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第二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的社会福利思想的社会福利思想 【本章要点】汉朝初年,封建统治者为了缓和社会阶级矛盾、恢复社会经济发展,奉主“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为统 治哲 学,实行“无为而治”,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安老怀少、恤鳏慰寡的社会福利政策,对汉初的社会稳 定和经济 发 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针对西汉前期国库空虚、百姓贫弱的状况,贾谊和晁错提出了“贵粟救荒论”,强调充足的粮食储备是社 会救济和救荒必备的前提条件。汉宣帝时的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则创建了常平仓制度。他们的“贵粟论”和 “平粜”思想在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礼记借孔子之口,打出了“大同之世”的旗帜,还提
2、出了“小康之世”等具有现实性的新的社会福 利保障模式,推进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演化。大学篇所阐述的“亲民”思想和 王制等篇 章所表述的“恤民振穷”“安老怀少”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史上都具有“元典”意义。【本章要点】董仲舒在构建“天人宇宙图式”的基础上,顺应汉王朝巩固现实统治的需要提出了封建大一统思想。他 主张采取一定的社会福利政策来维护和保障封建统治的稳定和长久。“贫者养生论”和“限民名田论”等社会福利思想构成了“董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儒学不同,玄学的特点在于“援道入儒”,注重抽象的本体问题的探索。因此,玄学家们留下的关 于具体社会问题的论述并不多,但由于玄学注重理
3、性思辨,他们关于社会及人生的思考仍是启人深思的。从社会福利思想角度看,阮籍的“理想社会论”和嵇康的“养生论”,尤其值得我们认真剖析。魏晋时期,在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背景下,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王朝的统治力有所减弱,佛教寺院作为 的社会福利的实施主体登上了历史舞台。佛教寺院作为社会单位参与社会慈善救助活动时,具有超越宗法 血缘范围这一重要特征。但佛教社会福利思想及其行动都以弘法为根本目的进行福利资源传播,因而具有 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关键概念】【关键概念】n贵粟备荒论;n常平仓制度;n“大同”“小康”论;n天人宇宙图式;n贫者养生论;n“天以民为心”汉初统治者的社会福利政策汉初统治者的社会福利政策
4、01一、汉初的社会救济(一)历史背景(一)历史背景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史记秦始皇本纪),用不到10 年的时间,先后灭掉关东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皇父子幻 想将天下传于万世,结果其统治不过维持了15年光景,便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走向崩溃。秦王朝的短命,给了封建统治者深刻的教训。汉朝初年(汉高祖至汉景帝时期),刘汉统治集团对 秦朝速亡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反省。一、汉初的社会救济(二)救济措施(二)救济措施 汉朝初年,统治者主要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恢复社会经济发展,所以提倡“无为而治”、“与民休 息”,综合来讲汉初的社会救济可
5、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而采取的宏观社会 救济措施;另一类则是针对百姓个体的社会救济措施。具体有五种:恤鳏寡孤独04轻徭薄赋02复除05增加人口01尊老03一、汉初的社会救济1、招抚流亡,增加人口 汉初,统治者为增加农业劳动力,颁布诏令,令战争期间流亡在外的人口各归原籍,恢复其固有的土 地和田宅,这便是著名的“复故爵田宅令”。对回复社会经济、安定百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内容为:“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民以饥饿自卖 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汉书高帝纪)2、轻徭薄赋 汉高祖刘邦,废秦重赋,行什伍税一 汉文帝,田赋为三十税一 汉文
6、帝(公元前167年),全免天下田赋 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三十税一成为西汉的定制 更卒:男丁每年要到郡国服役一月 正卒:每人到京城服役一年。一、汉初的社会救济3、尊老 汉初,在儒、道、法渐趋合一的思想演化进程中,儒学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儒家的忠孝思想在社会上 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使得汉代的“尊老”除了社会救济作用外,还具有政治文化意义。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 其亲?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朱儒、当鞠系者,颂系之。(汉书刑法志)汉景帝
