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混凝土如何“自我治愈”裂缝.docx

上传人(卖家):宝宝乐园 文档编号:5164952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混凝土如何“自我治愈”裂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智能混凝土如何“自我治愈”裂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智能混凝土如何“自我治愈”裂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智能混凝土如何“自我治愈”裂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智能混凝土如何“自我治愈”裂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智能混凝土如何“自我治愈”裂缝自愈合材料,是一类能进行自我修复的新材料,该材料有助于提高塑料部分的寿命和安全性。自愈合聚合物材料是受自我修复生物体系的触发而发展的,这是一个新兴迷人的研究领域,可以明显拓宽其料的工作寿命和广泛应用的安全性。(一)混凝土聪明有什么用?混凝土的最根本功能是承重,因此,传统观念认为,混凝土只要够硬、够结实,不需要有什么别的能力。然而,对于那些重要的混凝土结构,比如超大跨桥梁、超大跨空间结构、大型水利工程、海洋工程以及核电站而言,其服役期通常长达120年甚至更久,比如大桥,周围的环境沧海桑田,受到的影响和侵害多种多样,材料本身不断地发生疲劳和老化。地震、台风、海啸、人为

2、破坏各种荷载的长期效应多种多样,难以预测,结构内部的应力也复杂多变。这些内外部因素相互耦合,使得结构的损伤逐渐积累,甚至可能发生灾难性的事故。更让人头疼的是,许多损害,比如应力的改变,在外观上要么看不出来,要么与实际情况偏差很大。于是,混凝土往往已经出了问题,人们还对此浑然不觉。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人们有了“智能”的概念开始,科学家们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让混凝土及时地“告诉”他们,自己的“健康”是否还好;如果有了问题,最好能够自我治愈;如果不能,至少也要告诉他们,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样,工程师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其出问题的构件进行修复或者更换。(重要工程的服役期长达百年,内部应力的变化

3、极其复杂)近年来,随着智能元件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已经探索出了一些可以监测混凝土内部环境的传感器。比如具有超长耐久性与稳定性的光纤传感器,可以探知混凝土内部的断裂损伤,基本满足土木工程长期健康监测的要求。然而,这些传感器价格非常昂贵,在重要工程中大量使用,成本是难以接受的。另外,传感器与混凝土毕竟是两个东西。在经年累月的使用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信号的错误。这样一来,科学家就开始动起了脑筋:干脆不借助外力,让混凝土本身变成“传感器”,这样就可以精确地感知混凝土及其内部环境的真实状态了。(二)让混凝土变“聪明”的材料碳纤维探知混凝土状态,最核心的就是要探知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变化。为此,科学家们在混凝土中掺

4、加了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CCCW),和具有导电相的碳纤维,使得成型后的混凝土能够具有稳定的应力应变,以及温度的感知功能,成为“自感知混凝土”。由于掺加了导电的碳纤维,自感知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当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应变发生改变时,混凝土内部的微裂纹就会扩张或闭合,进而影响碳纤维的形态,使得混凝土的导电性发生改变。只要测量某段混凝土的导电性,就可以获知这段混凝土的应力和损伤状态。除了探测应力外,碳纤维的导电性还被用来探测结构物温度的变化。当碳纤维混凝土的两端存在温差时,就会产生电位差,热端为正极,冷端为负极。直接测量混凝土的电位差,就可以获知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这对于研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场

5、,进而有针对性地控制其温升、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发生十分有帮助。混凝土能够变“聪明”,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种特殊的材料碳纤维。由于碳纤维具有导电性和温敏性,混凝土内部的各项参数才能传达出去。事实上,碳纤维还不止能让混凝土变聪明。研究表明,采用碳纤维的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提高了2-4倍,极限拉应变提高20-40倍,使得原本脆性的混凝土具有了良好的弹塑性。然而,我们平时听到的碳纤维,都是在一些“高大上”的场合。不是什么航空航天领域,就是精密元件上,再不济,也是超轻型运动器材、钓鱼竿这种小装置上。这样的碳纤维一定价格不菲,用在“傻大黑粗”的混凝土里,成本如何能接受得了呢?最后的成本难道不会

