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三下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单元解读与建议本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安排了花钟蜜蜂小虾3篇课文。花钟的作者通过观察,发现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蜜蜂的作者通过观察与实验,证实了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小虾的作者通过长期观察,了解了小虾的生活习性。这些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留心观察获得的各种发现,引导学生知道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的了解,感受观察的乐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二:一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
2、的大意”,指向“借助关键句概括”。花钟小虾的教学可以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利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体会关键句在概括一段话大意中的作用,并提示关键句在语段中的不同位置,概括时还需要对句子进行适当改造。教学时要整体看待,前后联系。二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上学期围绕“留心观察”进行习作,本册书一单元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观察植物并记录,学生初步具备了如何观察、描写事物的经验;本单元习作的主题是“我做了一项小实验”,重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变化,能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小实验的过程,这是对观察方法的进一步学习与运用。同时,观察要求也有所
3、提升:一要观察有序,写清过程;二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三要细致观察,生动表达。本次习作可以和蜜蜂以及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相结合,提出观察时要养成主动思考、提出问题的习惯,并照样子写一写句子,旨在提高思维的活跃度,提高观察的价值;学习“对调”“移动”两种修改符号,这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修改符号的基础上的提升,同时要求学生学习修改语段中明显的错误,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本单元可以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针对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如果学生缺乏实验的经历,可以安排一些简单易行、省时省力的小实验,且不必过于强调实验结果的成败,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作好实验过程的记录,并
4、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为习作积累素材;此外,本次习作指向“写清楚”,教学时不宜拔高要求,写作后要引导学生互相分享,互相评价,尝试修改作文。单元初设计滁州西涧【教学目标】1.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古诗滁州西涧的意思,并背诵古诗。2. 感受诗中描写的美好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教学流程】板块一 导语引入,感知单元1. 观察本单元插图,齐读单元导语:看,花儿在悄悄绽放。听,蜜蜂在窃窃私语自然界如此奇妙,留心观察,会有新的发现。2.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观察与发现”,让我们先随着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目光望去,看看他发现了自然中怎样的美景。板
5、块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 板书诗题,读懂诗题。你从诗的题目中知道了什么?相机解释:滁州 涧2.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指名读诗,熟读感知。3.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诗句,将没有把握或者不清楚的字词做上记号。怜:喜欢;深树:枝叶茂密的树;野渡:郊野的渡口;横:随意漂浮。4. 再读古诗,理解大意。板块三 品读诗文,感受美景1. “滁州西涧”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的呢?预设1:从“幽草” “黄鹂深树鸣”感受到西涧静谧的美。预设2:从“野渡无人舟自横”感受到“荒凉”或“自在”。2. 指名读、比赛读、齐读。多种方式读出感情。板块四 结合背景,悟出诗情1.了
6、解诗文背景,准确体悟诗情。(背景介绍: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人民疾苦的好官。在仕途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中唐时期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苦,他有志改良而无能为力,有意隐退而又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任其自然。)2.你从诗中哪些地方读出他这样的情感?(“幽草”“无人”“舟自横”)3.小结并背诵。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这一幅山水画,看似没有诗人的存在,其实诗人的灵魂无处不在。字里行间都寄托着诗人的情怀。让我们伴着音乐,再读古诗 ,读出情感,并尝试背诵。活动2 探植物之“秘”花钟【教学目标】1.会认“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芬、芳”等12个字,正确读写“
7、争奇斗艳、苏醒”等14个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3.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1、2自然段的大意。4.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写法进行仿写。【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板块一 观察图片,直观导入1.观察图片:观察课文插图,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刚才看到的景象。预设: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板书关键词)2.一位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了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花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块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提示本课中易读错的词语。第一组:芬芳 苏醒
