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下一页下一页第一节第一节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三、基础代谢三、基础代谢第二节第二节 体温体温一、体温及生理变动一、体温及生理变动二、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二、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三、体温调节三、体温调节新新陈陈代代谢谢物物质质代代谢谢能能量量代代谢谢合成代谢:吸能反应(合成代谢:吸能反应(储能)储能)分解代谢:放能反应(分解代谢:放能反应(放能)放能)能量释放能量释放能量能量转移转移能量能量贮存贮存能量利用能量利用生命的基本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特征之一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在物质代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所
2、伴随着的能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量代谢(energy etabolism)第一节第一节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一一、机体的能量来源和利用、机体的能量来源和利用(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一)机体能量的来源 1.糖糖 糖主要功能是供给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糖主要功能是供给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机体所需能量的能量。机体所需能量的70%是由糖类提供的。是由糖类提供的。2.脂肪脂肪 脂肪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供给能量。脂肪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供给能量。3.蛋白质蛋白质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成分和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成分和形成
3、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形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二)(二)能量的转移、贮存和利用能量的转移、贮存和利用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章目录章目录 机体的能量来源于体内物质的分机体的能量来源于体内物质的分解氧化。其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迅速转解氧化。其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迅速转化为热能,一部分经化为热能,一部分经ATPATP供给组织细胞供给组织细胞以完成各种功能活动。以完成各种功能活动。1 1、三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ATPATP):是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是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又是机体能量的直接提供者。又是机体能量的直接提供者。2 2、磷酸肌酸(、磷酸肌酸(CPCP):是高能磷酸键的贮存
4、库。):是高能磷酸键的贮存库。利用:利用:肌肉收缩、腺体分泌;合成代谢;神经传导等肌肉收缩、腺体分泌;合成代谢;神经传导等等。等。热能、机械功能、贮备能热能、机械功能、贮备能(三)能量代谢的表示方法(三)能量代谢的表示方法n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即即在安静不作外功时,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所在安静不作外功时,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n 因此,测定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发散的总因此,测定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发散的总热量或所消耗的食物量,可测算出整个机体热量或所消耗的食物量,可测算出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内能量代谢的量,
5、即能量代谢率。在单位时间内能量代谢的量,即能量代谢率。n单位单位kJ/kJ/(m m2 2.h.h)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n肌肉活动n精神活动n环境温度n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章目录章目录二、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二、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一)(一)肌肉活动肌肉活动 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运动或劳动的强度运动或劳动的强度 消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 。表表7-3 7-3 劳动和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率劳动和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率 状态状态 产热量产热量(KJ/m2.min)躺卧躺卧 2.732.73开会开会 3.403.40擦窗子擦窗子
