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主讲主讲 王王 蕾蕾/副教授副教授|第一节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对象会计对象|第三节第三节 会计的任务会计的任务|第四节第四节 会计的方法会计的方法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古代会计: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到封建社会末期 我国会计产生于西周,发展于唐宋(“四柱清册”),在明清才得到完善(“龙门账”,即单式记账迈向复式记账)。国外会计发源于欧洲,13世纪初借贷记账法在意大利首被采用。古代会计的职能:核算2、近代会计:15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末 特点:借贷记账法不断完
2、善和发展;成本会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近代会计的职能:核算与监督3、现代会计:20世纪50年代到目前特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 离,是进入现代会计的标志;现代电子技术与会计融合导 致“会计电算化”的产生。职能:核算、监督与参与决策结论:会计是随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经 济的需要而产生与发展的;会计的发展水平以当时的科技水平 为条件;会计的发展反过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二、会计的定义:二、会计的定义:其一:会计是信息系统P3 其二:会计是管理活动P4 三、会计的主要特点:三、会计的主要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严格以凭证为核算依据;有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四、会计的目的:四、会计的目的:三个满足,一个提
3、高。即满足政府宏观调控、投资者决策、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五、会计的基本职能:五、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职责与功能。1、会计的核算(或反映)职能:定义:P7 内容:会计法第10条特点:主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核算已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全过程;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要求:真实性要求 完整性要求 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禁止性行为 2、会计的监督职能:定义:P8 内容:合理、合法、高效性 特点: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监督;既对价值又对实物进行监督;既有内部监督又有外部监督。要求:建立“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即:单位内部的监督
4、社会监督 国家监督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是基础,没有核算,监督就失去了依据;同时,也只 有在监督下核算,才能提供真实 可靠的会计信息。3.会计的参与经营决策的职能 会计对象是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由于企业、行政和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不同,所以会计对象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如: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 商业企业的会计对象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示意图:会计的基本任务是:P15 1、核算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2、监督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遵守国家法纪、会计制度,维护所有者和债权人
5、的利益;3、评价财务状况,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4、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见教材|第一节 会计的假设前提|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三节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 及其要求|第四节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 现制 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千差万别,如果要用统一的方法去核算所有的企业,就有必要确定一下使用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假设前提。一、会计主体假设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凡是实行独立核算 的企业、单位都是会计主体。它必 须具备三个条件: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会计主体假设:是要求会计核会计主体假设:是要求会计核算必须首先明确会计核算的特定算必须
6、首先明确会计核算的特定对象是谁,即明确会计工作为谁对象是谁,即明确会计工作为谁核算和核算谁的问题。它确定了核算和核算谁的问题。它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的经济实体也可以是非法人的经济实体。二、持续经营假设二、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假设在可以预假设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不会面临破产、清见的将来,企业不会面临破产、清算,企业将会按既定目标持续不断算,企业将会按既定目标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并按既定的用途使用地经营下去,并按既定的用
7、途使用现有资产,同时也将按原先承诺的现有资产,同时也将按原先承诺的条件清偿债务。条件清偿债务。有以下理由支持此假设:有以下理由支持此假设:1.任何一个企业主观上都希望能任何一个企业主观上都希望能够持续经营,并朝此努力;够持续经营,并朝此努力;2.尽管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破尽管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破产清算的风险,但谁也无法预见产清算的风险,但谁也无法预见确切的时间;确切的时间;3.从实际看,大多数企业都能从实际看,大多数企业都能持续经营,破产清算的只是少数。持续经营,破产清算的只是少数。作用作用:正是因为有了此假设,企:正是因为有了此假设,企业的资产才能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业的资产才能以历史成本计价,
8、而不是现行成本计价;会计核算才能不是现行成本计价;会计核算才能采用权责发生制;才有资本金保全采用权责发生制;才有资本金保全的问题。的问题。三、会计分期假设:三、会计分期假设:要对不间断的经营活动过程要对不间断的经营活动过程进行计量、记录和报告,唯一的进行计量、记录和报告,唯一的办法就是假定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办法就是假定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可以间断的,并且可以人为的划可以间断的,并且可以人为的划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期间,会计人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期间,会计人员可以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员可以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这就是报表,这就是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作用作用:便于定期记账、算账:便于定期记账、算账
