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寺庙宫观导游模拟导游(最新版)教学课件-(15).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95988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章--寺庙宫观导游模拟导游(最新版)教学课件-(1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第十五章--寺庙宫观导游模拟导游(最新版)教学课件-(1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十五章--寺庙宫观导游模拟导游(最新版)教学课件-(1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十五章--寺庙宫观导游模拟导游(最新版)教学课件-(1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十五章--寺庙宫观导游模拟导游(最新版)教学课件-(1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寺庙宫观导游寺庙宫观导游 宗教、宗教文化、佛教、寺院导游、道教、宫观导游 第一节第一节 宗教文化与旅游宗教文化与旅游 一、宗教与宗教文化现象一、宗教与宗教文化现象(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二)宗教产生概述(二)宗教产生概述二、宗教与旅游二、宗教与旅游(一)宗教教义的哲理性(一)宗教教义的哲理性(二)宗教建筑是艺术的结晶(二)宗教建筑是艺术的结晶(三)宗教氛围的神秘性(三)宗教氛围的神秘性第二节第二节 佛寺导游佛寺导游一、佛教基本常识(一)佛教的创立(二)佛教的发展(三)佛教的传播(四)佛教基本教义二、佛寺导游(一)游览讲解的主要内容概述1.建筑艺术2.雕塑艺术3.绘画艺术

2、4.音乐艺术5.文学、文字艺术佛教寺院一、寺的起源白马寺、大理寺、圆通寺二、佛教的传入“伊存授经”大月氏使臣伊存想中国的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西汉哀帝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寺院布局 藏经楼三(山)门 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祖师殿禅堂伽蓝殿 山门殿 密迹金刚 (哼哈二将)秽迹金刚 无作门 空门 无相门 (三解脱门)天王殿北方多闻天王 韦驮天 弥勒 化身像 菩萨像 佛 像西方广目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 大雄宝殿1三身佛:释迦牟尼佛毗卢蔗那佛卢舍那佛应身佛法身佛报身佛伽叶(头陀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大雄宝殿2三方佛:西方三圣 释迦三尊 东方三圣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观音

3、菩萨月光菩萨日光菩萨大雄宝殿3三世佛未来佛 现世佛 过去佛弥勒佛释迦牟尼佛燃灯佛华严阁华严三圣 华藏世界教主普贤菩萨毗卢蔗那佛文殊菩萨西配殿祖师殿 达 摩 祖 师六祖慧能(或马祖道一)百丈禅师(禅宗清规的制定者)东配殿伽蓝殿伽蓝“僧伽蓝摩”即“众园”、“僧园”波 斯 匿 王 祗 陀 太 子 给 孤 独 长 者云南圆通寺视频(二)佛寺中的供奉对象介绍1.佛是“佛陀”的简称,也译作“佛驮”、“浮陀”、“浮屠”、“浮图”等。其意为“知者”、“觉者”、“觉”,指能自觉,又能觉他,同时又是觉行圆满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释迦牟尼佛 是佛教的始祖,亦称“世尊”、“如来”等,是佛教寺院的大雄宝殿必须供奉的

4、佛像。释迦是种族名称,牟尼意为明珠,比喻圣人。释迦牟尼是指“释迦族的圣人”,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过去七佛即毗婆尸佛(胜观佛)、尸弃佛(最上佛)、毗舍婆佛(一切有佛)、拘楼孙佛(成就美妙佛)、拘那舍佛(金寂佛)、迦叶佛(饮光佛)和释迦牟尼佛。三世佛、三方佛“三世”是佛教的说法,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说前世、现世、来世或前生、今生和来生等。在佛教寺庙大殿里大多供奉三尊佛像。三尊佛像又有横三世佛、竖三世佛之别。横三世佛(又称三方佛)横三世佛(又称三方佛)是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托佛。三尊塑像的排列一般是释迦牟尼佛居中,药师佛居左侧,阿弥托佛居右侧。竖三世

5、佛竖三世佛是代表过去(前世、前生)、现在(现世、现生)、未来(来世、来生)三种时间世界的佛。即这三种佛在时间上是上下相连续的,故称为竖三世佛,即现在佛释迦牟尼,一般居中间,过去佛燃灯佛一般居左侧,未来佛弥勒佛一般居右侧。资料未来佛佛经上说,约亿年以前,释迎牟尼前世未成佛时曾借花献给燃灯佛,燃灯佛为他“授记”(预言他将来要成佛接班)。在有的寺院中,过去佛为(释迎牟尼前一任佛)迎叶佛。右侧为未来世佛,即弥勒佛。弥勒现在还是菩萨,据佛经说,他还在兜率天内院中(即弥勒净土)修行,释迎牟尼预言弥勒将在亿年以后降生印度,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接班,并分批超度一切众生,故称未来世佛。寺院中弥勒造像有佛像、