6、 8.308.30洗衣洗衣 9.899.89扫地扫地 11.3711.37打排球打排球 17.5017.50打篮球打篮球 24.2224.22踢足球踢足球 24.9824.98持重机枪跃进持重机枪跃进 42.3942.39(二)精神活动(二)精神活动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 激动时激动时 骨骼肌的紧张性骨骼肌的紧张性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儿茶酚胺释放 能量代谢率能量代谢率 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烦躁、恐惧、情绪激动等惧、情绪激动等)时,由于会导致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交感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
7、强、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著增加。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不大,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不大,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三三)环境温度环境温度 1.1.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在20203030的环境中较为稳定。的环境中较为稳定。2.2.环境温度超过环境温度超过3030,能量,能量代谢率增加。代谢率增加。3.3.当环境温度低于当环境温度低于2020时,时,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机体产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机体产生寒战和肌紧张增加
8、以御寒,生寒战和肌紧张增加以御寒,同时增加能量代谢率。同时增加能量代谢率。(四四)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人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人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从进食后1 1h开始开始,持续持续7 78 8h),),即使同样处于安静状态即使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产热量却比进食前有所但产热量却比进食前有所增加,食物能使机体产生增加,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额外”热量的现象称为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的特殊动力效应。蛋白质:蛋白质:3030 糖和脂肪:糖和脂肪:4 46 6 混合食物:混合食物:1010。其产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脏处理蛋白分其产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
9、与肝脏处理蛋白分解产物或糖原合成有关解产物或糖原合成有关。三、基础代谢三、基础代谢(一一)概念概念 1.1.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机体在机体在基础状态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础代谢。基础状态的条件如下基础状态的条件如下:。清晨空腹,即禁食清晨空腹,即禁食121214h14h,前一天应清淡、不,前一天应清淡、不要太饱的饮食,要太饱的饮食,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影响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影响。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尽力排除肌肉活动的影尽力排除肌肉活动的影响响。清醒且情绪安闲,清醒且情绪安闲,以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以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室温室温20202
10、525,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其能量消耗只用于维持心跳、呼吸等维持生命所其能量消耗只用于维持心跳、呼吸等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基本生理活动。必需的基本生理活动。2.2.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肺活量、肾小球滤过率、心输基础代谢率、肺活量、肾小球滤过率、心输出量、主动脉和气管的横截面积出量、主动脉和气管的横截面积都与体表面都与体表面积呈比例关系,而与机体体重相关性不明显。积呈比例关系,而与机体体重相关性不明显。(二)能量代谢率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二)能量代谢率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1.体表面积(体表面积(m2)=0.006
11、1身高(身高(cm)+0.0128 体重(体重(kg)0.1529,2.体表面积测算图:体表面积测算图:体表面积测算图体表面积测算图 使用时将受试者的身高和体重两点连成直线,直线与体表使用时将受试者的身高和体重两点连成直线,直线与体表 面积尺度交点的数值,即为受试者的体表面积值面积尺度交点的数值,即为受试者的体表面积值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章目录章目录BMR的测定和正常值的测定和正常值 1.1.BMR的测定的测定:(:(通常采用简易法通常采用简易法计算计算BMR)即)即:产热量耗氧量产热量耗氧量20.19KJ/L/体表面体表面积积 2.2.BMR正常值:正常值:101015152020可能是
