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构的小说为什么值得一读再读:六上语文第四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解读这是一个典型的小说文体单元,课文是三篇小小说,快乐读书吧的整本书阅读涉及中篇(小英雄雨来)、长篇(童年)和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在众多文学体裁中,小说在现代文学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大多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都是以小说创作为主的作家,110多部获奖作品中,大多是小说作品(有34部是诗集)。相对于诗歌,小说为什么在现当代文学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呢?一般将文学作品分成四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从历史角度看,诗歌一直属于高雅的文学形式,为文人贵族所青睐,与平民的距离比较遥远;古代戏剧,在西方,是为贵族服务的;在中
2、国,属于不入流的文学形式;散文的读写对文学修养的要求也很高。唯有小说,是属于平民的、大众的。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西方现代小说兴起于18世纪的英国,当时工商业的发展,使得壮大起来的中产阶级有了这方面的需求一种通俗的文学形式来反映他们的观念和要求。的确,小说突破了诗歌的各种规范,突破了戏剧需要舞台来展示的局限,也比散文拥有了更自由广大的叙事空间,阅读门槛相对较低,尤其是小说是最能反映社会面貌、生活万象的文学形式,所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说的地位越来越高也就理所当然了。现代小说在中国的发展,起步于五四时期,这与社会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小说”一词,在中国文选中出现非常早,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
3、“小说”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中:“饰小说以干县令”,意思是修饰浅薄的言词以攀求崇高的美名。这里的“小说”,与指称文体形式的“小说”,不是一回事。东汉哲学家、经学家桓谭在新论中言:“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进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这里的“小说”,大略是指寓言一类的“短书”,也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文体形式之小说。汉书艺文志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这里的“小说”,指的是稗官到民间采集的一般小民所说的小话。根据鲁迅的观点,若推求中国小说的源流和发展,大抵可以从神话传说算起,接着是六朝时之“志怪与志人”,接着是唐朝的“传奇”,接着是宋朝的“说话”,再接着是明小说,然后是清小说,直至
4、走到了五四时期,有了现代小说。鲁迅先生讨论小说的起源,这段话很有意思和价值:我想,在文艺作品发生的次序中,恐怕是诗歌在先,小说在后的。诗歌起于劳动和宗教。其一,因劳动时,一面工作,一面唱歌,可以忘却劳苦,所以从单纯的呼叫发展开去,直到发挥自己的心意和感情,并偕有自然的韵调;其二,是因为原始民族对于神明,渐因畏惧而生敬仰,于是歌颂其威灵,赞叹其功烈,也就成了诗歌的起源。至于小说,我以为倒是起于休息的。人在劳动时,既用歌吟以自娱,借它忘却劳苦了,则到休息时,亦必要寻一种事情以消遣闲暇。这种事情,就是彼此谈论故事,而这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所以诗歌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小说是散文,从休息时发
5、生的。这段话,也揭示了为什么现当代小说比诗歌更有“市场”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现当代小说的魅力,除了“门槛低”,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艺术价值上“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的确,人们阅读小说,就像“行路时带着一面镜子”。小说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往往会让人不知不觉地“对号入座”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有些影射社会现实问题的优秀小说会在某些国家被禁的缘故。好的小说,无论是短篇还是长篇,都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和读者的检验,从而获得经典的地位,比如鲁迅的阿Q正传、沈从文的边城、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等等。小说大多是虚构的,那些好小说不仅吸引人一读再读,更值得一读再读。对好小说来说
