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第四节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主讲:刘松主讲:刘松 副教授副教授第二章第二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埃里克森简介埃里克森简介 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理论比较:理论比较:人格阶段?性欲阶段?人格阶段?性欲阶段?当代议题与案例讨论当代议题与案例讨论埃里克森埃里克森一、埃里克森简介一、埃里克森简介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1902-)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 心理社会阶段(人格发展阶段)理
2、论观点:心理社会阶段(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观点: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是由环境决定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理论贡献:理论贡献:艾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艾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
3、些是消极的,各种品质是在哪个年龄哪些是消极的,各种品质是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二、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二、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阶段阶段年龄段年龄段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冲突解决后所形冲突解决后所形成的心理品质成的心理品质1 1婴儿早期婴儿早期基本信任基本信任VsVs不信任不信任希望希望2 2婴儿期婴儿期自主自主VsVs羞怯怀疑羞怯怀疑意志意志3 3儿童早期儿童早期主动性主动性VsVs内疚内疚目的目的4 4儿童中期儿童中期勤奋勤奋VsVs自卑自卑能力能力5 5青春期青春期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VsVs角色混乱角色混乱忠诚忠诚6 6成年早期成年早期亲密亲密VsVs孤
4、独孤独爱爱7 7成年中期成年中期繁殖繁殖VsVs停滞停滞关怀关怀8 8成年晚期成年晚期自我整合自我整合VsVs绝望绝望智慧智慧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婴儿期(婴儿期(0 01.51.5岁)岁)问题:问题: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目标:目标: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所谓所谓基本信任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
5、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现实问题:现实问题:婴儿哭闹时,父母婴儿哭闹时,父母是否应及时出现?是否应及时出现?答案:答案:应该!应该!当婴儿哭闹时,父母是否能及时出当婴儿哭闹时,父母是否能及时出现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现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
6、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强自我的力量。艾里克森认为艾里克森认为希望希望,是指是指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的怒吼。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儿童期(儿童期(1.51.53 3岁)岁)问题:问题: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目标:目标:获得自主感获得自主感 避免怀疑与羞耻避免怀疑
7、与羞耻 从十八个月到三、四岁是童年期。从十八个月到三、四岁是童年期。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阶段。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开始有样坚持或放弃,开始有意志意志地决定做什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么或不做什么。艾里克森认为艾里克森认为意志意志,就是不顾不可避免,就是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自我抑制的决心。现实问题:现实问题:父母对儿童态度是应该父母对儿
8、童态度是应该溺爱包办?溺爱包办?还是还是严厉责罚?严厉责罚?答案:答案:宽容而不溺爱。宽容而不溺爱。容许探索行为、宽容行为过错。容许探索行为、宽容行为过错。分析:分析:孩子第一阶段,依赖性较强。第二阶段,开始孩子第一阶段,依赖性较强。第二阶段,开始有独立自主的要求(自己吃饭、走路、拿玩具等)有独立自主的要求(自己吃饭、走路、拿玩具等)鼓励与赏识:鼓励与赏识:如果父母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如果父母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了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了一种自主感
9、,能够自己控制自己。制自己。溺爱与严苛:溺爱与严苛:如果成人过分溺爱孩子,处处包办代替,如果成人过分溺爱孩子,处处包办代替,或过分严厉,啥也不准,稍有差错(如尿床、摔坏玩或过分严厉,啥也不准,稍有差错(如尿床、摔坏玩具)就粗暴地斥责或体罚。使孩子一直遭到许多失败具)就粗暴地斥责或体罚。使孩子一直遭到许多失败的体验,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的体验,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第三阶段学龄初期(第三阶段学龄初期(3 35 5岁)岁)问题:问题:主动对内疚的心理冲突主动对内疚的心理冲突目标:目标: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
10、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艾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现实问题:现实问题:孩子对性的好奇探究孩子对性的好奇探究行为是否需要管束?怎样引导?行为是否需要管束?怎样引导?建议:不回避建议:不回避孩子的问题,孩子的问题,不压抑不压抑孩子探究行为,孩子探究行为,在社会道德和环境许可条件内,在社会
11、道德和环境许可条件内,正确引导正确引导。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嘲笑、禁止,更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是嘲笑、禁止,更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进取心。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
12、出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所谓所谓内疚感内疚感,就是,就是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做坏了事情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做坏了事情),这种内疚,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第四阶段学龄期(第四阶段学龄期(6 61212岁)岁)问题:问题: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目标:目标: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