7、4、恤鳏寡孤独 赐物:“赐天下孤寡布、帛、絮各有数”(汉书文帝纪)派遣官吏慰问:“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行天下,存问鳏、寡、废、疾,无以自振业者,贷与之”一、汉初的社会救济5、复除 复除:免除徭役税收;对象:从军人员、三老、孝悌、力田等。二、汉初的赈灾与优抚(一)赈济(一)赈济 赈济:在灾荒发生后,政府动用国家储备的粮食、库银、物品等帮助灾民维持生计。“夏四月,大旱,蝗发仓庚以振民”(汉书文帝纪)汉文帝前元六年(二)放贷(二)放贷 放贷:政府贷给灾民种子、粮食、牲畜、农具等生活和生产用品,以帮助灾民维持生产和生计。“夫农,天下之本也。民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汉书文帝纪)汉元帝前元二年(三
8、)徙流民(三)徙流民 徙流民:政府将因灾荒而外出求生的流民有组织地迁往某地就食,以减缓灾区的压力。“汉二年,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西汉会要)贾谊、晁错、耿寿昌的贵粟备荒论02一、学术背景1 1、贾谊、贾谊 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生于汉高祖七年(前 200年),卒于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年)。贾谊是荀子的再传弟子,博学多才,兼收诸子之学。深受文帝赏识,他屡次向文帝上书陈述治国“富民安天下”的见解,主张抗击匈奴,削弱诸侯王的权力,重农抑商,反奢崇俭。贾谊“贵粟救荒”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体现于 汉书的 贾谊传食货志和贾谊的 新书十卷中。一、学术背景2 2、晁错、晁错 晁
9、错,西汉时颍川(今河南禹州市)人,约生于前205年,死于前154年。他和贾谊是同时代人,年龄稍长于贾谊,两人的思想倾向也非常相近,是“贵粟救荒论”的有力提倡者。晁错曾任太子家令、中大夫、御史大夫等职,多次上书文帝、景帝,主张抗拒匈奴,充实边防,削弱诸侯王势力,他撰写的 守边劝农疏 募民实塞疏 论贵粟疏都是后代久久诵传的政论名文。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晁错遂被杀害。他的著作散见于 汉书中,较为完整的仅有篇奏疏。一、学术背景3 3、耿寿昌、耿寿昌 耿寿昌,生卒年月不详。从 汉书食货志的简短记载可知,他主要活动于汉宣帝时期,“宣帝即位,用吏多选贤良”,“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
10、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幸于上”。作为受汉宣帝信任重用的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在历史上颇具影响的活动有三件:一是改革漕运制度;二是提高海租以增加财政收入;三是创立常平仓制度。其中又以末者影响最大。二、贾谊、晁错的“积粟备荒论”(一)背景(一)背景 1、贾谊、晁错的“积粟备荒”思想是建立在对灾荒成因的分析上的。2、汉朝初年,吸取秦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统治者奉行“黄老之术”,使得社会矛盾缓和、社会经济繁荣。但是,贾谊、晁错二人不仅看到了汉初家国安定的美好一面,也看到了繁荣背后隐藏的问题。3、二人对于灾荒的形成原因有基本一致的认识,一是从自然角度考虑灾荒是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可能 性;二是富商大贾生活腐化
11、,穷奢极欲,霸占和消耗了社会上的大量财富,使国家日益贫穷,从而抵御自然灾害 的能力日益降低。4、总之,贾谊和晁错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结合,探讨了灾荒的成因,严正指出西汉 社会正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沉的危机意识。二、贾谊、晁错的“积粟备荒论”(二)(二)“积粟备荒论积粟备荒论”的主要思想内容的主要思想内容驱民归农 重农抑商 重本抑末入粟受爵 以粮捐官 以粮赎罪禁奢侈风气 消灭浪费 杜绝奢侈二、贾谊、晁错的“积粟备荒论”(三)评价(三)评价 贾谊、晁错在文景年间提出的“贵粟救荒论”,体现了二人“惠民”“利民”“安民”的仁 政思想。在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上,“贵粟救荒论”的
12、价值主要在于意识到了粮食储备在社会救济 和救荒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把粮食储备问题提到关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的战略高度上来。虽然有些“贵粟”的言辞过于偏激,但总体看来,其“贵粟”的立论还是可以成立的。三、常平仓制度优势:1、常平仓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谷贱时增其贾而籴”,“贵时减贾而粜”,实质是封建国家利用农产品丰歉时的差价买卖粮食,以稳定市场,防止谷贱伤农和投机商人对农民的盘剥。虽然平粜思想范蠡等人在春秋之时已经提出,但耿寿昌的贡献在于,他进行了制度化的总结,并将平粜思想具体化为一种制度和政策。2、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耿寿昌创立常平仓制度主要是着眼于边地设防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具有国防战略意
