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n第一章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与城市发展n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n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n第九章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居住区规划第一章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与城市发展n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城市的产生与定义n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n第三节第三节 城市化城市化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社会,没有形成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的居民点大都靠近河流、湖泊;.黄河中下游、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的城市出现得最早。二城市的形成:.原来居民点发生分化,一
2、是农村,一是具有商业及手工职能的城市;.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三城市的定义:.现代城市的含义.城市型居民点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一古代城市的发展:(一)城市与防御要求.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防御要求中国:春秋战国墨子记载古代一些城市平面西亚:巴比伦城、罗马提姆加得城欧洲:中世纪的斯卡莫奇的理想平面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城市建设,例如:火药(二)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反映:唐长安城埃及卡洪城.罗马“庞贝城”和德国“吕贝克”(三)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欧洲封建社会(四)经
3、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地主、封建主商品经济的发展仍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商业都会、内地沿江河城市罗马港口城市、中世纪商业都会、印度和美洲新航路城市的产生:西周时“宫市”、汉长安“九市”,北宋汴梁的“商业街”二近代城市的发展:(一)城市工业是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革命,城市扩展(二)城市布局的变化工业化初期城市人口的聚集,火车、轮船、汽车出现.城市的类型增加(三)城市与环境城市扩展过程,就是自然环境变为人工环境的过程工业产生废气、污水,对居民生活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四)科技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生产和人口的聚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科技的发展,促进
4、了市政工程及城市公用设施的发展工业社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带来许多问题第三节第三节 城市化城市化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它有一定的规律。一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也可以称为城镇化人口的分类二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一)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二)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三)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四)城市化水平高,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三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稳定阶段,我过城市化水平东、中、西部存在着较大的差
5、异四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中国城市化进程比西方晚,速度慢21世纪我过将会有大规模城市化,城市化道路如何走?农村劳动力多余的问题,是城市化的压力,又是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有三种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外资促进型”我国东部与西部城市化道路有区别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n第一节第一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n第二节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n第四节第四节 新中国城市规划的实践与展望新中国城市规划的实践与展望第一节第一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原始群居地点的选择,居民点内部的空间结构一中国古代的
6、城市规划思想:夏代,国民开始迁居到安全处定居商代开始出现我国城市的雏形:郑州商城、安阳殷墟春秋战国时周礼考工记记述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战国时代城市规划:吴国国都(伍子胥)、临淄城、济南城、赵国国都、管子度地篇关于居民点选址记载、商君书、大小套城的都城布局模式秦朝统一后,强调方位:汉长安三国时邺城规划:吴国金陵城.隋唐长安城:宇文恺规划元大都:中国古代民居,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天人合一”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古希腊:希波丹姆模式(米列都城)罗马:营寨城、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的“圣马克广场”、1617世纪的“巴黎改建”、西特的按照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第二节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学
7、科的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与发展一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近代工业革命城市多种矛盾?(一)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托马斯莫尔16世纪提出:他有50个城市(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财产为公有制(三)罗伯特欧文建立“新协和村”(四)资本主义由巩固到发展的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一些超阶级的主观空想:傅立叶“公社新村”二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田园城市”规划图解方案霍华德提出了一套城市经济财政改革方案霍华德理论的优点及局限性三卫星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第一代卫星城(卧城):19121920巴黎制定郊区居住规划,它除了居住建筑外,无生活设施第二代卫星城:沙里宁
8、设计,赫而辛基附近一些半独立镇:特点第三代卫星城:1928,大伦敦规划,外围建设卫星城镇:特点、哈罗瑞典的半独立卫星城“魏林比”英国60年代建造的“来尔顿凯恩斯”卫星城:特点、规划平面四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宪章法国柯布西埃理论及巴黎改建:20世纪初“新建筑运动”赖特:强调城市中的人的个性,反对集体主义1933年制定了“城市规划大纲”(雅典宪章)的八条内容:大纲首先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 建议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 建议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 建