8、 艳丽 娇嫩 淡雅 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 欣然怒放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词语。引导发现:这些词语都描写花。艳丽、淡雅:它们是一组反义词。争奇斗艳:“斗”是多音字;出示多种绽放的花,感受“争奇斗艳”的景象。欣然怒放:出示花朵含苞欲放和欣然怒放的图片,对比理解。第二组:干燥、灼伤燥:干,缺少水分。形近字区分:噪、躁、澡、操。灼:烧,烫。联系上下文可知文中指娇嫩的花朵被强烈的阳光晒蔫。板块三 理清结构,学习方法1.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哪一句话可以概括整段话的内容?(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2)借助关键句,通过修改
9、,把意思说的更简洁。(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3)小结: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句子,称为“关键句”。2.学习第2自然段。(1)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键句。(2)根据问题: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思考植物开花跟哪些因素有关?把相关语句画下来。句子1: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句子2: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3)根据这两句话提炼本段落的大意。(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4)小结: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概括段意的方法是:利用关键语句,删减或者修
10、改。3.试着把各段意思连起来,讲一讲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花钟主要写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 )、( )、( )、( )有关。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修建了一个大花钟。板块四 书写指导1.自主观察。2.互动交流易错字。3.教师范写。修:下面“彡”中的撇方向一致,依次渐长,间距均匀,纵向对齐。建:半包围结构,先写“聿”,再写“廴”。建字底主笔,笔画要写得开阔;笔势平坦舒展,不失法度,完全平托上面部分。注意偏旁是“廴”而不是“辶”。4.学生练写。(教师提醒书写姿势、字的结构布局等)5.交流评价。第2课时板块一 复习导入,温故知新1.出示生字词,指名
11、读、接龙读、齐读。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2.根据提示,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花钟主要写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 )、( )、( )、( )有关。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修建了一个大花钟。板块二 精读课文,品味花美1.自由读第1自然段,快速找出课文写了哪些花,把花名圈出来。2.这些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牵牛花凌晨四点 蔷薇五点左右 睡莲七点午时花中午十二点左右 万寿菊下午三点 紫茉莉下午五点月光花七点左右 夜来香晚上八点 昙花九点左右3.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些花的呢?(1)四字词语: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欣然怒放、含笑一现(2)动词短语:吹起
12、了紫色的小喇叭、绽开了笑脸、从梦中醒来、苏醒过来、舒展开自己的花瓣4. 对比朗读,体会表达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下午五点,紫茉莉开了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对比阅读以上两段话,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方式,为什么?预设:更喜欢第二种。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花开了,赋予花生命的活力。5.背诵第1自然段。板块三 抓关键词,复述原因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植
13、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2.借助例子,了解原因。(1)说说昙花在晚上九点左右开放的原因。(2)课件出示关键词语:又大又娇嫩、白天、灼伤、深夜、不适宜。(3)组内复述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的原因,教师再指名学生复述。3.小结:植物学家正是利用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这一现象修建了花钟。板块四 课后作业1.欣赏花钟,绘制花钟。植物学家能修建出这么美丽、这么奇妙的花钟,必定是他们留心观察、用心研究自然的结果。我们也要用美好的心灵去观察自然,拥抱生活。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现在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把花儿种在我们的纸上,组成一个奇妙的花钟吧!2.课文中描写的鲜花给我们
14、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即使是同一种花,在不同的时间也是姿态各异的呢!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经验,仿照课文中描写花儿开放的语句,写一写其他的花。方法:围绕中心句,先总后分;用上生动语句。活动3 观动物之“趣”小虾【教学目标】1.会认“隙、掀”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已学的方法说出第3自然段的大意。3.能摘抄文中描写细致生动的语句。【教学流程】板块一 默读课文,学习字词1.齐读课题,关注略读要求。说说默读课文的建议: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第3自然段讲了什么。2.根据三点建议,借助课后拼音,快速默读课文。3.借助插图,学习词语。(1)出示词组1:腿末
15、端、钳子、腹部、背、尾巴、胡须、眼珠子图中找位置:是小虾的-腿末端;是小虾的-腹部;是小虾的-钳子小结发现:它们都是一一小虾的身体部位再次齐读整篇文章中表示小虾身体部位的词,学习局部观察。(2)出示词组2:通体透明、稍带灰黑色结合课文内容,选词填句子:小虾有的( ),像玻璃似的,这是( );有的( ),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 ),大家叫它( )。(3)出示词组3:荡来荡去、互相追逐、紧贴缸壁观察课文插图中的小虾,展开想象,借助句式和词语练习表达:这些小虾,有的( ),有的( ),有的( )。板块二 联读课文,学习方法1.课文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默读第三自然段,发现并勾画
