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500098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9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2使学生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活动的

2、需要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由数据本身能说明什么逐步过渡到鲫鱼数据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判断和预测。【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已积累较多的统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部分内容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例1及随后的“练一练”,侧重帮助学生认识和应用单式折线统计图;例2及随后的“练一练”,侧重帮助学生认识和应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四一方面配合例题的教学安排必要的巩固性练习,另一方面则鼓励学生开展实际调查,把学到统计知识和方法应用于解

3、决问题的活动之中。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1把折线统计图的认识过程和应用过程有机结合。2通过精心设计的一串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进而作出相应的判断和预测。3恰当控制教学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制图操作。课时安排:4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1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1课时折线统计图练习课 1课时蒜叶的生长 1课时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前测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1.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什么统计图? 2. 统计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1 单式折线统计图总第_13_课时 执教时间: 3 月 14 日 备课时间: 3 月 8 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例题,完成“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

4、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教学重点】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学情分析】每学期都有统计这一单元,知道统计是为了让信息清晰、明了。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根据统计表画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对统计图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以旧带新,运用画条形统计图的经验来画折线统计图

5、,分析数据、预测未来。【教学过程】一、引入折线统计图谈话:回忆一下,关于数据分析,我们已经学过的有哪些?引导学生回忆:二、三年级时学习了整理数据,四年级上册学习了单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五年级上册学习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1游戏:“超强记忆力”小蜗牛爬墙壁看过吗?今天我们进行一次男女生对抗赛,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根据所给的信息判断小蜗牛几天后到达的地方比它出发时的地方高还是低?第一次游戏:请两位学生看了信息后,抢答。男生的信息: 女生的信息:第二次游戏:男生信息: 女生信息:师:男生有些不服气了,为什么女生两次都能回答的又快又准确?预测1:老师给男女生看的信息不一样,男生的信息复杂

6、。预测2:女生的信息上有蜗牛经过的路线,可以一眼看出小蜗牛几天后到达的地方比它出发的地方高还是低。2如果我们再来比一次,你们准备选用统计表的数字信息,还是有线的信息?为什么?预测:有了线可以帮助我们看清具体的升降情况。3. 揭示课题:为此,人们设计出了一种统计图,来帮助我们看清数量变化的情况,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二、解析折线统计图1初步观察折线统计图(出示张小楠6-12岁的身高情况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是怎样表示各个年龄段的身高情况呢?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把你知道的在小组里说一说。预测:6岁,身高116厘米。指出:先看横轴上6岁这条线,再找纵轴上116厘米这条线,它们的交点

7、处就是张小楠6岁时的身高。提问:121,你是怎么知道在这个点?横轴表示什么?纵轴呢? 指出:120和125厘米中间相差5厘米,只要把这一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第1份就是121厘米。而8岁时的竖线与121这条横线的交点就是他此时的身高121厘米。小结:找到年龄与身高的交点,就是这个年龄时的身高。也就是说,折线统计图是用什么来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点 2深入观察折线统计图同学们真聪明,都能看懂折线统计图,那么看了这张折线统计图,你能思考三个问题吗?边看图边思考,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展示交流:(1)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从6岁到12岁,她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师:他

8、的身高是沿直线往上增长,一共长高了144-116=28厘米。折线上最高的点表示的身高的最高数据,最低的点表示的最低数据;其他不同的点表示不同年龄的身高,也就是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数量的多少(2)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哪一年张小楠的身高增长的最快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除了用减法做,我们从这条线段来看,它有什么特点?(向上斜)(演示:126-132cm与132-141cm斜线)这条线段也是向上斜的,两条线斜得坡度一样吗?向上斜坡度大,可以用一个字来表示?(板书:陡)指出:上升的线段越陡,表示上升得越快;同样,下降的线段越陡,表示下降得越快。板书:线 数量增加数量减少 一段一段的看,