6、菩萨像(天冠弥勒)和化身像(大肚弥勒)三种。“大肚弥勒”名契此,相传为五代梁朝时明州(今宁波)奉化人,他两耳委肩,袒胸露肚,开口常笑;但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袋,终日奔走,劝化人信佛,人称布袋和尚。贞明二年(年),在岳林寺圆寂时口念一谒:“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这时人们才醒悟其为弥勒的化身。常有“开口常笑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等楹联描绘其皆大欢喜的形象。相传其道场在宁波雪窦山(雪窦寺)。东方三圣药师佛、日光佛和月光佛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西方三圣 西方三圣指西方极乐世界德三位大圣人:教主阿弥陀佛,其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

7、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阿弥陀是“无量”德意思,所以阿弥陀佛又叫“无量佛”。华严三圣华严宗经典华严经特别推崇法身佛毗卢遮那佛。认为无限的宇宙是华藏世界(又称“莲花藏世界”,它又包含多层次世界),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是华藏世界的教主、主宰和本体。毗卢遮那佛无所不在,整个华藏世界不过是毗卢遮那伟的显现,一切佛菩萨也全是毗卢遮那佛的应化身。毗卢遮那佛有两个最亲密助手,即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也是其化身),三者合称“华严三圣”。华严宗对毗卢遮那佛的崇拜取代了对他佛的崇拜。故有的寺院专门供奉“华严三圣”。三身佛指释迦牟尼的三种佛身,即三种不同的像。三身指的法身、报身和应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

8、身。“身”除了体貌外还有“聚积”的含义,即由觉悟合聚积功德而成就佛体。法身佛是毗卢遮那佛,报身佛是卢舍那佛,应身佛是释迦牟尼佛,又称化身佛。在佛殿里一般是法身佛居中,报身佛居左侧,应身佛居右侧。五方佛五方佛即:中央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东方香积世界得阿 佛,代表大圆镜智(金刚智);南方欢喜世界得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灌顶智);西方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莲花智);被方莲花世界得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密宗寺庙的大雄宝殿往往供奉这五位主尊佛。欢喜佛欢喜佛是佛家密宗的本尊神,即佛教中的“欲天”、“爱神”,多作男女二人裸身相抱状。密宗认为女性是供奉养物,她们是佛、菩萨等

9、化身而来,用色欲调伏那些阻碍修法的魔障合无明,然后将其引渡到佛国。欢喜佛双身裸体,象征无前无挂、一尘不染、脱离了尘垢凡界。双体拥抱,男者代表智慧,女者代表禅定。2.菩萨菩萨是指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者,即“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请(众生)”之人。菩萨的职责是帮助佛,用佛教的宗旨和教义解救在苦海中苦苦挣扎的众生,将他们“度”到极乐世界,了却一切烦恼。在中国佛教中,菩萨的影响远大于佛,亲近菩萨甚于亲近佛。“三大士”(文殊、普贤、观世音)、“四大士”(文殊、普贤、观世音、地藏,又称“四大菩萨”)和“五大主”(文殊、普贤、观世音、地藏、大势至)。(1)文殊菩萨大智菩萨 文殊专司佛的智慧,通常作为释迦牟尼佛

10、的左胁侍与司“理”的右胁侍并列在佛的两旁。其塑像呈非男非女相。常见的文殊塑像头顶五髻(多为密宗造像),象征大日如来之五智;左手执莲花,莲花上安放一部般若经,象征般若一尘不染;右手持宝剑,象征智慧如同金刚宝剑一般锐利,能够斩断群魔合一切无名烦恼。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意译为“妙德”、“妙吉祥”,专司智德(即佛教认识论)。手持宝剑(或宝卷),象征智慧锐利;身骑狮子,象征智慧威猛,人称大智菩萨,相传其道场在山西五台山。(2)普贤菩萨 大行菩萨 中国佛教中常称“普贤大士”,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与文殊并列在佛的两边。被认为专司佛的理德。在我国唐代以前,普贤多为男身女相,宋以后则为女身女相。普贤菩萨显

