸爸,你太棒了。 ”妈妈也为爸爸鼓起了掌。 爸爸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让我敬佩。我也相信,当我爸

17、爸拿起袋子时,那位阿姨心中一 定多了几丝温暖。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第一单元一单元测试测试卷卷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翡 翠(fi) 榛 子(zhn) 蜜饯 (jin) 掺 和(cn) B.骡 马(lu) 娴 熟(xin) 唾沫(tu) 僧 人(sng) C.敦 厚(dn) 机杼 (zh) 正 月( zhng) 獠 牙(lio) D.演绎(y) 吞噬 (sh) 脱缰 (jing) 杏仁 (rn) 二、读拼音,写字词。(3.5 分) 1.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xio fn( )们就在庙外 bi tn( ) 。庙会 上有赛轿车、

18、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 lu tuo( )的。 2.妈妈拿起一把铲子在锅里 jio huo( )起来,不一会儿,锅里的 l( ) 八 zhu( )就变得 nng chu( )了。 三、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并选择合格的释义(填序号)。(3.5 分) “素”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部,除部首外还有_画。 “素”的解释有:与 “荤”相对: 本来的, 原始的: 白皙: 一向, 向来, 从来。 “素材中的“素”应选第_ 种解释。 1.他们俩素不相识,对此问题的看法却不谋而合,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 3.我们要做名有素质的公民。 ( ) 四、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

19、择正确的解释。(4 分) 闲: A.有空(跟“忙”相对) B.(房屋、器物等)不在使用中 C.闲空儿 D.与正事无关的 1.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 在的时候 2.他没有工作,整日在外游手好闲 。 3.闲 话少说,赶紧讨论问题吧! 4.这机器就没有闲 着。 五、将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0 分) ( )灯结( ) ( ) ( )不同 ( )堂大( ) 万象( ) ( ) ( )心( )欲 能( )善( ) 1.在新春来临之际,到处_。家家户户_,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 到来。(2 分) 2.少数民族的姑娘们_,饮食风俗虽然与我们_,但热爱民族大团 结的心却紧相连。(2 分) 六、填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 分) 民俗_, _。 在文字出现以前, 民俗靠话语口口相传, 有了_, 便有了_。文艺张扬民俗,民俗在不断的社会历史变革中得到重塑和创新。这样看 来,_是一个问题,_更是一个问题。 是地域文化的沉积 探讨文艺话语保护和传承民俗 文字记载和文艺话语载体 承载着博大深远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 寻找文艺介入民俗的有效切入点 生动鲜活、历久不衰的生命力 A.6 B.2 C. D. 七、下列诗句按节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去年元

21、夜时,花市灯如昼。 A. B. C. D. 八、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1 分) 1.读句子,填空。(3 分)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本句运用_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 (2)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 似的沸腾着 此句运用_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亲切感,表达了作者_ _。 (3)“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 这两句表现了八儿_。 2.按要求写句子。(8 分)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改为

22、双重否定 句) _ (3)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 (4)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 提到腊八粥, 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照样子, 写写你喜爱的食物) _ 九、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0 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写的,他的作品还有猫和草原 B.沈从文是我国著名作家,他写过小说边城 C.寒食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韩翃 D.藏戏一课主要讲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和艺术特色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8 分) (1)_,轻烟散入五侯家。 (2)盈盈一水间,_。 (3

23、) 十五夜望月中委婉表达作者思亲之情的诗句是“_, _。 ” (4)你的同学李明经常以自己还小为借口不好好学习,你会用长歌行中的 “_,_”来劝他。 (5) 腊八粥 一文的作者是, 课文主要写了八儿_和_两部分的内容。 (6)我国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风民俗,就汉族而言,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 节、_、_、_等;从民族戏剧来讲,有能演三五天还没结束的 _,有堪称国粹的_等;古诗里也有对习俗的描写, 寒食描写的是 _节_的习俗。 十、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完成练习。(4 分)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2 分) _ _ 2.中秋节团聚,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劝说那些晚辈?(2

24、 分) _ _ 十一、阅读理解。(23 分) ( (一一) )品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品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10(10 分分) )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 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 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 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 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 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

25、可不庸俗。干果店在 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 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 中也有灯:走马灯 宫灯 各形各色的纸灯 还有纱灯 里面有小铃 到时候就叮叮地 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在选文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 分)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在后面的括号里打“”。(3 分) 吃团圆饭( ) 放花炮( ) 吃饺子( ) 观花灯( ) 逛庙会( ) 吃元宵( ) 3.作者分别从数量、 种类两方面来写“灯多”, 突出灯数

