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2 列队表演(一)(3)-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卖家):可多人 文档编号:512863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2 列队表演(一)(3)-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2 列队表演(一)(3)-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2 列队表演(一)(3)-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2 列队表演(一)(3)-北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2 列队表演(一)(3)-北师大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队列表演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学科数学学段第一学段年级三教材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运算能力是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较之2001版课标是唯一一个新增的内容。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孙晓天教授将其关键词概括为理解算理、发现算法。运算的正确、灵活、合理和简洁是运算能力的主要特征。2.教学背景分析一、我的困惑一说到口算,我们会马上联想到一分钟做多少道题,想到“又对又快”,这是我们追求多年的计算技能。随着2011版课标中

2、“运算能力”的提出,这样的一节口算教学到底可以承载怎样的功能?.运算能力和原来说的运算技能到底有什么不同?运算能力的核心是理解算理、发现算法,这节口算课中的算理到底有什么?学生又会有怎样的算法呢?为此,我进行了深入的教材梳理和学生调研。二、教材分析队列表演一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数的运算。梳理学生乘法运算的学习历程:二年级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建立了乘法的意义、随后学习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三年级上学期学习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口算,随后单元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下学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随后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四年级学习两三位数

3、乘两位数的笔算。由上图可看出,“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放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前面。口算这节课若定位在算得又对又快的运算技能上,那么笔算那节课的意义又是什么?竖式笔算方便快捷,用竖式笔算一定会比口算的正确率要高?笔算前的这样一节口算到底有什么意义? 为此,我又认真分析了本课的教材: 虽然是口算,但是教材借助点子图模型来理解算理,并对应出现了乘法算式,沟通了模型和算法之间的联系。然后借助“表格”进一步理解算理。借助对点子图的操作,进行乘法的直观运算。从教材的意图来看,显然不是在关注计算技能,恰恰是关注通过直观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在独立面对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寻找算法的过程。荷兰著名

4、教育家弗兰登塔尔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中有这样的一段论述:为了“快”的教学是一种类似于把学生训练成计算机的教育,即学生只能被动的执行程序,缺少自己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其结果,不仅在计算方面人无法与计算机相比,反而极大的抑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就这样的一节口算课,学生有没有主动需找算法的经验和知识呢?如果我们把课堂慢下来,努力给孩子们一些空间,他们会有怎样的创造呢?为此,我进行了学生调研:三、学情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时想法是非常丰富的,他们有面对新的运算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生探寻算法的过程中,我们真切的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创造性。我们只有尊重学生的想法

5、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是真正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四、我的思考 1. 给学生空间,为学生自主的需找算法提供机会。2.借助直观,充分交流,为学生理解算法的合理性提供平台。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经历寻找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算法的思考的过程,借助直观理解算理。2.了解点子图、表格是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工具,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体验算法多样化,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3. 结合操作、理解算理的过程培养学生交流与表达能力及数学阅读和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结合操作,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教学难点:结合操作,理解算理,体验算法多样化。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

6、)教学流程图: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尝试解决借助直观明确算理体会算法多样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1814回顾反思总结提升怎样得到1214的结果?学生独立思考1.交流已有方法,借助直观体会其合理性。2.借助直观感悟多种方法之间的联系。感悟:在方法合理的前提下灵活选择计算方法。通过运算的教学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尝试解决 (出示情境图)问:学校组织队列表演,排成这样的队形,你观察到了什么数学信息?问:想知道一共需要选拔多少名学生,你会列式吗?预设:1214问:怎么得到1214的结果?把你的想法写在纸上。(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

7、动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来解决】二、借助直观 明确算理 体会算法多样化1.展示学生的多种方法,要求学生认真看,思考:这些方法合理吗?2.在小组内借助点子图把自己读懂的方法讲给同学听,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3.集体交流:(1)请小组代表到台前讲自己读懂的一种方法(一人讲,一人同时在点子图上圈画)学生活动:补充、质疑、评价。(2)借助直观感悟方法之间的联系问:看一看黑板上的方法,你有什么新发现?【设计意图:交流分享是重要的学习活动,在分享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点子图的直观模型分一分,学生在表达中,体会直观对于理解思考过程的重要,也在实物与算法的勾连中理解算理。】

8、(3)小结:回忆解决124的过程,我们是怎么解决1214的?(预设两种方法:利用乘法意义,把乘法转化为加法计算;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成两部分,分别乘另一个两位数,再求和)。这些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学生的算法很多,但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算法的合理性,这与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目标一致。在此环节中,通过结合实物的操作解释具体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感觉到无论是怎样算,怎样分,都是在计算14个12。利用乘法的意义支撑学生对合理性的判断。】三、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18141.选择你喜欢的方法独立解决“要排18排需要多少人?” 2.反馈学生做法。统计每种方法有多少人,让学生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体会不

9、同方法的优势。让做的又快又好的学生给大家介绍经验。(体会方法的简洁性)【设计意图:算法的合理是运算能力的一个特征,但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简洁呢?在此环节让学生自主选择运算方法,在交流分享中,让孩子表达他们心目中的简洁。】四、回顾反思 总结提升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或感受。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进行评价。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下面是在计算哪个乘法算式?请填在下面。 = 3015=450 415=60, 450+60=510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1.直观模型的介入,让抽象的算法变得合情合理三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开始阶段,理解算理离不开操作和观察,为此,我们鼓励学生使用点子图理解算理,这样的有结构的学具,让道理被学生看得到、摸得着。2.当我们慢了下来,看到了学生自主的探索和无限的创造l只要给学生留出较充分的探索空间,引导学生寻找,每个算法都可能被学生找到,都能成为发现和创造的富饶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北师大版(2024) > 三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2 列队表演(一)(3)-北师大版.doc)为本站会员(可多人)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