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专题 文言翻译存在的三大问题及其对策专题微语专题微语翻译是考生文言素养的综合表现。抓住“分点”,准确翻译,是翻译工作的根本要求。然而,我们在努力保证符合要求的同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我们把考生翻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认真思考,探求解决之法,以期让我们的翻译臻于完善。存在的三大问题的具体表现 对策:养成良好习惯,强化语境意识内容索引 存在的三大问题的具体表现1.误译误译例:富公为人,温良宽厚,泛与人语,若无所异同者。宰相自唐以来谓之礼绝:百僚见者,无长幼皆拜,宰相平立,少垂手扶之;送客未尝下阶;客坐稍久,则吏从旁唱,“宰相尊重”,客踧踖起退。及公为相,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
2、与之抗礼,引坐语从容。送之及门,视其上马乃还。自是群公稍稍效之,自公始也。自致仕归西都十馀年,常深居不出;晚年宾客请见者亦多,谢以疾。所亲问其故,公曰:“凡待人,无贵贱贤愚,礼貌当如一。吾累世居洛,亲旧盖以千百数,若有见有不见,是非均一之道。若人人见之,吾衰疾不能堪也。”士大夫亦知其心,无怨也。(节选自富弼等史料)一、损害原意(1)及公为相,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抗礼,引坐语从容。考生译文考生译文等到富公做了宰相,即使小官和平民求见,他都以礼相待,拉他们入座,话语平和从容。解析解析该译文误译两处:一是“抗礼”译为“以礼相待”,实际上“抗礼”指“对等的礼节”,成语有“分庭抗礼”;二是“引”译为
3、“拉”,“拉”字体现不了富公的“礼”,应译为“延请”。正确答案正确答案_ 等到富弼做宰相,即使是小官或平民拜见他,都和他行对等的礼节,延请就坐,说话和颜悦色。(2)吾累世居洛,亲旧盖以千百数,若有见有不见,是非均一之道。考生译文考生译文我长期居住在洛阳,亲朋大概用千百计算,如果有的人见有的人不见,是不平等的做法。解析解析该译文误译两处:一是“累世”想当然地译为“长期”,严重损害原意;二是将“是”等同于今天的“是”,是典型的以今律古。正确答案正确答案_ 我家许多代人居住在洛阳,亲戚故旧大概成百上千,如果有的见有的不见,这不是同等对待的做法。参考译文富弼为人宽厚,温和善良,通常与他人交谈,好像没有
4、执于己见的。宰相,自唐朝以来可说是礼遇最高:百官来拜见的,无论老少都要行礼,宰相直立,稍微伸手扶一下来客;送客不用下台阶;客人坐得稍久了,侍吏就从旁边大声说“宰相尊重”,客人就恭敬不安地起身离去。等到富弼做宰相,即使是小官或平民拜见他,都和他行对等的礼节,延请就坐,说话和颜悦色。送客人到门口,看到客人上马才回去。自此众官员渐渐学习富弼,(礼待下属)从富弼开始啊。自从辞去官职回到西都十多年了,常深居不出门;晚年请求拜见的宾客也多起来,他都以病为理由,辞谢不见。亲近的人问他什么缘故,富弼说:“大凡对待他人,无论富贵贫贱贤达愚钝,都应一样地以礼相待。我家许多代人居住在洛阳,亲戚故旧大概成百上千,如果
5、有的见有的不见,这不是同等对待的做法。如果每个人来了都接见,我年老体衰又有病不能承受。”士大夫们也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怨言。2.漏译漏译例:李府君(指文中人物李玉)为人忠实无他肠。与人交,洞见底里,审取重诺,尤好面折人过。(选自归有光李南楼行状)考生译文考生译文李府君与别人交往,能够观察到别人的内心,谨慎地选取朋友,特别喜欢当面指出别人的过错。解析解析该译文有两处漏译:一是“洞见”,漏译了“洞”,这个“洞”是形容“见”的程度;二是“审取重诺”,漏译了“重诺”。“审取重诺”表明了李府君对待朋友的两种态度:审慎地择友,重视对朋友的承诺。这种漏译表面上看只是损害了原意,反映出的问题则是对语言缺少准确
6、的理解。(另有一处错误见“脱离语境”部分)正确答案正确答案_ 和人交往时,(别人)能够清楚地看到他的内心,(他)谨慎地选择朋友,重视承诺,特别喜欢当面指出别人的过错。3.硬译硬译例:(陈子昂)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初为诗,幽人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文宗矣。(选自卢藏用陈子昂别传)考生译文考生译文隐士王适看到后吃惊地说:这个人一定会成为文章为世人所师法的人物啊。解析解析“幽人”是指王适的籍贯,该生想当然地把“幽人”理解为“隐士”了,这是不了解地名所致。正确答案正确答案_ 幽人王适看到后吃惊地说:这个人一定会成为文章为后世人所师法的人物啊。4.改变语气改变语气例:(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
7、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人五千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误注,止司刑使,停斩决,飞表奏。特敕配流丰州。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选自刘肃大唐新语)注注诖(u)误:连累,牵累。考生译文考生译文(1)众囚犯在宁州暂时停留,宁州老人们到郊外迎接他们,说:“是我们的狄使君使你们活下来的吗?”解析解析该生把表推测的语气译成了反问语气,从而改变了原意。考生考生译文译文(2)各个囚徒在宁州临时停留,宁州德高望重的老人到郊外迎接他们,说:“是我们的狄使君让你活下来的吧。”解析解析
8、该句是个疑问句,译句本该带问号,结果,该生把问号变成了句号,进而把该句变成了陈述语气。正确答案正确答案_ 众囚犯在宁州临时停留,宁州有声望的老人到郊外迎接他们,说:“是我们的狄使君让你们活下来的吧?”二、脱离语境1.硬译硬译例:庆历八年四月,抚州菜园僧可栖,寻城南五里之废地,即其处立寝庐、讲堂、重门、斋庖之房、栖客之舍,而合其徒入而居之。独殿之役最大,自度其力不能为,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浸渐积累,期月而用以足,役以既。自可栖之来居至于此,盖十年矣。(选自曾巩菜园院佛殿记)考生译文考生译文(可栖)于是让他的徒弟拿着簿册到民间乞讨,有收获就记下来,再微小的财物没有不接受的。