9、才能对比出增减情况。让我们用手势来描一描,感受这条折线。请大家伸出手指,老师来报身高,大家一起来指一指。(3)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学生合理估计。3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折线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哪个能更清楚的看出张小楠的身高变化情况?小结:是啊,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板书:数量的变化三、绘制折线统计图1探索画法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现在你想不想也来动手完成一张折线统计图?想象一下,你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的身高情况绘制成折线统计图,这条折线

10、是怎样变化的?用手势比划一下。根据课前收集的数据,自己填写表格,并绘制成折线统计图。边画、边思考:(1)你是怎么确定表示数据的点的位置的?(2)制作折线统计图还需要注意什么?2制作,展示,交流:你是怎么制作统计图的?(板书:描点,连线,标数据)你是怎么描点的?(在交点处画点,不能画得太大)怎么确定你一年级时的身高位置的?(把一格平均分成10份,在相应的地方点上点)连线时要注意什么?(连线要用直尺,要把点与点连起来。)完成后还要注意什么?(标上数据,写上日期)提醒学生还是先把日期写好,防止遗忘。这位同学画得怎么样?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提问:谁来说说绘制折线统计图有哪几个步骤?(描点标数连线)小结:

11、我们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时候要根据数据描好点,再把点用线连起来,不要忘了标上数据,写上日期。3出示不美作品这里也有个同学,他描的点对不对?连线,标数据呢?这样画美不美观呢?预测:整个折线的位置居上,不美观;不便于分析数据等。提问:都有这样的想法吗?那怎么办呢?(把多余的部分删掉)指出:我们把没有数据的部分这样表示,省略了这些,可以使统计图既美观又清楚,以后我们遇到这样没有数据的部分可以把它省略。4刚才我们制作了统计图,整体观察这张统计图,讨论问题:(1)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你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从哪个年级到哪个年级,你的身高增长最快?(2)全班同学中,谁的身高增长得最快?身高增长最快的时间大多集中在

12、哪个年级到哪个年级?(3)根据统计结果,你还能知道什么?请你估计一下,六年级会有多高?小结: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年龄,身高会在逐年上升,五六年级又是发育阶段,可能增长的速度会更快、幅度也会更大些。提前准备好,让学生记录下相应的数据。四、分层练习(必做)1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大家有没有在其他地方看到过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股票走势图、病人的体温情况统计图,商品销售图等等,再次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股票走势图:这折线的起伏表示什么?(股票在涨涨跌跌)(2)病人的体温情况统计图:观察这条折线,你想到了什么?(病人的体温越来越稳定)(3)某地区降水情况统计表:降水情况出现怎样的变化?看了这张统计图你

13、有什么想法?(必做)2完成练习四 第1题一位病人某天7-23时的体温变化情况,仔细观察统计图,思考:(1)病人的体温在哪个时间段不断上升?从几时到几时上升最快?(2)病人的体温从几时起开始下降?从几时起趋于平稳?(3)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什么?说明自己是怎么看出来的。(明确一天中上午的体温直线上升,在11:00-13:00时体温上升最快,下面开始下降,到了晚上趋于平稳。)(选做)3.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1)整理数据。(2)画出纵轴和( ),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 )。(3)根据( )的多少描出各点。(4)把各点用( )顺次连接起来。(5)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 ),并标出图例。4.(

14、 )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 )统计图能很容易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5.小明把昨天的气温变化记录到下面的统计图中。1.小明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2.这一天的平均温度是( )度。3.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是如何变化的? 你能猜猜这大约是什么季节吗?_五、全课小结,课外延伸今天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你有哪些收获?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知道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要不要进一步研究它呢?课后,请你做个“小小统计员”,调查一下你家每月家庭支出情况,制成统计图。板书设计: 单

15、式折线统计图 点 数量的多少数量增加数量减少线 数量的变化2-2 复式折线统计图总第_14_课时 执教时间: 3 月 15 日 备课时间: 3 月 8 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24页例2,完成“练一练”,练习四的第2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提供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会在提供的表格中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绘完整。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比较、分析能力,培养统计观念。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认真细致的态度。【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会分析统