6、,“虚构”二字,重点是在“构”字上。“构”,繁体字作“構”,本义是将木材交叉架起来盖屋子。用木材盖屋子,如何架,才能既盖得美观,又盖得稳固,是需要知识和经验基础,再加上智慧的。故事无论虚实,“构”字上的功夫不够,就没办法将故事写成一部优秀的小说。怎样的小说才算“好”,是有一些普遍性标准可以衡量的。主题具有现实意义自不必说,还要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要有流畅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要有启迪性。其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的首要任务,是小说作品的核心元素,情节、语言、启迪性等,都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并通过人物形象显现出各自的价值来。选编进教材,为学生母语学习和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服务的
7、小说,应该是好小说,是经典或者可能会成为经典。那我们就先来一篇篇解读、鉴赏单元的三篇小说吧。谈歌的桥,是一篇表达特色鲜明的微型小说。我们撇开有争议的话题,主要从小说文体鉴赏的主要角度来讨论,即主要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安排、环境的描写、语言的特点等角度来解读。不得不承认,这篇500多字的微型小说,在叙事结构上,却有着匠心的设计。谈歌一定是希望能够用一篇微型小说来完成一次“宏大叙事”。铺垫、悬念、照应,这些是小说体裁常用的表现手法,桥当然也不例外。对于成熟的读者来说,小说到最后才交待老支书和小伙子的父子关系,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实属意料之中的情节安排也就是“欧亨利式结尾”。对于阅读经验并不丰富的小
8、学生而言,这种悬念和照应,是陌生的,新鲜的,由此带来的特殊的情感震撼和冲击就非同一般了,足以让学生刻骨铭心。虽然这一表现形式是课堂阅读中不可忽视的教学关注点,但这并非桥的表现形式的独特性所在。我们要讨论的“独特性”,不仅是针对小学生的,还是针对所有读者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特性那就是它诗的结构、简洁洗练的短句短段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节奏和张力。故事发生地是一个灾难现场。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
9、折回来。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这一自然灾难是突如其来的,令人措手不及,似乎长于文字叙述和渲染的作家也失去了用文字来驾驭现场的能力哪怕是在事后。所以,他用了许多句号,短句一个接一个,短段一个接一个,因为灾难现场与句号、短句、短段一样,紧张,紧急,紧迫,仿佛一刹那间一切都会被洪水淹没,吞噬,都会消失殆尽“像泼。像倒”“势不可挡”。其实,对于作家,这似乎不关乎文字的驾驭,而完全出自心灵的直觉,这种直觉自自然然地化作这些句号、短句、短段,将读者也置身灾难的现场。面前的场景,迅疾,压抑,令人血脉贲张的节奏,巨大的心理张力,让读者
10、和作者一起喘不过气来。其实,所有巨大的自然灾难不都是这一狰狞而突兀吗?地震,海啸,飓风.自然界的这种种“大手笔”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固然无法阻止这类灾难的发生,但也并非在灾难面前真的连叙事的能力都没有了,相反,巨大的灾难总是成为人类“宏大叙事”的背景之一。灾难来临之时,总会有大写的“人”在场。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从这一刻开始,史诗性的结构带来的建筑之美,把一个光辉的老党支部书记山一般的形象,雕成一尊令人仰视的精神塑像。一排排句子被砌得严严整整,如同坚实岿然的大堤。汹涌的波涛,肆虐
11、的洪魔,在老党支部书记的崇高精神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宏大叙事”也罢,平凡叙事也罢,都离不开细节。桥的情节悬念跌宕,震撼人心,其发展推进靠的却是一个个细节。这些细节描写几乎都集中在老党支部书记的神态、言语和动作上,它使读者对老党支部书记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让读者心中生出诸多的疑惑。紧张,崇敬,疑惑,震撼.多种强烈的阅读体验交织于读者心中,这正是作者希望达到的表达效果,是读者意识的成功实践。洪水退去,悬念揭示老党支部书记,小伙子,原是一对父子谁的鼻子不蓦地一阵酸楚呢?悲壮!悲怆!人心俱震颤,天地亦动容!情节和细节中,往往蕴含着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中,最大的矛盾冲突不是桥只有一座,而且是“
