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 A卷+B卷2套(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508958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1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 A卷+B卷2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 A卷+B卷2套(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 A卷+B卷2套(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 A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世纪初,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欧洲列强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是( )A.联合国和协约国B.同盟国和协约国C.同盟国和轴心国D.北约和华约组织2.一战爆发后,协约国邀请北洋政府参战。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宣布对德宣战,“以工代兵,赴欧参战”。此后,中国劳工几乎全部被投放到前线,从事挖战壕、修工事、掘埋尸体、筑路架桥等等最艰苦繁重的工作。中国劳工参战( )A.为了迎合帝国主义的需要B.体现了

2、军阀政权的腐朽C.表明中国属于协约国成员D.目的是为了争取国际地位3.战后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其因素有哪些( )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德意志、奥匈帝国垮台英法虽胜但遭受重创美国、日本迅速崛起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A.B.C.D.4.与中国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数以千计,其中就有打着维护中国主权旗号的九国公约,下列关于此条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门户开放政策得到了确认B.使中国恢复到多个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C.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关系,美国是最大赢家D.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5.列宁说“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与之相

3、关的历史事件是( )A.火星报创办B.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C.二月革命爆发D.十月革命取得胜利6.列宁作为十月革命的象征,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列宁之所以“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十月革命( )A.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B.率先将社会主义理论付诸于实践C.开创了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D.验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7.下图为弗拉基米尔塞尔罗夫1950年创作的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农民倾诉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A.俄国十月革命B.农业集体化C.苏联卫国战争D.余粮收集制8.1922年11月,

4、列宁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时提到当时苏俄农民正“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各种设施”。这反映了当时的苏俄( )A.生产关系调整符合农民的愿望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C.农业集体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D.人民在战争时甘于奉献9.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接受美德等国的技术援助,购买大量成套设备,兴建了大批建设项目并进行仿制。七十年代,苏联又从这些国家引进了一些项目,其中许多是三十年代曾经引进过的。这反映出苏联( )A.对外政策的相对稳定B.经济结构的持续完善C.工业建设的成就巨大D.技术吸收的能力较弱10.1926年11月爆发的印度尼西亚人民的起义,是印度尼西亚民族解放运动史上一个重要

5、的里程碑。这次起义( )A.由民族资产阶级政党领导B.赢得了世界革命人民的支持C.使印度尼西亚实现了独立D.沉重打击了荷兰的殖民统治11.印度尼西亚人民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的共同点是( )A.都是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领导B.都采取暴力斗争手段反抗殖民统治C.都采取不合作态度反抗殖民统治D.都结成统一战线进行斗争12.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结果是( )A.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B.埃及取得彻底独立C.取消了英国在埃及的特权D.运动遭到残酷镇压13.一战后,非洲独立意识觉醒,主要是北非、东非的国家,而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尚处于萌芽

6、和酝酿时期。其中,在酋长领导下,多次打败西、法侵略军,并曾经建立里夫共和国的是( )A.埃及B.摩洛哥C.埃塞俄比亚D.南非14.下图为二战时期苏联漫画家叶菲莫夫的作品“法西斯”炸弹将被移走,图中钳子所夹者为希特勒。这幅漫画( )A.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B.说明了法西斯集团失败已成定局C.凸显了苏联的主战场地位D.表明对德分区占领设想初步形成15.1941年,德国将战局扩大到冰岛以及格陵兰岛附近,罗斯福随即也宣布将“中立区”扩大到亚述尔岛和冰岛附近海域。同年7月,美军登陆冰岛,并在冰岛建立海军基地,组建了丹麦海峡巡逻队。这表明当时美国( )A.开始卷入世界战争B.着手应对战争威胁C.彻底放弃

7、中立政策D.霸主地位受到挑战16.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国际格局的真正转折点,以欧洲为中心并支配世界的时代终于成为历史的陈迹,取而代之的是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时代。奠定这一新格局的基石是( )A.华盛顿会议B.联合国家宣言C.雅尔塔体系D.联合国的成立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2分。17.国情不同决定了各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 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他们不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他们“自强”的结果在我们看来固然失望,可是从当日时间与环境看来,已不足为奇。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使中国工业化。黄

8、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原因。(8分)(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异

