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刷题练习题汇编1. 山居之美。 月山草堂四咏【明】汤显祖 (一)楼转松风韵紫虚,眠云夜冷昼芙蕖。山中所有应如此,直是江南陶隐居。(二)风露涓涓浣竹林,月窗秋影夜来深。不知丛桂山中客,长听潇湘云水音。(三)君子山前放午衙,湿烟青竹弄云霞。烧将玉井峰前水,来试桃溪雨后茶。(四)酒是金盘露滴成,花如素女步轻盈。西风暮雨何辞醉,便向池亭卧亦清。【注释】选自汤显祖诗文集。月山,在遂昌县城西。(1) 下列是四首诗歌的标题,请将诗歌序号分别填到对应的标题后面。 松屋卧云 _ 竹院烹茶 _ 荷亭酌酒 _ 竹窗延月 _ (2) 你从这组诗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结
2、合诗歌内容分析。2. 古诗阅读。 鄱阳湖吴国伦欲向匡庐卧白云,宫亭水色昼氤氲。千山日射蛟龙窟,万里霜寒雁鹜群。浪涌帆樯天际乱,星临吴楚镜中分。东南岁晚仍鼙鼓,莫遣孤舟逐客闻。注释选自明诗观止。本诗是作者被贬江西时游庐山经鄱阳湖写下的咏景诗。吴国伦,明代文学家。匡庐:即庐山。蛟龙窟:指鄱阳湖。鼙鼓:战鼓。这句指嘉靖年间倭寇骚扰东南沿海地区一事。(1) “浪涌帆樯天际乱”中的“涌”,有的版本又写作“拥”。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2) 关于此诗的情感基调,小嘉说是欢快的,小舟说是忧伤的。你的看法呢?请简述理由。3. 阅读诗歌,结合典故,完成问题。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
3、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南安军南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典故】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载:殷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曾扣马而谏。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遂饿死于首阳山。(选自汉语典故大辞典)下面是某同学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为表达不同情感,“采薇”这一典故可能有三种使用角度:伯夷、叔齐扣马而谏;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野望侧重从 _ (填序号)角度用典,表达的情感是 _ 。南安军侧重从 _
4、(填序号)角度用典,表达的情感是 _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山园小梅(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注:诗人种梅养鹤成舞,终身不娶,世称其“梅妻鹤子”。合:应该。檀板:演唱时用的木拍板,此处指歌唱。(1) 诗中描绘的“梅花”是一个怎样的形象?_(2) 本诗艺术表现“绝伦”“曲尽其妙”,试任选角度加以赏析。_5. 古诗阅读。 杳杳寒山道唐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注释】杳杳:形容遥远或深远。落落:冷落凄清
5、。 【批注示例】“淅淅”指风吹时的形貌;“纷纷”写雪飞时的情状,两者都处于流动飘舞之中。因为迎风踏雪而来的诗人,山路周围顿时充满生机。 (1) 本诗八组叠词各具意味。请参照“批注示例”,批注颔联中的两组叠词“啾啾”“寂寂”。(2) 下面两位诗人,谁会与寒山成为知音?请你结合诗词内容推测。 6. 文学社准备在社团文化节期间,编写一部贬谪诗文集。呈现诗文集样本:写贬谪之事杨花落尽子规啼,(1) 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巴山楚水凄凉地,(2) 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抒贬谪之情忧愁:(3) _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乐观:山水之乐,(4) _ 。欧阳修醉翁亭记表
6、贬谪之志趣寄情山水:回看天际下中流,(5) _ 。柳宗元渔翁(6) _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7) _ 。苏轼定风波报国忠君:(8) _ ,(9) 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同学们对蔡京的西江月能否入选贬谪诗文集产生了争议。西江月北宋蔡京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注释蔡京(1047-1126):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瑶池阙下:古代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之地,这里指帝都。下文的“玉殿”,“彤庭”,指皇宫。宣麻:唐宋时任免将相,用黄、白麻纸写诏书,在朝廷上宣告,叫做宣麻。(10)蔡京这首词,
7、写的是“贬谪之事”吗?请从词中找出相应依据。(11)结合词内容与知识卡片,推测词末标点,简述理由。知识卡片“也”作为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常见的作用有:表判断;表陈述;表疑问或反问;表感叹。辨析判断。材料一: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古今,鲜有俦匹。元陶宗仪书史会要蔡京当国,置居养院、安济坊。给常平米,厚至数倍,差官卒充使令,置火头,具饮膳,给以衲衣絮被。三年,又置漏泽园。宋史(有删节)注释其:指蔡京。俦匹:匹敌。当:同“卿今当涂掌事”之“当”,意为1)_。居养院、安济坊:福利机构,相当于现在的福利院。下文的“漏泽园”指
