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2023春精编版).docx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5114917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147 大小:31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2023春精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2023春精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2023春精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2023春精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2023春精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单元内容概述】人文主题本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四篇课文。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多彩,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纯朴、独特与美好。这些课文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课文编排古诗词三首精选了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的诗词。乡下人家描绘了农家不同时节独特、迷人的景致。天窗则写了乡村儿童从天窗中获得想象的乐趣。三月桃花水是略读课文,展现了乡村田野的明丽春光。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提示学生阅读课文体会情感的方法,“初步”强调了教师教学

2、时应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度。为了落实这一语文要素,本单元的选文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的认知经验,便于学生理解和想象。所选文章情感表达是比较明显的,为学生“初步体会思想感情”提供了支架。交流平台则启发学生比较课文关键语句的表达,梳理初步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我的乐园”,习作要求是“写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一习作要求跟本单元语文要素相互联系,通过抓住关键语句,融合习作的情感表达。【单元核心目标】1.在活动体验中,能根据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抓住关键语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初识表达思想感情的关键语句。2.在阅读的引领下,能写出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

3、,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注意用关键语句表达情感,将自己的快乐融入习作,写出乐园“乐”在哪里。【单元任务群目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1.认识2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正确读写26个词语。2.朗读并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卜算子咏梅。发展型学习任务群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想象体会句中的画面和情境。能认真倾听,记住别人话语的要点,并准确转述。能读懂书面通知要求,根据对象进行转述。能联系语境,展开联想,选择词语说一说乡村或城市生活。拓展型学习任务群1.推荐阅读:春种秋收像风一样奔跑。2.实践活动:(1)让学生亲身走进乡村,感受生活的美丽景致

4、,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2)根据通知要求及对象正确转述。1 古诗词三首【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乡村生活独特、迷人的景致,丰富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感受乡村生活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能根据课文描绘的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思维能力学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审美创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是如何通过关键语句表达情感的,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课前解析】本课由三首古诗词构成,前两首分别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及杨万里的名作。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选自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共有六十首,全诗都是写景,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诗句浅近通俗,

5、却意境悠远。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一幅明丽、活泼的乡村春景图,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整首诗给人留下了无尽想象的空间。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的曲调、句数和字数,“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整首词清新质朴,浅显易懂。本课既有诗又有词,词是首次作为精读课文来学习。为了更好地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主读诗,继而抓住诗中不同景物的特征展开联想,体会乡村生活的情趣。【教学目标】1.会认“杂、篱”等6个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正确、流利、有

6、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默写宿新市徐公店。【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自主识字,会读“杂、篱”两个字,会写“杂、稀、蜻、蜓、蝶”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4.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

7、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教学过程】一、单元主题导入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眼前的这些美丽的乡村图景给了你怎样的感觉呢?是啊,独特的风景常常让我们的心头为之一震。你们知道吗?纯朴的乡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更是一幅和谐的画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感受一下诗词中的田园风光吧。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板书诗题。设计意图由单元主题导入课文,谈话切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学习兴趣。二、理解诗题,走近作者1.请同学来读诗题。教师相机指

8、导“兴”的正确读音,强调应该读第四声。2.教师指导理解词语意思。四时:四季;田园:田家乡村;杂兴:随性而写的诗。3.教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诗人)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的诗,其中的第二十五首。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4.简介作者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家”。著有石湖集吴船录等。三、初读古诗,指导写字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听范读,注意古诗停顿节奏。(2)学生活动:小组比赛齐读古诗,注意读好句子,读好诗歌朗读节奏。2.指导书写生字。“蜻、蜓、稀、蝶”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别是“

9、杂”字,下面的部分不是“木”;“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设计意图初读古诗,学写生字,为学生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四、再读古诗,感知内容1.教师提问: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是什么情景吗?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小声自读古诗,用笔圈一圈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预设: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落、蜻蜓、蛱蝶。3.齐读古诗。(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设计意图通过圈画古诗中的景物,感知古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学生通过自身的读、思、悟去感知古诗,大大地提升了课堂的效率。五、学习诗文,品读古诗1.交流学法。提问: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

10、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预设1:可以借助课文注释理解。预设2: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理解。预设3:还可以问老师。小结: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咱们就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2.学生自学。3.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说,指名说)(1)教师问:刚才,你读懂了哪句?(指点“肥、稀”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肥:个大饱满,汁多鲜美;稀:稀稀落落。(2)教师引导: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整句诗的意思: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