12、窄窄的木桥”,要逃生的人却有一百多,而是在肆虐的洪水面前,惊慌失措本是绝大多数常人的必然反应,但老汉却“像一座山”,不仅不惊慌,还那么沉着坚定。这一矛盾冲突,就是为了突出一个大写的“人”。文本的这一“宏大叙事”的特质,其蕴含的教学价值到底是什么?情节上的悬念与照应,大雨和洪水的环境描写,这些表达上的特色是“应然”的教学内容选择,它们是本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也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那么,简洁洗练的句段、诗的形式结构、紧张的叙事节奏等表达特点该如何进行教学定位并落实?好的文章是言语形式和思想内容的完美统一体。毫无疑问,桥正是这样一篇言意相谐的微型小说。正如前文的解读,用心走进文本,丰富而强烈的阅
13、读体验与小说的这些言语形式特点密不可分就是因为作者运用了简短的句段、诗的形式结构和内在的紧张节奏来叙事,才使得读者的心始终处在一种紧张亢奋的状态,欲罢不能,掩卷唏嘘。无需分析,无需讲解,先让学生的心静下来,再静下来,然后打开课文,虔诚地走进文字营造的情境当中。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用心地读,用心去感受:一步步行走在文本当中,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描写使你经历怎样的阅读心理历程?让学生在每一处触动自己心灵的文字旁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并想一想为什么会带来这样的感受。读完之后,梳理从文本中一路走来的情感体验的心路历程,结合具体的句段,边朗读边交流,边交流边有感情地朗读。相信,小说外在的言语形式与内在的
14、思想情感的完美结合,便以最感性的姿态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再让学生从头到尾咀嚼一遍吧,一句一句,一段一段,注意一排排的短句短段,像诵读、品味诗歌一样地咀嚼五百多字的小小说,是如此简短,如此紧凑,却又如此绵长,如此震撼心灵,紧张、崇敬、悲怆、震撼.诸多情绪一下子涨满了读者的心这,的确是“宏大叙事”。再说说小说的主题。小说塑造了一个“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老党支部书记形象,作者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个故事来张扬“党性”,歌颂“党性”最崇高的党性,就是像老汉那样,不惧生死,先人后己,舍己救人。但是,如果直接从人物形象理解的角度来欣赏,这篇小说的艺术性并不能得到更多的加分。更符合作品构
15、思设计的切入点应该是课题“桥”字。为什么要用“桥”作为小说的题目?“桥”,从表面上看,指的是故事中那座“窄窄的木桥”,它让村子里的一百多人幸免于难。但在那危机关头,一百多人能够顺利过桥,完全有赖于老汉的组织。否则,惊慌失措的人们很难顺利通过这座窄窄的木桥。所以,如果说这座木桥可以被称为生命之桥,那也是因为老汉的献身精神为它注入了生命的意义真正让人们转危为安的,是老汉,这座桥,是一位普通的老党支部书记用自己和儿子的血肉之躯筑起来的。“桥”,其实是一个隐喻,既隐喻老汉就是可歌可泣的生命之桥,也隐喻像老汉这样的共产党员,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党员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群众着想的最坚实的最可信赖的
16、“桥”。一个人可以其普通人的身份用人性的光辉筑一座生命之桥,也可以一种特殊的身份,例如共产党员的身份,用信仰的力量筑一座生命之桥。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无疑是一篇闪耀着永恒的人性光辉的经典作品。桥中的人物形象给人壮怀激烈的震撼,穷人中的人物形象留给读者的是深沉温暖的感动。普通人的善良,不关乎大义,只关乎人性。这就是伟大作家的深刻和洞察。很多人都从穷人中读出了“穷人的不穷”,“不穷”指的就是人性中的“善良”,因“善良”而被定义为“内心世界的富有”。这么解读当然没有问题,但并没有真正触及穷人的核心价值毕竟,物质上富有的人,同样会拥有人性中的“善良”,我们并不能以物质的贫富来评价“善良”的含金量高低。
17、“穷人”的善良之所以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并不是与富人对比而得出的判断,而是相对于“穷人”自身的物质能力而言,伸手相助需要做出巨大的自我牺牲。如果一味强调“穷人不穷”,就会将穷人的善良与富人的善良对立起来,甚至有将穷人的道德置于富人之上的嫌疑。托尔斯泰用题目来强调故事主人公的穷人身份,用意就在于让读者看到,人性的善良并不关乎物质的贫富穷人在物质上依然是穷人,但物质上的贫穷与心灵里的善良,并不是相悖的,穷人同样会拥有善良之心和自我牺牲的勇气。这就是故事最大的矛盾冲突之处养活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很不容易,面对邻居留下的两个年幼孤儿,到底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对桑娜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是把故事这一矛盾冲突凸显