9、议新建居住区要多保留空地,旧区以坏的建筑物拆除后应辟为绿地,要降低旧区的人口密度,在市郊要保留良好的风景地带 应从整个道路系统的规划入手;街道要进行功能分类,车辆的行驶速度是道路的功能分类的依据;要按照调查统计的交通资料来确定道路的宽度 大城市中办公楼、商业服务、文化娱乐设施过分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地区,也是造成中心交通过分拥挤的重要原因 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 城市应按全市人民的意志进行规划,要有区域规划为依据,城市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及平衡后,再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五马丘比丘宪章1978.12一批建筑师在利马集会,认为实践证明雅典宪章某 些原则正确,仍将继续起作用,集会后发表
10、马丘比丘宪章六邻里单位、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邻里单位”居住区规划思想:旧住宅区结构缺点“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小区、公建二战后,出现“小区规划”理论:小区定义20世纪60年代,社区规划:解决居住区内的社会问题七有机疏散思想沙里宁在1934年提出“有机疏散思想”有机疏散的思想,是对城市带有哲理性的思考:并不是具体或技术性的指导方案沙里宁认为要从改变城市的结构或形态做起:城市是不断成长和变化的有机疏散含义:无秩序集中有秩序的分散第四节第四节 新中国城市规划的新中国城市规划的实践与展望实践与展望二城市规划面临城市发展趋势的挑战(一)城市全球化.世界经
11、济格局的变化,全球性地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的深刻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现状.跨国集团的“全球城”的出现(二)空间时常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更新中,城市用地出现重构和置换.旧市区也在功能转换和更新:加剧世界各种文化在城市中面对面的冲突(三)信息网络化.交通与通讯的进步使得城镇在地理上的分散成为可能:计算机的发明.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的区别.信息化社会将使城市建设的时空关系发生革命性变革:“全球村庄”、“城市解体”(四)全球城市化.发达国家70年代步入后城市化阶段:发展中国家.中国城市化已经开始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伴随全球城市化的推进,造成全球环境的恶化:70年代起,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第三章
12、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 和编制程序n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n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n第三节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n第四节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一城市规划的任务1城市规划是人居住环境各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2计划经济体制下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任务的区别3城市规划的任务,各国有所差异,但基本内容大致相同:日本、德国、美国、中国二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一)人工
13、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原则1明确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是所有城市规划师崇高的职责2工业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决不是对立,不可调和的3合理使用土地、节约用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能源(二)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1城市规划师的历史责任责任2规划师在接受新技术时,必须以城市居民的利益为标准来决定它在城市中的应用:信息、网络技术3城市规划还必须从实际出发,重视当地的客观条件、历史传统(三)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1城市规划不仅考虑城市设施现代化,同时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文化生活需求:弱势优先权2强调社会和谐,重视区域中居民生活的和谐 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
14、和 工作特点工作特点一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1基本内容:具体9个方面2由于每个城市各不相同,规划工作应随具体情况而变化:健康,现有城市3性质不同的城市,其规划的内容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重点:工业、旅游、历史文化名城二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发展等要素2城市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法制观点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规划要因地制宜编制,尊重当地人民意愿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现实性、预计性、动态规划5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很强现实性,规划实践的难度,规划方案在实践中补充和完善 第三节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 基
15、础资料基础资料(一)调查研究是规划必要的前期工作,找出城市建设发展中主要矛盾和问题(二)调查研究也是对城市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三)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有三方面:1现场踏勘 2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3分析研究(四)规划所需资料采取各种先进科技手段去调查、检索、分析与判断:遥感、计算机(五)规划应具备的基础资料有18种,分别是:1城市勘察资料 2城市测量资料 3气象资料 4水文资料 5城市历史资料 6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料 7城市人口资料 8市域自然资源资料 9城市土地利用资料 10工矿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 11交通运输资料 12各类仓储资料13城市行政、经济、社会、科技、文教、卫生、
16、商业、金融、涉外等机构及人民团体的现状和规划资料14建筑物现状资料 15工程设施资料16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文物古迹、优秀近代建筑等资料 17城市人防设施及其他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资料 18城市环境资料 第四节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二城市发展战略层面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控制引导层面规划:详细规划三城市规划纲要与分区规划:建设控制引导性的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一)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与主要内容、成果(二)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城市总