9、和报表,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和报表,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四、货币计量假设:四、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以货是指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此假设有两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此假设有两层含义:层含义:1.货币作为计量的共同尺度。货币作为计量的共同尺度。2.假设货币币值是相对稳定的。假设货币币值是相对稳定的。记账本位币: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记账本位币: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以外币为主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用某种外币作为记账的企业,也可以选用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会计报表应当折算成人本位币,但编制会计报表应当折算成人民币反映
10、。民币反映。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其目的就是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其目的就是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反映经营者受托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和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为此责任和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为此就必须要求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质量特征。就必须要求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质量特征。根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八项: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八项:可靠性可靠性相关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重要性谨慎性谨慎性及时性及时性 1.可靠性:可靠性:基本准则第基本准则第22条规定:企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
11、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完整。其含义有三:其含义有三:真实性:会计反映的结果应当与真实性:会计反映的结果应当与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一致。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一致。会计资料要真实,就必须:会计资料要真实,就必须:一切会计资料必须如实反映企一切会计资料必须如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实际;业经济活动的实际;会计记录严格以凭证为依据;会计
12、记录严格以凭证为依据;计量计量、记录记录、报告不允许伪造;报告不允许伪造;凭证凭证、账簿账簿、报表不允许涂改报表不允许涂改 账证账证、账账账账、账实账实、账表一致;账表一致;财务分析不允许掩盖薄弱环节财务分析不允许掩盖薄弱环节和弊端。和弊端。准确性:计算准确无误准确性:计算准确无误 可靠性:会计记录和报告要做到不可靠性:会计记录和报告要做到不偏不倚,不受主观意志左右。偏不倚,不受主观意志左右。2.相关性:相关性:会计信息要与经济决会计信息要与经济决策相关联。人们可以策相关联。人们可以 利用会计信息利用会计信息做出各种决策。做出各种决策。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
13、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4.可比性:可比性:会计核算应当采取统会计核算应当采取统一的会计政策,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的会计政策,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做到:企业的会一致,相互可比。做到:企业的会计信息纵向、横向均可比。计信息纵向、横向均可比。5.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在会计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实核算时,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是仅仅依照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是仅仅依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据。例如:融资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例如:融资租赁
14、租入的固定资产其所有权虽然不属于企业,但由产其所有权虽然不属于企业,但由于该项固定资产实际被企业所制,于该项固定资产实际被企业所制,所以企业把它当作本企业的资产入所以企业把它当作本企业的资产入账。账。6.重要性:重要性:财务会计报告在全财务会计报告在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对于有关影响会计信息使的同时,对于有关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重要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用者的重要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对于相对次要的会计事项,在映。对于相对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可适当简化处理。7.谨慎性:谨慎
15、性:会计核算中,对可会计核算中,对可能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应当合理预能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应当合理预计并予以入账(但不得虚列支出)计并予以入账(但不得虚列支出);而对可能发生的收入和收益则不能而对可能发生的收入和收益则不能提前入账(但不得隐匿收入)。提前入账(但不得隐匿收入)。例如: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金例如: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金 8.及时性:及时性:会计核算应当及时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包括:对当期发生的会计事进行。包括:对当期发生的会计事项应当在本期内及时处理,不要延项应当在本期内及时处理,不要延至下期;财务会计报告应在会计期至下期;财务会计报告应在会计期间结束后的规定日期内编制完毕并间
16、结束后的规定日期内编制完毕并及时报出。及时报出。一、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含义一、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含义 1.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要素的确认:确认确认是决定将交易或事项中的是决定将交易或事项中的某一项目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某一项目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告的过程。录和列入财务报告的过程。确认确认需要解决三个问题:需要解决三个问题:该不该确认?该不该确认?确认为什么要素?确认为什么要素?什么时候确认?什么时候确认?包括初始确认和最终确认两种包括初始确认和最终确认两种 初始确认的条件:初始确认的条件: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