18、出来的艺术选择。这样的艺术选择,让“虚构”的小说,更拥有了生活的真实毕竟,一个在物质能力上能够多负担两个孩子的女人,是不会产生这样强烈而复杂的心理冲突的。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是为突出人物形象服务的。穷人中的环境描写运用了对比的策略屋外恶劣的气候,屋内却“温暖而舒适”。这样的对比,放在很多情况下,可能并不具有多么突出的表达效果这种对比似乎是常见的。但联系小说的第二自然段,这样的对比就鲜明地突出了主人公桑娜勤劳持家的形象,也为后面的善良之举埋下了伏笔。穷人之所以成为经典,与其描写之细腻、真实有密切关系。细腻表现在对桑娜的心理描写上,也表现在对桑娜的举止描绘上,还表现在对桑娜和渔夫的神情刻画和对话描写
19、上。几乎每一处,都值得细细品味、咀嚼。相比于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后的心理和举动,这两句更值得关注:“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其内心深处人性的善良驱使她这样做的。穷人的故事也是虚构的,之所以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让桑娜夫妻的善良形象深深印刻在读者心里,关键就是托尔斯泰“构”的功力。除了前面分析的环境描写、人物行动的细节描写外,还有就是叙述视角的选择整个故事围绕桑娜的行动展开,叙事节奏就是桑娜的心理节奏。这样的选择和构思,让故事情节更加集中,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主题也就能够随着人物形象的丰
20、满而得到彰显和引起读者的共鸣。金色的鱼钩以红军长征作为叙事背景,讲述了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这是一个字里行间都氤氲着缅怀思绪的故事,第一人称的写法、朴实如话的叙述、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故事和人物一步步走进了读者心灵深处,炊事班长的形象和那枚鱼钩一起,印刻在了读者的心里。同样,故事的叙述视角很重要。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不是以第一人称来讲述这个故事,情绪情感还会这么强烈而真切吗?极有可能,在情感表达上,就会减损大半了。第一人称中的“我”置身其中,与炊事班长同呼吸共命运,文字间的情感就是自自然然真真切
21、切的流露,情节、细节等也因此而笼罩于“我”的心理氛围中,给读者带来更加清晰的情绪情感体验。作为虚构的小说,这一篇的“构”值得从创作背景和源泉上来追索。背景是这样的故事中的炊事班长有人物原型,名叫王玉清。1935年11月,红二方面军解放了黔西县城,王玉清参加红军。过草地时,王玉清想到一个办法,部队发给战士们整理内务缝补衣物的缝衣针,烧弯了做成鱼钩,没多久就钓到两条半斤重的鱼。再找来枯枝,升起火,用脸盆煮起鱼汤来。鱼香把同志们吸引过来,每人都分到了一碗鱼汤。后来,战友们也学着王玉清的办法钓到了鱼。解放后,老红军王玉清把珍藏多年,已经长满了红锈的鱼钩,送到了军博,这就是今天我们在军博看到的那枚金色的
22、鱼钩,也就是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原型。联系这样的背景和原型,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这句话:“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红军长征途中,涌现了很多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革命英雄,他们为了长征的胜利,为了照顾和保护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革命英雄的事迹都是令人感动的,但不一定都有特别的情节和细腻的细节,也不一定都牺牲了生命,直接真实地讲述任何一位革命英雄的故事,可能都不一定能给读者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加入作者巧妙的“构”思,从不同长征英雄的事迹中选择和整合素材,再进行叙事手法上的匠心运用、细节上的丰富等,就能创作出一个主题鲜明、人物和环境典型、情节独特并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大单