17、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总规期限为20年,近期规划为5年2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内容:14条3城市总体规划的文件及主要图纸:规划文本及附件(三)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1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5条2分区规划文件及主要图纸 (四)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1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2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为6条,文件和图纸3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为6天,文件和图纸(五)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1总规调整指城市人民政府对已经批准的总体规划作局部性变更:程序2总规修改指城市人民政府在实施总规过程中,发展总规某些基本原则和框架已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作出重大变更:程序(六)城市规划的审批:严格的分级审批制1城
18、市规划纲要经城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2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直辖市、省、市、县、镇3单独编制的城市人防建设规划:直辖市、一类人防、省会城市,一类非省会、二类人防、三类4单独编制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则:其他专业规划5城市分区规划审批:当地主管部门审核,市人民政府审批6市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审批7国外城市规划编制方法的更新:原因,动态规划规划方法(以控制论改进)规划程序(连续规划)英国:结构规划局部规划 德国:规划特点,规划重点,规划程序和实施程序有明确分工第九章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居住区规划n第一节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n第二节第二节 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居
19、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n第三节第三节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第一节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1居住区规划任务,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卫生、安全、宁静和优美的环境2居住区规划必须根据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要求,对居住区各项建设作好综合安排3居住区规划内容: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确定规模,即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的大小拟订居住建筑类型、数量、层数、布置方式拟订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标准、分布和布置方式拟订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对外出口位置、泊车量和停泊方式拟订绿地、活动、休憩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形式拟订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拟订各
20、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第二节第二节 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规划结构一居住区的组成(一)居住区的组成要素:物质要素、精神要素(二)居住区的组成内容:建筑工程、室外工程(地下、地上)(三)居住区的用地组成:1住宅用地:包括通向住宅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杂务院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3道路用地 4公共绿地(四)居住区的环境组成1内部居住环境:住宅内,住宅按的公共部分内部2外部生活环境空间环境 大气环境 声环境:噪声 视觉环境 生态环境:绿地小气候环境:日照、通风 邻里和社会环境:治安,邻里关系二居住区的规模:人口规模为标志,适当规模,受以下因素决定:1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
21、服务半径,配套设置居住区级公设,合理的服务半径定义(800-1000m)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城市干道有合理的间距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街道办事处4住宅的层数对居住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有很大影响:居住区(5万人,50-100hm2)三居住区的类型:1按建设条件的不同可分为:新建居住区和城市旧居住区:旧居住区2按居住区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城市内的居住区:只设为居住区服务的公设独立的工矿企业的居住区:居住对象单一,较大独立性,公设项目和指标高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二)影响居住区规划结
22、构的主要因素规划结构居住区功能要求居民活动规律和特点 表小学生上学,上下班活动 公设布置方式和城市道路为主要因素(三)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成:图(三张)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划线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设和机构居住小区的规模:(1个小学最小规模,小区公设最大服务半径)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住宅组团(居委会)居住区住宅组团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实例:图第三节第三节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一居住区规划设计
23、的基本原则、观念和设计要点(一)基本原则、观念:“以人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二)设计要点1整体性:规划的灵魂,居住区环境特色和个性,整体构思,“小社会”=居住区2经济性:节地、节能、节材、节省维护费用3科学性:应用“四新”4生态性:居住区生态质量,“绿色”建材5地方性与时代性:当地地理,文脉等6超前性与灵活性:规划要有超前意识,要留有余地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一)使用要求:生活方便,合适住宅类型(二)卫生要求:良好的日照、通风,防止噪声污染(三)安全要求:防火、防震,安全间距1防火:一定的防火间距2防震区:居住区用地的选择 考虑适当的安全疏散用地 居住区的道路应平缓畅通,便于疏散居住
24、区内各类建筑除考虑建筑设防裂度要求外,房屋体型应尽可能简单3防空:规划符合防空工程总体规划要求防空建筑应贯彻“平战结合”的原则防空地下建筑应与地下工程管网的规划设计密切配合,统一考虑(四)经济要求1居住区的规划与建设应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相适应2降低居住区建筑的造价和节约城市用地(五)美观要求:优美的居住环境 建筑群体的组合 建筑群体与环境的结合三住宅及其他用地的规划布置(一)住宅类型的选择:住宅的选型1住宅的类型及其特点:住宅 P385 表9-3-1 单身宿舍2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住宅经济主要依据、用地经济主要依据住宅层数:低层住宅造价低,但占地大;多层住宅,提高层数能
25、节约用地(6层)高层住宅层数越高,造价越大进深:加大进深,有利于节约用地长度:住宅单元拼接越长,山墙也就越省层高:层高每降低10cm,降低造价1%,节约用地2%3合理选择住宅类型:住宅标准:国家重大技术政策套型和套型比:套型(一室一厅、三室二厅),套型比定义,套型比三种方法平衡确定住宅建筑层数和比例:层数的确定,综合考虑适当地自然气候特点和居民的生活习惯:南方、北方要有利于节约用地,结合地形:住宅单元在开间上变化户型多样化城市建筑面积的要求(二)住宅的规划布置1住宅的群体组合: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行列布置:良好日照、通风 单调、呆板感觉 图周边布置:较封闭的院落 相当一部分朝向