8、公墓。具:小篆的写法为“”,中间是一种烹饪器具,外面是一双手,意为2)_。材料二:(京)大兴工役。两河之民,愁困不聊生。又欲广宫室求上宠媚,召童贯辈五人,风以禁中逼侧之状。贯俱听命,各视力所致,争以侈丽高广相夸尚。宋史(有删节)初,元长之窜也,道中市食饮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骂,无所不至。遂穷饿而死。南宋王明清挥尘录注释广:词类活用,3)_风:通“讽”,联系邹忌讽齐王纳谏,可解释为4)_禁中逼侧:皇宫拥挤。元长之窜:蔡京被流放。(12)补全材料中的注释。(13)你认为蔡京的西江月能否入选贬谪诗文集?请结合诗文集样本和以上材料,阐述理由。7. 品析观景者寄寓于山水的情怀。 【甲】雨后晓行独至愚溪
9、北池唐柳宗元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乙】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苏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注释】愚溪北池:在永州愚溪钴鉧潭北约六十步。蕲水: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唱黄鸡:感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 (1) 任选一句【甲】【乙】划线的诗句,用“赏其景象”活动中的一种读诗策略来赏析。 我选 _ 诗划线句, _ (2) 【甲】【乙】表达的情感相同吗?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8. 阅读古诗文,完成问题。 夜坐文天祥(南宋)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注释】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
10、前。蛩,蟋蟀。逶迤,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1) 夜坐一诗描写了淡烟笼罩枫叶, _ , _ ,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的一幅凄凉秋景图。(2)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从下面选项中选择一个,并结合全诗说明理由。 A.壮志难酬 B.壮心不已9. 古诗阅读。庭竹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阴崖竹梅尧臣背岭断崖下,老竹生扶疏。孤根石上引,劲节松不如。莫言霜雪多,终见绿有余。【注释】梅尧臣:宋代诗人。扶琉:形容枝叶茂盛并向四面张开的样子。历代诗人钟爱“竹”,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作。请以这两首诗歌为例,探究诗人喜爱“竹”的原因。10. 古
11、诗阅读。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夏日途中【唐】李廓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初蝉数声起,戏蝶一团飞。日色欺清镜,槐膏点白衣。无成归故里,自觉少光辉。【注释】蛱(ji)蝶:菜粉蝶。李廓,唐代陇西人,官宦之家。少有志功业,却困于场屋(科举考试)中。夏日已至,小语和小文邀请你一起从诗作中寻访夏日踪迹。小语:夏日诗作中,我最爱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其中,“梅子金黄”、“杏子肥”、“( 1)_”等将江南初夏的田园之景刻画得真是生动形象啊。小文:唐代李廓也曾在他的诗中写到夏日之景,“炎风”、“( 2)_”等,让人感受
12、到扑面而来的夏日气息。我:这两首诗歌虽然都描写了夏日之景,但作者抒发的情感却不太一样,( 3)_。(请分析两位作者各自抒发的情感。)11. 校广播站“经典传唱”节目的本期主题是走进爱国诗人辛弃疾。播音员准备在开场吟诵辛弃疾的一首诗,你觉得下面诗词哪首更适合?请结合内容说明理由。送剑与傅岩叟南宋辛弃疾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注释】莫邪:指名剑名。西江月渔父词南宋辛弃疾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注释】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12.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金陵驿二首其
13、一【宋】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注】本诗是祥兴元年文天祥被俘后,在被送往大都(今北京)的途中经过金陵(今江苏南京)时所作。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在本诗尾联也写道“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试比较这四句诗在内容上的异同。13.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甲】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乙】墨竹图题诗清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注释郑燮:号板桥,清
14、代书画家、诗人。该诗作于诗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1) 甲诗前两句通过“ _ ”“立”等词把竹人格化,把翠竹紧附青山的状貌写活了;乙诗中的“ _ ”一语双关,既指竹,又指百姓大大小小的事。(2) 郑燮不仅喜欢画竹,也经常以竹为题材写诗。根据这两首诗的内容,分析“风中之竹”深受郑燮喜爱的原因。14. 阅读传记还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或传主的作品分析人物形象。下面两首诗歌如果选一首来丰富洪皓的人物形象,你会选择哪一首?请结合文言和诗歌内容,阐述理由。怀母洪皓(宋代)行年已是老衰秋,复命稽迟为热留。恋主思亲归未得,梦魂长绕大江头。赠彦清洪皓(宋代)门下棲迟近一年,郎君高义薄云天。傥能一事宁三国,应有嘉名万古