23、元教学设计这么解读下来,三篇课文的学习价值也就渐渐清晰起来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小说文体的共性特点,也感受到不同小说的个性特征,对小说文体建立起比较丰富的初步的感性认识,水到渠成地激发学生尝试创作的欲望。说到“创作”,第三单元学习中建立的“方法服务于目的”的认知观念十分重要,需要积极迁移到故事小说的创作尝试中来。也就是说,学生尝试写“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的“虚构的故事”,“为什么写”决定了“写什么”和“怎么写”。更清晰的构思线索应该是这样的:要塑造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即主题)用怎样的一件事来塑造人物形象这件事中的关键的情节有哪些人物是在怎样的环境中行动的人物在这件事中哪些表现(语言、动作、
24、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突出了他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还可以进一步构思:作为讲述故事的作者,是做一个故事之外的讲述者,还是同时作为故事的参与者。也就是说,无论是要成为一个越来越高明的小说阅读者,还是一个尝试创作的作者,学生都要认识到小说大多以虚构的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它以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往往离不开典型的环境、丰富曲折的情节。小小说如是,中篇、长篇亦如是。虽然快乐读书吧以“经历与成长”为主题,但重点还是学习小说的阅读和鉴赏,并给对尝试创作小说的学生以更多的启示。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中,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对学生的写作启示应该更大。从这一点来看,课堂上,在三篇课文阅读学习的基础上,再从爱
25、的教育中选择一两个故事来欣赏,是可以从选材和构思上给学生带来更多帮助的,例如曾经选编进教材的争吵小抄写员等。读小说,写小说(创编故事),是这个单元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读小说,要学会“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这是小说这一文体的特点所要求的。也就说,阅读小说,简单地了解小说写了怎样的故事,贴标签式地评价故事中人物有怎样的特点是不够的,更要读明白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为什么这些人物形象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既然是“生活故事”,为什么还需要“发挥想象”,还需要“创编”?这里的“生活故事”,实际上所指就是“大多是虚构”的小说。学生创编的生活
26、故事中,也要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也需要通过环境描写、情节安排来突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品质。这是一个典型的读写结合的单元,以读促写是必然的选择。如果学生能够创编出符合小说一般特点的生活故事,那就说明已经很好地达成了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一个什么样的情境任务,能够驱动学生的学习期待和积极性,同时又能很好地整合单元学习内容、资源和方法呢?你知道什么是小说吗?你读过哪些小说呢?如果我们要创建一个迷你小说馆,你能够为小说馆推荐优秀的小说作品吗?如果小说馆开馆之际还要组织一次小说征文,在征文的基础上开个故事会,除了积极撰写参赛作品,你还能做些什么呢?对,已经六年级,读了很多书的我们,要在教室里布置建设一个
27、迷你小说馆,还要为庆祝开馆举行一次小说征文,然后开个故事会,期待每个人的精彩表现哦。基于这样的学习情境创设,单元核心学习任务也就清晰了创建班级迷你小说馆,参加小说馆开馆征文和故事会。这个核心任务可以落实的KUD目标梳理如下:学生将知道(K):1.什么是小说。2.小说通过曲折的情节、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描写来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学生将理解(U):小说通过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学生将能做(D):1.结合小说作品中的情节安排、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2.创编一篇小说(生活故事)。3.选择、推荐自己心目中的好小说给班级迷你小说馆,策划和参与开馆故事会,评选出自己喜欢的同学创编的小说