11、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格外诱人;田里麦花已雪白,油菜花却谢了,显得稀稀落落。(3)教师随机点拨,注意语言表述上的流畅。设计意图交流学习古诗的学法,理解诗句意思,让学生在品读古诗的过程中加深领悟。4.品读古诗第一句和第二句。教师引导:前两句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板书:金黄 肥 雪白 稀)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呢?(对仗工整)预设: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2)教师引导:谁来告诉老师,这两句诗是静景描写还是动景描写?预设:静景描写。(板书:静态美)(3)教师提问:这两处静景的描写可以看出初夏农村景物怎么样地生长?预设:蓬勃。5.教师提问:用到我们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你能说

12、说三、四句古诗的意思吗?(1)教师指导理解“篱落”“蛱蝶”的意思。(2)整句诗的意思:白天变长了,路边的篱笆在夏日映照下,没有行人经过,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6.教师引导:怎样理解诗句中的“日长”?(板书:日长)回顾一下,我们刚刚说的诗中所选取的景物是初夏时节。联系生活想一想,初夏时节,白天时间逐渐变长。7.教师引导:那为什么篱笆处没有人经过呢?(板书:无人过)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初夏白日变长,庄稼蓬勃生长,也是农民们忙碌的时候。从侧面反映出了农事的繁忙。8.想象画面,感悟诗情。教师提问:再读后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出示课件14、15)教师给予学生

13、填充式想象画面,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六、再读古诗,交流探究1.教师引导: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预设: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第四句中写“蜻蜓蛱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以动写静。(板书:蜻蜓蛱蝶飞)小结:后两句诗用蜻蜓、蛱蝶的翻飞来衬托村中的幽静,从侧面写出了初夏农事正忙,所以行人少见。诗歌妙在后两句,画留空白处,诗有言外意,写出了田园生活宁静闲适的气氛,余味无穷总结: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板书:以动衬静)2.指导朗读用轻柔、舒缓的语气带着节奏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朗读节奏,体会意境。教师引导:同学们刚刚读得真棒,现在老师还想

14、请大家伴着音乐再读一读。准备好了吗?开始。3.教师提问:学到这里,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预设: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4.巧背诵。听一听,唱一唱。(1)教师引导:巧背诵,你会填吗?梅子( )( )杏子( ),麦花( )( )菜花( )。日长篱落( )( )( ),惟有( )( )( )( )飞。(2)教师引导:会背会填了,现在和老师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吧。七、主题概括及延伸拓展1.主题概括。这首诗用梅子黄 、杏子肥、麦花白 、菜花稀 ,描绘了初夏江南的田园风光,同时写出了农民的忙碌,表达了对乡村景色的喜爱之情。2.拓展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插

15、图和前面学到的方法读懂古诗,积累古诗。八、课堂演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徐、疏”2个字,会写“宿、徐、疏”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学习根据诗句理解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2.教师过渡: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诗题。3.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引入课题,进而揭示课题,读好题目,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理解诗题1.

16、教师引导:你在哪里见过“宿、徐”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预设: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2.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开的客店里。3.教师: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吧!宿/新市/徐公店设计意图解诗题的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从字到词、再从词到句的理解为后面学习古诗奠定了基础。三、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作者简介: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他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家”。著有诚斋集等。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光

17、宗绍熙三年(1192年)。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家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宿新市徐公店。四、初读古诗,解决字词1.教师提出要求: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1)学生听视频范读,并小声跟读。(2)学生根据课件中划分的朗读节奏小组练读。2.教师组织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先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借助课文注释及其他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指导书写“疏”。“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第一笔是横撇,下面的“止”不要忘记短横,最后一笔横要变成提。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预习课文

18、,解决字词障碍,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4.了解古诗描写的季节。(1)自由朗读后交流: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描写的是哪个季节?预设:杨万里在诗中写到的景物有“篱落”(篱笆)“一径”“树头”“黄蝶”“菜花”(油菜花)。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篱落”指的就是篱笆;“树头”是指树枝上。从树头新绿、油菜花看出描写的是暮春时节。(2)再读诗句,读通顺。五、重点突破,理解诗意1.学习一、二句古诗。(1)教师提问:看看图,说一说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重点解析“篱落、一径深、新绿、未成阴”。选代表展示交流:预设:篱笆很稀疏,小路