15、传。注释稽迟:迟延、滞留彦清:洪皓被羁留时金朝宰相完颜希尹(传记注释中陈王悟室)的长子。三国:指金朝、南宋、西夏三国战事。15. 运用课内所学的关于古诗词意象的阅读经验,简要赏析南中咏雁诗是如何借助“大雁”抒发自己情感的?南中咏雁诗唐韦承庆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注释】南中:指岭南地区,古时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的湿热气候,加之路途遥远艰辛,被贬南地的人往往凶多吉少。韦承庆:字延休,唐代河内(今中国北方河南)人。此诗写于被贬岭南途中。16. 下面是“李白、杜甫”诗歌的整理单,请完成相关任务。“大唐诗风”整理单李白、杜甫篇梳理角度诗歌及名句探究发现诗体绝句李白共5首闻王昌龄左
16、迁龙标遥有此寄山中问答山中与幽人对酌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通过整理教材中李、杜诗体及比例,我发现:(甲) _ 。杜甫共1首江南逢李龟年律诗李白共2首渡荆门送别送友人杜甫共4首春望望岳月夜忆舍弟蜀相古体诗李白共1首行路难其一杜甫共1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风诗中景李白(1)桃花流水窅然去, _ 。山中问答(2) _ ,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通过整理诗歌内容,我发现两位诗人的关注点不同:(乙) _ 。杜甫(3) _ ,恨别鸟惊心。春望(4)戍鼓断人行, _ 。月夜忆舍弟诗中人李白(5) _ ,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杜甫(6)正是江南好风景, _ 。江南逢李龟年诗中志李白(7) _ , _ 。行
17、路难其一杜甫(8) _ , 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9)结合上述整理,请你推测李白被后人推崇为“诗仙”、杜甫被推崇为“诗圣”的原因。任务一:请在(1)至(8)填入恰当的诗句。任务二:请在“甲”“乙”处填入恰当的发现分析。任务三:请在(9)处完成原因推测分析。17. “婉约词”与“豪放词”。“两宋词风”整理单婉约词、豪放词篇梳理角度诗词节选诗词品鉴婉约词李煜(甲)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该词是婉约词代表作,所选的意象具有(1) _ 的特点。豪放词苏轼(乙)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
18、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该词是豪放词代表作,这三个典故均与(2) _ 相关。秦观(丙)(3) _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这首词的词派风格是(4) _ ,理由是:(5) _ 。在(1)(2)处分别填入对“春红”“胭脂”“孙郎”“冯唐”的品鉴文字;在(3)处填入词牌名;A如梦令B行香子C浣溪沙D临江仙在(4)处选择词派风格:A“豪放派”;B“婉约派”,并在(5)处填写判断理由。18.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甲溪居久为簪组累,幸
19、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乙溪居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这里是做官的意思。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榜:行船。楚天:永州古属楚地。(1) 甲诗“来往不逢人”和乙诗“红尘飘不到”这两句诗所描写的溪居环境一样吗?请结合诗句阐述理由。(2) 两首诗题目均为溪居,请根据你对柳宗元的了解,推断哪一首是柳宗元所写,并结合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本诗简析理由。 (温馨提示:溪居小石潭记同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19. 小江组打算做一期“和美乡村”主题小报,准备从下面的诗歌中选择一首编入,请你帮
20、忙挑选,并运用诗歌鉴赏的知识简述选择理由。甲村居北宋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乙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20. 古诗阅读。 【甲】江上宋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乙】江上宋董颖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注释】董颖:北宋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1) 【甲】【乙】两首诗的前两句所写景物都有“静中有动”的特点,其中表现动感的一个词分别是“ _ ”和“ _ ”。(2) 两首诗的第四句写到“帆(舟)”这一意象,其中寄托
21、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析。21. 古诗文阅读。 古意唐韩愈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注释】玉井莲:传说华山峰顶有玉井,生千叶莲花。沈痾(k):亦作“沉疴”,指久治不愈的病。夤(yn)缘:攀援。七泽:相传古时楚有七泽,后泛指天下泽塘。(1) 根据诗歌内容填空。诗中描写的“玉井莲”具有 _ 、 _ 等特点。(2) 诗歌最后两句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加以分析。22. 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相关题目。 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