13、义。迁居边地、生活异常艰苦的移民更是深受其惠。劣势:1、官吏与豪强地主内外勾结,利用常平仓的买与卖大肆剥削百姓,这是耿寿昌创立常平仓制度时所没有想到的。礼记中的社会福利思想礼记中的社会福利思想03一、学术背景 礼记,又称 小戴记或 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末期至汉初儒家的一部论文集。相传为西汉时戴圣编纂,共49篇,今本为东汉郑玄注本。礼记从其思想特点及倾向上看,大多是孔子弟子及再传、三传弟子所记。他们从不同的思想发展演进路线进一步修正和发展了儒家的理论,成为自孔子死后至汉初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环节。礼记49篇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其中 礼运篇所阐释的“大同之世”和“小康之世”的社会福
14、利保障思想,大学篇所阐述的“亲民”思想,王道等篇所表述的“恤民穷”“安老怀少”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史上都具有“元典”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主要思想(一)亲民论(一)亲民论1、大学的作者认为所有社会关系都是家庭血缘关系的简单放大,社会道德是家庭道德的简单延伸,使国家家族化、政治伦理化,也就实现了所谓“亲民”,是典型的“家国一体论“,如君臣关系可以类比为父子关系,上下尊卑关系是兄弟关系等。2、所谓“亲民”,必须遵行“德本财末”思想,对百姓实施德政,具体表现为轻徭薄赋、博施济众、厚以养民的社会福利主张。(二)(二)“恤民振穷恤民振穷”思想思想1、礼记王制篇的作者认为,孤、独、鳏
15、、寡、废疾者是基本上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穷而无告,是政府体恤救助的对象。2、其次,礼记的 祭义曲礼文王世子等篇,还集中探讨了对老人和小孩的关怀,即“安老怀少”问题,这也构成了 礼记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内容,比如对老人的年龄段进行了详细的划分、认为对老人进行社会福利保障的主要依据除了年龄还有地位、养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等。二、主要思想(三)(三)“大同大同”“”“小康小康”论论1、关于“大同”“小康”之世的性质 (1)关于“大同之世”的性质,相比较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对于”大同之世“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我们更为认同陈定闳在中国社会思想史中提出的关于:大同“的看法,他认为礼运中的大同思想并不是回到原始
16、共产主义社会,而是汉初儒者构想的以“天下为公”为特征的理想社会的图景。(2)关于“小康之世”的性质,匡亚明认为 礼记礼运中所描述的“小康”实际上是原始社会后相继而起的阶级社会,特别是夏、商、周三代的“盛世”景象。虽然此时已经是“家天下”,已经出现了配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而且也出现城池、战争之类的存在,社会已经不如“大同世界”那么道德高尚,但是社会毕竟还有“礼”,还有“信”“义”“仁”“让”,还有正常秩序,所以也还是“小康”。二、主要思想全体成员可以享受社会福利保障,但主要是老、幼、矜、寡、孤、独、废疾者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没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区别,大家主动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32
17、、“大同”“小康”与中国传统社会福利保障模式构型 (1)“大同”式社会福利保障模式构型二、主要思想“礼”成为维系社会秩序和运行的重要原则1出现以礼治国的统治者,他们对百姓臣民负有“礼”所规范的抚育义务2家庭和家族成为社会福利最重要的提供者和保障者3(2)“小康”式社会福利保障模式构型二、主要思想3、“大同”“小康”论的社会影响 (1)“大同”“小康”论清晰地给出了一种阶段性、梯次性理想社会福利保障模式,形成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元典模式。其前一阶段是以“礼”为原则及核心的“小康社会”,其后便是理想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虽然这两个阶段存在着境界、原则、内涵等方面的重要区