9、同。(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攻陷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等国,迅造集结部队进攻缅甸。蒋介石随即向英美明确表示,一旦条件允许就将出兵协助英国防卫缅甸。而英国始终不忘防范中国势力深入缅甸,力围对中国军队入插作战尽可能加以限制。1941年12月23日,中英签署(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协定签署后,英国仍未对联合作战问题作认真考虑和充分准备,不同意中国军队进入缅甸布防。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分批入缅,并在同古、仁安羌等战斗中屡次局部控败准备与兵力均占优势的日军。1944年11月,中国军队在缅甸北部展开局部反攻,重创日军,收复龙陵。年底再战腾冲、

10、芒市,并于次年1月攻破碗町。至此我澳西沧陷之地全部收复。随着这一胜利,中印公路全线打通,大批援华物资运到中国。1945年4月,远征军全部胜利回国。据张力、陈廷海中国军队入缅作战与豆国战略的复杂关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英国对于中国军队入缅作战态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军队入缅作战的影响。(16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2.答案:D解析:材料“中国劳工几乎全部被投放到前线。从挖战壕到修工事、从野战救护到掘埋尸体、从筑路架桥到解运粮草弹药,华工从事的都是最艰苦繁重的工作”体现了华工对一战胜利付出了巨大的贡献,目的是为了争取国际地位

11、,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B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C项和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3.答案:A解析: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实际上包含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及殖民体系等。是新的力量崛起冲击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是传统的欧洲大国自身力量的衰败,使其不能再独控世界格局。正是新旧因素使旧的世界格局遭遇挑战,故均正确。故选:A。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九国公约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亚洲和太平洋的关系,C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华盛顿会议通过了九国公约,中国收回了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

12、局面,使中国恢复到多个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ABD项是关于九国公约的正确解读,不符合题意。故选:C。5.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B项正确;列宁等人创办的俄国第一份马克思主义的报纸火星报,于1900年12月11日创刊于德国的莱比锡,排除A项;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时间不符,排除C项;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在1917年,排除D项。故选:B。6.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

13、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推动了俄国的工业化进程,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是列宁的主要功绩,排除。故选:C。7.答案:D8.答案:A解析:由材料“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可知,当时苏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比较高,这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符合农民的愿望,故选A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排除B项;斯大林执政时期推行农业集体化,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当时苏俄并没有发生战争,故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工业因家,苏联接受美德等国的技术援助,购尖大量设备,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

14、发展,但70年代,苏联义引进许多曾经州进过的项目,说明苏联的白主创新能力和消化能力不足,D项正确;材料中不能体现对外政策的相对稳定和工业建设的成就巨大,排除AC项;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忽现了农业和轻工业,并未体现经济结构的持续完善,排除B项。故选:D。10.答案:D11.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朝鲜的“三一”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都是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领导,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排除。C项不符合朝鲜的“三一”运动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排除。三次运动都没有结成统一战线,故D项错误。故选:A。12.答案:A解析:依据所

15、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加强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国宣布埃及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战后,英国继续维持埃及的保护国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争取埃及的完全独立,得到人民的支持。1919年春,英国殖民当局断然拒绝这一合理要求,并逮捕了华夫脱党领导人,引发了埃及人民的反英大起义。1919年3月,以开罗学生的反英示威为起点,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风潮迅速席卷全国。在埃及人民的强大压力下,1922年2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故A项符合题意。13.答案:B解析:埃及是英国的殖民地,排除A;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

16、家,排除C;根据材料信息“在酋长领导下,多次打败西、法侵略军,并曾经建立里夫共和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B正确;南非是英国的殖民地,排除D。故选:B。1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有一种新的信仰在增强,即认为人类可以对环境加以控制和计算。防备风险的保险公司迅猛发展起来。医生们加紧攻克各种流行病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17世纪晚期发明的简报开始刊登失物招领消息,因为没有必要把这类事情留给民间的那些诡计多端无事生非的法师去解决”并结

17、合所学可知,该学者的描述反映了17世纪晚期,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欧洲社会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众生活质量问题,故B项错误;“科学革命成果已经普及到民间”的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众精神面貌引领新的知识潮流”,故D项错误。故选:A。1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针对德国将战局扩大的形势,罗斯福立即作出反应,扩大“中立区”的范围,并在“中立区”建立海军基地,这说明在当时美国已经开始着手应对战争威胁,B项正确。美国卷入二战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排除A项;1941年7月,美国并没有放弃中立政策,排除C项;美国确立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是在二战结束后,排除D项。

18、1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国际格局的真正转折点,以欧洲为中心并支配世界的时代终于成为历史的陈迹,取而代之的是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时代”和所学知识,可知两极格局的基础是雅尔塔体系,C项正确;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组成部分,排除A项;联合国家宣言是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确立的标志,排除B项;联合国是雅尔塔体系的组成部分,排除D项。故选:C。17.答案:(1)事件:洋务运动。评价: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工业化)起步;对自然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战争威胁,增强国防力量;基础薄弱,增强经济实