22、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 本词描写了 _ 时节的景象。(2) 结合全诗,说一说这首词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23. 普通的时间都熔铸了中国人对自然时空的浪漫思考。二十四节气,是国人骄傲,是先民智慧,是时令指南,亦是生活美学。(1) 请根据古诗词内容,为其匹配正确的节气(填序号)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C.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D.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陆游时雨 雨水_ 立夏_ 立秋_ (2) 请写出点明“白露”这一节气的连续两句古诗: _ , _ 。(3) 阅读
23、下面这首古诗,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谷雨”这一节气的特点及诗人的情感。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北宋黄庭坚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24. 【辨艺术境界】 临江仙题清溪图俞紫芝弄水亭前千万景,登临不忍空回。水轻墨澹写蓬莱。莫教世眼,容易洗尘埃。收去雨昏都不见,展时还似云开。先生高趣更多才。人人尽道,小杜却重来。【注】俞紫芝:浙江金华人,信佛教,得其心法。弄水亭:据名胜志载,池州府南门外有弄水亭,为唐杜牧所建。(1) 这首词中交代了画家作画的缘起词语是“ _ ”:指出了水墨调和作画的笔法的词语是“ _ ”。(2) 本词在表现画作的精妙时着重采用侧面描写
24、的手法,请简要说明。25. 古诗歌阅读。暮春日宴溪亭苏溪亭唐成彦雄寒食寻芳游不足,溪亭还醉绿杨烟。谁家花落临流树,数片残红到槛前。苏溪亭唐戴叔伦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亭”在诗文中有许多别称,如“长亭”“短亭”“亭台”“云亭”等等,在中国诗文中“亭”承载着文人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情结。请结合上面两首诗歌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探究“亭”这一意象在诗歌作品中的内涵。链接材料: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国亭有怀)26. 古诗词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甲】塞下曲(其一)唐李白五月天山
25、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乙】南乡子清纳兰性德何处淬吴钩?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注释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楼兰:汉代时地处西域的楼兰国,此处泛指敌国。吴钩:钩,兵器,形似剑而弯曲,春秋吴人善铸钩,故称,后也泛指利剑。(1) 【甲】【乙】分别选择“天山雪”和“ _ ”等自然景象,描绘了边塞 _ 的环境特点。(2) 【甲】【乙】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做简要分析。27. 古诗阅读。【甲】木棉岭值雪明方豪木棉岭上雪霏霏,
26、缀树牵枝照客衣。安得木棉花似雪,尽充贫女木棉机。【乙】墨竹图题诗清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丙】咏煤炭明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小语把下面三首古诗归为一类。请你结合诗歌情感内容探究这样归类的依据。28. 古诗文阅读。 题子猷访戴图宋王铚白玉花开碧玉弯,戴逵溪上谢公山。若教当日逢斯景,肯道扁舟尽兴还。过剡溪宋刘宰青山叠叠水潺潺,路转峰回一又湾。想见雪天无限好,不妨独棹酒船还。【注】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忽忆戴安道,
27、时戴在剡,即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1) 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是否相同?请具体分析。(2) 两首诗都以王子猷雪访戴为题材,但是表达的感情却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29.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_,不知今夕何。 【注】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此词是作者被
28、谗言所误革职,北归过洞庭湖所作。青草,湖名,北与洞庭湖相接。(1) 词中“ _ ”一句不仅是写景,而且也是写人,写出词人的品格之美、为人处事之准则。(2) 根据阅读体验,选出填入这首词中括号处的文字最恰当的一项,并阐释理由。 A啸 B笑30.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寄家书有怀岁寒五友二首(其一)【宋】钱时坐拥云根兴未涯,江楼时复梦归家。庭前一点梅初破,近日新添几个花。读诗歌,从语言、手法、情感等方面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31.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禾熟宋孔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