19、很长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联系学过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理解“径”。(2)教师引导: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吧!小组交流说诗意,再在全班交流:稀稀疏疏的篱笆旁,一条乡间小路伸向远方。客店旁的树还未形成浓密的绿荫,树枝上绽出嫩绿的新叶,迎着春光生长。板书:静景:篱笆 小路 树指导朗读:这两句描写的景色幽静又美丽(板书:美丽),带着对这幅美景的喜爱之情朗读一下吧!注意读的时候“篱落疏疏”语调要轻快,语气不要太重。“一径深”语调舒缓,语音绵长。带上古诗的朗读节奏再大声地读一读吧。2.学习三、四句古诗(1)重点解析“急走”:奔跑。根据语

20、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2)整句诗的意思是:忽有几个儿童嬉笑着跑来,追捕两三只翩飞的黄蝴蝶,却见蝴蝶飞入黄灿灿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3.想象画面。教师引导: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此时此刻,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预设:我仿佛看到了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黄山的菜花丛中没法找寻。板书:动景:儿童扑蝶教师引导: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则动画片吧。你能告诉老师,这一幅幅动景的描写,让人觉得怎么样吗?你能根据关键词想象画面吗?(出示课件38)预设:真有趣啊。(板书:有趣)过渡:谁能告诉老师,孩子为什么找不到黄蝴蝶了?(因为菜花是黄色的,蝴蝶

21、也是黄色的。教师引导:此情此景,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可联系语文书第3页课后习题第二题)设计意图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抓住关键句,想象画面,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进一步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六、课堂总结,再现课文1.教师引导:古时候的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诗人对乡村生活更是充满了喜爱之情,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想一想,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预设: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一幅明丽、活泼的乡村春景图。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2.本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用喜爱的语气再读一读吧。(1)教师引导:“无处寻”语调舒缓,语音绵长,给人意犹未尽之感。(2)让我们一起伴着音乐再来

22、读一读这首古诗吧。全班齐读古诗。3.教师过渡:能带着感情读了,能尝试背诵吗?( )疏疏一径深,树头( )( )。儿童( )追( ),飞入( )无处寻。4.主题概括。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一幅明丽、活泼的乡村春景图,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七、拓展延伸,小结学法1.教师提问:调动我们的积累,你能说说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吗?预设:借助注释、联系插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理解意思。抓住事物想象画面。通过画面体会感情。2.拓展杨万里舟过安仁。八、课堂演练,课后作业1.课堂演练。2.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宿新市徐公店,交代注意事项。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3、背诵课文。2.认识“锄、剥”2个字,会写“茅、檐、翁、笼、赖、剥”等6个字,适时引领学生理解“翁媪”“无赖”等词语的意思。3.朗读课文,放飞想象,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与美好,体会词人对温馨、平和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4.引领学生总结并运用“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的方法学习古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解题读题1.谈话导入。(出示课件50)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诗中的乡村风景让人沉醉,词中的风景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清平乐村居。板书:清平乐村居2.解诗题,知作者。(1)强调“清平乐”中“乐(yu)”的读音。(2)“清平乐”是词牌名。(词牌名

24、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和曲调。“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乡村生活。(3)拓展小知识。很多词题都由词牌名和题目两部分组成,用间隔号隔开,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3.了解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词作以豪放为主。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二、初读诗词,比较词与诗的不同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一字不差哦。2.学生自读课文。提醒:轻轻地读,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去寻找那种清静、平和、惬意的感觉。3.检查初读。教师播放范读,引导:谁来读给大家听? 教师提出要求:借助注释读;标出不理解的词语。(读得正确即

25、可,教师相机正音。重点强调“媪、锄、剥、亡”几个字的读音。4.指导写字。重点强调“檐”的写法。“檐”左窄右宽,右边的横画较多,注意间距均匀,长短不一,“言”上面一横最长。5.比较词和诗歌的不同点。教师引导:自由朗读这首词,结合前两首古诗想一想:词跟诗有什么不一样?词的特点:有长有短、上下两段、换韵脚。教师引导:在一首词中怎么样区分词的上阕和下阙?(上下阕之间留一点空。设计意图这个课时,所学题材和前面两首不一样。让学生清楚、直观地了解词和诗的区别,有助于学生在升入不同的学段后对这两者的概念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三、品读诗词(一)品上阕1.品读上阕“乡村美景图”(1)教师引导:孩子们,古人说“诗中有