28、,并说明理由。为了帮助学生有层次有逻辑地建构学习体验,循序渐进地发现和理解大概念,核心学习任务需要分解为以下子任务。子任务一:探究什么是小说任务说明:通过谈话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在明确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小说的基础上,结合导语页,借助学习单自主研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什么是小说。在学生对小说文体有了初步理解后,发布单元核心学习任务和成功标准。板块一: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什么是小说。一、出示学生读过的不同文体课文(童话、寓言、散文、诗歌),做出文体判断。二、阅读导语页,学生质疑。三、借助学习单自主研读单元内容,小组合作探究“什么是小说”。1.通读课文,自主完成字词学习和积累。(1)为了能在讨论时提供有价值
29、的思考,我将桥读了( )遍,穷人读了( )遍,金色的鱼钩读了( )遍。(2)我新认识的汉字有 。(3)我积累了一下新词。桥:穷人:金色的鱼钩:2.完成下面的学习单。小说文本主要人物人物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主要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桥穷人金色的鱼钩“什么是小说”探究结论3.组织分享各小组眼中的“小说”。板块二:发布单元核心学习任务和成功标准。子任务二:体验怎么读小说任务说明:通过细读桥穷人,体会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与情节安排、环境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关系,从多个角度探究小说故事的构思智慧,然后自主阅读金色的鱼钩争吵小抄写员等作品,选择其中一篇分享自己是怎样阅读小说的,有哪些阅读收获。一、桥是一篇怎样的小说1
30、.分享:读完这篇微型小说后,你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听读:老师朗读这篇小说,边听边将自己感受深刻的内容做上记号,然后进行分享。3.自读探究(1)这篇小说的句子和段落与自己平时读过的文章比较,你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2)找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情景,批注自己的感受,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理解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4.欣赏结尾:当你读到小说最后四个自然段时,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推荐阅读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常春藤叶。5.讨论:小说题目为什么用“桥”?结合讨论,进一步理解党支部书记“像一座山”的形象。(1)小说为什么用
31、“桥”为题?(2)小说中的哪一句话既能够表现党支部书记在人们心目中的样子,又能够突出他的精神品质?二、穷人为什么是一篇好小说1.联结经验,激发学习兴趣(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桥,感受到了在危难面前老支书舍己为人的伟大,我们还从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来体会了老支书这一形象。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叫穷人。一提起穷人,你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在生活环境、吃住条件等方面阐述穷人的特点。)(2)联系跳水和资料袋,了解作者及作品,激发阅读兴趣。2.自主探究,发现小说特点。(1)谈话明确探究任务:穷人被认为是一篇非常经典的短篇小说。请你认真读一读这篇小说,从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以及它们之间的
32、关系等方面,思考这篇小说有哪些特点让你觉得它值得推荐给更多的人阅读欣赏,并将推荐理由罗列出来。(2)交流分享。根据学生的交流,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品质特点;相机进行小练笔;联结自己相似的体验,写一写当时的心理活动。3.聚焦题目,探讨主题理解。(1)思考:小说为什么用“穷人”为题?(2)组织交流,联系桥跳水以及自己读过的其他小说,拓展理解小说题目中的创作智慧。三、金色的鱼钩自主阅读。1.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后交流:你如何理解“金色的鱼钩”这个题目?2.如果你是故事中的“我”,多年后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看到了这枚“金色的鱼钩”,脑海中会重新浮现出哪些画面?把小说中这些画面情节找