26、量多的词语是“_”。 作者描写处处悬灯结彩的热闹场景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2 分) 4.用“_”画出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1 分) 5.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积累,把下面的人物按其所属名著分类。(2 分) 林冲 贾宝玉 诸葛亮 宋江 孙悟空 林黛玉 唐僧 吕布 鲁智深 曹操 水浒传:_ 红楼梦:_ 三国演义 :_西游记 :_ (二)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13 分) 家乡的春节家乡的春节 按照湖北宜昌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用笼子关起来,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 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就长得又大又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

27、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 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得一生不染,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时, 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啊!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 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除此之 外, 大家还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 哪一家都通宵灯火, 鞭炮声日夜不绝。 出门在外的人, 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高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福,给小 孩和老人

28、们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吃完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 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同时,各种庆祝活动也相继举行,舞狮、篮球赛、唱歌跳舞、下棋、 射击内容可丰富了。 街上人山人海, 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 有的围在庆典活动旁边观看, 耳边不时响起如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 正月初二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开 门扫地, 把扫成堆的鞭炮纸烧掉。 “人日”“人胜节”和“七元日”都指这天正月初七, 传说这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汤圆一上市, 春节便接近了尾声。 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 这天晚上, 有张灯结彩、 猜谜踏歌的活动,突出了一个“闹”字,人们还要吃

29、汤圆,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过了 这 天 , 春 节 也 就 过 完 了 。 农 民 们 开 始 准 备 春 耕 , 人 们 又 开 始 了 忙 碌 的 生 活 。 (有删改) 1.选文第段采用( )的结构形式。(2 分) A.分总 B.总分总 C.总分 2.“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中“日夜不绝”的意思是_,这句 话形象地写出了_。(2 分) 3.短文是按照_顺序写的,其中详写了除夕和_这两天的情景,这样 写的好处是_。(3 分)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 分) (1)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高潮,这一天人们可以杀鸡宰鸭来庆祝节日。( ) (2)正月初

30、三这天,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 ( ) (3)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在这一天,人们要吃汤圆,预示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 ) 5.正月十五点灯,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思考一下,你还知道自己的家画乡有哪 些寓意吉祥的习俗吗?(至少两例)(3 分) _ 十二、习作。(25 分) 我们有许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相信这些节日一定曾给你留下了许多 美好的回忆。请选择一个传统节日,把节日中发生的某件事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有条理,注意详略,语句通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 感;字数在 450 字以上。 附答案: 一、B 二、1.小贩 摆摊 骆驼 2.搅和 腊粥 浓稠 三、系

31、4 1. 2. 3. 四、1.C 2.A 3.D 4.B 五、悬 彩 截然 哄 笑 更新 随 所 歌 舞 1.万象更新 悬灯结彩 2.能歌善舞 截然不同 六、C 七、D 八、1.(1)打比方 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2)拟人 对故乡生活的怀念 (3)想吃腊八粥的急切心情 2.(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可能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3)北京的春节真是热闹非凡呀!(或: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呀!) (4)示例:蹒跚学步的小孩子,忙于学业的大孩子,牙齿脱落的老孩子,想起糖葫芦,谁不是 嘴里就立刻分泌口水呢。 九、1.C 2.(1

32、)日暮汉宫传蜡烛 (2)脉脉不得语 (3)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4)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5)沈从文 等粥 喝粥 (6)示例: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藏戏 京剧 寒食 禁火 十、1.在中秋节团聚时,年轻人和孩子们都在玩手机或平板电脑,有说有笑,却把老人晾在 一边。 2.请放下手机和平板电脑,关心一下长辈,用语言交流,拉近距离。 十一、(-)1.、 、 , , , 2 放花炮()观花灯()吃元宵() 3.处处 几百盏 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和美好快乐的日子 4.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5.林冲、宋江、鲁智深 贾宝玉、林黛玉 诸葛亮、吕布、曹操 孙悟空、唐僧 (二)1.C 2.白天黑夜不间断 除夕的热闹非凡 3.时间 正月初一 详略得当,更能够衬托除夕和正月初一过年热闹的氛围 4.(1)(2)(3) 5.示例:过年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吃馄饨,寓意财源滚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六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tdj2000)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