26、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生简介画面: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2)品环境教师引导:好茶需要慢慢饮,好词需要细细品。下面我们就细细品来,用我们的想象去品出词中的图画。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这家的居住环境。谁来读词的一、二两句?板书: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教师提问:你从这两句中看到了什么景物?(预设:茅檐、草)教师:赏景不仅仅要用眼睛,还要学会用耳朵来聆听!这样的美景属于你,美美地读一读吧。教师引导: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茅檐”是用泥巴垒的墙,茅草盖的房,又矮又小,很简陋,为什么还给你们产生这样美的感觉呢?老师告诉你们:很多诗人都有“茅

27、檐”情结,“茅檐”这个词在诗人的笔下频频出现。一个“茅檐”,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宁静的诗意的小乡村。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感觉读出来。生齐读。提问:会读了,能理解意思吗?预设:低矮的茅屋旁,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溪边青草茂密,映衬得小溪更加清澈。板书:景美2.品上阕“翁媪对话图”(出示课件58)(1)重点解析“醉、吴音、相媚好、翁媪”。(2)词意:那是谁家的老两口啊,在屋前用吴地方言聊着天,喝酒逗乐,真是其乐融融。板书:醉里吴音相媚好(3)想象表达。教师引导:“醉里”是说谁醉?为何而醉?你能说一说吗?预设:说的是“翁媪(老翁和老妇)”醉。他们“醉”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预设生1:因

28、喝酒而醉;预设生2:因美好的景色而醉;预设生3:因家庭的和谐而醉;教师引导:虽然他们年岁逐增,青春不再,容颜已老,可是童心未泯。人们常说老小孩儿、老小孩儿,其实老人往往和孩子一样可爱。前面有同学提出“相媚好”这个词不懂。你们看图,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靠得很近,相互亲热地聊天,这就是相媚好。设计意图对于中段学生字词这块的教学,设计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品词析句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二)品下阙1.读一读词的下阙,说说下阙写了哪些人的活动。预设:大儿、中儿、小儿。品人物提问:他们在干些什么呢?预设:大儿锄豆、中儿织鸡笼。教师引导: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大儿在干什么吗?(预设:大儿在在田里除草。此刻,你能

29、给这幅画面取个小标题吗?(预设:大儿锄豆图。你能用一个词来夸夸大儿吗?(预设:勤劳能干。板书:大儿锄豆溪东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插图,根据刚刚所学,我们可以把这幅图叫做?(预设:中儿编织图。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怎样的中儿?(预设:心灵手巧。板书:中儿正织鸡笼过渡:谁能告诉老师,小儿子在做什么呢?请你找到词中描写小儿的这句词,大声地根据朗读节奏读一读吧。教师提问:小儿为什么要剥莲蓬?预设:因为夏季莲蓬成熟。这句话中有一个词“亡赖”,注意这个词的意思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在古代有许多词的意思到了现在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古今词义的差别,今后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词。教师引导:看着这

30、样在溪头剥莲蓬的小儿,我们可以把这幅图叫做?(预设:小儿卧剥图。此情此景,你的眼前仿佛看见了一位怎样的小儿呢?(预设:无拘无束,天真可爱。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儿可爱呢?(预设:小儿卧剥莲蓬)板书:小儿卧剥莲蓬了解莲蓬成熟过程。2.解词义,悟写法。(1)教师提问:学到这里你能说一说整这首词下阙的意思吗?预设:大儿勤劳,在溪东的豆田间锄草;二儿手巧,正在编织鸡笼;小儿最淘气可爱,在溪边剥莲蓬,自由自在。(2)教师点拨:下阙短短的24个字,却将三个孩子的情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像这种用简单朴素的文字来描写形象的手法,我们就把它叫做“白描”。(3)教师引导:三个孩子的描写,其中小儿的描写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他

31、是怎样剥莲蓬的呢?你能找到最能体现小儿形象的词吗?预设:卧。追问:你能告诉老师,你觉得这是一位个怎样的孩子吗?预设:调皮。教师引导:那,这位个调皮的孩子他可能会怎样卧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提出要求:请你用上“一会儿”把这个画面说一说吧。生自由说。师生小结提升:是的,小儿卧的姿势可多了,他愿意仰着就仰着,愿意师引说:他是多么快活、愉快、自由自在、幸福、惬意难怪冰心奶奶说“除了宇宙,世上最可爱的就是孩子”,就是你们,就是这个小儿。3.读完下阙,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请同学们先一起来看动画,然后填一填。( )的大儿子正在小溪东面的豆田里( );二儿子正在院子里用( )的双手编织( );(