16、计图中的信息。【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从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转变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经验,也认识了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一定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对统计图做出简单的分析和推理。【前置研究】阅读书上的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与以前认识过的统计图相比有什么区别?【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优点?条形:清楚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清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折线: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2 揭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学习统计图的知识。二、教学新课1出示例2:不锈

17、钢和陶瓷保温杯水温变化情况统计表。观察表格:从复式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很快看出这两种保温杯,哪个保温性能好些吗?预测:用统计图表示;用复式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小结: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数量的多少;如果要比较谁的保温性能好,可以选用复式的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一同研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板书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2出示复式折线统计图(1)这是一张未完成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说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整体感受?它包括哪几个部分?表示不锈钢杯和陶瓷杯的水温变化分别是哪一条折线?(明确实线表示不锈钢杯的保温数据,虚线表示陶瓷杯的保温数据)(2)制作复式折线统计

18、图你想怎么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描点,连线,标数据)两组数据,你将怎么描点呢?先画表示哪组数据的折线?表示“不锈钢杯”的这条折线应画成实线,还是虚线?提醒:看清楚上面的图例,哪个是画实线,哪个画虚线。师生共同画一组折线,交流:怎么确定90分钟时的水温位置?(把一格平均分成10份,在相应的地方点上点)根据绘图方法,学生自主完成统计图。提醒:先要细心地确定表示不锈钢杯每个时间段水温变化数据的点的位置,用实线连接各点;再认真地确定表示陶瓷杯每个时间段水温变化数据的点的位置,用虚线连接各点,画好折线后,不要忘记填写制图日期。(3)展示学生画出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同桌互查,有问题及时修正。提问:连

19、线时要注意什么?(连线要用直尺,要把点与点连起来,用实线和虚线分别连接两组数据。)追问:完成后还要注意什么?(标上数据,写上日期)(4)谁来说说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哪几个步骤?(描点标数连线)3根据图例,讨论问题:(1)实验开始的第60分钟,两个杯中的水温相差多少摄氏度?第120分钟呢?(2)不锈钢保温杯中的水温下降到70大约经过多少分钟?陶瓷保温杯呢?(3)哪种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好一些?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让学生根据折线数据的变化情况,看出不锈钢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好一些。)4比较中进一步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觉得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

20、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进一步讨论: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三、分层练习(必做)1完成“练一练”(1)试验要求:同样多的热水倒在陶瓷杯和陶瓷碗中,请你估计水温下降的速度相同吗?为什么?哪个容器中水温下降的速度快一些呢?(2)小组合作:小组内自主试验,把热水倒入容器中,每3分钟测量一次水温,把数据记录下来,并完成折线统计图。学生动手试验,过程中注意操作安全,教师巡视指导。(3)展示交流:每组汇报测量数据,选择合适的数据交流。说说你们的试验结果?怎样绘制出折线统计图呢?制作前先考虑哪些因素?(让学生明确纵轴的每一大格表示10,横轴表示测量的时间,实线和虚线表示陶

21、瓷杯和陶瓷碗等。)交流中,分析绘图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绘图最精准?(4)分析数据:试验结果与你的预测相同吗?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如果适合饮用的水温是1845,两个容器的水各从第几分钟起开始饮用比较合适?从中你又能知道什么?(根据生活经验分析如果急着喝水,让水快速冷却可以选用陶瓷碗,想慢慢喝茶可以选择陶瓷杯,保温相对好一些。)(必做)2完成练习四 第2题小明在装满水的玻璃瓶口放上风信子,每隔两天观察一次,测量芽和根的长度,并将结果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1)观察统计图,首先你了解些什么?(2)小明是第几天开始看到根,第几天开始看到芽的?(根是第4天看到的,芽是第6天看到的。)(3)和同学说说