29、草坡头卧夕阳。【注释】窦:孔穴,这里指沟渠。粗了:基本了却。伐檀(节选)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注释】穑(s):收获。廛(chn):同“缠”,古代的度量单位。县:同“悬”,悬挂。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这两首古诗与劳动有关,都以“禾”这一意象切入,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两者思想感情的不同之处。32. 古诗词赏析。 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1) 本诗颈联用字巧妙,请你选一字进行赏析。(2)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评价说“江流天地
30、外,山色有无中。张皇使大,反令落拓不亲”,意为此联写景虽然壮阔,但并非真实可亲,那么你同意王夫之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33. 请从抒情方式切入,联系全诗赏析画线句。寒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注释】郑思肖(1241年-1318年),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隐居吴下,终身不仕,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后。34. 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小语把下面三首古诗归为一类。请你结合诗歌情感内容探究这样归类的依据。【甲】木棉岭值雪明方豪木棉岭上雪霏霏,缀树牵枝照客衣。安得木棉花似雪,尽充贫女木棉机。【乙】墨竹图题诗清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31、【丙】咏煤炭明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锌辛苦出山林。35. 古诗名作鉴赏。 【甲】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饮酒(其七)陶渊明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注释】裛(y):通“浥”,沾湿。泛:浮。意即以菊花泡酒中。(1) 【乙】诗中诗人把酒称作“忘忧物”,“忧”的内容具体指“ _ ”。(用【甲】
32、诗中的短语来回答)。(2) 请结合【甲】【乙】两诗中鸟的形象特点,品析“鸟”在这两首诗中的象征意义。36.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探究题。 【甲】寻陆鴻渐不遇唐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释】带:近。郭:外城。著花:开花。归来:一作“归时” 【乙】寻南溪常道士唐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渓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注释】莓苔:青苔。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渚:水中的小洲。芳草:一作“芳草” 【知背景】 【甲】诗: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以擅长品茶著名,
33、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他和皎然是好友。这首诗当是陆鸿渐迁居后,皎然过访不遇所作。 【乙】诗:略。 【析场景】 【甲】诗首联和颔联描写了陆鸿渐新居周围野径的桑麻、篱边的菊花,刻画了一位远离尘俗、崇尚隐逸的主人形象。(1) 【乙】诗首联和颔联 _ 【甲】诗中陆鸿渐并未在家,但皎然通过对邻居的询问,了解到陆鸿渐要到晚上才能归来,写出了皎然的怅惘和不舍。(2) 【乙】诗中南溪常道士并未在家, _ 37.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西溪曲,侵早骑牛牧西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1) 颔联“卷”“吼”两个动
34、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 结合全诗,赏析最后一句。38. 甲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乙雪宋尤裘睡觉不知雪,但惊窗户明。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草木浅深白,丘塍高下平。饥民莫咨怨,第一念边兵。注释塍(chng):田间的土埂。(1) 两首诗都写夜雪突至。作者深夜惊醒时, _ 诗中的当下得正欢, _ 诗中的当已停止。(分别选择“甲”或“乙”填入空格)(2) “夜深知雪止,时闻折竹声”和“草木浅深白,丘塍高下平”两句写雪。从不同角度表现出雪势的特点。请具体赏析。39. 【寻家乡名人】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田家王淮宋)流水绕柴门,门前小径村。_,桑野散鸡豚。午灶黄粱熟
35、,_。田翁无少事,闲坐弄诸孙。约客赵师秀(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注释:王准,字季海,金华城区人。南宋名相。(1) 第一首诗田家对仗工整,请把下面两句诗的选项填入相应位置。 A.春缸白酒浑 B.棘篱喧鸟雀(2) 两首诗最后一句都写到“闲”,两个“闲”一样吗?请你结合全诗分析。参考答案1.【答案】【小题1】(一),(三),(四),(二)【小题2】略【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标题的确定。诗歌的标题一般是对诗歌内容的概括,所以可根据诗歌中的意象来确定。 第(一)首,根据诗中的“楼转松风”“眠云夜冷”等关键词,可确定其标题为“松屋卧云”; 第(二