9、解析解析“乞”是“乞讨”意,但这里根据佛徒的身份,译为“化缘”较得体;“得”是“得到、收获”意,但这里如直译就显得生硬,结合语境,译为“捐助”最贴切。有些词语的义项是可以根据语境适当变通的,不可硬译。正确正确答案答案_ 于是让他的门徒拿着簿册到民间化缘,一有捐助就登记在上面,再小的施舍也没有不接受的。2.乱译乱译有些考生不顾文章的前后联系,脱离原文,就句译句,这容易导致上下文内容不关联,甚至冲突、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例如前面“漏译”之例,考生把“洞见底里”译为“能够观察到别人的内心”,与上句“为人忠实无他肠”相矛盾,应是“别人洞见李府君的底里”,这就是不顾语境乱译一通。三、不合规范只要是表达
10、,就必须合乎语法规范。不少考生的译句都是“生病”的,或者是明显的病句,或者是文白夹杂,违反了“达”的翻译要求。例:(贺贲)具言其子仁杰可用状,即召入宿卫。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仁杰从世祖,南征云南,北征乃颜,皆助劳绩。(选自元史贺仁杰传)考生译文考生译文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就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闻之,吹胡子瞪眼,执住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解析解析这段译文的不规范处表现在两个方面:文白夹杂,“闻”“执”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闻”可译为“听说”,“执”可译为“逮捕”;风格不
11、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吹胡子瞪眼”显然是口头用语。正确答案正确答案_ 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听说这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并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对策:养成良好习惯,强化语境意识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句进行翻译,有一词一句就译一词一句(个别失去实在意义的虚词除外),而且词句的次第也不能更改,这是达到“信”翻译要求的主渠道。这样翻译,虽然避免了漏译,但也容易出现硬译、误译的现象。对此,要辅之以意译,灵活处理:专有名词及个别与现代汉语语意相同的文字可以保留不译,不可强行翻译。如“于是”“相与”“可以”
12、等词,何时不译,何时要拆开译,要根据语境分清。个别同义复词不必重复翻译,与现代汉语同形而异义的词语要拆开翻译。对可以删去不译的词语要格外慎重。一、坚持“字字落实、一一对应”的直译习惯,灵活处理不能直译的词语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然欲孤便尔委
13、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选自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1)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译文:_ 所以我在济南任国相时,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触犯了朝廷的那些权贵。答案“济南”是地名,可以不译;“除残”“去秽”是互文,可以合译;“选举”是古今同形异义词,须拆成“选拔”“推荐”两个意思;“违忤”是同义复词,可以合
14、译;“常侍”是官名,代指皇帝身边的人,朝廷中的人。解析(2)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译文:_ 但要我就此轻易地放弃所统率的军队,把军权交还朝廷,回到武平侯的封地任职,这实在是不行的啊。“尔”是助词,相当于“然”,可译为“地”;“委”“捐”是同义复词,可合译为“放弃”;“执事”是敬辞,不可硬译,可代指朝廷;“武平侯国”,“武平侯”是专用名词,不译,“国”指封国、封地;“也”是句末助词,可不译。参考译文 答案 解析我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
15、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所以我在济南任国相时,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触犯了朝廷的那些权贵。因而为豪强权贵所恨,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后来我担任兖州刺史,击败了黄巾农民军,收编了三十万人。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但要我就此轻易地放弃所统率的军队,把军权交还朝廷,回到武平侯的封地任职,这实在是不行的啊。为什么呢?实在是怕放弃了兵权会遭到别人的谋害。这既是为子孙打算,也是考虑到自己垮台,国家将有颠覆的危险。因此不能贪图虚名而使自己遭受实际的祸害,这是不能干的啊