22、风信子芽和根的生长情况。根的生长速度要快一些,而芽的生长速度之所以比根慢,主要原因是因为开始发芽的时间比较迟。从第6天开始芽的生长速度与根大体上是相当的。(4)你有兴趣找一种植物种子,做一次这样的试验吗?(自主尝试)(选做)3.右图是某超市甲、乙两个分店去年四个季度的销售额统计图,请你看图回答问题。这是( )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 )季度两家分店的销售额相差最大,相差( )万元。(3分)哪家分店的全年总销售额高。甲、乙两个分店下半年平均每月的销售额各是多少万元?、说一说两个分店销售额的变化情况,再根据销售额对两个店的经营情况进行评价。4.某汽车销售公司2007年2010年营业额情况统计表

23、如下(单位:万元)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小轿车508095120面包车4075115170(1)根据上表制成折线统计图。(2)( )车的营业额增长较快。(3)2009年小轿车的营业额是面包车营业额的( )。(4)请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四、评价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五、布置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相应练习2-3 折线统计图练习课总第_15_课时 执教时间: 3 月 16 日 备课时间: 3 月 15 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页练习四的第3-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能说明折线统计图表述的统计结果;能根据数

24、据用折线表示统计结果,能简单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数据,了解数据反映的一般情况或规律。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提高用复式折线统计图处理简单数据的技能;体会折线统计图反映的实际情况,增强数据分析观念。3使学生积极参与数据表达和分析活动,产生对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兴趣,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阅读、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教学难点】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

25、较和判断、推理。【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板书:统计图)说说你对统计图的认识?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我们认识了单式和复式的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折线统计图比较形象直观,都可以反映事物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单式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变化,复式反映的信息更多,更容易作比较。)指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呈现更为丰富的信息,而且还便于比较不同事物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将所学得统计图和统计表进行分类:统计表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统计图分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又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进一步

26、研究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完善绘制方法。二、分层 (必做)1完成练习四 第4题(1)让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了解是什么内容的统计图,仔细阅读图中的数据,弄清数据的变化过程。提问:你从折线统计图里知道了什么?折线直观形象地表示了电冰箱销售的哪些情况,能大体说说每月的销售台数和数据的变化吗?(2)要求学生根据下面的问题现在图中找一找,再独立解答。交流第1小题:销售台数最多和最少的月份你是怎样看出来的?销售量在100台以上的月份只要怎样找?说明:折线统计图上最高的点表示最多的月份,最低的点表示最少的月份;找销售量在100台以上的月份,只要找到表示100台的横线,销售台数在这条线上面的月份都超过1

27、00台。也就是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多少。(板书:直观反映数据多少)交流第2小题:你从图上怎样看出增长最快和下降最快的是那个月?(板书:形象地表示数据变化情况)图上看,销售台数五月份增长最快,十一月份下降最快,你能试着解释原因吗?指出:在折线统计图上比较数据增长或下降得快还是慢,只要看上升或下降时的折线是陡峭还是平缓。可见,折线的陡峭程度反映了数据增减的速度。(板书:直接反映增减变化的速度)2完成练习四 第5题(1)阅读图例,观察图中的数据及数据的变化。提问:这幅统计图横向底线上表示什么,纵向左边线上表示的什么?在起飞后5秒和10秒时,两条折线分别表示两架模型飞机的什么情况?你能看出些什

28、么信息?(2)让学生思考统计图下面的问题,在全班交流问题的结论。从哪里看出两架飞机的飞行时间的?怎样看出10秒的高度和同一高度的时间的?(3)比较两架模型飞机的飞行高度,有什么特点?(如第15秒之前甲飞机的高度比乙飞机高,之后乙飞机的高度比甲飞机高;那段时间飞行高度是上升的或持平的,哪段时间飞行高度是下降的等)(4)从图上你还能知道些什么?(必做)3.完成练习四 第6题(1)阅读图例,说说表中的数据表示的是什么?如果要能通过直接观察比较上海和悉尼全年气温的情况,你认为这些数据怎样表示比较合适?让学生根据数据,完成统计图。(2)观察统计图,这两个城市最高月平均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份?最低呢?(3)