13、。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
14、是惟一的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最无思想的奴隶。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艾里克森说:艾里克森说:能力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现实问题:现实问题:小学生太勤奋会不会小学生太勤奋会不会影响其聪明天赋和灵感的发挥?影响其聪明天赋和灵感的发挥?我的观点:我的观
15、点:天才需要勤奋,但勤奋不等于不玩天才需要勤奋,但勤奋不等于不玩 不要把孩子的勤奋行为看作为笨拙,否则孩子会不要把孩子的勤奋行为看作为笨拙,否则孩子会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应该鼓励孩子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应该鼓励孩子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有信心获得好成绩;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有信心获得好成绩;还要鼓励他们尽力与周围人们发生联系,进行社还要鼓励他们尽力与周围人们发生联系,进行社会交往(如做游戏、旅游等),使他们相信自己会交往(如做游戏、旅游等),使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明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很
16、好。是有能力的、聪明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很好。总之,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总之,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第五阶段第五阶段 青春期(青春期(12121818岁)岁)问题:问题: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目的:目的: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 从从1212岁到岁到1818岁是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岁是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同一性同一性”概念概念 :可以理解为:可以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个体的历史性任务的个体的
17、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也可理解为也可理解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即在任,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何情况下都能够全面认识到意识与行动的主体是全面认识到意识与行动的主体是自己自己,或者说能抓住自己,亦即,或者说能抓住自己,亦即“真正的自我真正的自我”,也可称为也可称为“核心的自我核心的自我”。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同一性的混乱表现:同一性的混乱表现
18、:自卑与自大:自卑与自大:怀疑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认怀疑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认识之间的一致性,或将自我认识夸大;识之间的一致性,或将自我认识夸大;应付与敷衍:应付与敷衍:做事情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做事情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对抗与盲从:对抗与盲从:看不清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共看不清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要么持对立情绪,要么盲从;同点与差异,要么持对立情绪,要么盲从;猜疑与武断:猜疑与武断:在两性问题上,认识不到两性在两性问题上,认识不到两性之间的同一与差异,出现猜疑和武断行为。之间的同一与差异,出现猜疑和武断行为。现实问题:现实问题:如何看待青
19、少年如何看待青少年“不能流不能流芳千古,也要遗臭万年芳千古,也要遗臭万年”的不朽观念?的不朽观念?答案:答案:缺乏自我与社会的同一性造成。缺乏自我与社会的同一性造成。艾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艾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分析:分析:在人类社会中,在人类社会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
20、就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第六阶段成年早期(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182525岁)岁)问题:问题:亲密对孤独的冲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目标:目标: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 从从1818岁至岁至2525岁是成年早期。这是建立家庭生活岁是成年早期。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
21、与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艾里克森把艾里克森把爱爱定义为:压制
22、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而永远相互奉献。现实问题:现实问题:为了爱,你愿意抛弃自由为了爱,你愿意抛弃自由吗?吗?我的观点:我的观点:爱意味着要割舍各自的绝对的自由。爱意味着要割舍各自的绝对的自由。只要有一定的自由,自己还能忍受,只要有一定的自由,自己还能忍受,就可以为了爱而割舍一部分的自由。就可以为了爱而割舍一部分的自由。爱,要为对方留出足够的自由空间。爱,要为对方留出足够的自由空间。分析:分析: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
23、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自由的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这里有自我自由的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将产生孤独感。第七阶段第七阶段 成年期(成年期(25256565岁)岁)问题:问题: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目标:目标: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自我专注”这是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这这是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
24、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自我专注”阶段。阶段。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后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孙后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自我专注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
