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课题1 1 分子和原子分子和原子第第2 2课时课时1.比较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并运用区别和联系判断说法的正误。2.从微观角度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铁、汞B.氨、干冰C.水、金刚石D.硫酸铜、氯化钠B2.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总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C.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解析】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故A说法正确;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地比较大小,故B说法错误;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2、例如氧气和臭氧,故C说法正确;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D说法正确。3.“分子机器”是在分子层面的微观尺度上设计开发出来的机器,在向其提供能量时可移动执行特定任务。下列有关分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分子是由同种或不同种原子构成的B.物质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可构成物质B【解析】分子是由同种或不同种原子构成的,故A说法正确;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故B说法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故C说法正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D说法正确。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3、的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C.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D.由电解水实验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改变D【解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A错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B错误;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分子,C错误;由电解水实验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改变,D正确。5.对于“滴水成冰”过程中的有关水分子的变化描述错误的是()。A.水分子的能量降低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C.水分子排列方式不变D.水分子的构成不变C【解析】“滴水成冰”过程中,温度降低,水分子能量降低,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故A、B说法正确。“滴水成冰
4、”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水分子的构成没有发生改变,但分子排列方式改变了,故C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6.二氧化碳是由许多_聚集而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_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碳原子和氧原子7.从微粒的观点看:在水电解的过程中,_发生了改变,_不发生改变,重新组合成新的_。由此可见,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8.下列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是_(填字母,下同),表示混合物的是_,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是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是_。ACDB ADC9.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
5、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水分子间的间隔: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C.状态的水分子静止不动D.发生了化学变化A【解析】是水蒸气状态,是冰的状态,故水分子间的间隔:,A正确;在状态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状态,B错误;状态的水分子在固定的位置震动,C错误;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错误。10.在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若不慎将体温计打破,洒落出来的汞产生的汞蒸气会对人体有危害。此时可以用些硫粉撒在上面,使硫与汞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固体硫化汞(HgS)。(1)写出硫与汞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
6、升的现象:_。硫汞硫化汞温度上升后,汞原子之间的间隙增大,使水银的体积增大,汞柱上升11.如右图所示,两个集气瓶中,上瓶装的是无色的空气,下瓶装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当抽出玻璃片后,短时间无法看到明显现象,如果下面用酒精灯加热,会观察到显著的现象:_,此现象说明_,当两瓶气体混合均匀后,分子_(填“继续”或“停止”)运动。下瓶中红棕色变浅,上瓶中红棕色变深,最终趋于一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随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继续12.资料: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
7、资料: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相对分子质量:HCl36.5、NH317。如图所示,烧瓶A中盛有浓盐酸,烧瓶B中盛有浓氨水,在长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d、e、f三个标记。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a、b,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此现象能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2)你认为玻璃管中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_(填“d”“e”或“f”),理由是_。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氨气分子运动速度比氯化氢分子运动速度快,两者先在d处相遇d 13.在物质的宏观性质、微观组成(或结构)和表示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以下问题:(1)该反应属于_(填基
8、本反应类型)。写出一个与图示相符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分解反应(2)由该图示获得的信息还有_(写一条即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或分子由原子构成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1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如图所示为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的示意图:(1)该反应的微观实质为_。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每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水分子(2)从图中你还能得出哪些结论?(写出一条即可)_。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或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或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元素
9、种类不变,合理即可)15.(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以下是小清和小方设计的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小方的实验如图(1)所示,图(2)是小清的实验,在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1)小清观察到的现象是_;小方观察到的现象是_,他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滤纸变红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没有变红氨气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2)小方在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3)请你就两位学生的操作过程、药品用量以及实验的严密性或其他方面做出比较性的评价:_。与大烧杯内的酚酞的颜色变化形成对比小清所用仪器较少,操作简单,节约了药品,但没
10、有小方的严密;小方的实验可以证明酚酞溶液变红不是因为空气,小清的实验无法证明16.(2020山东青岛)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改变B.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C.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B【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两个水分子分解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 氧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变大,故B错误;端午时节粽飘香,说明
1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C正确;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因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决定于CO分子、CO2分子的结构,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构成两物质的分子的构成不同,即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故D正确。17.(2020福建)2020年6月23日,我国“长三乙”火箭将第55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该火箭第三级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液化过程中,氢分子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的过程中,氧分子静止不动C.液氧变成气态氧时,放出热量D.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本质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D【解析】本题考查氧气、氢气的有关知识,考查灵活运用能力。A.氢气液化的过程中,氢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错误;B.分子是不停运动着的,错误;C.液氧变成气态氧时,吸收热量,错误;D.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本质是氢分子分成氢原子、氧分子分成氧原子,然后氢、氧原子重新组合为水分子,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