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与旅游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旅游消费者341.知觉理论l 知觉的定义: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并且对感知的事物进行解释的反应。l知觉的特点:l选择性l整体性l理解性52.学习理论l 学习的定义:个体通过后天经验而产生行为变化的适应过程。l主要的学习理论(掌握)1.桑代克的试误说 2.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3.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6桑代克的试误说l 人的学习是尝试错误的结果 1.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l 能够能够产生产生先天反应的先天反应的刺激刺激与另一种中性刺激另一种中性刺激联系在一起,被联系的刺激便具有了引发相同反应的能力。公式是
2、SR(S刺激,R反应)7条件反射学习理论Pavlov,1927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流口水)条件反应(流口水)反复配对(铃声)(食物)B.F.Skinner,19538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l 斯金纳认为个体先有反应,再经过无条件刺激的强化,才发生学习(学会某个反应)。公式是RS。9社会-认知学习理论l 学习不是仅仅发生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中,人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进行学习A.Bandura,1977103.人格理论l 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原意指舞台上演员所戴的假面具,它代表着戏剧中的角色。人格是一种“人的模型”,每个人持有自己的“
3、模型”l 人格的定义: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在适应后天环境的过程中,人所表现出的系统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模式 l 113.人格理论1.类型理论(掌握)l 希波克拉底:四种体液说/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精力旺盛、刚强、表里如一,容易感情用事,外向多血质:反应迅速、有超期、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热情开朗、外向黏液质:稳重、不灵活;踏实,但有些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不活泼,内向抑郁质:敏感、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内向在日常生活种大多数人的气质知识近似于某种类型,同时又兼具其他类型的特质,只有一种气质类型的人,几乎是没有的。123.
4、人格理论2.特质理论(了解)l 阿尔波: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l 卡特尔:十六种特质因素l 艾森克:人格环的四个象限,划分外向性(外向/内向)和神经质(情绪稳定/不稳定),每个象限代表了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的一种l Costa和MoCrae:“大五”人格因素艾森克人格环与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134.动机理论l 动机的定义: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的过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掌握)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教材Page 18-19145.态度理论l 个体以特定的方式对待人、事物、思想和观念的一种习得的反应倾向性l社会
5、心理学中有一种关于“态度转变”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态度从“拒绝”变为“接受”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l(1)依从阶段。l(2)认同阶段。l(3)内化阶段。156.情绪理论l 情绪是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的变化模式l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情绪包括生理唤醒、主观情绪感受和表情行为三个方面l 三种情绪理论:(了解)1.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学说,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高兴是由笑容所导致的 愤怒是从打斗而发生的 悲伤是由哭泣所引起的 恐惧则是从颤栗而来的166.情绪理论2.坎农巴德理论:情绪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3.认知评价理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境认知评估情绪”7.潜意识理论(1)精神
6、活动的三个层次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意识是指人们能够直接感知的心理过程 前意识前意识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是指人们目前未思及的心理内容,内外在刺激都可以使他们浮现到表面来,即可以回忆起来的、可以变成意识的心理内容 潜意识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潜意识可以通过人的梦、日常生活中的失误以及神经症等疾病反映出来。(2)人格结构的三个层次 伊底(id):也称为本我,是较低层次的我,是人格最原始的部分,包括人类本能的内在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本我处于精神活动的潜意识层,奉行快乐原则
7、。自我(ego):是意识中心的主宰者,是伊底和外部世界之间的中介,可以参考现实来调节伊底与外部世界以及与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试图为本我找的一条可眼被接受的发泄途径,并且管制其表现。自我部分地处于精神活动的意识层,其余也处于前意识层和潜意识层,奉行现实原则。超我(super ego)是较高层次的我,包括两个重要的人格层面,一个是良心,一个是自我理想。他对自我施加压力,要求其遵循道德标准和自己的理想,并且反对本我的直接表现。超我是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者混合而成的。(3)三个我的冲突与自我防御机制 本我与超我之间存在着冲突,自我居于其间。自我要感受并满足本我的需要,还要接受超我的监督,还得应付外