6、比传感器还高吗?的确,在碳纤维刚刚推广使用的20世纪60年代初,它确实是一种非常高端的材料。当时,对于碳纤维这种军民两用技术,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了高度技术封锁。到了70、80年代,国家投入了巨资研发碳纤维,但效果仍然不好。产品质量不如日本的同时,成本却大幅度高于日本,技术差距越拉越大,这种窘境一直持续到了2005年。后来,在师昌绪老先生的极力推动下,中国的碳纤维技术才真正算是迅速发展了起来。(三)中国让碳纤维迅速“白菜化”中国一朝进入了碳纤维的市场之后,就迅速打破了西方国家在碳纤维行业的绝对垄断。虽然在高端碳纤维领域,我们仍然与世界领先水平有很大的差距;但在工程中常用的T800型碳纤维中。我们

7、已经超越了日本的同型碳纤维。相对于东丽T800H碳纤维,国产T800碳纤维的表面较为粗糙,且这种粗糙较为规则,沿纤维轴向分布着更密集的沟槽,且沟槽的深度也较深,这种形貌特征有利于提高国产T800碳纤维与其附着材料的咬合作用,进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换句话说,国产的碳纤维更不易滑脱。(进口碳纤维表面形貌(上)与国产碳纤维表面形貌(下)差异)此外,国产碳纤维的氧碳原子比也更高,这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使得国产碳纤维自身的强度也比进口碳纤维更高。更重要的是,国产碳纤维厂家将T800碳纤维的价格一举降低到了国际价格的三分之一,仅为350元/公斤,这使得曾经只属于天上的碳纤维飞入了寻常百姓

8、家,让呆笨的混凝土也用得起了。(四)更“懒”一点,让混凝土能够自我治愈仅仅能够探知压力还不够,科学家们还想要更“懒”一点,试图让混凝土自己生了病,自己就能治好,连找人修复的事儿都省了。混凝土作为一种脆性材料,它的裂缝是本身力学性质决定的,不可避免。对于普通混凝土,外界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也可以沿裂缝进入混凝土,并与水泥组分结合形成碳酸钙结晶,进而让裂缝愈合。然而,这一过程通常极为缓慢,往往还没等裂缝愈合,外界的有害离子就已经顺着裂缝侵入混凝土内部,破坏浆体和钢筋了。不过,这种渗透结晶的原理倒是可以加以利用来修复混凝土。科学家们在混凝土中掺入活性外加剂,或在结构的外部涂敷一层含有活性外加剂的涂层。在

9、一定的养护条件下,以水为载体,通过渗透作用,特殊的活性化学物质在混凝土的微孔和毛细孔中传输,帮助未完全水化的水泥颗粒继续水化。一般状态下,这些活性化学物质处于休眠状态;混凝土一旦开裂,有水渗入时,就会迅速水化生成新的结晶,对裂缝自动填充,实现自修复。还有人尝试将混凝土修复材料封装在胶囊或者玻璃空心纤维管中。在混凝土发生较大变形时,胶囊或纤维管会发生破裂,修复剂流出,很快裂口即可重新粘合。同济大学的研究更为神奇:它复合了自然愈合、基体增强和有机物释放等机制,在混凝土中形成了自增强、自愈合网络,使得混凝土发生破坏之后重新愈合时甚至可以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结语现如今,机敏混凝土的使用已经成为了建筑材料的大趋势,各种智能混凝土纷纷涌现。比如自调节混凝土,可以自主诊断并调节环境温度,可被用于道路融化雪冰、调节室内温度;自阻尼混凝土,它通过改变组分,提高自身阻尼系数,可以起到良好的抗震减灾功能。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机敏混凝土正在不断涌现。它们有的已经投入了使用,有的还在实验室里等待孕育。中国作为拥有全世界一半土木工程建设量的国家,应该抓好这个历史机遇,争取走在新技术的前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建筑工程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智能混凝土如何“自我治愈”裂缝.docx)为本站会员(宝宝乐园)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