19、力。(3)相同:都注重发展重工业不同:新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重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协调发展解析:(1)事件:依据材料“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他们不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得出洋务运动。评价:从对近代化的影响角度分析,得出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工业化)起步;从对自然经济的发展角度分析,得出对自然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从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角度分析,得出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最终的结果分析,得出但是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2)特点:依据材料“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

20、原因:从国家安全角度分析,得出战争威胁,增强国防力量;从本国的国情角度分析,得出基础薄弱,增强经济实力。(3)相同:依据材料“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得出都注重发展重工业。不同:依据材料“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得出新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重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协调发展。18.答案:(1)态度:中国态度积极,英国比较消极。原因:中方:西南地区受到日军威胁,中国对外联系的通道中断。英方:担心中国势力进入缅甸,削弱英国的影响力,危及到英国的利益。(2)影响:牵制了日军,一定程度减轻了国内抗战的压力

21、;巩固了大后方;保障了中外通道的畅通,有利于中国的持久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配合了盟军在东南亚的反法西斯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解析:(1)态度:根据材料“蒋介石随即向英美明确表示,一旦条件允许就将出兵协助英国防卫缅甸”“英国仍未对联合作战问题作认真考虑和充分准备,不同意中国军队进入缅甸布防”得出中国态度积极,英国比较消极。原因:中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南地区受到日军威胁,中国对外联系的通道中断。英方,根据材料“国始终不忘防范中国势力深入缅句”可知,担心中国势力进入缅甸,削弱英国的影响力,危及到英国的利益。(2) 影响:根据材料“中印公路全线打通,大批

22、援华物资运到中国”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一定程度减轻了国内抗战的压力、巩固了大后方、保障了中外通道的畅通、有利于中国的持久抗战、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及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等角度进行分析。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B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所示是发表于1904年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欧洲政治态势是( )A.严重对立,战争一触即发B.巴尔干半岛成为矛盾的焦点C.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对峙D.英德矛盾加剧,英法接近2.世界:一部历史认为,“19世

23、纪末的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随着大战持续进行,孤立主义政策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由此可见,一战时期的美国( )A.与西欧国家经济利益趋同B.永远放弃了孤立主义外交政策C.为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战D.谋求匹配经济实力的国际地位3.美国人埃利克方纳在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中说:“威尔逊从欧洲回来时把新创立的国联看成是战争的最佳遗产。但许多美国人担心,参加国联意味着美国将长期而漫无边际地卷入其他国家的事务之中。由来白马萨诸塞的参议员亨利卡伯特洛奇领头的反对派则声称,国联将使美国丧失采取行动的自由。1919年11月和1920年3月,参议院两次拒绝

24、接受凡尔赛和约。”最终美国没能加入国联,该结果的影响足( )A.导致国际联盟权威性大打折扣B.致使美国的称霸战略失去依托C.有利于美国推行大陆均势政策D.利于美国在亚太地区主导局势4.尤布尔金在三个列宁中认为,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后来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列宁的“改良”是( )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取消实物配给制实行自由贸易5.下表是1937年-1990年美国、苏联、英国、日本四国钢铁产量(单位,百万吨)统计表。其中分别对应的国家是( )年份国家1937年17.75

25、.813.251.41950年27.34.816.687.81970年11693.328.3119.31990年154110.316.589.7A.苏联、英国、日本、美国B.美国、苏联、英国、日本C.美国、苏联、日本、英国D.苏联、日本、英国、美国6.1920年五一劳动节前后,北京、上海都举行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这些活动( )。北京李大钊主持北京大学理科纪念“五一节”活动;何孟雄等8名同学乘汽车游行,沿街散发劳动宣言;北京大学平民演讲团走向街头宣讲五一劳动节的历史和意义;邓中夏赶赴长辛铁路工厂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演说上海4月18日陈独秀参加工界7个团体发起的“世界劳动节纪念大会”筹备会,发表关

26、于劳工问题的演讲。5月1日上海工人冲破反动当局和帝国主义势力的阻挠,召开了庆祝大会,发表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动政府的通告A.为国共合作提供了舆论准备B.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群众运动相结合C.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D.呼吁工人阶级探寻救亡道路7.如图所示是某学者的著作中一个章节里的子目录。据此判断,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的是( )战争促发革命“印度重新发现了自己”印度尼西亚独立风云缅甸的新生西亚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以色列的诞生印支三国的浴血抗战A.第三世界现代化建设的浪潮B.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兴起C.二战后亚洲殖民体系的崩溃D.世界性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爆发8.阅读“20世纪30年代声援埃塞俄比