17、能流入或流出企业(可能性在流出企业(可能性在50%以上);以上);有关的价值以及流入或流出的有关的价值以及流入或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最终确认(在报表中列示)最终确认(在报表中列示)的条件:的条件:既符合要素定义又满足确认条既符合要素定义又满足确认条件的项目才能在报表中列示。件的项目才能在报表中列示。2.会计要素的计量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P35 历史成本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即售时的金额)可变现净值(即售时的金额)现值(未来价值的折现)现值(未来价值的折现)公允价值(在公平交易中,熟公允价值(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
18、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的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的金额)金额)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P35-36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基本准则第第43条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条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特殊情况需采用其他计量属计量。特殊情况需采用其他计量属性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性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二、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要求二、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要求 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出:企业会计核算时应当合理划分企业会计核
19、算时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所产生的:凡支出所产生的效益仅涉及本会计年度的,是收益效益仅涉及本会计年度的,是收益性支出。性支出。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凡支出所产生的:凡支出所产生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是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是资本性支出。本性支出。2.收入与费用配比:收入与费用配比:收入与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在同一个会计期间入账。比,在同一个会计期间入账。3.历史成本计量:历史成本计量:企业的各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除国
20、家另有规定际成本计价。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外,企业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由于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货币收支由于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货币收支与经济业务本身在时间上并不完全一与经济业务本身在时间上并不完全一致,即致,即收入和费用有跨期现象收入和费用有跨期现象。那么企。那么企业在核算收入、费用时,是根据收到或业在核算收入、费用时,是根据收到或支付款项的日期作为划分收入和费用归支付款项的日期作为划分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依据呢?还是以取得收款的权力属期的依据呢?还是以取得收款的权力或支付款项的责任作为划分收入和费用或支付款项的责任作为划分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依据呢?这就形成了两种会计归属期的依
21、据呢?这就形成了两种会计处理基础。前者是收付实现制,后者是处理基础。前者是收付实现制,后者是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P37 按按收付款的日期收付款的日期来确认收入和费用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的归属期。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P38 收入收入按销售是否成立来确认(销售按销售是否成立来确认(销售成立记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否则成立记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否则不记收入,即使款项已经收到)。不记收入,即使款项已经收到)。费用费用按受益期来确认(即谁受益谁负担)。按受益期来确认(即谁受益谁负担)。而会计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而会计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在权责发生制
22、下,要用到在权责发生制下,要用到“待摊费待摊费用用”和和“预提费用预提费用”两个账户。两个账户。练习:练习:会计会计课内课外练习课内课外练习|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节 会计方程式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也是会计报表的框架和基础。会计有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一、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核算的依据和指标形式;是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二二.各要素的概念、特征、内容:各要素的概念、特征、内容: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基
23、本特征基本特征;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包括购买、生产、建造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有所有权或至少有控制权。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确认资产的条件确认资产的条件(同时满足)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包括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内容:内容:货币资金 流动资产 短期投资 应收及预付款 存货资产 长期投资 非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2、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将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基本特征:基本特征:负债是由
24、以往事项所导致的现时义务。即“过去发生”的原则在负债的定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负债在将来必须以债权人所能接受的经济资源来加以清偿。即负债是将来应该以牺牲资产为代价的一种受法律保护的责任。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其金额可以计量)流出企业。表现为交付资产、提供劳务、转移股权等等。确认条件确认条件(同时满足)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包括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扣: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在公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在公司又称为股东权益。司又称为股东权益