12、病态可能是病态BMR的正常水平及其异常变化的正常水平及其异常变化 基础代谢率与年龄、性别及身材大小有基础代谢率与年龄、性别及身材大小有关关:一般男子:一般男子BMR比女子高,幼年比比女子高,幼年比成年高,年龄越大,成年高,年龄越大,BMR值越低。同值越低。同一个体一个体BMR值较稳定。值较稳定。BMR值正常与否判定值正常与否判定:将所测值与表将所测值与表74对应正常平均值比较,对应正常平均值比较,相差在相差在1015之内,均属正常。之内,均属正常。中国人正常基础代谢率的平均值中国人正常基础代谢率的平均值kJ/(m2.h)年龄年龄 1115 1617 1819 2030 3140 4150 51
13、以以上上男性男性 195.5 193.4 166.2 157.8 158.7 154.1 149.1女性女性 172.5 181.7 154.1 149.1 146.4 142.4 138.6 实测值同正常平均值比较,实测值同正常平均值比较,相差在相差在10%-15%之内都属正常。之内都属正常。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章目录章目录(实测值-正常平均值)正常平均值100基础代谢率 (相对值)BMR测定的临床意义测定的临床意义:有助于诊断某些疾病有助于诊断某些疾病 甲低甲低:BMR比正常低比正常低 4020 甲亢甲亢:BMR比正常高比正常高 25%80%BMR:发热、糖尿病、红细胞增发热、糖尿病、
14、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多症、白血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有呼吸困难的心脏病等。有呼吸困难的心脏病等。BMR :阿狄森病、肾病综合征、阿狄森病、肾病综合征、病理性饥饿、垂体性肥胖等。病理性饥饿、垂体性肥胖等。BMR的临床意义:的临床意义:1 1)BMRBMR与我国人正常的与我国人正常的BMRBMR平均值比较:平均值比较:相差在相差在10-15%10-15%之间,均不属病态;之间,均不属病态;相差之数超过相差之数超过20%20%时,才可能是病理变化。时,才可能是病理变化。2 2)BMRBMR的测量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方法。的测量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方法。甲状
15、腺功能低下时,甲状腺功能低下时,BMRBMR可比正常值低可比正常值低20-40%20-40%;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功能亢进时BMRBMR可比正常值高出可比正常值高出25-80%25-80%。第二节第二节 体温体温 (一)正常体温(一)正常体温 概念:机体深部组织的平均温度机体深部组织的平均温度 正常值:正常值:直肠直肠 36.936.9 37.937.90 0C C 口腔口腔 36.736.7 37.737.70 0C C 腋窝腋窝 36.036.0 37.437.40 0C C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章目录章目录体表体温和体核体温体表体温和体核体温n表层温度:表层温度:机体表层部分(皮肤、
16、皮下组机体表层部分(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的温度,不稳定,差异大。手、织、肌肉)的温度,不稳定,差异大。手、足温度低,易长冻疮。足温度低,易长冻疮。皮肤温与局部血流量有关皮肤温与局部血流量有关。n 核心温度:核心温度:机体核心部分(心、肺、脑、机体核心部分(心、肺、脑、腹腔内脏等处)的温度。较高,稳定,差腹腔内脏等处)的温度。较高,稳定,差异小。异小。(1)直肠温度)直肠温度 正常值:正常值:36.9 37.9;测;测量时应将肛表插入直肠量时应将肛表插入直肠6cm以上。以上。(2)口腔温度)口腔温度 正常值:正常值:36.7 37.7;婴;婴幼儿和行为不能自控的人不能采用。幼儿和行为不能自控的
17、人不能采用。(3)腋窝温度)腋窝温度 正常值:正常值:36.0 37.4;临临床常用口温和腋温。测定腋温时要注意夹紧体床常用口温和腋温。测定腋温时要注意夹紧体温计和测量时间(约需温计和测量时间(约需10min)。)。核心温度核心温度:数值高,稳定,各部差异小。:数值高,稳定,各部差异小。2 2、差别:、差别:1 1)体核温度相对稳定,各部位之间差异小)体核温度相对稳定,各部位之间差异小肝温度肝温度38380 0C C (最高)(最高)2 2)体表温度要低于体核温度,由表及里,存在比较明显的温)体表温度要低于体核温度,由表及里,存在比较明显的温 度梯度。体表最外层皮肤各部位的温度差也大。度梯度。
18、体表最外层皮肤各部位的温度差也大。3 3)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体核与体表两者相对的比例可出现)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体核与体表两者相对的比例可出现 大幅度的变动。大幅度的变动。3 3、体温:生理学所说的体温是指体核温度。、体温:生理学所说的体温是指体核温度。T 2222心心跳停止;跳停止;T 4343酶酶变性而死亡变性而死亡;T=27=27低低温麻醉。温麻醉。(二)体温的生理变动(二)体温的生理变动n昼夜变化:波幅一般不超过昼夜变化:波幅一般不超过10Cn性别:成年女性的平均体温比男性高性别:成年女性的平均体温比男性高0.30Cn年龄:少年年龄:少年 成人成人 老人老人n肌肉活动:体温升高肌肉活
19、动:体温升高n其他因素:情绪紧张、进食后体温升高、麻其他因素:情绪紧张、进食后体温升高、麻药使体温降低药使体温降低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章目录章目录1.1.昼夜变化昼夜变化清晨最低,午后最高清晨最低,午后最高人的体人的体温在一昼夜中呈现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的温在一昼夜中呈现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的昼夜节律。清晨昼夜节律。清晨 2:006:00 最低;最低;午后午后 1:006:00 最高;波动幅度不超过最高;波动幅度不超过1摄氏度摄氏度排卵前体温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排卵前体温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体温升高约体温升高约0.30.6。2.性别: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性别: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