18、别,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可沟通的。“大同世界”虽然是具有极强理想色彩的乌托邦,很难变为现实,但其自身的至高境界,却对现实社会产生了长期的影响,释放着强大的精神价值力量。(2)“大同之世”的理想的社会福利保障模式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作为否定私有制和剥削、追求幸福和平等的美好理想,被后世的许多进步思想家进一步地阐释和发挥,并融进其改造社会的方案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以“礼”为原则和核心的“小康社会”,也为现实社会的福利保障给出了重要的模板和示范。董仲舒的社会福利思想董仲舒的社会福利思想04一、学术背景董仲舒董仲舒 董仲舒,河北广川(今河北枣强县)人。生于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
19、76年),卒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在董仲舒生活的时代,汉朝的统治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巩固,黄老“无为而治”的理论已经不能适应中央集权统一大帝国的需要,封建王朝急需新的理论为其统治做思想论证。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继位后,“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书武帝纪),并亲自考试。董仲舒对“天人三策”,同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得到武帝赞赏。从此以后,儒家思想取得了正统地位。董仲舒的著作,现存的有 春秋繁露和“天人三策”。二、主要思想(一)(一)“天人相关论天人相关论”1、董仲舒的思想特点在于构建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图式来论证封建统治的合理性;2、董仲舒天人宇宙图式中所说的“
20、天”主要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有人格宗教意义的“天”,其二是 自然的“天”,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人格宗教意义上的“天”居于上位,自然的“天”居于下位;3、将“天”和“人”都纳入了一个包括天、地、阴、阳、金、木、水、火、土、人在内的体系之中“天”是“群物之祖”“百神之君”;4、提出“天人感应”思想;5、正是在天人宇宙图式的基础上,董仲舒提出了封建大一统思想,顺应了汉王朝巩固现实统治的需要,但他也主张采取一定的社会福利政策来维护和保障封建统治的稳定和长久。二、主要思想(二)(二)“贫者养生论贫者养生论”1、背景 汉王朝文治武功走向鼎盛,但依然有深刻的社会矛盾,其中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便是土地兼并以及由此引发
21、的贫富悬殊分化,使得富者骄奢淫侈而穷者困苦无以为生,对封建统治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威胁。2、思想内容 (1)以利养民说 性善情恶论:人性不是简单的善恶,而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人性存在阴阳两面,性表现在外为任,情表现在外为贪,所以人类的现实欲求也是合理的。所以统治者必须“以利养民”但必须把握好度,不可出现“大富”,也不可出现“大贫”,强调了贫富分化对社会的危害。(2)禁“与民争利”舒对“食厚禄”“居高位”的官僚权贵们对穷苦百姓的野蛮剥削和敲诈给予了无情的批判和揭露,对“穷急愁苦”的贫穷百姓表示了一定的同情。二、主要思想(三)(三)“限民名田论限民名田论”1、背景:董仲舒发现造成西汉中期社会严重的贫富
22、分化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封建官僚地主贪婪地 “与民争利”外,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土地兼并;2、原因:土地私有;废除井田,允许土地买卖,使得“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3、社会危害:贫者与富者的对立尖锐化,极端贫困的贫苦农民“亡逃山林,转为盗贼”,威胁封建王 朝的统治;4、应对之策:提出“限田论”,所谓“限民名田”,就是对私人占有土地的数量规定限度;5、评价:虽然“限田论”还只是原则性的建议,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但它在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仍占 有重要的地位;从社会福利思想角度看,“限民名田”主张的思想价值在于,它把贫苦百姓基本生活、生存权利的保障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改造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达
23、到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 认识深度。王符的社会福利思想王符的社会福利思想05一、学术背景王符王符 王符,字节信,号潜夫,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人。生卒年月不详。王符是当时有一定名望的学者,其思想与王充、仲长统的思想一样,具有一定的批判性,“以讥当时失得,不欲章显其名”。王符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包括:“富民、教民、爱民”。二、主要思想(一)(一)“天以民为心天以民为心”1、他以“天以民为心”为出发点,指出统治者在制定政策时要以顺民心为本,采取敬民、利民政策。与 董仲舒“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类似,王符认为“天人”之际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他的思 想逻辑是:民心顺则天心顺;天心顺则阴阳和,
