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马迁司马迁及其及其史记史记 主讲:焦茂林主讲:焦茂林 孙孙 光光 徐文武徐文武司马迁祠司马迁祠第一节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司马迁的生平v司马迁(前司马迁(前145145前前8787年),字子长,生于龙年),字子长,生于龙门(陕西韩城县)芝川镇。门(陕西韩城县)芝川镇。v祖父司马喜,是有爵无官的五大夫。司马迁祖父司马喜,是有爵无官的五大夫。司马迁十岁以前,十岁以前,“耕牧河山之阳耕牧河山之阳”,十岁随父亲,十岁随父亲司马谈移居京师长安,司马谈移居京师长安,“年十岁则诵古文年十岁则诵古文”,向孔安国学向孔安国学尚书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向董仲舒学习公羊公羊春秋春秋。他的一生,据王国维。他的一生,据王
2、国维太史公行年太史公行年考考推断,当是推断,当是“与武帝相始终与武帝相始终”v家庭影响:家庭影响:司马迁的先代,司马迁的先代,“世典周史世典周史”,父亲司,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曾任太史令,他写过马谈在汉武帝时曾任太史令,他写过论六家要论六家要旨旨,曾想修著一部史书。但未能如愿,临死时,曾想修著一部史书。但未能如愿,临死时,就将这一理想留给了司马迁,他在遗嘱中说:就将这一理想留给了司马迁,他在遗嘱中说:“余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矣。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矣。”司司马迁流着眼泪对父亲说:马迁流着眼泪对父亲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所
3、次旧闻,弗敢阙”。(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司马)。司马谈死后三年,司马迁继父为太史令,开始搜集材料,谈死后三年,司马迁继父为太史令,开始搜集材料,做写作上的准备。武帝太初元年,着手起草。做写作上的准备。武帝太初元年,着手起草。v三次漫游三次漫游:中青年时代,有过三次大的漫游。:中青年时代,有过三次大的漫游。v第一次:青年时期漫游第一次:青年时期漫游v第二次:奉使随征巴蜀以南第二次:奉使随征巴蜀以南v第三次:随武帝进行第三次:随武帝进行“封禅封禅”大典大典v李陵之祸:李陵之祸:司马迁司马迁3838岁时做了太史令,岁时做了太史令,4242岁岁时,武帝下令实行太初历,即改秦历为夏历。时,武帝下令实
4、行太初历,即改秦历为夏历。司马迁认为这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便在这司马迁认为这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便在这一年开始编写一年开始编写史记史记。天汉二年(前。天汉二年(前9999年)年)发生了李陵出击匈奴被俘投降的事件,天汉发生了李陵出击匈奴被俘投降的事件,天汉三年,遭受宫刑。太始元年(前三年,遭受宫刑。太始元年(前9696年)遇赦年)遇赦出狱。出狱后担任中书令(相当于皇帝的近出狱。出狱后担任中书令(相当于皇帝的近旁秘书)。旁秘书)。v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汉兴,改秦之败,大收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建藏书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
5、实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实秘府。秘府。”v刘歆刘歆七略七略“孝武皇帝敕丞相公孙弘广开献孝武皇帝敕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山。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山。”而且按照而且按照当时的制度,当时的制度,“天下遗闻古事靡不毕集于太天下遗闻古事靡不毕集于太史公史公”。即都掌握在史官的手里,这就为编。即都掌握在史官的手里,这就为编纂大规模的历史著作准备了极其便利的条件。纂大规模的历史著作准备了极其便利的条件。v司马迁的著作除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史记外,还有著名的外,还有著名的报任安书报任安书、悲士不遇赋悲士不遇赋。第二节第二节 史记史记的内容的内容 v一、一、史记史记的体例的体例
6、v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传体的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5252万字,万字,130130篇,有篇,有1212本纪、本纪、1010表、表、8 8书、书、3030世家、世家、7070列传,由五个列传,由五个部分组成。部分组成。v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v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v书: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书: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方面的专史v世家: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
7、记世家: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v列传:历代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列传:历代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是外国史和少数民族史)是外国史和少数民族史)v二、二、史记史记创作的目的:创作的目的:v1 1、究天人之际:、究天人之际:探讨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探讨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司马迁继承了先秦以来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司马迁继承了先秦以来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传统,他反对以天道干预人事,认为社会现传统,他反对以天道干预人事,认为社会现象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天属于自然现象,象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天属于自然现象,与人事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种观点与汉与人事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种观点与汉武帝