25、。包括:所有者投入的包括:所有者投入的实收资本实收资本、直接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即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即资本公资本公积积)、留存收益()、留存收益(盈余公积盈余公积和和未分配利未分配利润润)。)。基本特征(与负债比较):基本特征(与负债比较):4、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基本特征:基本特征:收入是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收入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最终导致所以者权益的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可计量。收入最终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
26、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收入的构成:收入的构成:基本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不包括:营业外收入5、费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基本特征:基本特征:费用产生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费用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费用最终导致企业所以者权益的减少。但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且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可确认。包括:包括:成本和费用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即生产成本和劳务成本。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营业税金、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
27、。营业税金是指企业营业活动应当负担并根据营业收入确定的各种税费。如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期间费用,即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6、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A、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 其他业务利润 期间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投资净收益B、营业外收支净值C、所得税净利润ABC 注意注意:行政事业等单位的会计对象与企业不同,只有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个会计要素。会计方程式是会计要素之间的某种等量关系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
28、的理论依据。一、前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或:资产 权益 会计恒等式 二、后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利润收入费用 动态会计方程式 三、六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综合会计方程式 因为利润的最终表现形式仍是各种资产。四、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 等式的影响: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在会计上称为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经济业务必备的条件:能用货币计量;可以改变会计要素具体项目 的数量和内在联系。举例:(略)结论:同类项目有增有减,且增减等量;异类项目等量增加,或等量减少。|第一节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二节第二节 复式记账原理复式记账原理
29、|第三节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第四节第四节 总账与明细账总账与明细账(一)会计科目(简称科目)(一)会计科目(简称科目)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会计科目: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会计六要素)进行科学分类所规定的名称。意义: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归类、核算和监督的工具;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规范会计核算和加强会计监督的重要手段。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P41科目设置要结合会计对象的特 点和管理的要求;科目设置既要强调统一性,又 要考虑适应性;科目设置应保持总体上的完整 性和各科目之间的互排性;科目设置要保持相对稳定性。三、
30、会计科目的分类:三、会计科目的分类:P44 A.按经济内容分类(最直接最基本的分类):工业企业可分为:资产、债、工业企业可分为:资产、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类。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类。B.按会计科目提供核算指标的详按会计科目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细程度分类:一般可分为一般可分为总科目和明细科总科目和明细科目两类目两类,必要时两者之间还可增,必要时两者之间还可增设二级科目(子目)。设二级科目(子目)。(二)账户(二)账户一、设置账户的意义一、设置账户的意义 科目只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科目只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类并命了名,而无内容进行了分类并命了名,而无法将该内容增减变化记
31、录下来,法将该内容增减变化记录下来,所以有必要在设置科目的基础上所以有必要在设置科目的基础上开设和运用账户来记录这些变化。开设和运用账户来记录这些变化。1.账户: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账户: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连续、系统的记录,以反映资金连续、系统的记录,以反映资金增减变化情况及结果的工具。增减变化情况及结果的工具。2.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按科目设置账户的名称;账户是按科目设置的,是科目的具体运用。的,是科目的具体运用。联系:联系:两者都是按经济内容对会两者都是按经济内容对会计计对对 象的分类,分类的口径
32、一致,象的分类,分类的口径一致,核核算的内容和范围一致。算的内容和范围一致。区别:区别:科目只反映经济内容是什么;科目只反映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反映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反映经济内容是什么,而且反映该内容的变化而且反映该内容的变化;科目的作用是为了开设账户和科目的作用是为了开设账户和填制凭证用的,而账户的作用则填制凭证用的,而账户的作用则是系统的提供某会计对象的会计是系统的提供某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报表和管理用的;资料,为编制报表和管理用的;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方法之一,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方法之一,而设置科目只是设置账户的内容。而设置科目只是设置账户的内容。二、账户的基本结构二、
