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讲:第六讲:究天人之际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通古今之变 司马迁司马迁史记史记成因解读成因解读本讲问题:本讲问题:n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史记?n史记史记是怎样写成的?其中写作的过是怎样写成的?其中写作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变故?程中又有哪些变故?n史记史记到底有哪些独创之处?到底有哪些独创之处?n史记史记体现了司马迁哪些方面的思想体现了司马迁哪些方面的思想倾向?倾向?一、司马迁与一、司马迁与史记史记的成书的成书(一一)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人文荟萃n司马迁(前?)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司马迁(前?)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韩城)人n1 1童年童年“耕牧河山之阳耕牧河
2、山之阳”n2.2.家学渊源家学渊源n父亲司马谈(?前)曾任太史令父亲司马谈(?前)曾任太史令n3.3.博览群书博览群书n“年十岁则诵古文年十岁则诵古文”,用籀文写就的文献,用籀文写就的文献n4.求知问学求知问学n向儒学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向儒学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尚书n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派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春秋n任太史令,翻阅国家收藏的各种文献资料任太史令,翻阅国家收藏的各种文献资料n上古三代典籍上古三代典籍n西汉司马相如辞赋西汉司马相如辞赋n读其书,识其人,做到知人论世读其书,识其人,做到知人论世(二)从立言不朽到发愤著书(二)从立言不朽到发愤著书 1漫游的经历漫游的经历 n第一次:到过长
3、江中下游地区第一次:到过长江中下游地区n第二次: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第二次:奉使西征巴蜀以南n第三次:(公元前第三次:(公元前110年)随汉武帝到泰年)随汉武帝到泰山封禅,到了呼和浩特、辽西碣石等地山封禅,到了呼和浩特、辽西碣石等地 2很强的好奇心很强的好奇心n喜欢对历史真相探根求源喜欢对历史真相探根求源n在会稽(绍兴)探访大禹的遗址在会稽(绍兴)探访大禹的遗址n在长沙水滨凭吊屈原在长沙水滨凭吊屈原n在登封瞻仰许由的坟墓在登封瞻仰许由的坟墓n在楚地参观春申君的宫殿在楚地参观春申君的宫殿n在刘邦发迹的丰沛之地,参观萧何、曹参、樊哙、夏在刘邦发迹的丰沛之地,参观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等人故居侯婴等人
4、故居n听故老讲述楚汉相争的轶闻逸事听故老讲述楚汉相争的轶闻逸事 3广泛的社会接触广泛的社会接触n周霸向他讲述过项羽的传说周霸向他讲述过项羽的传说n公孙秀功向他讲述过荆轲刺秦王的具体情节公孙秀功向他讲述过荆轲刺秦王的具体情节n苏武之父苏建向他介绍卫青不肯招贤荐士的情况苏武之父苏建向他介绍卫青不肯招贤荐士的情况n樊哙之樊哙之孙孙向他谈汉初开国功臣发迹的故事向他谈汉初开国功臣发迹的故事n贾谊之孙贾嘉和司马迁有书信来往贾谊之孙贾嘉和司马迁有书信来往n冯唐的兒子冯遂和司马迁是至交冯唐的兒子冯遂和司马迁是至交n亲眼见过名将李广、大侠郭解亲眼见过名将李广、大侠郭解n和李广之孙李陵同在朝廷任职和李广之孙李陵同
5、在朝廷任职 4父亲的临终嘱托父亲的临终嘱托n父亲父亲把修史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修史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n“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著矣n接受修史嘱托接受修史嘱托n“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太史公自序)n继任太史令继任太史令n太初元年(前太初元年(前104)开始写作)开始写作太史公书太史公书 5遭李陵之祸遭李陵之祸n“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n判处宫刑、大赦出狱、担任中书令判处宫刑、大赦出狱、担任中书令 6修史的动机修史的动机n司马谈立志修史
6、司马谈立志修史的动机动机n继承古代史学传统,弘扬有汉一代的辉煌继承古代史学传统,弘扬有汉一代的辉煌n司马迁修史司马迁修史的动机动机n载“明圣盛德明圣盛德”、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太史公自序)李陵之祸李陵之祸修史动机有所调整充实修史动机有所调整充实 “文王拘而演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易、仲尼厄而作、仲尼厄而作春秋春秋;屈原放逐,乃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吕览;韩;韩非囚秦,非囚秦,说难说难孤愤孤愤;诗诗三百篇,大抵圣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
7、通其道,贤发愤之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故述往事,思来者。”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二、天才的独创,时代的产物二、天才的独创,时代的产物(一)著述(一)著述史记史记的时代条件和要求的时代条件和要求n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n“孝武皇帝敕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孝武皇帝敕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山。积如山。(刘向七略)n天下遗闻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天下遗闻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太史公自序)n表达历史见解、社会政治思想表达历史见解、社会政治思想n自称为孔子第二自称为孔子第二n史记史记成为第二部成为第二部春秋春秋(二)(二)史记
8、史记的创新的创新 1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n“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n创立纪传体的通史:创立纪传体的通史:n十二本纪:全书的纲领,记载帝王、朝代兴衰史十二本纪:全书的纲领,记载帝王、朝代兴衰史n十表:帝王侯国间大事记十表:帝王侯国间大事记n八书: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论八书: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论n三十世家:贵族之家的历史三十世家:贵族之家的历史n七十列传: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七十列传: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 n“二十八宿环北拱,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二十八宿环北拱,三十辐共