16、关键句:“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2.联读赵州桥第2自然段,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明确这几个段落的关键句都在开头。3.联读花钟,对比发现这篇课文第1、2自然段关键句都在第二句或者更后面。4.方法指引:要准确判断关键句,首先要看它是不是一个概括性的句子,然后要看整段话有没有围绕它来写,关键句的位置不一定都在一句话中。有些情况下,可以利用关键句直接概括;有些情况下,要利用关键句删减、修改,再进行概括。板块三 品读语言,感受虾趣1.读一读,说一说,第3自然段其他几句话写了什么?(1)第2句写小虾悠闲自由的样子:关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学习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2)第3句写小虾受惊后
17、的生气表现:关注动词“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思考:从这些短语中感受到了什么?(3)第4、5句写小虾与同伴搏斗的情景:关注“蹦”字。(利用动词,把小虾打斗的场面写活了。)2.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分角色朗读。分别读“休息”“生气”“搏斗”三个部分,想象画面,读出趣味。板块四 拓展延伸,启发观察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把小虾介绍得准确具体,写得活灵活现。现在我们来尝试给小虾制作一张“身份证”吧!(1)出示小虾“身份证”范例(2)小组合作,结合课文内容,填写身份信息。(明确合作要求:每人分别说一个方面,一人填写)(3)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2.作者写虾很生动,其实还有人画虾很生动,他就是齐白石。3
18、.展示齐白石画的虾,拓展于齐白石画虾的故事。4.小结:生活中,我们只有认真观察,才会有新的发现,文章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准确、恰当。板块五 整合内容,学习修改符号1.有一位同学在学了小虾后,学着作者的观察与描写方法写了小螃蟹。读一读,有什么发现?2.复习增补、删除、改正符号;学习对调、移动符号。3.读一读,说说除了已修改的部分外,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4.学习运用。(1)用修改符号在课本上修改语段。(2)交流反馈。(3)小结:在习作中,我们也可以尝试运用这些修改符号来修改习作。活动4 解昆虫之“奇”蜜蜂【教学目标】1.会认“概、阻”等9个生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正确读写“蜜蜂、辨认”等1
19、5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梳理并按顺序概括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教学流程】第1课时板块一 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引出题目。前几节课我们领略了动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去探索昆虫世界的奥秘。(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题)指导书写“蜜、蜂”2个字。2.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还了解些什么?3.自读课后资料袋。(1)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2)梳理信息:作者法布尔的身份、作品、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4.引出课文。课文蜜蜂记录了法布尔一次真实的实验。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他是怎么研究蜜蜂的。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0、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测字词学习情况出示:实验 阻力 推测 沿途 尽管 陌生 准确无误(1)多种形式检查学习效果。指名读,齐读,男女生接读。(2)结合语境认多音字。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3)形近字辨析。“蜜”和“密”:无论是“蜜蜂”还是“蜂蜜”都和昆虫有关,下部是“虫”,不是“山”,不要写成“密”。“辨”和“辩”:表示“区分、识别”就用“辨”,表示言语辩论就用“辩”。“检”和“捡”:用木片标示以便查索就
21、是“检”,动手捡起就是“捡”。3.整体感知。(1)法布尔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图表。(2)交流反馈板块三 聚焦实验,关注步骤1.科学课上大家做实验都是一步一步来的。法布尔是怎么做实验的?有哪些步骤?认真默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表示法布尔做实验的语句。(板书:做)2.交流反馈: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3.这么一大段都放入图表中,太浪费时间。给句子瘦瘦身,来看看法布尔先做了什么事?(提炼:捉蜜蜂)4.法布尔在实验过程中还干了
22、些什么呢?你能学习老师的这种方法,也给其余实验步骤瘦瘦身吗?5.交流反馈:捉蜜蜂;等蜜蜂;做记号、放蜜蜂。6.借助关键短语,试着把实验步骤概括成小标题形式,填写课后第一题实验过程部分。板块三 自主学习,学会思考1.发现现象。(1)法布尔放飞蜜蜂后,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板书:看)指名读: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2.感受思考。(1)看到这样的场景,作者有怎样的思考呢?(板书:想)(2)交流出示:“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小结:作者面对自然中的现象,不仅有观察,还提出了问
23、题,这是探索自然奥秘的好方法。3.迁移运用。(1)阅读句段,发现相似之处。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这个路口总是很畅通,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别却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两段话都是在写观察中的发现,请用横线画出看到的部分,再用波浪线画出想到的部分。(2)小结:我们在观察身边的事物时,也要和作者一样,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3)聊聊生活经历。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有没有观察后的思考?(4)自主观察,尝试练写。摆出课前准备好的一盆含羞草,让一位同学上来用手触一下叶子,其他
