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小狗找朋友。选择字的正确读音涂上你喜欢的颜色。(8 分) 二、读拼音,写字词。(11 分) 1.b ba( )kn zhe( )弟弟 n( )可爱的样子, go xng( )地 xio( )了。 2.端 w( )ji( ),奶奶包的粽子 zhn( )好吃。 三、有趣的汉字。 四、读一读,找一找。 小腿 粽子 高兴 哥哥 故事 微笑 高原 月亮 读轻声的字: 五、照样子,写词语。 1.例:白白的(ABB 式) 2.例:荡来荡去(ABAC 式) 来 去 来 去 来 去 六、我来爬楼梯。 七、把句子补
2、充完整。 1. 一 就 。 2.你 吗? 3.天上有 。 4.原来花儿都在 。 八、课内阅读。 静 夜 思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用“ ”画出诗中的一对反义词。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 )。 A.非常喜欢看月亮 B.思乡之情 九、课外阅读。 天 上 的 云 天刚亮,妈妈就叫我起来看天上的云。 我走出来一看,天上的云可真奇怪。 有的像红红的花,有的像白白 的羊,有的像力气最大的象。 天上的云可真有趣。 1.第 自然段写云的样子。 2.天上的云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3.天上的云很 ,也很 。 4.写写你心中云的样子。 十、看图写话。 图上到了哪个节
3、日?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请你写一写。 第四单元提升练习参考答案第四单元提升练习参考答案 一、思 s 勇 yng 照 zho 原 yun 二、1.爸爸 看着 那 高兴 笑 2.午 节 真 三、床 床单 思 思念 叶 叶子 分 分开 四、子 哥 事 亮 五、示例:1.青青的 红红的 蓝蓝的 2.走来走去 飞来飞去 想来想去 六、阳光 今日阳光灿烂,我和家人去郊游。 分开 请你按颜色把这些玩具分开。 七、 1.我 想到这件事 发抖 2.今天高兴 3.美丽的彩虹 4.睡觉 八、1.床前明月光 低头思故乡 2.举头 低头 3.B 九、1.2 2.红红的花 白白的羊 力气最大的象 3.奇怪 有趣 4.示例:
4、天上的云像大大的棉花糖。 十、 示例:过春节,我们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拿着爸爸为我们买的鞭炮, 兴高采烈地放了起来。 首先,我用燃着的香把鞭炮点燃,只听 “磁” 的一声,一道火红的光芒闪烁出来,妹妹急忙捂住耳朵,只听 “砰” 一声,鞭炮就炸开了花,我和弟弟立刻拍手叫好。 附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文章归类一篇 一般来说,在小学语文辅导学习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尤为重要 的。在六年级总复习时,必须加大训练力度,指导他们掌握一些解题 方法和规律,不断提高阅读能力。今天大桥教育为大家带来小学语文 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中的文章归类部分, 通过不同的文章类型教给孩子 不同的阅读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 第一类:写人类文章 写人类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这类文章,主要通过对 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通过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的叙 述,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 阅读写人类文章时,学生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感悟人物的外在形象。 2读懂人物语言。 3分析人物动作。 4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 5关注人物所处环境。 6分析细节描写。 7抓住文章主要情节。 第二类:写记事类文章 写人类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这类文章有着比较鲜明 的特征: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四大要素的交代给我们的有效阅 读提供了重要信息。 做好记事类阅读题目,要求学生做到: 1仔细地去阅读,去发现作
6、者将要告诉我们的事情。 2对文章的篇章结构进行基本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能够比较精确 地概括出文段的段意,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能根据作品中提供的事情或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或看法。 第三类:咏物类文章 以描摹物体的形状、状态、色彩等元素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称为咏物 类记叙文。 阅读次类文章的方法是: 1 理解作者具体写了什么事物, 这个事物是什么样的, 有什么特点?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是写物的整体,后写物的部分;还是 先写物的部分,后写物的整体;是先上后下,还是与之相反,等等。 3要明白作者“咏”的物是什么,是怎样由事物展开丰富的联想去 “咏”的;事物和联想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通过联想作者表达了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 4仔细体会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第四类:绘景类文章 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大自然的各种风物景致、社会环境中的人文建 筑、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 阅读次类文章的方法是: 1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静态的还是动态 的,是从景物的哪些方面来写其特点的。 2分析描写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由上到下、由远及近、 由外及内等顺序)。 3理解作者在文章里表达的思想感情及作者是怎样把对景物的感情 融合到景物中去的,用了哪些生动的语言。 4仔细体会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