33、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数账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数量变化的工具。而经济业务的数量变化的工具。而经济业务的数量变化不外是增、减两方面。所量变化不外是增、减两方面。所以账户在结构上也相应分为左右以账户在结构上也相应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两方,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记减少。可见,每个账户反映四个指可见,每个账户反映四个指标,且四者的关系为:标,且四者的关系为:期末余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本期增加本期减少 至于账户的左右两方,究竟至于账户的左右两方,究竟哪一方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哪一方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就取决于记账方法和账户性质。就取决
34、于记账方法和账户性质。账户的具体内容:账户的具体内容:P55一、单式记账法:一、单式记账法:P46二、复式记账法:二、复式记账法:1.定义: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定义: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登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登记的方法。方法。2.原理:由于资金运动都是两方原理:由于资金运动都是两方面的变化(同增同减或有增有减)面的变化(同增同减或有增有减)所以必须在至少两个账户中同时所以必须在至少两个账户中同时登记,这便是复式记账原理。登记,这便是复式记账原理。3.特点:特点:a.需要设置完整的需要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账户体系
35、b.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都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都按规定的科目,至少在两个相关按规定的科目,至少在两个相关联的账户中登记,可充分反映资联的账户中登记,可充分反映资金的金的来龙去脉来龙去脉;c.对会计记录的结果可以进对会计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行试算平衡试算平衡。4.种类:种类:借贷记账法(通用)借贷记账法(通用)增减记账法(不用)增减记账法(不用)收付记账法(不用)收付记账法(不用)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1.定义:定义: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化所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化,都以都以“借借”“贷贷”为记账符号,为记账符号,用相反的方向,用相反的方向,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
36、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全面系统,全面系统的记录经济业务的方法。的记录经济业务的方法。理论依据:理论依据:会计要素的划分及会计恒等式。会计要素的划分及会计恒等式。资产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2.记账符号: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以借贷记账法以“借借”、“贷贷”为记账符为记账符号。号。“借借”的含义:的含义:表示资金的数量变化:表示资金的数量变化:既表资产增加,成本费用的发生;既表资产增加,成本费用的发生;又表权益减少,收入收益的结转。又表权益减少,收入收益的结转。表示账户性质:表示账户性质:凡期末余额在借方的账户属资产凡期末余额在借方的账户属资
37、产类账户。费用类账户期末无余额类账户。费用类账户期末无余额。“贷贷”的含义:的含义:表示资金的数量变化:表示资金的数量变化:既表权益增加,收入收益的取得;既表权益增加,收入收益的取得;又表资产减少,成本费用的结转。又表资产减少,成本费用的结转。表示账户性质:表示账户性质:凡期末余额在贷方的账户属权益凡期末余额在贷方的账户属权益类账户。收入、收益类账户期末类账户。收入、收益类账户期末无余额。无余额。3.账户结构:账户结构:a 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P62 b 权益、收入、收益类账户权益、收入、收益类账户:P63 c 双重性账户:双重性账户:4.记账规则:记账规则:“有借必
38、有贷,借贷必相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举例:举例:会计会计课内课外练习课内课外练习5.对应账户:对应账户:在运用复式记账法登记经济在运用复式记账法登记经济业务时,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在两业务时,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登记。这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登记。这样,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之样,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间便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存在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对应账户。着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对应账户。利用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利用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资金的解资金的来龙去脉来龙去脉。举例:举例:6.会计分录:会计分录:定义:确定每项经济业务应借定义:确定每项经济业
39、务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记录。应贷的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记录。要素:账户名称要素:账户名称 对应关系对应关系 金额金额 种类:简单分录(一借一贷)种类:简单分录(一借一贷)复合分录(一借多贷复合分录(一借多贷 多借一贷多借一贷 多借多贷)多借多贷)7.用用“丁丁”字账户登账:字账户登账:8.结帐:结帐:9.试算平衡:试算平衡:用来检查验证账户用来检查验证账户记录正确性的方法叫记录正确性的方法叫试算平衡试算平衡。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有: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有:A.余额试算平衡余额试算平衡 所有账户期末所有账户期末 所有账户期末所有账户期末 借方余额合计借方余额合计 贷方余额合计贷方余额合计
40、B.发生额试算平衡发生额试算平衡 所有账户借方所有账户借方 所有账户贷方所有账户贷方 本期发生额合计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额合计本期发生额合计注:试算平衡法只能检查验证账注:试算平衡法只能检查验证账户记录是否平衡,不平衡肯定记户记录是否平衡,不平衡肯定记录或计算有错;但平衡并不能说录或计算有错;但平衡并不能说明记账正确,因为象整笔经济业明记账正确,因为象整笔经济业务漏记、重记;记错了同类账务漏记、重记;记错了同类账户;借贷方向记反了等这一类错户;借贷方向记反了等这一类错误,通过试算平衡无法发现。误,通过试算平衡无法发现。一、设置总账和明细账的必要性一、设置总账和明细账的必要性 总账总账是依据
41、总分类科目开设是依据总分类科目开设的,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内的,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账户,能够提容进行总括核算的账户,能够提供某一具体内容的总括核算指标,供某一具体内容的总括核算指标,属统驭性账户。属统驭性账户。明细账明细账是依据明细分类科目是依据明细分类科目开设的,是对某一经济业务进行开设的,是对某一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的账户,能够提供具体明细核算的账户,能够提供具体经济业务活动的详细资料,属从经济业务活动的详细资料,属从属性账户。属性账户。总账可以根据管理的要求下总账可以根据管理的要求下设若干个明细账,总账对其下设设若干个明细账,总账对其下设的明细账起统驭作用,而明细