33、出来,说说为什么浮现的是这些画面情节?(理解这些画面情节对刻画老班长的作用。)3.联系背景资料,结合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讨论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故事中的炊事班长有人物原型,名叫王玉清。1935年11月,红二方面军解放了黔西县城,王玉清参加红军。过草地时,王玉清想到一个办法,部队发给战士们整理内务缝补衣物的缝衣针,烧弯了做成鱼钩,没多久就钓到两条半斤重的鱼。再找来枯枝,升起火,用脸盆煮起鱼汤来。鱼香把同志们吸引过来,每人都分到了一碗鱼汤。后来,战友们也学着王玉清的办法钓到了鱼。解放后,老红军王玉清把珍藏多年,已经长满了红锈的鱼钩,送到了军
34、博,这就是今天我们在军博看到的那枚金色的鱼钩,也就是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原型。四、拓展阅读争吵小抄写员。1.自主阅读,完成学习单(表格)。小说主要人物形象印象深刻的情节环境描写及作用我的评价争吵小抄写员2.组织分享,进一步促进对小说文体特点的理解。3.推荐课下自主阅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子任务三:小说创作试身手任务说明:在阅读欣赏单元课文以及争吵小抄写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自己尝试创作一篇短篇小说的兴趣,迁移“方法服务于目的”的认知观念,精心选材,发挥想象,根据“生活的影子”“虚构”故事。故事要通过情节安排和环境描写,以及细节描写塑造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实现自己的表达目的。一、回顾单元核心学习任
35、务,发布迷你小说馆征文活动方案。1.回顾单元核心学习任务,说说自己需要为创建班级迷你小说馆做些什么。2.发布征文活动方案。征文目的:为班级创建迷你小说馆贡献一篇自己用心创作的小说,在开馆故事会上分享自己的小说,并参与评选出班级第一届馆藏优秀原创小说。征文对象:全班所有师生。征文内容:一篇小说(生活故事)。征文要求:1.故事是虚构的。2.故事是围绕主要人物展开的。3.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吸引人,能够突出主要人物的特点和品质。4.有环境描写,环境描写能为突出主要人物服务。5.有心理活动描写。征文时间:(根据班级大单元实施实际时间决定)征文奖励:1.所有征文都会得到细致指导。2.所有作品都有机会在
36、迷你小说馆开馆故事会中得到朗读展示。3.每个作者都会得到一枚迷你小说馆馆藏作品纪念章。4.被评为优秀作品的,还会得到奖品。二、明确要求,自主创作。1.以课本上提供的第一个例子,集思广益,讨论如何发挥想象,进行构思。环境:开满丁香花的校园人物:淘气包张明 雷厉风行的班长王寒冰 充满活力的年轻班主任李军(1)创编之前先理清人物关系和主要人物,张明、王寒冰、李军的各自人物特点已经提供了,同学们可以结合已有经验来判断三人中谁是主要人物,这个故事大致是围绕谁来展开的?(这里提示一点:确定下来谁是主要人物后不是固定不变的,后面创编过程中如有违和之处可以调整,人物要和环境、情节贴合)(2)在开满丁香花的校园
37、这一环境中,三人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故事情节要能塑造人物形象,比如淘气包张明的淘气、顽皮是怎么在故事中体现的?(3)梳理了大致故事脉络后,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丰富细节,加入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尤其是心理活动是本次习作训练的重点,使人物形象更鲜活、立体。(4)口头创编分享。2.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表达意图,自主构思,创作。三、交流评价,两度修改。1.小组内分享,相互评价结合征文要求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2.根据小组同伴评价,进行修改。3.誊写后教师评价。4.课堂讲评后二度修改,再誊写投稿给征文小组。子任务四:创建迷你小说馆,举行班级故事会任务说明:以爱的教育自主阅读为契机,开展
38、童年整本书共读,发现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的异同,对什么样的长篇和中篇小说是好小说建立自己的认知,为创建迷你小说馆选择更多小说拓宽思路和视野,然后再读更多的基础上为迷你小说馆推荐作品,并用一段话从不同角度写明推荐理由。开馆庆典上,举行班级故事会,被抽中的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一、关于小说,一起了解更多。1.说说自己知道的小说分类。2.根据小说分类,交流自己读过的小说属于哪一类。二、共读童年。1.了解故事背景和作者的童年。2.共读1-5章,结合“快乐读书吧”的阅读提示,明确阅读任务,制订阅读计划。3.自主阅读,梳理情节和人物关系,结合故事内容评价主要人物。4.分享阅读收获,结合好小说的一般标准讨论交流这部小说为什么会成为经典。三、提供书单,自主选择小说进行阅读,为迷你小说馆选择馆藏小说。四、创建迷你小说馆,举行班级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