26、较差 图混合布置:行列+周边布置 图自由式布置:成组自由灵活的布置 图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组团规模、组团分隔 图、图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成街、成坊组合方式适用条件 图整体式组合方式:住宅用连廊、高架平台连成一体 图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方式:不仅满足使用要求、同时美观对比:对比定义同一性质物质的悬殊差别,重要、常用手段 高低对比 图 图 简单与复杂对比韵律和节奏:同一形体的有规律的重复和交替使用所产生的空间效果 图比例和尺度:比例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在其长、宽、高的尺寸、体量间的关系以及建筑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周围环境之间尺寸、体量的关系尺度与建筑物的性质、使用对象密
27、切相关 建筑的高度与院落进深比例在13左右为宜 图色彩:住宅中,群体色彩要整体考虑、局部(阳台、栏杆)重点处理绿化:绿化起着联系、分隔、衬托、补充和重点美化等作用道路:直线型、曲线型建筑小品:围墙、花架、台阶2住宅群体组合与日照、通风和噪声的防治住宅群体争取日照和防止日晒的规划措施:利用地形、绿化 图住宅群体提高自然通风和防风效果的规划设计措施:规划布局:居住区选择良好的地形和环境 有图 有图建筑组合:图 图 图 图利用绿化:绿化导风、改变气流流向 图住宅群体噪声防治的规划设计措施:控制声源、消声装置合理布局:图 图利用绿化:绿化反射和吸收声音 图利用地形:图利用人工障壁:上海蕃 弄居住街坊
28、图3.住宅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公设布置在住宅底层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住宅与公建组合.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山墙一侧布置低层公设 图.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建 图.采用型、型、E型、梳型住宅 图空间的借用:住宅北临、西临道路、绿地、河流 图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南方考虑西晒 图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高层十多层 图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 图四.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一)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1按公共服务的使用性质分类:教育 医疗、卫生 商业、服务 文化、教育金融、邮电 行政管理 市政公用 其他2.按居民对公设使用频繁程度分类:居民每日或经常使用的公设 居民必要的非经常使用的的公设
29、3.按营利与非营利分类(二)公共服务设施指标的指定和计算方法:指标由国家统一制定 公设定额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千人指标(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1规划布置的要求和方式:规划要求:便于居民使用:合理服务半径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考虑职工上下班走向如为工矿或市郊居住区,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保持居住区内安宁各级公共服务中心与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规划布置方式:第一级(居住区级)公设内容 第二级(居住小区级)第三级(居住组团级)2居住区级公设的规划布置:居住区中心 医院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位置的选择:居中、位于主要道路上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
30、:沿街线状布置:根据道路的性质和走向 图 住宅底商 公共建筑布置在道路交叉口时,注意人流、车流 沿街线状布置公设时,宜成组集中布置(步行街)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成组结合各类设施 沿街立面与内部空间组合 图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住宅底商沿街+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住宅底层商业服务设施:旧城采用 缺点 采取措施:饭店、浴室、防震独立设置商业服务设施:超市 优点3.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居住小区级公设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商业、儿童教育设施 集中形成小区生活服务中心(位置、规划布置)中、小学的规划布置:占地、建筑面积大 图小学服务半径500m,中学10
31、00m左右中、小学设在居住区或小区边缘,沿次要道路比较僻静地段(与住宅有一定距离)学校总平面使教学楼接近出入口,操场用地要规划,良好朝向学校建筑层数,应以室内外活动要求、用地条件和技术经济而定居住组团级公设的规划布置居住组团=居委会 300800户 宜相对集中布置幼托的规划布置:组团级公设占地最大幼托布置在安静、接送方便的地段上 总平面 1,2层为宜应独立设置或在住宅底层 图小商店的规划布置:旧市区,设在路口4.居住公设的建设步骤居住区级公设建设步骤:与住宅一致,基层公设居住区级公建按规划预留用地,分期建造,逐步实现按规划预留用地,待到一定人口规模时,一次基本建成基层公设配置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32、基层公设与居民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配置一定齐全基层公设配置,考虑生活方便,也要经营管理合理,节约投资和用地,留有余地五居住区道路和交通的规划布置(一)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1.居住区日常生活方便的交通活动 2.市政公用车辆3.居住区内公设和工厂的货运车辆 4.满足工程管线铺设5.道路的走向和线型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四级或三级 图第一级,居住区级道路主要道路,道路口线宽2030m,车行道宽9m第二级,居住小区级道路次要道路,道路口线宽1014m,车行道宽68m第三级,住宅组团级道路支路,车行道宽46m第四级,宅间小路各户小路宽2.6m(二)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1.居住区内部分道路主要为本居
33、住区服务:居住区道路分级2.道路走向便于上、下班,尽量减少反向交通3.应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4.旧居住区改建,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和工程设施5.车行道通至住宅入口处,建筑物外墙与人行道边距离1.5m,与车行道边3m6.尽端式道路长度120m7.单车道,每隔150m左右设置车辆互让处8.道路的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敷设9.道路的现型、断面与整个居住区规划结构和建筑群体的布置有机结合10.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道(三)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1.人车交通分行的道路系统:车行、步行二套独立道路系统2.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我国3.人车共存的道路系统:将交通空间与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 技术措施4.人车部分分行的道路系统(四)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经济性道路经济性用道路线密度和道路面积密度表示1.居住小区面积增大,单位面积的坊外道路长度及面积造价均显著下降2.居住小区面积大小对单位面积的坊内道路长度、面积和造价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