8、所提倡的儒学正宗的所谓武帝所提倡的儒学正宗的所谓 “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学说相对立。学说相对立。v2 2、通古今之变、通古今之变: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司马迁对于历史上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司马迁对于历史上出现的政治改革,总是采取称赞的态度;在出现的政治改革,总是采取称赞的态度;在研究历史时,注意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带研究历史时,注意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带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v3 3、成一家之言:、成一家之言:借写这样一部历史著作,来借写这样一部历史著作,来表达他的某些独到的历史见解,表达他的某表达他的某些独到的历史见解,表达
9、他的某些社会、政治思想。司马迁写些社会、政治思想。司马迁写史记史记,窃,窃比比春秋春秋寄寓理想于其中,他的理想也是寄寓理想于其中,他的理想也是靠历史事实的叙述来体现的。靠历史事实的叙述来体现的。v三、三、史记史记的思想倾向的思想倾向v揭露统治者的暴行、暴政揭露统治者的暴行、暴政 v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农民起义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农民起义的合理性 v歌颂反抗暴政的刺客和侠客和一些具有优歌颂反抗暴政的刺客和侠客和一些具有优良品质的中下层社会人物良品质的中下层社会人物 v歌颂爱国人物和对历史有贡献的人物歌颂爱国人物和对历史有贡献的人物 第三节第三节 史记史记的艺术成就的艺术成就v一、能抓住带本质意义
10、的典型性重大历史事一、能抓住带本质意义的典型性重大历史事件,选取这些事件,写出人物在当时的作用,件,选取这些事件,写出人物在当时的作用,也表现了人物性格。也表现了人物性格。v史记史记留侯世家留侯世家:“(留侯)所与上从容(留侯)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v史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对项羽性格刻画重点写了对项羽性格刻画重点写了三大事件: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大事件: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v二、善于运用二、善于运用“互见法互见法”。v李笠李笠史记订补史记订补叙例叙例:“史臣叙事,有缺于本传而详于史臣叙事,有缺于本传而详于他传者
11、,是曰他传者,是曰互见互见。史公则以属辞比事而互见焉。以避。史公则以属辞比事而互见焉。以避讳与嫉恶,不敢明言其非,不忍隐蔽其事,而互见焉。讳与嫉恶,不敢明言其非,不忍隐蔽其事,而互见焉。游游侠传侠传不详朱家之事,而述于不详朱家之事,而述于季布传季布传;高祖纪高祖纪不言不言过鲁祀孔子,而著之过鲁祀孔子,而著之孔子世家孔子世家,此皆引物连类而举遗漏,此皆引物连类而举遗漏者也。者也。封禅书封禅书盛推鬼神之异,而盛推鬼神之异,而大宛传大宛传云:云:张骞张骞通大夏,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通大夏,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又云:又云:所有怪物,余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不敢言之也。高祖纪高祖纪谓高祖豁达大度,
12、而谓高祖豁达大度,而佞幸传佞幸传云:云:汉兴,高祖至暴抗也。汉兴,高祖至暴抗也。此皆恐犯忌讳,以杂见错出此皆恐犯忌讳,以杂见错出而见正论也。而见正论也。v三、善于通过琐事来刻画人物。三、善于通过琐事来刻画人物。v史记史记陈涉世家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陈涉太息曰:息曰:嗟乎!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嗟乎!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v史记史记酷吏列传酷吏列传:“(张汤)其父为长安丞。出,(张汤)其父为长安丞。出,汤为
13、儿,守舍。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汤。汤汤为儿,守舍。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汤。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鞠论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鞠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其父见之,视其文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v四、善于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去表四、善于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去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现他们的性格特征。如如项羽本纪项羽本纪之鸿门之鸿门宴、宴、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之灌夫使酒骂座和之灌夫使酒骂座和东朝廷辩论。东朝廷辩论。v五、精粹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雕塑感。五、精
14、粹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雕塑感。如如刘邦和项羽都曾见过秦始皇出巡,项羽说:刘邦和项羽都曾见过秦始皇出巡,项羽说:“彼可彼可取而代也!取而代也!”刘邦说: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大丈夫当如是也!”v 王鸣盛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十七史商榷:“项之言,悍而戾;刘之项之言,悍而戾;刘之言,津津不胜其歆羡矣。言,津津不胜其歆羡矣。”v苏辙苏辙栾城集栾城集:“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