36、)首,根据诗中的“竹林”“月窗秋影”等关键词,可确定其标题为“竹窗延月”; 第(三)首,根据诗中的“湿烟青竹”“烧”“雨后茶”等关键词,可确定其标题为“竹院烹茶”; 第(四)首,根据诗中的“酒”“花如素女”“池亭”等关键词,可确定其标题为“荷亭酌酒”。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有了第一题的解答,此题相对简单。根据第一题出示的四首诗的标题,我们了解到这四首诗诗人写的是自己居月山草堂的日常生活。松屋卧云交代了诗人居住于山中,字里行间满含着隐居生活的惬意;竹窗延云写的是诗人月夜赏竹,“长听潇湘云水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快乐;竹院烹茶写的是诗人居于山中,取水烹茶之乐;荷亭酌酒单从标题即可知,
37、诗中描述的是赏荷喝酒之乐。综合以上,想想诗人,居于山间,每日可听松赏荷、观竹品月,闲来取水烹茶,或是酌酒酣卧,诗歌表现的不正是对自由闲适生活的热爱,对高雅君子之风的追求吗? 答案: (1)(一);(三);(四);(二) (2)诗人在月山草堂听松赏荷、观竹品月,渲染于清丽雅致的自然景物,追求高洁的君子之风。诗人在月山草堂取水烹茶、酌酒酣卧,享受着幽居生活,追求闲适的自在人生。月山草堂四咏是汤显祖居月山时所写的一组诗。诗人在四首诗中写了自己在月山草堂听松赏荷、观竹品月、取水烹茶、酌酒酣卧等日常生活,表达自己对君子之风的追求,对自在人生的向往。诗歌鉴赏做到五必看: 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
38、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2.【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诗歌炼字。“涌”本意是指水由下向上冒出来,引申义是像水涌出。这里用“涌”字,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鄱阳湖波涛汹涌的气势。“拥”本义是抱,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风浪把船抱入怀中的情态,突出风浪大的特点。 (2)本题考查诗歌主旨的理解。我认为是忧伤的,从诗句“
39、东南岁晚仍鼙鼓,莫遣孤舟逐客闻”中可以看出,东南沿海地区战鼓仍然咚咚作响。请不要让我听到战鼓声音吧。“孤”字表现出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答案: (1)示例1.“涌”更好。表现出鄱阳湖波涛翻腾激荡,以致把船顶起的雄阔气势, 示例2.“拥”更好。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浪把帆船拥入“怀中”的景象,突出了风浪之大。 (2)我认为是忧伤的,尾联中说,东南仍然处于战火之中。请不要让我这位遭受贬谪孤舟漂泊的人听到战鼓的声音吧。否则,我将是多么的痛心疾首啊!表现了诗人对东南一带战乱频仍的关切和忧虑,同时,“孤”“客”等词也表现出诗人被贬谪的失意孤寂。 译文: 我想向庐山隐居,宫亭湖云气迷濛。太阳照在千
40、山和鄱阳湖上,鹅和鸭游在寒冷的鄱阳湖中。波涛汹涌,帆倒桅杆断折,吴楚分野的星空映在镜一般的湖水里。东南仍然处于战火之中。请不要让我这位遭受贬谪孤舟漂泊的人听到战鼓的声音吧。否则,我将是多么的痛心疾首啊!【小题2】【解析】此诗写鄱阳湖深秋苍茫雄浑的景象。尾联流露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3.【
41、答案】,对隐居不仕的向往,以死明志的爱国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采薇”讲述的是伯夷叔齐的典故,伯夷叔齐是商代小国孤竹国的公子,他们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耻于对周朝称臣,坚决不吃周朝的粮食,在首阳山上采摘薇菜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后人因此以“采薇”为愤世隐居、坚守气节的典故。野望诗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的时候,写的是山野秋景,在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首联,景中含情,景中有人,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颔联、颈联写薄暮中所见景物,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绪,衬托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
42、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诗人借“采薇”的典故,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南安军诗作于公元1279年,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在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时写下此诗。前两联叙述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颈联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完成“首丘”之义的心愿。诗人常常梦见自己像伯夷、叔齐一样在首阳山采野菜为生。最后两句诗借“采薇”的典故表达自己誓不投降的守义决心。 答案: 野望借用“采薇”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不仕的向往。南安军借伯夷,叔齐采薇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的爱国之情。 译文: 野望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