29、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4)比较两个城市全年的气温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有什么发现?指出:上海和悉尼的气温变化正好相反,上海月平均气温最高月份,是悉尼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时候;相反就是最高的时候。4阅读“你知道吗?”引导:上海和悉尼的气温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交流原因。学生阅读,再交流说明理由。说明:在统计图上,折线表示的上海和悉尼气温变化情况完全不同。这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年中地球上太阳直射区域会发生变化,使南北两个半球上的季节完全不同,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反之是夏季。而上海在北半球,悉尼在南半球,所以气温高低及变化大不相同。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上的拓展,但适合简单介绍,不要过于拓展

30、延伸。5完成练习四 第7题(1)让学生记录这一周我们当地每天最高、最低气温的数据。(2)制作统计图表,再分析反馈。(3)组织反馈:说说你制作的方法?根据统计数据你知道了什么?(选做)6.填空题。(1)反映一周的气温变化情况,最好选用( )统计图。(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楚地展示( ),还可以清楚地展示数量的( )。(3)折线统计图分为( )和( )两种。7.判断题。(1)记录小明110岁的身高情况选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好。 ( )(2)为患者绘制体温的变化图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 )(3)折线统计图是用长短不同的直条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 )四、评价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认识

31、?还想知道些什么?五、布置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相关练习2-4 蒜叶的生长(综合与实践)总第_16_课时 执教时间: 3 月 19 日 备课时间: 3 月 15 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29页综合与实践“蒜叶的生长”。【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验、统计,了解蒜叶根须和叶片生长情况,认识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生长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能正确地收集数据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通过调查、记录、比较数据获得问题研究的简单的结论。2使学生经历蒜头发芽实验和测量、统计、数据分析等活动,体会实验方法研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验数据统计活动的过程,以及统计数据的作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3使学

32、生进一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认真观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获得成功发现结论的体验。【教学重难点】蒜叶的生长的实验与统计。【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准备3个种植蒜头的盆(两个放土、一个放水),若干饱满的蒜瓣。【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出示蒜头和蒜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说各是什么?提问:你对蒜头、蒜苗的种植、用处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情况。揭示课题:同学们已经对蒜有一些了解,知道蒜的一些种植情况、生长期的时间,以及食用调味、杀灭病菌等作用。但你注意过蒜头发芽情况和蒜叶的生长过程吗?(板书:蒜的生长过程?)要知

33、道蒜叶的生长过程,就需要通过发芽实验来了解。那具体怎样研究呢?有什么办法能观察到蒜叶的生长过程?引导:从今天我们就研究蒜叶的生长情况(板书课题),现在先了解实验方法和活动要求。二、观察记录1种植蒜头引导:要知道蒜叶的生长情况,就需要通过蒜头的发芽实验观察生长情况。所以首先要种蒜头,小组合作配合种蒜头。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选择一些粗壮、饱满的蒜瓣分别种植在3个盆里;种在土中的蒜瓣把尖头朝上,蒜瓣尖头稍微露出土壤。(2)把种在土壤中的两盆分别放在阳光下和屋子里,注意放的位置要便于观察和测量;种在水里的放在容易观察和测量的合适地方。2观察记录(1)观察、记录根须的生长。 各人注意观察自己小组种在

34、水中蒜瓣的根须生长情况; 从第2天起各小组每天测量根须生长情况,每人都做好记录; 一星期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2)观察、记录蒜叶的生长。 从第6天起每两天测量一次蒜叶的生长情况; 每次分别测量放土的两盆蒜苗的最长蒜叶,各人记录在自己的表格里; 到第16天为止,根据每次收集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三、回顾反思引导: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测量记录,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了解了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总结:在实验过程中,要坚持按时观察、认真测量、准确记录,这样才能有准确的结果反映出来,获得可靠的结论。同时还知道,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生长变化的情况,能直观地显示蒜叶生长情况,便于观察结果获得结论。在小组活动中,大家互相合作,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苏教版(2024) > 五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