27、亚行动摘录”,这些行动说明( )许多亚非国家建立“保卫埃塞俄比亚委员会”,发起募捐运动印度商人拒绝卖粮食和工业原料给意大利中国共产党发表告埃寒俄比亚人民书,赞颂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B.法西斯主义遭到了亚非人民的抵制C.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得到广泛传播D.十月革命使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联合起来9.一位同学进行拓展阅读时做了如下笔记,他学习的内容应是( )土地改革:瓦解了半封建的大庄园制度,打击了传统地主寡头的势力国有化运动:提高了国民的民族主义意识,削弱了外国垄断资本官方党的改组:使总统选举和权力移交有序进行,有利于后来政局的长期稳定A.明治维新B.罗斯福新政C.卡德纳

28、斯改革D.赫鲁晓夫改革10.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2万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53%。英国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法国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这些措施( )A.践行了凯恩斯主义学说B.缓解了世界经济危机C.导致了金本位体制崩溃D.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11.下图所示漫画中,罗斯福向人们诠释新政,他宣称:“这是渐变,而不是革命。”画中的一棵大树结满了丰硕果实,都是新政措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听众是民间资源保护队B.“果实”包括公平劳动标准法C.揭示了新政是生产关系局部调整D.新政使美

29、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12.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国民收入(亿美元)6802201001706040国防开支所占比(%)1.55.79.123.514.528.2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C.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D.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13.下图名为漫画援助之手与自由火炬。左边的漫画上方有一个人,他正在用力摇动闸门的卷轴,升起的闸门上写着:美国对英国的援助。右边的漫画中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他们身后的带有镣铐的巨手象征着苏联。该漫画的寓意是( )A.

30、反法西斯国家应同仇敌忾B.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尖锐对立C.美国援英实则为遏制苏联D.美英两个大国操纵了世界局势14.在雅尔塔会议上签订的雅尔塔协定中明确规定:“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子恢复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中苏合办的公司”这一规定体现了雅尔塔会议( )A.以加强战后中苏军事与经济合作为宗旨B.是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的延续C.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D.是以苏联为主导的国际会议15.罗斯福在其提交雅尔塔会议的文件中说:“否决权与大国维持和平的特殊责任是完全相符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斯大林也指出:“新的国际组织为捍卫和平而采取的行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反希特勒德国的各大强国,今后也会一致和

31、协调动作。”这说明联合国的“大国一致”原则( )A.不利于联合国发挥作用B.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至关重要C.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产物D.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16.下图中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结合欧洲历史发展进程,对其时期判断正确的是( )A.图是一战之前B.图是一战之后C.图是二战之后D.图是当今时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2分。17.【战争与和平】某学习小组围绕战争搜集了以下资料,并展开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6分)材料一 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材料二 欧洲

32、列强军费军备情况表国家德奥意英法俄1904-1914年军费增长比例31%27%40%16%21%25%1914年常备军人数(万人)75.475.476.7近150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材料三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如果德国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材料四 法国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有维护安宁和协助改革的权力。1904年英法协约划定波斯(今伊朗)东南部为英国势力范围,北部为俄国势力范围,两者之间的地区为中立地带,对英俄两国

33、平等开放;俄国承认阿富汗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并承允英国代管阿富汗的外交。1907年俄英协定(1)材料一、二为研究一战的起源问题提供了哪些视角?(6分)(2)材料三、四能否说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斗有所缓解?为什么?(12分)(3)你认为还可以补充哪些新的视角研究一战的起源问题?(至少两个)(10分)(4)在研究历史事件原因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8分)18.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

34、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大国崛起解说词之十一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引自苏联兴亡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4分)(2)材料二中列宁提出“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为此,他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概括指出1921年前后苏俄农业政策的变化?