32、)的小儿子,正( )在溪边,( )地哼着歌儿剥( )。四、总结全词,拓展升华1.教师引导:联系整首词,说说幸福的老两口心中有几重“喜”吧!预设:居住环境优美;夫妻恩爱和谐;儿子懂事可爱。板书:幸福和谐 安居乐业2.教师提出要求:怀着对美景和人物的喜爱齐读这首词。教师播放音乐,学生齐读。教师提示:上下阕间有停顿;下阙读出轻快之感。3.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诗歌词。巧背诵。听一听,唱一唱。教师指导学生诗词唱读。根据提示背一背。提示: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4.主题概括。(出示课件71)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农村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展现了悠闲 的农家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幸

33、福和谐、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的 喜爱和赞美之情。5.拓展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出示课件73)五、课堂演练。(出示课件74)【教学后记】2 乡下人家【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感受乡村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感受文章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思维能力学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通过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方法。审美创造揣摩优美的语句,想象画面,体会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课前解析】关注画面感:很强的画面感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瓜藤攀架图、花开三季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这些独立的图画组合在一起,层次丰富

34、清新,构成了一幅完整、独特、迷人的田园风景画。以文字描绘图画,给予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关注语言: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三个特点:其一,作者爱用短句描绘所见所感,节奏明快,适合朗读;其二,作者善用对比、衬托,让画面丰富鲜活;其三,作者善于赋予物以人的情态和动作,使句子形象生动。关注情感:细腻的描述中,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呼之欲出,同时契合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以想象画面为途径,直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构、冠”等 10 个会认字,正确书写“构、饰”等 15个会写字,会写“屋檐、构成”等 14个词语。2.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致。3.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

35、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教学重点】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构、冠”等10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会写“屋檐、构成”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地主要内容。3.体会乡下人家屋前屋后的美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乡下独特的风景。那么乡下的风景跟城市风景是不是大有不同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陈醉云的乡下人家

36、,去领略乡村风景。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1)自读课文,要求:先读读课后生字,然后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2)教师引导:听范读,圈画本课生字新词。2.学认字课件出示我会认的生字,教师问:没有加拼音的谁会读?教师追问:那加上拼音呢?指名读,再齐读。词语解释教师问: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呢?预设: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1)先在文中圈出“时令”,读词语所在的句子,根据句子想想“依着时令”的意思。依着时令:花朵根据季节特点,有顺序地开放。(2)借助画面(妇女们在河边拿着棒子洗衣服的图片),了解“捣衣”的意思。(3)同样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向

37、晚”的意思。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学习字词,解决字词障碍,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4)识字游戏:苹果熟了。三、整体感知,了解顺序教师引导:这篇课文,为我们勾勒出了乡下人家的美丽景色和幸福生活,处处都是一幅画。现在请同学大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请找出关键词句。预设:通过关键词句(屋前、门前的场地上、屋后、屋前屋后、屋后淌有一条小河、门前、屋前)空间顺序教师追问:课文仅仅是用了空间顺序来描写吗?季节上有没有变化呢?你能找到关键词句吗?预设:(夏天的傍晚、秋天到了)季节顺序。教师小结:这篇文章是通过空间顺序和季节顺序交叉描写。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1.教师

38、问:课文写了乡下人家的不少景物,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试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2.交流方法(一)感受屋前景方法一:(1)教师问:你所找的景物描写的是哪里的景呢?(屋前)描写了屋前的什么景物呢?(瓜架)教师小结方法一:位置+主要景物教师引导:这幅画的名字我们可以叫做屋前瓜架图板书:屋前瓜架图方法二:(1)教师问:这句话写了瓜藤在干什么?请你用圈圈一圈。(2)教师小结方法二:抓景物特征(瓜藤攀架图)教师小结:方法运用(请你用上“位置+主要景物”和“抓景物特征”这两种方法为后文的几个画面取好听的名字吧!也可以用你自己总结的方法!)(二)感受门前景(1)教师引导:请你运用这节课上学到的方法,

39、来给门前景取个名字吧。(2)预设:学生回答:我运用了第二种方法“抓景物特征”花、依着时令、顺序开放。(3)教师和学生共同取名字:花开三季图。板书:花开三季图(三)屋前屋后景(1)第二自然段过渡:乡下风景美如画,这么美的画面,请你也用上相同的方法。和老师共同去看看屋前屋后景吧。教师提出要求:用圈圈画出课文第二自然段中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呢?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呢?交流汇报:绿竹成荫图 雨后春笋图 板书:绿竹成荫图 雨后春笋图第三自然段教师引导: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又描写了什么动物?请你找一找,圈画出来。预设:母鸡,雄鸡,一群小鸡。教师引导:我们可以把这些鸡统一称为“群鸡”教师问:群鸡在干什么呢?你能找