9、一毂,运行无穷”)2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n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1)不以胜败论英雄)不以胜败论英雄n西汉惠帝:本纪没有他的地位。西汉惠帝:本纪没有他的地位。n项羽:秦汉之际主宰天下之人,列入本纪项羽:秦汉之际主宰天下之人,列入本纪n吕后:惠帝朝的发号施令者,列入本纪吕后:惠帝朝的发号施令者,列入本纪n孔子:没有侯爵,列入世家孔子:没有侯爵,列入世家n陈胜:自立为王,列入世家陈胜:自立为王,列入世家n(2)人物形象各具姿态,个性特征鲜明)人物形象各具姿态,个性特征鲜明n李将军列传李将军列传中的飞将军李广:n太史公曰:太史公曰:传传曰曰“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言虽小,可以喻大也。n项羽本纪项羽本纪中的项羽、刘邦、樊哙:中的项羽、刘邦、樊哙:n樊哙曰: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
11、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n樊哙曰: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2、。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n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歌数阕,美人和之
13、。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n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我,非战之罪也。”於是项王大呼驰下,汉於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军皆披靡,遂斩汉
14、一将。汉军不知项王所在,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曰:“何如?何如?”骑皆伏曰:骑皆伏曰:“如大王言。如大王言。”n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颇和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n魏公子列传魏公子列传中的信陵君、侯赢、朱亥三、三、史记史记的思想倾向的思想倾向1.进步的民族观进步的民族观n中原、荆楚、吴越、秦陇、两广、云贵、塞北、中原、荆楚、吴越、秦陇、两广、云贵、塞北、东北,皆为黄帝子孙东北,皆为黄帝子孙n反对穷兵
15、黩武,反对扩张、掠夺反对穷兵黩武,反对扩张、掠夺n追求各民族间平等友好、和睦相处追求各民族间平等友好、和睦相处 2.进步的经济思想进步的经济思想n经济是国家强大的基础经济是国家强大的基础n反对反对“重本抑末重本抑末”n提倡提倡“工工”“”“农农”“”“商商”“”“虞虞”四者并重四者并重n反对政治上歧视工商业者,歌颂其才干反对政治上歧视工商业者,歌颂其才干n专门为他们树碑立传专门为他们树碑立传 3.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 4.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四、四、史记史记的地位和影响的地位和影响 (一)传记文学的开端(一)传记文学的开端n纪传体史学的奠
16、基之作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n传记文学的开端传记文学的开端n记言:记言:尚书尚书n记事:记事:春秋春秋n编年体:编年体:左传左传n国别体:国别体:国语国语、战国策战国策n首创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首创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n标志着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达到高峰标志着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达到高峰 (二)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汇(二)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汇n史记史记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n史记史记指次古今,出入风骚指次古今,出入风骚n对对诗经诗经和和楚辞楚辞均有继承均有继承n战国散文酣暢淋漓的风格也为战国散文酣暢淋漓的风格也为史记史记所借鉴所借鉴 (三)人文精神的弘扬(三)人文精神的弘扬n以立
17、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极入世精神n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进取精神n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n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n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 (四)后代散文、小说、戏剧与(四)后代散文、小说、戏剧与史记史记渊源渊源关系关系 1传记文学的典范,古代散文的楷模传记文学的典范,古代散文的楷模n唐宋古文八大家,明代前后七子、清代桐城派唐宋
18、古文八大家,明代前后七子、清代桐城派n语言平易简洁、富有表现力语言平易简洁、富有表现力n把许多诘屈聱牙的古书词句译成汉代书面语把许多诘屈聱牙的古书词句译成汉代书面语n适当引用口语、谚语,生动鲜活适当引用口语、谚语,生动鲜活n不刻意追求对仗工稳,亦不避讳重复用字不刻意追求对仗工稳,亦不避讳重复用字n形式自由,不拘一格形式自由,不拘一格n标举标举史记史记,视为古文的典范,视为古文的典范 2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n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n使用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语言使用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语言n通过具体事件或生活琐事显示人物性格通过
19、具体事件或生活琐事显示人物性格n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加以表现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加以表现n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场面描写等方面都可以见到场面描写等方面都可以见到史记史记的痕迹的痕迹 3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n元代的列国故事平话元代的列国故事平话n明代出现的明代出现的列国志传列国志传n流传至今的流传至今的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n明甄伟明甄伟西汉通俗演义西汉通俗演义n傅惜华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元代杂剧全目有有180多种多种n现存现存132种元杂剧中,有种元杂剧中,有16种采自种采自史记史记的的故事故事n后来后来 的京剧也有不少剧目取材于的京剧也有不少剧目取材于史记史记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