35、(8分)(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为克服严重的国内危机,采取的措施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4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2.答案:D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作为当时世界主要强国的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导致国联的普遍性和权威性大打折扣,A项正确;虽然没有加入国联,但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日益重要的国际地位成为美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最重要依托,在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成为最大受益者,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过分膨胀,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美国海军力量同英国并驾齐驱,美国称霸亚太的战略得以继续推进,排除B项;历史上推行大陆均势政策的

36、主要是英国,排除C项;未加入国联对于美国主导亚太地区没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B项正确。A、D两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具体表现,排除。苏俄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可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项错误。5.答案:D解析:1937年到1990年的钢铁产量中,1937年苏联为世界第二(美国第一)、欧洲第一,美国钢铁产量一直居于世界最前列。故选D项。其它选项均与题干不符。6.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李大钊等人深入劳工群众,领导1920年的纪念五一劳动节的活动,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开端,有利于马克

37、思主义在群众中的传播,故选B项;1920年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排除A、C两项;材料表格反映的是纪念五一劳动节,并未体现是否呼吁工人阶级探寻救亡道路,排除D项。7.答案:C8.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权。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断定殖民地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办法,进而走向了扩张的道路,而侵略矛头是埃塞俄比亚,并于1935年10月3日发动了侵略战争。在此背景下,许多亚非国家发起了声援埃塞俄比亚的行动,积极抵制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扩张,B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是在二战后,排除A项;“非暴力不合作”是印度民

38、族解放运动的特点,并未广泛传播,排除C项;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该生笔记学习的内容是卡德纳斯改革,故C正确;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有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三大政策,效仿西方国家制定宪法,与材料无关,故A排除;罗斯福新政是为了缓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故B排除;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故选:C。1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美国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2万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53%。英国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法国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

39、额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大危机爆发后,美、英等国提高关税,进行贸易战,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D项正确;材料中美英等国采取的措施与凯恩斯主义学说的主张不符,排除A项;关税战激化而非缓解了世界经济危机,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各国的金融政策和金本位体制,排除C项。故选:D。11.答案:C解析:“这是渐变,而不是革命”大意指的是罗斯福新政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C正确;听众是资产阶级,排除A;公平劳动标准法是1938年美国罗斯福政府通过的改善劳资关系的法律,排除B;“彻底摆脱了”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故选:C。12.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

40、33年希特勒上台,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互相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扩军备战,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据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及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故C项正确。13.答案:A解析:左边漫画说明美国对英国进行援助;右边的漫画说明英国、美国在传递自由火炬,而苏联被镣铐锁住,但是巨手朝向火炬的方向,意味着英

41、美和苏联有共同的诉求,二战时期反法西斯国家应该同仇敌忾才能维护自由,故选A项;苏联巨手朝向火炬方向,说明英美和苏联有共同的诉求,此时处于二战时期,排除B项;遏制苏联是在二战后,排除C项;美国援助英国,说明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下降,并不能操纵世界,排除D项。14.答案:C15.答案:B解析:考查联合国。材料中美苏两国领导人都强调联合国在战后能否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反 法西斯的几个大国能否一致和协调动作,能否在维护和平方面担负起特殊责任。二战后至今没有再发生新的世界大 战,就在于大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理性和协调,没有因矛盾和纠纷迎头相撞,故选B项。联合国的“大国一致”原则 有利

42、于联合国作用的发挥,排除A项;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产物,排除C项;联合国的“大国一致”原则 说到底就是世界大国主导世界事务,这不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发展,排除D项。16.答案:A解析:抓住奥匈帝国,可知这是一战前的地图;注意波兰的疆域,可知这是二战后;注意地图中已没有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可知这是慕尼黑阴谋后,二战前的地图;注意地图中波兰的疆域和东普鲁士,可知这是一战后的地图。故选:A。17.答案:(1)材料一:经济(竞争),材料二:军事(竞赛)。(2)不能。材料三反映了德奥意建立了针对法国的三国同盟,材料四反映了英法、英俄分别结盟,推动了三国协约的形成,致使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

43、团对峙的局面,其矛盾不断升级,国际局势日益紧张,加速了一战的爆发。(3)殖民地争夺;民众战争心理;科技;巴尔干问题;极端民族主义等。(4)历史的原则、全面(多元)的原则。解析:(1)材料一:根据材料“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可知,经济(竞争),材料二:根据材料二数据可以看出英国和德国以及主要的西欧国家存在军事(竞赛)。(2)不能。根据材料三可知,这一同盟是针对法国,反映了德奥意建立了针对法国的三国同盟,材料四反映了英法、英俄分别结盟,推动了三国协约的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致使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其矛盾不断升级,国际局势日益紧张,加速了一战的爆发。(3)补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起源还涉及殖民地争夺;民众战争心理;科技;巴尔干问题;极端民族主义等。(4)原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研究应当坚持历史的原则、全面(多元)的原则。18.答案:(1)主要特点: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政策:新经济政策。变化:从余粮收集制到实行固定粮食税。(3)意义: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建设的手段(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借鉴)。第 21 页 共 2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 A卷+B卷2套(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