25、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现实问题:现实问题:你赞成你赞成“全职太太全职太太”吗?吗?我的观点:我的观点:“全职太太全职太太”的模式在中国很危险!的模式在中国很危险!婚姻关系中易出现夫贵妻卑婚姻关系中易出现夫贵妻卑工作关系中易出现男权争霸工作关系中易出现男权争霸社会关系中易出现性别歧视社会关系中易出现性别歧视“全职太太全职太太”会导致人口素质下降!会导致人口素质下降!“全职太太全职太太”会导致社会道德滑坡!会导致社会道德滑坡!第八阶段第八阶段 成熟期(成熟期(6565岁以上)岁以上)问题:问
26、题: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目标:目标: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 这是老年期,即成熟期。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这是老年期,即成熟期。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很有价值,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这一生失去了许多机相反,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这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
27、晚,于是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于是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艾里克森把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艾里克森把智慧智慧定义为:以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现实问题:现实问题:如何面对衰老与死亡?如何面对衰老与死亡?我的观点:我的观点:顺其自然,乐观面对,学会自己找乐顺其自然,乐观面对,学会自己找乐 加强锻炼,预防疾病,减轻子女负担加强锻炼,预防疾病
28、,减轻子女负担 淡泊名利,勿求不朽,尊重自然规律淡泊名利,勿求不朽,尊重自然规律 量力而行,舍得放弃,坦然面对死亡量力而行,舍得放弃,坦然面对死亡三、理论比较三、理论比较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试比较弗洛伊德试比较弗洛伊德“性欲发展阶段性欲发展阶段”理论理论与埃里克森的与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理论的差异论的差异弗洛伊德:性欲发展阶段论弗洛伊德:性欲发展阶段论 发展的动力发展的动力 力比多的转移(注重身体内部物质因素)力比多的转移(注重身体内部物质因素)发展的阶段(发展的阶段(5 5个)个)口唇期口唇期 肛门期肛门期 性器期性器期 潜伏期潜伏期 生殖期生殖期 发展的任务
29、:发展的任务:解决各阶段力比多所导致的特殊心理冲突解决各阶段力比多所导致的特殊心理冲突 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本能,主要是性冲动本能,主要是性冲动埃里克森:心理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社会发展阶段论 发展的动力发展的动力 自我或人格的成长自我或人格的成长 发展的阶段发展的阶段 8 8个阶段,毕生发展个阶段,毕生发展 发展的任务发展的任务 解决各发展阶段由生物和心理社会因素所决定的解决各发展阶段由生物和心理社会因素所决定的固有危机(核心:同一性危机)固有危机(核心:同一性危机)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的影响因素:心理、生物与社会因素心理、生物与社会因素1.1.对人格形成期的不同认定对人格
30、形成期的不同认定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把他的研究集中于把他的研究集中于六岁前六岁前就形就形成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因为他感到人成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因为他感到人格发展的大部分最重要的东西那时就已格发展的大部分最重要的东西那时就已形成。形成。埃里克森埃里克森研究的是贯穿研究的是贯穿整个人生整个人生的人格的人格发展。尽管荣格也相信重要的发展在整发展。尽管荣格也相信重要的发展在整个人生中都会出现,但是,埃里克森对个人生中都会出现,但是,埃里克森对发展过程的阐述比荣格更为详尽。发展过程的阐述比荣格更为详尽。2.2.对本我与自我的不同侧重对本我与自我的不同侧重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侧重对侧重对本我本我的研究,重视
31、本我的根本决的研究,重视本我的根本决定性作用;定性作用;埃里克森埃里克森把注意从本我转到把注意从本我转到自我自我的研究上来他把的研究上来他把社会看成是潜在的力量源泉,而不是把个人当作社会看成是潜在的力量源泉,而不是把个人当作与社会作斗争的战士。柯西尼与社会作斗争的战士。柯西尼(Consini)(Consini)认为,认为,埃里克森并非把个人当作社会力量的玩物,而是埃里克森并非把个人当作社会力量的玩物,而是向人们呈现了一个正在生成的个体的概念,由于向人们呈现了一个正在生成的个体的概念,由于受到人生危机的挑战,从而使他以胜利者和强者受到人生危机的挑战,从而使他以胜利者和强者的形象出现。这就意味着埃
32、里克森把个人当作自的形象出现。这就意味着埃里克森把个人当作自身的主宰,当作命运之船的船长,而不是那种不身的主宰,当作命运之船的船长,而不是那种不得不服从别人支使的船员。得不服从别人支使的船员。3.3.对潜意识心理的态度差异对潜意识心理的态度差异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的理论认为潜意识潜意识是人类行为是人类行为根本的决定力量根本的决定力量和和致病终极原因致病终极原因;虽然虽然埃里克森埃里克森的理论的理论强调意识的自我强调意识的自我,但他但他并不完全忽视潜意识的机制并不完全忽视潜意识的机制。事实。事实上,尽管自我从某些社会经验获得力量,上,尽管自我从某些社会经验获得力量,但是这些经验本身却大部
33、分是潜意识的。但是这些经验本身却大部分是潜意识的。4.4.在精神治疗方面差异在精神治疗方面差异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把使用把使用梦的分析梦的分析和和自由联想法自由联想法的治疗作为有助于了解潜意识的信条;的治疗作为有助于了解潜意识的信条;埃里克森埃里克森把成功地通过人生八个发展阶把成功地通过人生八个发展阶段从而获得希望,意志,目的,能力,段从而获得希望,意志,目的,能力,忠诚,爱,关心和智慧等忠诚,爱,关心和智慧等美德美德的人看成的人看成是健康的人。如果没有获得这些美德,是健康的人。如果没有获得这些美德,那他们的自我就会比健康人的自我更脆那他们的自我就会比健康人的自我更脆弱,弱,帮助提供形成这些美德
34、的各种条件帮助提供形成这些美德的各种条件正是治疗者的职责正是治疗者的职责。5.5.对宗教的看法差异对宗教的看法差异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对宗教的看法是模糊不清的,对宗教的看法是模糊不清的,他认为宗教仅仅他认为宗教仅仅是建立在幼年恐惧和愿是建立在幼年恐惧和愿望之上的集体神经病症望之上的集体神经病症。埃里克森埃里克森完全反对这个观点。他认为,完全反对这个观点。他认为,宗教是许多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宗教是许多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多少世。多少世纪来,人类一直运用宗教来更好地表达纪来,人类一直运用宗教来更好地表达人生的各种事件,从而减少对人类的威人生的各种事件,从而减少对人类的威胁。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如果没有宗胁。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如果没有宗教,成千上万人的人生中将会充满着不教,成千上万人的人生中将会充满着不确定性。确定性。四、毕生发展理论的运用四、毕生发展理论的运用当代议题当代议题社会变迁与社会变迁与“空巢家庭空巢家庭”现象现象观看视频:观看视频:尼安克志愿服务新闻采访尼安克志愿服务新闻采访思考:思考:如何应对我国中西部农村如何应对我国中西部农村“空巢空巢家庭家庭”现象?现象?实务案例讨论实务案例讨论如何从毕生发展理论角度帮助如何从毕生发展理论角度帮助 老年人缓解对死亡的恐惧?老年人缓解对死亡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