24、这实际上是把“天心”归结为“民心”,告诫统治 者要实行使民安乐的政策;2、王符认为国家治乱与百姓安乐的决定因素是君主,只要有品德高尚、赏罚分明、尊贤任能的君主,国 家就一定能够实现大治,百姓就一定能够享受安乐的生活;3、针对东汉社会王公贵族和豪强地主生活上的奢侈腐化和政治上的独断专横,王符提出了“遏利”的主 张。二、主要思想(二)(二)“爱日说爱日说”1、在王符看来,所谓“爱日”就是珍惜百姓的劳动时间,王符的思想逻辑是:国家之所以成为国家,是 因为有百姓;百姓之所以成为百姓,是因为有五谷;五谷之所以能生长收获,是因为有人劳动;劳动 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有劳动时间;2、滥用民力、巧取豪夺必然导
25、致民穷国乱的悲剧,王符将贫穷和富有与劳动时间的长短联系在一起,他 认为东汉中期的百姓之所以日趋贫穷,就是因为统治者滥用民力、盘剥百姓;3、评价:局限性:把贫富严重分化问题归诸劳动时间的长短的确有些简单,因为人们的贫富主要决定于社会制 度和复杂的社会关系;进步性:如果把王符的“爱日说”放在东汉中后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就会看到,王符把 “爱日”作为封建国家的治乱标准,要求统治阶级减轻对劳动人民的力役剥削、“与民休 息”,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进步性,体现了他关心人民和发展经济的进步思想。太平经中的社会福利思想太平经中的社会福利思想06一、学术背景太平经太平经 太平经又名 太平清领书,是道教发展史
26、上最早的一部重要经典著作。太平经作为早期黄老道家形成的重要标志及汉代民间道教的重要著述,也代表了下层民众的认识、追求和向往,其中一些篇章涵盖了“凡民之辞语,下及奴婢,远及夷狄”太平经拘校三古文法等内容,反映了劳动者反对剥削,反抗统治阶级压迫和聚敛财物,主张人人平等、自食其力和救穷周急等进步思想。在 太平经先进的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于理想社会模式的构想,其所构想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压迫,财产公有,人人劳动,权利均等,互助互爱的乌托邦社会。太平经圣君秘旨二、主要思想(一)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说(一)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说 食物 “大急有二”生育 “小急有一”:衣服(二)社会平等思想(二)社会
27、平等思想 太平经认为凡是人类社会成员都拥有平等生存的权利,这种平等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男女平等,不能歧视和虐杀女性;其次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从以上论述中可以得知:第一,太平经承认社会 是划分阶层的;第二,认为应按照社会成员能力来决定阶层和地位,而不是按照阶层决定人的地位。其思 想实质是主张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按各自能力予以重新安排,认为只有这样社会 得以治理和安定。人类生存面临“三急”二、主要思想(三)主张财产公有(三)主张财产公有 太平经认为太平社会的最高境界是人人尽力、共创财物、共有共养、互助互爱,认为有了物质基 础,理想社会才能生存和延续;认为天下财富是社会成员所共有
28、,是用来养育全体社会成员的,即使是 皇家府库内的财物也并非仅仅用来供给帝王,当遇到财政困难或饥荒时,亦当从中支取。太平经表现出一种原始共产主义的思想,实际上是对私有制的否定,是农民对封建统治和阶级剥 削的强烈批判,这种财富共享观念有利于财富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对防止社会两极分化有积极作用。(四)提倡人人劳动、自食其力(四)提倡人人劳动、自食其力 虽然天生财物以养人,但财物支取必须通过劳动以获得产品分配,不劳而获者应该受到惩罚,社会 各个成员都应当参加劳动,依靠自身力量创造所需要的财富。太平经不仅要求人人从事劳动,而且将不靠自食其力而生存的人视为犯罪的罪犯,这同样表现了 农民要求取消剥削、压迫的强
29、烈愿望。从根本上讲,这也是一种社会平等思想。二、主要思想(五)认为人与人应互爱互助,提出(五)认为人与人应互爱互助,提出“救穷周急救穷周急”思想思想 太平经同情民众,关爱贫困的弱势群体。虽然在太平社会中人人都应得到生存的条件,人们应当通过劳动获得生活资料,但当有些人失去这些条件时,应该提倡“救穷周急”,对力不能养己者或无力者实施社会互助、人际友爱。太平经从民本思想出发,批评了社会上贫富不均、倚强凌弱、以智欺愚等不良现象,要求社会上层统治者和富人慈善布施、广散余财,以保障社会下层的平民百姓能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六)理想社会思想(六)理想社会思想 太平经所描述的太平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财产公有,