20、.30.3;女子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女子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每年长每年长1010岁,体温约降低岁,体温约降低0.050.05。14141616岁与成年人相近。岁与成年人相近。新生儿新生儿(特别早产儿特别早产儿)调节机构未发育完善,调节机构未发育完善,老年人老年人调节能力差,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调节能力差,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基础基础代谢率低,体温亦偏低代谢率低,体温亦偏低。3.年龄: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年龄: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4.情绪和体力活动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情绪和体力活动其它因素的影响:如肌肉活肌肉活动时体温升高。动时体温升高。肌肉活动时,肌肉代谢明肌肉活动时,肌肉代谢明显增强,
21、产热增加,测温时应避免其影响显增强,产热增加,测温时应避免其影响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是在体温调节机构的协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是在体温调节机构的协调和控制下,产热和散热过程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调和控制下,产热和散热过程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二二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一)产热的器官(一)产热的器官n安静时安静时 内脏内脏n运动时运动时 骨骼肌骨骼肌 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章目录章目录(一一)产产热热 1.1.主要产热器官主要产热器官:安静状态安静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内脏(尤其(尤其肝脏,其次是脑)。肝脏,其次是脑)。活动状
22、态活动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骨骼肌。此外,环境温度、进食、精神紧张等能够影响此外,环境温度、进食、精神紧张等能够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也都可影响机体的产热量。能量代谢的因素,也都可影响机体的产热量。2.产热形式产热形式 战栗产热战栗产热: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缩,其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其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功但产热量很高。功但产热量很高。实际上,机体在寒冷环境中,通常在战实际上,机体在寒冷环境中,通常在战栗之前,首先出现战栗前肌紧张,当肌紧张栗之前,首先出现战栗前肌紧张,当肌紧张上升到一临界水平时就转变为战栗。上升到一临界水平
23、时就转变为战栗。非战栗产热非战栗产热:又称代谢产热,机体所有:又称代谢产热,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能进行代谢产热,但以褐色脂的组织器官都能进行代谢产热,但以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量最大(约占肪组织的产热量最大(约占70%)。)。(二)散热(二)散热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章目录章目录(二二)散热过程散热过程1.1.散热部位:散热部位:主:皮肤主:皮肤面积大面积大与外界接触与外界接触血流丰富血流丰富有汗腺有汗腺次:次:肺、尿、粪肺、尿、粪 散热方式散热方式 百分数()百分数()辐射辐射 传导传导 对流对流皮肤水分蒸发皮肤水分蒸发呼吸呼吸尿、粪尿、粪702721当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皮肤温度时,机体通过皮
24、肤温度时,机体通过辐辐射、传导和对流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进行散热。等方式进行散热。当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皮肤温度时,蒸发将成为皮肤温度时,蒸发将成为机体惟一有效散热形式。机体惟一有效散热形式。2.散热方式散热方式 (1 1)辐射散热)辐射散热(60(60%):指人体以指人体以热射热射线线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较冷物质的一种散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较冷物质的一种散热方式。热方式。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传导散热量取决于传导散热量取决于 与皮肤接触物体的温度差与皮肤接触物体的温度差与皮肤接触面积的大小与皮肤接触面积
25、的大小与皮肤接触物体的导热性能与皮肤接触物体的导热性能 水的导热性好,因此临床上常利用冷水的导热性好,因此临床上常利用冷水袋或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水袋或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脂肪的导热性差,因而肥胖者炎热的脂肪的导热性差,因而肥胖者炎热的天气易出汗。天气易出汗。(2)传导散热:)传导散热:指体热直接传给与机体相指体热直接传给与机体相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3 3)对流散热:)对流散热:指通过气体流动进行热量指通过气体流动进行热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皮肤与环境的温度