42、账的明细账起统驭作用,而明细账对其总账起着补充和说明的作用。对其总账起着补充和说明的作用。二、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二、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 为了使总账与其明细账之间为了使总账与其明细账之间起到统驭和补充的作用,保持总起到统驭和补充的作用,保持总账和明细账记录的一致,使两者账和明细账记录的一致,使两者能够相互核对,确保核算资料的能够相互核对,确保核算资料的正确完整,必须采用平行登记的正确完整,必须采用平行登记的方法。即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方法。即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根据同一会计凭证,既在有务,根据同一会计凭证,既在有关的总账中进行总括登记,又在关的总账中进行总括登记,又在有关明细账总进行
43、明细登记。有关明细账总进行明细登记。平行登记的要点:平行登记的要点:同期同期(同依据同依据)同方向同方向同金额同金额三、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 平行登记完成后,为了检查记录的正确性,应编制总账与明细账本期发生额及余额的核对表(见P79表211)进行核对。|第一节第一节 供应过程的核算供应过程的核算|第二节第二节 生产过程的核算生产过程的核算|第三节第三节 销售过程的核算销售过程的核算|第四节第四节 财务成果的核算财务成果的核算|第五节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五节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一、供应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一、供应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 1.材料采购的核算及成本计算材料采购的核算及成本计算 2.增值税进项税
44、额的核算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核算 3.材料的收、发、余的核算材料的收、发、余的核算 其中:材料采购成本的核算包括:其中:材料采购成本的核算包括:买价:买价:供货方开来的发票价款供货方开来的发票价款 采购费用:采购费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采购过程中发生的 费用费用 外地运杂费外地运杂费(运费、包装费、运费、包装费、装卸费、搬运费等装卸费、搬运费等)定额内的途中损耗定额内的途中损耗 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注:注: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专设采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专设采购机构经费、市内运输费也属于购机构经费、市内运输费也属于采购费用,但为了核算方便,一采购费用,但为了核算方便,一般在般在“管理费用管
45、理费用”中开支;供应部中开支;供应部门和仓库发生的经费不属于采购门和仓库发生的经费不属于采购费用,在费用,在“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中开支;定中开支;定额外损耗,应查明原因,由责任额外损耗,应查明原因,由责任人赔偿,记入人赔偿,记入“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意;意外损失应在外损失应在“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中列支。中列支。材料成本的计算:材料成本的计算:材料采购成本材料采购成本=买价买价+采购费用采购费用 确定材料采购成本的原则:确定材料采购成本的原则:a.对于可直接归属于某种材料的对于可直接归属于某种材料的 直接费用,应依据有关凭证直直接费用,应依据有关凭证直 接计入该材料的采购成本中。接计入该
46、材料的采购成本中。b.对于不能直接归属于某种材料对于不能直接归属于某种材料 的间接费用,则应先按一定的的间接费用,则应先按一定的 标准在有关材料间进行分配,标准在有关材料间进行分配,再据以计入各材料的成本中。再据以计入各材料的成本中。分配标准:材料的重量比分配标准:材料的重量比 材料的买价比材料的买价比 材料的体积比材料的体积比 分配方法:分配方法:P824.增值税:增值税:P84 定义定义 征税范围征税范围 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 税率税率(无特殊说明时一般按(无特殊说明时一般按 17%的税率计)的税率计)5.物资验收入库:物资验收入库:二、供应过程所需要的主要账户二、供应过程所需要的主要账户
47、 1.“在途物资在途物资”账户:账户:2.“原材料原材料”账户:账户:3.“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应交增值税”账户:账户:4.“应付账款应付账款”和和“应付票据应付票据”账账户:户:5.“预付账款预付账款”账户:账户:三、供应过程的主要业务举例三、供应过程的主要业务举例 见见P97-100及及补充资料。补充资料。四、材料发出和结存的核算四、材料发出和结存的核算 1.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A.实地盘存制:B.永续盘存制:C.两种盘存制度的优缺点:2.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 A.先进先出法 B.后进先出法 C.个别认定法 D.加权平均法 E.移动平均法 常用的方法是加权平均法。一、
48、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一、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 1.费用及生产费用的核算;2.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其中:费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叫费用。费用按发生的环节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生产费用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叫生产费用。包括:为生产产品所耗的材料,生产工人的工资及职工福利费,厂房和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以及生产单位(如车间)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制造成本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按一定种类的产品进行归集和分配,就形成了产品的制造成本(生产成本)。期间费用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的费用。这些费用很容易确定其发生的期间
49、,但难以判断其所归属的产品,故不计人产品成本中,而是从当期损益中扣除。包括:管理费用:P167 财务费用:P167 营业费用:P180二、产品成本的构成项目:二、产品成本的构成项目:1.直接材料:生产产品直接消消耗的材料。如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及动力等。2.直接工资: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等。3.其他直接费用: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福利费。4.制造费用:生产单位(如车间)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车间范围内的人员工资、福利费、折旧费、水电费、差旅费、修理费等等。其中:直接材料、直接工资、职工福利费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则是先归集后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记入
50、生产成本。P174分配率=制造费用生产工人总工资A产品:A产品工人工资分配率B产品:B产品工人工资分配率三、生产过程所需要的主要账户三、生产过程所需要的主要账户1.“生产成本”账户;2.“制造费用”账户;3.“库存商品”账户;4.“应付职工薪酬”账户;5.“待摊费用”账户;6.“预提费用”账户;7.“固定资产”账户;8.“累计折旧”账户;9.“管理费用”账户;10.“财务费用”账户。四、举例:四、举例:见书或补充资料一、销售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一、销售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1.确定销售是否成立,收入可否增加。其标志:物权转移;收到货款或取得索款权;已售产品的主要风险已转移。2.货款、增值税税款的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