15、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其貌,动乎其言,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v 朱熹朱熹朱子语类朱子语类:“司马迁文雄健,意思不帖帖,司马迁文雄健,意思不帖帖,有战国文气象。有战国文气象。”第四节第四节 史记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位和影响v葛洪葛洪西京杂记西京杂记:“司马迁发愤作司马迁发愤作史记史记百三百三十篇,先达称为良史之才。十篇,先达称为良史之才。及其序屈原、贾谊,及其序屈原、贾谊,词旨抑扬,悲而不伤,亦近代之伟才。词旨抑扬,悲而不伤,亦近代之伟才。”v鲁迅鲁迅汉文学史要纲汉文学史要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离骚”。v史记史记对古代诗歌,尤其是戏剧、小说、散文都对
16、古代诗歌,尤其是戏剧、小说、散文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启示和影响。有着极为深远的启示和影响。v 第五节第五节 作品选讲作品选讲v项羽本纪项羽本纪v1、悲剧英雄形象的塑造。、悲剧英雄形象的塑造。v管锥编管锥编:“言语呕呕言语呕呕与与喑噁叱咤喑噁叱咤,恭敬慈爱恭敬慈爱与与剽悍滑贼剽悍滑贼,爱人礼士爱人礼士与与妬贤嫉能妬贤嫉能,妇人之仁妇人之仁与与屠坑残灭屠坑残灭,分食推饮分食推饮与与玩印不与玩印不与,皆若相反相违,而,皆若相反相违,而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史记史记
17、写人物性格,无复错综如此者。写人物性格,无复错综如此者。”v2、创造性表现方法的运用。、创造性表现方法的运用。v1)、注意矛盾情节,注意描写场面。)、注意矛盾情节,注意描写场面。v2)、注意渲染气氛。如垓下之围。)、注意渲染气氛。如垓下之围。v朱熹云:朱熹云:“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v吴见思吴见思史记论文史记论文:“可奈何可奈何、奈若何奈若何,若无意,若无意义,乃一腔愤怒,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义,乃一腔愤怒,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失路之悲,至此极矣。”v钱钟书钱钟书管锥编管锥编引清人周亮工语:引清人周亮工语:
18、“垓下是何等时,虞姬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既有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既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吾谓此数语,无论事之有无,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吾谓此数语,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v3)、注意细节描写)、注意细节描写。v钱钟书钱钟书管锥编管锥编:“马迁行文,深得累叠马迁行文,深得累叠之妙,如本篇末写项羽之妙,如本篇末写项羽自度不能脱自度不能脱,一,一则曰则曰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再则曰;再则曰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三
19、则曰;三则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心已死而意犹未心已死而意犹未平,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平,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也。也。”v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v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v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v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v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v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v v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v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
20、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英国作家v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v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法国科学家)v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英国作家v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美国想思家v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美国政治家)v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v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v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英国诗人
21、)v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v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v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v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v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v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v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v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v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v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v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v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v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v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