26、差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风速风速棉毛衣物保暖棉毛衣物保暖对流散热量主要取决于对流散热量主要取决于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当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皮肤温度时,皮肤温度时,蒸发蒸发是唯一是唯一的散热途径。的散热途径。(4)蒸发散热:)蒸发散热:(分不感蒸发和可感蒸发(分不感蒸发和可感蒸发)指水分从体表汽化时吸收热量而散发体热的指水分从体表汽化时吸收热量而散发体热的一种散热方式。一种散热方式。皮肤皮肤:600800ml/d呼吸呼吸:200400ml/d1L/d不感蒸发是持续进行的。人体不感蒸发量约不感蒸发是持续进行的。人体不感蒸发量约1000ml/日。日。临床上给病人补液时应考虑到由不感蒸临床上
27、给病人补液时应考虑到由不感蒸发丢失的体液量。发丢失的体液量。2)2)发汗(可感蒸发):汗腺主动分泌汗发汗(可感蒸发):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液的过程。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到境温度达到30左右时,左右时,便开始发汗;如果空气便开始发汗;如果空气湿度大、衣着又多时,湿度大、衣着又多时,气温达气温达25便可发汗;便可发汗;机体活动时,由于产热机体活动时,由于产热量量,虽然环境温度低于,虽然环境温度低于20亦可发汗。亦可发汗。炎热的气候,短时间内炎热的气候,短时间内发汗量可达发汗量可达1.5L/h。汗汗 液液水分:水分:9999 汗液流经汗腺排出管的起始部时,有一汗液流经
28、汗腺排出管的起始部时,有一部分部分NaCl可被重吸收,从而使最终排出的汗液可被重吸收,从而使最终排出的汗液成为低渗。成为低渗。机体大量出汗可造成高渗性脱水,要补机体大量出汗可造成高渗性脱水,要补充大量的水份和适量的充大量的水份和适量的aCl。固体:固体:大部分为大部分为NaCl其余为其余为KCl、尿素尿素、乳酸乳酸等等无葡萄糖和蛋白无葡萄糖和蛋白质质温热性发汗温热性发汗精神性发汗精神性发汗发汗中枢发汗中枢下丘脑的发汗中枢下丘脑的发汗中枢下丘脑的发汗中枢下丘脑的发汗中枢汗汗 腺腺全身绝大部分汗腺分泌全身绝大部分汗腺分泌(手掌、足跖除外)手掌、足跖除外)手掌、足跖、前额和腋窝等手掌、足跖、前额和腋
29、窝等部部位汗腺位汗腺神经支配神经支配交感胆碱能神经纤维支配交感胆碱能神经纤维支配 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支配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支配刺激因素刺激因素温热刺激引起发汗温热刺激引起发汗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引起发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引起发汗汗主要功能主要功能参与体温调节参与体温调节与体温调节无关与体温调节无关意义意义加强散热,对体温调节加强散热,对体温调节有重要作用。有重要作用。与体温调节无关,可能与湿与体温调节无关,可能与湿润手掌和足跖,增加摩擦力润手掌和足跖,增加摩擦力有关有关存在形式存在形式两种形式混合存在,不是两种形式混合存在,不是截然分开的截然分开的两种形式混合存在,不是截两种形式混合存在,不是截然
30、分开的然分开的发汗的调节发汗的调节辐射散热辐射散热传导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蒸发散热定定 义义机体以发射红外机体以发射红外线的形式将体热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较冷的传给外界较冷的物体物体机体将热量传给机体将热量传给与其直接接触的与其直接接触的较冷的物体较冷的物体体热传导给与体热传导给与皮肤接触的冷皮肤接触的冷空气的散热方空气的散热方式式机体利用体表水机体利用体表水分的蒸发而散失分的蒸发而散失体热的方式体热的方式散热条散热条件件皮温环境温度皮温环境温度皮温环境温度皮温环境温度 皮温环境温皮温环境温度度皮温环境温度皮温环境温度为不感蒸发为不感蒸发皮温环境温度皮温环境温度为可感蒸发为可
31、感蒸发散热面散热面积积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环境温环境温度度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环境湿环境湿度度-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风风 速速-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生理特生理特点点安静状态下的主安静状态下的主要散热方式要散热方式肥胖者传导散热肥胖者传导散热量少量少散热量受风速散热量受风速影响极大影响极大高温环境中唯一高温环境中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有效的散热方式 体温调节: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 行为性体温调节行为性体温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章目录章目录(一一)温度感受器温度
32、感受器 1.1.外周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1 1)分布:)分布:全身皮肤、某些粘膜和腹腔内脏等处。全身皮肤、某些粘膜和腹腔内脏等处。(2 2)类型: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类型: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3 3)作用:温度感)作用:温度感受器传入冲动到达中受器传入冲动到达中枢后,除产生温觉之枢后,除产生温觉之外,还能引起体温调外,还能引起体温调节反应。节反应。皮温皮温3030时时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冷觉冷觉皮温皮温3535时时热觉感受器(热觉感受器(+)热觉热觉 (1)概念)概念: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对温度变化敏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感的神经元。(2)分布)分布:脊髓、脑