11、灵说法的道场在四川峨眉山。专司理德(即佛法)。手持如意律,身骑六牙大象(表示六度),人称大行菩萨。相传其道场在四川峨眉山。(3)观音菩萨 大悲菩萨 观音菩萨全称观世音菩萨,意为“观自在”、“观世自在”。唐代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故称观音。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与阿弥陀佛、大势至合称“西方三圣”。观音菩萨在中国的名气和影响几乎超过了一切神祈,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观世音显灵说法的道场在浙江省普陀山,被誉为“海天佛国”。观音的左侧是善财童子,右侧为龙女。资料观音、图片见专题也称为观自在、光世音等。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故又称观音。其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因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人称大悲菩

12、萨。为普济众生,观音可以示现三十三身。观音作为菩萨本无性别,但在南朝后,为更好体现大慈大悲和方便闺房小姐供奉,产生女身观音像。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还有干手千眼观音,有两种:一种为四十只手,每只手上有一眼睛,每只手和眼睛有二十五种功能,相乘后得千手千眼;一种为一面二百五十只手,四面则一千只手,每只手上一只眼睛,为实际的千手千脆。常见的还有海岛观音,又名渡海观音,此观音普度众生解脱苦海,其左胁侍为善财童子菩萨,其右胁侍为龙女菩萨。相传观音菩萨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4)地藏菩萨大愿菩萨“地”指大地,“藏”即储藏存在。“地藏”是指他如同大地一样含藏着无数善根种子。地藏菩萨主要救度地狱中所有“罪鬼”

13、。他的形象多呈现出家相,着比丘装,右手持锡杖,表示爱护众生,也表示戒修精严。左手持如意宝珠,表示满足众生的愿望。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被誉为“仙城佛国”。(5)其它菩萨3.罗汉罗汉是梵语音译“阿罗汉”的简称,是小乘佛教修行达到的最高果位。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佛教认为获得罗汉果即能断尽一切烦恼而进入涅槃境界,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受所谓生死轮回之苦。获得果位的人即为罗汉,可以受到人、天的供养。(1)四大罗汉 据佛经说,佛陀在即将“灭度”之际,特别指派了四位大弟子要“住世不涅槃,流通我法”,即住世间弘扬佛法。这四位住世的阿罗汉就是大迦叶比丘、君屠钵叹比丘、宾睺罗比丘(“比丘

14、”即和尚)。(2)十六罗汉和十八罗汉十六罗汉是由四大罗汉发展而来,常供奉于大雄宝殿的两侧。其民称是:骑鹿罗汉、喜庆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和看门罗汉。十八罗汉是在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加进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3)五百罗汉罗汉的队伍不断壮大,后来竟有五百罗汉之多。其来历一般指释迦牟尼去世后参加第一次佛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以大迦叶和阿难为首,至于五百罗汉中的其他人,除知名的十大弟子外,一般没有名号记载。然而我国流传的五百罗汉都有名号,这在佛经中找不到根据。4.护法天神本是古印度神话中惩恶护善的人

15、物,佛教称之为“天”,是护持佛法的天神。著名的护法天神有四大天王、韦驮、哼哈二将(密迹金刚)、伽蓝神关羽等。(1)二十天又叫二十诸天,为佛教护法神。它们的名称是:大梵天王、帝释尊天、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金刚天王、摩酰首罗、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功德天、韦驮天神、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日宫天子、月宫天子、婆竭龙王、阎摩罗王。二十诸天是它们的总称。(2)四大天王 俗称四大金刚,是佛教里名气最大的神将。它们四位在天王殿中享受供奉。佛经称,世界的中心为须弥山,须弥山四方有四大部洲(现代佛教界也有人认为指四个星球),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即我们所居世界)、西牛贺洲、

16、北俱卢洲。四大天王住须弥山山腰的犍陀罗山,其任务是各护一方天下,故又称“护世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他原为印度乐神,表明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保护佛法不受侵犯)。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红色,穿甲胄,手缠龙或蛇(他原为“天龙八部”中群龙的领袖,“龙”为梵文“蛇”的汉译),或持绳索(用索捉不信佛的人,使其皈依佛教),有的另一手持宝珠(取龙戏珠之意);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人民财富,他原为印度财神),有时左手握神鼠(传说称,唐天宝元年安西城被著兵围