8、部现实,是各种冲突聚集的焦点。当自我受到各种矛盾冲突的夹攻时,就可能产生焦虑。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和痛苦的情绪状态。自我防御机制能够降低焦虑,保护自我,但只能暂时地解除个体的痛苦。自我防御机制的概念是弗洛伊德19世纪末提出来的,以后由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把各种类型的防御机制形成体系。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面对有可能的威胁和伤害时一系列的反应机制,即当自我受到外界的人或者是环境因素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在潜意识潜意识中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自我防御机制几种常见的自我防御机制 几种自我防御机制:压抑是指自我把意识所不
9、能接受的欲望、感情和想法驱逐到潜意识层中,也就是自己对自己隐瞒。压抑是一种最基本的自我防御机制,但并不能给人带来内心的安宁压抑 也称替代作用,是指人在不能以特定的对象或特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表达自己的感情时,转移到其他相对安全的、比较为大众所接受的对象或方式上来使自己得到一种“替代”的满足或表达,以维护内心的安宁转移 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动机、观念、态度等“投射”到别人身上,说成是别人有这些欲望、动机、观念、态度等等,以此来降低自己的焦虑投射 反向作用是一种动机和行为的逆转,指潜意识把人的动机用相反的形式在意识中呈现出来,或是潜意识地作出相反的行为。反向作用所表现出的行为常常十分过火反
10、向 合理化作用是指通过使用一种歪曲现实的解释来使自己的行为,在自己和他人的心目中显得更合乎理性,以达到保护自己的自尊心的作用。找借口、自我辩解、自我解嘲、自欺欺人等等,都属于合理化作用合理化 升华作用是转移作用的另一种“好”的表现形式,是把原来“不正当”的、用于“作坏事”的心理能量转移到作社会能够接受的、对社会有益的“好事”上来。这是一种健康的、具有建设性的自我防御机制升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旅游业的人际交往27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相互作用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里克伯尔尼所创立的一种用于心理治疗的理论,后来,这种理论被推广为一种帮助人们了解别人、了
11、解自己、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心理训练方法。一些学者把它引入旅游心理学领域,使这种理论成为我们分析旅游业中的客我关系和员工关系的一种工具。爱里克伯尔尼把相互作用分析概括为以下四种分析:(1)结构分析分析个体的人格组成 (2)交往分析分析个人与他人交往的方式 (3)游戏分析分析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游戏 (4)脚本分析分析人们潜意识中的生活脚本 心理分析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伯恩内也建立了一个三部分的人格结构模型,他的人格三个组成部分是:家长自我(P)、成人自我(A)和儿童自我(C)家长自我成人自我儿童
12、自我PAC 伯尔尼认为:“家长自我、成人自我和儿童自我不象超我、自我和本我这样的概念,而是现象学中的真实存在。”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家长自我(P)、成人自我(A)、儿童自我(C)这三个不同的自我 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剖析为人的三个不同的“自我”之间的交往 当一个人以某个“自我”向对方发送一个刺激时,接受的一方以发送的一方所期待的“自我”作出反应,相互作用能够继续进行。这种相互作用叫作互补的相互作用互补的相互作用 当发送刺激的一方或者接受刺激的一方或者双方都没有得到期待的反应,就会引发不适当的“自我”,相互作用的线路就会出现交错。这种相互作用叫作交错的相互作用交错的相互作用 当一个人以
13、某个“自我”向对方发送一个刺激,而用另一个“自我”间接地表达另一种含义,就会引发双重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叫作暧昧的相互作用暧昧的相互作用 心理游戏是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的一个特有的概念,伯恩内用人们玩弄的游戏整整一本书来探讨人际交往中的“游戏游戏”游戏是一系列不断发展的、互补的暧昧性相互作用,它将会引出具有明确含义的预想结果。可以把游戏描述为一套原地转圈的相互关系,它们经常是重复的,表面上好象很有道理,实际上有着隐蔽的动机,或者说得更加通俗一点,就是设置圈套或机关的一系列活动。游戏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隐蔽性,(2)惩罚性。实际上每一场游戏都是不诚实的,其结果不仅有刺激性,而且有戏剧性 我们
14、认为心理游戏就是通过扮演“惩罚者”、“受害者”和“拯救者”等心理角色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但它对人际交往有着破坏作用。人们常常反复地玩着某种心理游戏,反复地扮演着自己偏爱的心理角色,人们的生活仿佛是一次又一次地按照预先写好的“脚本”反复上演的戏剧。这个“脚本”就是人的潜意识中的“生活计划”,它规定了一个人生活的主题,规定了他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所要扮演的角色,也规定了他周围的人所要扮演的角色 伯尔尼指出:“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自童年开始就被脚本所限定。因此自主的感觉几乎是一种幻想这种幻想是人类生活过程中最大的悲哀,因为使人有自觉、诚实、创造力和亲密行为的自主能力只有少数的幸运者能够拥有。其他的人则把别人看作操纵的目标,他们利用各种方式操纵别人煽动、劝诱、迷惑、贿赂以及强迫别人扮演某种角色,强化自己的心理地位,制定自己的脚本。专心于此的人,就使自己与现实世界和真实自我相互脱离。”人们的人生态度与其生活脚本有关,人们在心理游戏中的角色偏爱也与其生活脚本有关。一个人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生活,就必须深入地分析并“改写”自己的“生活脚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