33、干网状结构、下丘脑:脊髓、脑干网状结构、下丘脑 .中枢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3)分类:)分类:热敏神经元(热敏神经元(30%)和冷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10%)血温血温热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热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血温血温冷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冷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中枢温度感受器:主要分布于下丘脑。中枢温度感受器:主要分布于下丘脑。感受流经脑的血液温度,包括热敏神经感受流经脑的血液温度,包括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元和冷敏神经元。外周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粘膜、外周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粘膜、内脏的游离神经末梢。包括热感受器和内脏的游离神经末梢。包括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冷感受器。
34、(二二)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虽然从脊髓到大脑皮层的整个虽然从脊髓到大脑皮层的整个CNSCNS中都存在调中都存在调节体温的中枢结构。节体温的中枢结构。但从恒温动物脑的分段切除实验证明,只要保但从恒温动物脑的分段切除实验证明,只要保留下丘脑及其以下神经结构的完整,动物仍具有维留下丘脑及其以下神经结构的完整,动物仍具有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能力。持体温相对恒定的能力。说明说明: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位于下丘脑。除前述对视前区除前述对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下丘脑前部(PO/AH)(PO/AH)加温或冷加温或冷却的研究说明:却的研究说明:PO/AHPO/AH中的某些温敏中的某些温敏N
35、 N元能感受局部元能感受局部脑温的变化脑温的变化外;进一步研究还证明:外;进一步研究还证明:PO/AHPO/AH还能对还能对中脑、延髓、脊髓、皮肤等处传入的温度信息发生中脑、延髓、脊髓、皮肤等处传入的温度信息发生反应,以及能直接对致热物质、反应,以及能直接对致热物质、5-HT5-HT、NENE等物质发等物质发生反应,生反应,说明说明:PO/AHPO/AH具有体温调节整合中枢的地具有体温调节整合中枢的地位位。实验证明:局部脑温变动实验证明:局部脑温变动0.10.1加温加温PO/AH PO/AH的热敏的热敏N元元+散热反应散热反应、产热反应、产热反应冷却冷却PO/AH PO/AH的冷敏的冷敏N元元
36、+散热反应散热反应、产热反应、产热反应 说明说明:PO/AH中的某些温度敏感中的某些温度敏感神经神经元能感受元能感受局部脑温的变化局部脑温的变化。视前区下丘脑前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1)能感受局部脑温度变化的刺激;)能感受局部脑温度变化的刺激;(2)PO/AH还能对中脑、延髓、脊髓、皮还能对中脑、延髓、脊髓、皮肤等处传入的温度信息发生反应,以及能直肤等处传入的温度信息发生反应,以及能直接对致热物质、接对致热物质、5-HT、NE等物质发生反应;等物质发生反应;(3)现认为现认为下丘脑的下丘脑的PO/AH区是体温调节区是体温调节中枢整合机构的中心部位。中枢整合机构的中心部位。3537
37、39神经元放电数值A:冷敏B:热敏BAAB2.体温调定点学说:体温调定点学说:干扰因素:干扰因素:致热原使调定点致热原使调定点孕激素使调定点孕激素使调定点PO/AHPO/AH中某中某些温敏些温敏N N元元干扰干扰皮温下降皮温下降皮肤冷觉感受器皮肤冷觉感受器传传入神经入神经下丘脑下丘脑PO/AH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液血液深部温度深部温度中枢中枢冷敏神经元冷敏神经元躯体躯体N骨骼肌紧张性骨骼肌紧张性产生产生寒战寒战甲状腺甲状腺 分泌分泌 T3、T4 代谢代谢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髓质分泌E、NE代谢代谢交感交感N兴奋兴奋皮肤血管收皮肤血管收缩缩血流血流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抑制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抑
38、制汗腺分泌汗腺分泌产热产热体温恒定体温恒定散热散热发热(发烧):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发热(发烧):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是由于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热敏神经元的兴奋主要是由于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热敏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对温度感受的阈值升高,体温调节的调定点上性降低,对温度感受的阈值升高,体温调节的调定点上移的结果。在发热开始前,先出现寒战等产热反应,直移的结果。在发热开始前,先出现寒战等产热反应,直到体温升高到到体温升高到39以上时才出现散热反应,只要致热因以上时才出现散热反应,只要致热因素不消除,产热和散热过程就继续在新的体温水平上保素不消除,产热和散热过程就继续在新的体温水平上保持动态平衡。持动态平衡。常用降温措施及其理论依据常用降温措施及其理论依据 降温措施降温措施 理论依据理论依据冰袋、冰帽冰袋、冰帽增强传导散热增强传导散热电扇、通风电扇、通风增强对流散热增强对流散热降低室温降低室温.减衣减衣增强辐射散热增强辐射散热酒清擦浴酒清擦浴增加蒸发散热增加蒸发散热用阿司匹林用阿司匹林下调调定点下调调定点用抗菌药物用抗菌药物消除致热原消除致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