30、人们都各尽所能、自食其力,人与人关系和谐、互助互爱,人们有崇高的道德而没有强力控制的理想社会。太平经所构想的理想社会模式是对已有社会秩序的挑战和替代,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这种乌托邦思想代表了当时广大农民群众的理想,是鼓舞农民奋起反抗阶级压迫和腐朽统治的思想纲领。阮籍、嵇康的社会福利思想阮籍、嵇康的社会福利思想07一、学术背景1 1、阮籍、阮籍 阮籍,字嗣宗,三国时陈留(今属河南省)人。生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卒于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阮籍性格孤傲,晋书阮籍列传对他的个性做了生动的描写,说他“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
31、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阮籍生当乱世,对现实极为不满,但又不得不依附于当权的司马氏,以怪异的行为和谨慎的态度来保全性命。他的社会思想主要保留在 阮嗣宗集中。一、学术背景2 2、嵇康、嵇康 嵇康,字叔夜,三国时曹魏谯郡(今安徽濉溪县)人。生于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于魏元帝景元三年(262年)被司马氏集团借故杀害。嵇康与魏宗室通婚,当过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与阮籍等人并称“竹林七贤”。晋书嵇康列传说他“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 老庄”。嵇康生活的时代正是司马氏的势力壮大、欲以强力代曹之时,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极为激烈。由于嵇康站在曹魏一边,后被
32、司马氏所杀。二、理想社会论(一)理论背景(一)理论背景 阮籍的社会福利思想是建立在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憧憬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现实社 会的生活秩序发生了严重的失调和混乱,统治者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互相残杀,使社会纷乱不已。(二)思想观点(二)思想观点理想社会的特点理想社会的特点无君无臣,万物无君无臣,万物自理自定自理自定平等的,人际关平等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系和谐的社会三、“养生论”(一)“名教”与“自然”是魏晋玄学的两个基本命题(二)嵇康在“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的基础之上,嵇康提出了他的“养生论”,探讨如何保持和延长生命。如何“养生”,关键在两点,一是采用“收”(进行硬性的克制)
33、和“纠”(杜绝外部的诱惑)的办法,把欲望控制在有利于养生的范围内;二是在于“知足”。延长生命“越名教而任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出于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何宴、王弼,“名教”指封建道德礼法,认为二者一致,是为名教礼法辩护。嵇康提出反对意见,“越名教”即是摆脱名教礼法、种种物欲的束缚,“任自然”就是恢复人的自然本性,以此实现理想的人格。鲍敬言的社会福利思想鲍敬言的社会福利思想08一、学术背景鲍敬言鲍敬言 鲍敬言的生平著作均已不可考,但根据葛洪(283363年)的 抱朴子诘鲍记载,可以断定鲍敬言与葛洪是同时代人,而且两人曾围绕着是“有君”好还是“无君”好的问题展开过多次论
34、战。鲍敬言的核心论点是“无君论”,他揭露了“君”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无穷苦难,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无君社会的理想蓝图。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提出“无君论”这样的“异端”思想的并非鲍氏一人,还包括玄学家嵇康、阮籍,陶渊明也在 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世外桃源的理想境界。(一)君臣立而百姓贫(一)君臣立而百姓贫 鲍敬言反对儒家的“君权神授”理论,君臣、国家的起源实际上是强凌弱、智诈愚的结果;并且他 对于君主思想的反对是非常彻底的,不仅反对暴君污吏,而且也不认同儒者所称道的圣君贤主。这表明 鲍敬言已朦胧地意识到在君主专制的剥削制度的条件下,劳动人民不可能摆脱贫困,享受真正的社会福 利。(二)理想社会模
35、式(二)理想社会模式 在对君主制的抵制之下,他提出了理想的社会模式,这种社会具有如下特点:1、这个社会没有国家,没有君臣等统治者,没有军队,没有刑罚,没有城池,由此这个社会也就是 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争夺的宁静的社会;2、由于这个社会“无君无臣”,自然也就没有封建的徭役和赋税剥削;3、这是一个封闭的、和谐的社会,不仅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和谐;4、从其理想社会论的思想来源看,鲍敬言构想的乌托邦思想渊源于道家的老庄思想,这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反映了贫苦劳动者渴望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真切渴望。佛教的慈悲、慈善思想佛教的慈悲、慈善思想09一、学术背景 在魏晋时期佛教在中国流行之