17、困,北方天王在城北门楼上显现,大放光明,同时有数百神兵击鼓,有“金鼠”咬断敌军弓弦,蕃兵大惧,望风而逃)。(3)托塔李天王 是由佛教四大天王中北方多闻天王“分化”出来的,经过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神魔小说的改造,四大天王中的多闻天王变成了“托塔天王李靖。”而李靖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是唐初大将,精通兵法,在唐末被神化,成为神明,后来成为在民间由广泛影响的总率百万天兵的大元帅了。(4)韦托 在我国佛教寺院天王殿的正中供奉着两尊神像,正面是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的坐像,其背后则塑着一尊仪表端严、威武雄壮、手持金刚杵的武士装立像,这就是护法神韦托。韦托像姿势一般由两种:一种双手合十(僧人所行礼节),横杵于腕

18、上,直挺站立;一种是一只手把杵拄地,另一支手插腰。前者表示接待寺,凡游僧到寺,皆供养;后者则相反,表示游僧不受欢迎。资料韦驮原为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神将。韦驮曾亲受佛祖法旨,周统东、西、南三洲巡游护法事宜,保护出家人,护持佛法,故称“三洲感应”(佛经称,北俱卢洲人不信佛教)。相传释迎牟尼涅磐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后乘人不备突然窃去佛牙舍利,韦驮奋不顾身,急起直追,刹那间把罗刹鬼抓获并夺回佛牙舍利。汉化韦驮为身穿甲胃的少年武将形象,手持法器金刚作,或双手合十将杵摘于肘间(表该寺为十万丛林,接待寺),或以杵柱地(表该寺为非接待寺)。通常置于天王殿大肚弥

19、勒像背后,脸朝大雄宝殿。故事:“主持寺院”、“重修洛阳桥”(5)关羽 伽蓝神 关羽是中国三国时期蜀国大将,以忠义闻名,受到历代人民地敬仰。供奉关羽地庙,在民间称关帝庙。把关羽看作佛教地护法神,这在佛典中找不到根据,来源于中国的一些民间传说。(6)二金刚哼哈二将 在寺院的山门殿里,殿门的两旁常立有两位金刚像,为鬼神力士之形,高二丈多,阴威凛然可畏,是寺院的“门神爷”。在印度原为密迹金刚,是释迎牟尼五百执金刚(即金刚符)卫队的卫队长。在我国民间,老百姓习惯将他们叫做“哼哈二将”。这种称呼来源于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在我国有些地区,老百姓还将哼哈二将作为门神,过年时将门神画贴在大门上。5.神僧济公南宋僧

20、人道济,俗名李心远,世人称济公。最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来移往净慈寺,在此亡故。由于他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举止如疯如狂,被称“济癫僧”或“济癫”。其塑像多为身穿破衣,手执一把破扇,面部表情塑得极为生动。从左面看,他“愁眉苦脸”;从右面看,他笑容满面,所谓“春风满面”;从正面看,他半边脸哭,半边脸笑,所谓“半嗔半喜”、“啼笑皆非”、“哭笑不得”。他的形象集喜怒哀乐于一身,深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疯僧 又叫风波和尚,与济公作为一对“奇僧”而引人注目,常被同时供奉,一“疯”一“癫”,趣味无穷。疯僧左手拿破扫帚,右手执吹火筒,蓬头垢面,口歪嘴斜,但两眼炯炯有神。关于疯僧,有“疯僧扫秦”的传说。这位敢于“扫

21、秦”、伸张正义的疯僧被后人尊为罗汉,跻身于佛门殿堂受人供奉。达摩为菩提达摩的略称。达摩曾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修行。相传因其面壁时间长久,面影身形摄入石中,衣褶仿佛全有,此石被称为“面壁石”或“影石”。后来,达摩成了少林寺第二代方丈。人们把达摩提倡的坐禅壁观、顿悟成佛的方法成为禅学。达摩因此被尊为禅宗鼻祖,少林寺也因此而成为禅宗的祖庭。达摩在坐禅过程中为活动身体手脚,发明了所谓的“罗汉拳”,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一套享有盛名的少林拳。寒山、拾得 中国佛教史上神秘而奇特得人物,是隐士、诗人、疯汉,也是高僧。寒山,又叫寒山子,是唐代诗僧。拾得从小是孤儿,相传是国清寺名僧丰干禅师在赤诚道中拾得,取名拾得。二人因造型古朴,形象逼真,惹人喜爱,被齐名被相提并称“合和二仙”。在民间年画中常常出现,象征和谐吉祥。(三)佛教礼仪讲解(三)佛教礼仪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十五章--寺庙宫观导游模拟导游(最新版)教学课件-(15).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