24、同学先认真观察,再提出自己的疑问。(5)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及思考写下来。(6)组织学生围绕思考是否深入,问题是否合理,对练写的语段展开评价。4学习小结:法布尔写实验过程时,不但写了自己所做的,还写了自己所看到的和想到的,这样就把整个实验过程写得既完整又具体。法布尔在实验过程中,还会遇到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2课时板块一 复习导入1.借助图表,回顾课文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重点了学习实验的部分。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课后第1题的图表,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板块二 梳理数据,复述实验1.梳理实验数据。(1)上节课,我们重点聚焦了法布尔做实验的过程,学习了作者围绕做、看、想的构段特点
25、。那么这次实验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一同去了解。请大家自读课文第3-8自然段,完成数据记录。(2)交流反馈。(3)小结:作者详细记录了实验数据,从而得出了结论,所以我们还应该在实验步骤中加上最后一步:记数据。2.复述实验(1)到目前为止,我们把作者的实验过程读得很明白了。做实验要明确步骤,叙述实验过程也要按照顺序,做到有条理。请同学们根据课后第1题所填的内容,先自己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实验的过程,再和小组同学接龙说。(2)学生独立、小组合作练习表达并展示。板块三 自主学习,体会准确1.体会准确。(1)对比感悟。作者描写的时候语言也非常精准。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说“在回家的路
26、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能不能把这句话做这样的改变:“在回家的路上,我觉得蜜蜂找不到家了。”(2)交流反馈。“推测”是指根据已经知道的事物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前文介绍了“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作者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这样的情况进行合理想象,正因为是想象,所以用了“可能”一词,这样的表达就更加准确了。2.学法迁移。课文里还有很多像这样的词句,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用小圆点在这样的词句下面做上记号。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
27、,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2)交流感受。(3)学习小结:瞧,作者用词多准确啊!对于自己不确定的事情,法布尔准确地用上了这些词语,这正体现了科普文用词准确的特点。3.指导朗读,体会准确。板块四 作业布置,拓展阅读昆虫记中昆虫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让我们拿起“放大镜”,一起去探秘“昆虫世界。请同学们课后阅读昆虫记,并选择一种昆虫制作名片。任务二:自然实验室习作:我做了一个小实验【教学目标】1.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2.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
28、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流程】第1课时板块一 做一做,记录实验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本单元,我们走进自然博物馆,进行细致地观察,学习实验方法,还提出问题与思考。今天,我们走进科学实验室,一起做实验,撰写实验报告。(板书:一项小实验)2.现场实验,共同观察。实验1 摩擦会产生静电吗?实验准备:梳子、衣服、纸屑这样来做:用梳子在衣服上来回摩擦;用摩擦后的梳子靠近纸屑。实验2烧不破的气球实验准备:蜡烛、气球、水这样来做:将清水灌入气球里,系上气球;点燃蜡烛,将注水的气球靠近蜡烛火焰。3.有序引导学生做实验,记录实验过程。(1)请学生拿实验用品,在实物投影下分别做两个小实验,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29、在语文书上记录实验步骤。(2)展示学生填写的实验卡,集体评议,根据讨论修改试验记录卡。(3)教师询问学生实验中的心情,请其他同学讲讲实验中的发现,将学生的心情与发现写在表格中。(提示:不需要每个步骤都加上心情、发现)5展示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填表。(1)展示原因实验1 摩擦起电原因:两种不同的物体摩擦后,一种物体带正电,一种带负电,而且其电量不均衡,当正负电荷失去平衡,就会产生静电。实验2 气球烧不破的原因:当气球烧的部位有水时,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的热量很多,当火烧到装有水的气球部位时,水就吸收火焰热量,降低气球温度,使其未达到熔点,气球就烧不破。(2)学生填写原因,将试验记录卡完善。板块二
30、说一说,复述实验过程1小组合作。请学生选择其中一项实验,将表格内容读给组员听,相互评议、修正表格。评议要求:(1)能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把做小实验的过程说清楚。(2)能说清实验过程中事物的变化及有趣的发现。(3)加上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心情、想象或思考。2小组派代表分享合作情况:向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组员得了几颗星?哪些方面说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提提改进的建议。板块三 想一想,绘制习作导图1. 有了观察与记录,写实验报告就很轻松了。一起来绘制习作导图吧!板块四 写一写,撰写实验报告1.出示习作评价标准,请学生读一读。(1)能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把做小实验的过程说清楚。(2)能说清实验过程
31、中事物的变化及有趣的发现。(3)加上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心情、想象或思考。2.根据习作要求,选择课堂上做的其中一个实验,初次尝试撰写实验经过。第2课时板块一 运用符号,尝试修改1.复习修改符号:对调、移动、增补、删除、改正2.自读习作,根据评价标准,发现不足,在原文上直接修改。3.自评等级。板块二 范文引路,佳作欣赏1.出示范文,引导品读。2.以接龙形式朗读全文。3.集体评议: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值得借鉴?4.投影展示学生佳作,学生评议: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板块三 生生互评,修改习作1. 出示需要修改的习作片段,请学生根据习作要求逐项对照思考:这个要求他做到了吗?没有做到的,说说怎么修改。2.学生评价与提议,教师修改。3.按照步骤,自主修改习作。修改步骤:(1)实验过程有没有漏写?(2)“先接着然后最后”用得是不是合适?(3)实验过程中事物的变化情况有没有写清楚?(4)有没有加上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心情、想象或思考?4.展示一到两个学生的修改稿,评议。5.誊正习作。任务三 大自然信箱在自然实验室中,我们赏古诗之“景”,探植物之“秘”,观动物之“趣”,解昆虫之“奇”,动手做实验,撰写实验报告,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你还有哪些学习成果想要展示呢?快来向“大自然信箱”投稿吧!小练笔、实验报告、绘图等单元学习成果整体展示与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