36、前,中国传统社会福利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家族和封建王朝,这是中国社会福利思想构建及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在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背景下,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王朝的统治力有所减弱,自西汉年间传入的佛教开始在社会上迅速扩大影响并走向繁盛,佛教寺院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福利的实施主体登上了历史舞台。佛教寺院作为社会单位参与社会慈善救助活动时,一方面符合一般社会福利的基本特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超越宗法血缘范围这一重要特征。一、学术背景(一)佛教迅速传播的社会背景(一)佛教迅速传播的社会背景(二)佛教理论本身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二)佛教理论本身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1、佛教承认现实社会充满苦难;
37、2、为人们树立了大慈大悲、救人于苦难的救世主形象观世音菩萨等 3、佛教的“轮回说”强调精神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给人以希望。现实生活的黑暗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分裂、社会大动乱、人民生活极其痛苦的黑暗时代,玄学已不能对此给出满意的答案;维护统治的工具 统治者不仅信奉佛教,也开始将其作为治世的工具,为此采取了一些扶持的政策,加快了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二、佛教的慈悲、慈善思想(一)慈悲思想和布施观念(一)慈悲思想和布施观念 1、“慈”是慈爱众生,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拔除痛苦,二者合称为慈悲。简言之,慈 悲就是“与乐拔苦”;2、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佛教的慈悲常被用来与儒家的“
38、仁”相提并论,以相互印证;3、将慈悲观念付诸行动,布施便成为佛教一种非常重要的行动方式,并分为布施、法施与无畏施,布施是予 人财物,法施是传人佛法,无畏施是免人畏惧。(二)因果报应思想(二)因果报应思想 人的祸福寿夭完全是由前世的“业”(指人的行为、讲话和思想活动)所决定的,即善有善报、恶 有恶报,佛教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行动,这一思想对中国社会各阶层都产生了持续深远的影响。(三)福田思想(三)福田思想 所谓福田指人们为将来的福报所做的事,就好像播田撒种可致收获一般,后来在一些佛典中还出现 了敬田、恩田、悲田等观念。赈济灾民政府委托寺庙负责救灾寺院养老机构医病送药三、魏晋时期佛教的社会善行及
39、评价三、魏晋时期佛教的社会善行及评价(一)佛教的社会善行(一)佛教的社会善行三、魏晋时期佛教的社会善行及评价(二)评价(二)评价 1、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佛教寺院为主体的宗教福利实践活动的繁盛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一方面在于魏 晋时期因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王朝统治力量空前衰微,给王朝以外的社会福利救助力量的生长提供了 条件;另一方面在于佛寺规模扩大,田产广占,佛寺也具备了大量投入资金与物资的能力。2、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佛教寺院为主体的宗教福利实践活动的特殊意义在于,其活动超出了儒家传统 的家族血亲范围,在更广的范围内加以展开,呈现出一种新的具有较强组织性的公共性样态。3、魏晋时期佛教寺院社会救助慈善行为
40、多由佛僧和信佛之人开展,而且凡是跨越家族、宗族、地域 的社会化的民间公益事业如修桥铺路、开挖沟渠、植树造林、放生护生等,往往借助寺院发起或由僧人 直接参与、主持。【复习思考题】试述汉初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参考本章第一节的内容试分析 礼记“大同”“小康”论的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参考本章第三节的内容试述董仲舒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依据及其主要观点。参考本章第四节的内容结合 太平经的主要思想分析其阶级属性。参考本章第六节的内容试对魏晋时期佛教的社会慈善观及其社会善行做出评价。参考本章第九节的内容推荐阅读书目吴云,李春台贾谊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董仲舒春秋繁露北京:中华书局,1973王符潜夫论笺北京:中华书局,1979李志钧,季昌华,柴玉英,等阮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TH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