16、。然而我的封地占有四个县,享受三万户的赋税,我有什么功德配得上它呢!现在天下还未安定,我不能让位;至于封地,可以辞退一些。现在我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两万户赋税交还给朝廷,只享受武平县的一万户,姑且以此来减少诽谤和议论,稍稍减少别人对我的指责吧!考生翻译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硬译、漏译,而是误译、乱译。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考生缺少强烈的语境意识。多数情况下,译句(答题纸)与原文(试卷)是分开的,考生翻译时只盯着这个句子想,即使明知翻译不通也还是硬译,就是不知道把这个句子代入原文中去读、去思考!这可是一种严重的坏习惯。因此,必须改掉这个坏习惯,强化语境意识,真正做到“字回到词中、词回到句中、句回到段
17、中、段回到篇中”。二、必须强化翻译的语境意识语境,即言语环境,分为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社会背景、知识积累、情理事理等)。文言文中所说的语境主要指内部语境,主要是文段语境和句子语境,很少涉及如现代文阅读中的全篇语境。强化语境意识,首先强化的是句内语境意识:关注句子内部词语的搭配,关注句子结构特点(尤其是有无对称)。其次强化段落的语境意识,如该段的大致内容、陈述对象、人物间的对话关系等;如是议论性段落,注意区分观点与材料、段内层次等。边练边悟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孙)堪字子稺,河南缑氏人也。明经学,有志操,清白贞正,爱士大夫,然一毫
18、未尝取于人,以节介气勇自行。王莽末,兵革并起,宗族老弱在营保间,堪尝力战陷敌,无所回避,数被创刃,宗族赖之,郡中咸服其义勇。(选自后汉书儒林列传下)译文:_ 孙堪曾经全力迎战而攻入敌阵,他全然不逃避,多次受伤,宗族的人都依靠他(脱险)。答案 解析“陷敌”“无所回避”是翻译的难点所在,学生很容易将“陷敌”误译为“陷入敌人的包围中”,将“无所回避”误译为“没有地方躲避”,这些错误的出现缘于学生对孙堪身份及性格特点的忽视。文段一开始就介绍了孙堪有学问、有志操、有勇气的儒者形象,尤其从“以节介气勇自行”及后文“郡中咸服其义勇”的结果看,这是一个英勇无畏而得以为人所认可的勇者形象。因此,“陷敌”应译为“
19、攻入敌阵”,而“无所回避”应译为“没有什么逃避的(或全然不逃避)”。这里的“陷”与“冲锋陷阵”的“陷”同义,表示主动攻入,而不是被动沦陷。“无所”本是课内积累的复音虚词,如鸿门宴中的“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学生如果能充分关注语境,便能将脑海中这休眠的文言知识唤醒,做到学以致用。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以居,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选自明代杜琼雪屋记)译文:_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答案 解析“木”“
20、土”是活用词。“颠”是翻译难点,学生可能会误译为“癫狂”“颠簸”,而正解当为“跌落”。依据前文“巢于木”的提示,这“木处”便是在树上住,既是在高处,就有跌落的危险。学生译为“癫狂”可能是由“病”推测出来的,但这不符合事理逻辑,“住在高处”与“人精神疯癫”无法建立因果联系。学生译为“颠簸”或“摇晃”,与“在树上住”有一点点联系,但依然不合理,因为“圣人为屋以居,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句中的“患”是“灾祸”的意思,“颠簸”不足以成为“灾祸”,“跌落”才是让人们害怕的事。检查译后句子是否“有病”,可代入原文检验一下,看是否合乎文理、事理、情理等。三、必须养成译后检查的习惯边练边悟4下面的译文均有语
21、法问题,请改正。下面的译文均有语法问题,请改正。(1)羽(指传主陆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陆羽的字)。译文:卖茶的人用瓷土陶制出陆羽的塑像,当成神供奉,(顾客)买十件茶器,(店家)就送给一个陆羽。改正:_ 卖茶的人用瓷土陶制出陆羽的塑像,当成神供奉,(顾客)买十件茶器,(店家)就送给一个陆羽的塑像。答案“送给一个陆羽”,表意不合逻辑。解析(2)会郭后废,范仲淹争之,贬知睦州。公(指传主富弼)上言,朝廷一举而获二过,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以来忠言。译文:纵然不能恢复郭后,应该让范仲淹回来,用来
22、进谏忠言。改正:_纵然不能恢复郭后的身份,也应该让范仲淹回来,用来招纳忠言。答案“恢复郭后”,动宾搭配不当。“进谏忠言”,是指让范仲淹回来进谏忠言,还是指召回范仲淹这一举动可以招纳忠言,不明确。解析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卡耐基卡耐基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巴尔扎克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爱因斯坦爱因斯坦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雨果雨果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高尔基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马克思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列宁宁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鲁迅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达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