40、到来圈一圈吗?学生回答:觅食教师引导:用上你所学到的方法,给这幅画取个名字吧!预设:群鸡觅食图板书:群鸡觅食图过渡:乡下人家美如画,那儿有成群的鸡,还有一群快乐的小鸭子呢!咱们一起取看一看吧。第四自然段教师问:一群鸭子他们在水中干什么呢?请你圈画出来。预设:游戏水中。教师引导:请用上你这节所学到的方法,也给这幅画取个名字吧。预设:群鸭戏水图板书:群鸭戏水图过渡:乡下人家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我们如痴如坠,夏天傍晚的乡下人家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第五自然段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乡下人家他们是怎么吃晚饭的呢?请你找到关键语句圈画出来。这样的一副画面,我

41、们可以把它取个好听的名字摆桌吃饭图板书:摆桌吃饭图过渡:寒来暑往。夏去秋来,秋天到了,乡下人家入夜后又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第六自然段吧。第六自然段教师问:乡下人家在入秋后又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吗?你能圈画出来吗?预设:月明、夜里、进入梦乡教师追问:这幅画卷,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可以是什么呢?用上这节课学到的方法试试吧。预设:月夜入梦图 板书:月夜入梦图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4.引导学生根据提示,概括课文内容。5.聚焦中心句,把握课文结构。(1)让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用笔画下来。结合学生交流,出示:乡下

42、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2)教师引导:课文是分总结构,结尾这一句是关键语句,总结了全文。五、指导写字1.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说说写字要点。强调“饰”的右半边短撇要盖住横,“序”的第三笔撇、第五笔点,“谐”白字短撇不能丢。重点指导“蹲、率”。“蹲”,“”第五笔短横在横中线上侧。“尊”第三横从“”上侧起笔,略宽;第四笔在竖中线上,框内短横靠近横中线;“寸”长横在“”下起笔,点画在竖中线右侧。“率”,“亠”居中,首笔点在竖中线上。“幺”在竖中线左右;末两笔的横段与点都在横中线,“幺”两边的四点左右对应,向中间聚拢。“十”横要长,竖在竖中线。2.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43、。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7、28)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2.品读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提高审美能力。3.随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导入新课: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作者都写了哪些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板书课题。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1.互动课堂(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找出作者描写了哪几幅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图。学生朗读汇

44、报,预设生:作者描写了乡下人家屋前的不同风光,瓜藤攀架图为我们展现了可爱的瓜架、花开三季图为我们展现了顺着时令盛开的花丛、雨后春笋图为我们展现了茂盛的竹林,春笋、鸡鸭觅食图为我们呈现了神气的大公鸡,负责的母鸡和水中游戏的鸭群、还有与美景为好友,温馨的摆桌吃饭图、伴着纺织娘的歌声的月夜入梦图。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各图景的独特、迷人之处。(1)教师引导:这样的图景都有哪些独特迷人之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请同学们先看到瓜藤攀架图,认真读一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读汇报,预设生:我发现这一段中出现了许多动词。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思考:很棒!由此可见,你读的很认真。请同学们把表示动作的词圈

45、起来。读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这处景物描写为什么要用这么多表示动作的词呢?教师点名答。预设生:这是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这样写可以让景物更加生动。教师点评并补充:非常正确,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用几个动词写出了瓜藤生长的过程,静中有动,把景物写活,写出了生气和活力。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对比手法:请同学们再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为什么会认为瓜架比石狮子、旗杆“可爱”多了呢?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见过石狮子吗?石狮子是什么样子的呢?教师点名答。预设生:因为石狮子是灰色的,瓜架的色彩丰富,石狮子是冰冷的,没有生气的,而瓜架是生机勃勃的。教师引导:为什么作者要提到冰冷无生气的石狮子呢

46、?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预设生:这是一种对比手法,写石狮子的单调可以凸显出瓜架的可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教师总结:作者运用了两种不同的写作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瓜藤攀架图,字里行间透着作者对乡村的喜爱之情。板书:瓜藤攀架图可爱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渗透作者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体会本文写作方法的精妙之处,帮助学生理解并感受文中描写的图景的独特迷人之处。(2)教师引导:原来简单的瓜架竟有如此迷人之处,接下来我们再一起看看下一幅图景。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2自然段中所描写的“花开三季图”,一边读一边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生提问。预设生:文中说“它们依着时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四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2023春精编版).docx)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