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168542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1-22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第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析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本章内容本章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的一般问题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的一般问题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均衡分析经济增长的均衡分析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第四节第四节 经济增长的质量研究经济增长的质量研究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第一节 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的一般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的一般问题问题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一、经济增长的概念一、经济增长的概念n经济增长(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Economic Growth):一国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

2、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之上。n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在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体系中,经济增长最为重要,因为,经济增长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邓小平名言:发展是硬道理。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经济增长的六大特征经济增长的六大特征:人均GNP和人口加速增长的趋势技术进步促进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的转变率很高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迅速转变经济增长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现象,而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是不平衡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相

3、当大,限制了经济增长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二、经济增长理论综述二、经济增长理论综述(一)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一)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核心是社会产品实现问题;社会产品的构成分为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外延或内涵扩大再生产理论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所提供的生产资料大于第二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二)哈罗德(二)哈罗德多马模型多马模型这是仅仅从资金要素来考虑经济增长的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下式表示:经济增长率=储蓄率资本产出比率 =储蓄率投资效果系数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三)新古典增长模型(三)新古典增长模型同哈罗德多马模型不

4、同,新古典增长模型强调了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即劳动-资本的比率是可变的。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模型的基本假定:资本和劳动之间可相互替代(资本劳动比可变)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储蓄率不变资本折旧率为不存在技术进步人口按固定增长速度增长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模型的基本公式:人均储蓄=资本深化+资本广化,即:sf(k)=+nk公式说明:f(k)=Y/L,表示人均收入,s为储蓄率,所以sf(k)表示人均储蓄。k=K/L,即人均资本。=dk/dt,即人均资本增加量。n为劳动力增长率,(n+)k为资本广化,即为新增人口提供的资本。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模型的经济含义:人均储蓄sf(k)被用于两个部分:一

5、部分为位时间内人均资本量的增加 ,这一部分被称之为资本的深化;另一部分为新增加的人口按原来的人均资本配备资本 ,这一部分被称之为资本的广化。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由此推出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经济稳定增长的涵义:(1)稳定增长的实现意味着人均资本总是趋向于一个均衡值,从而人均产量也趋向一个均衡值经济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2)人均收入的稳定增长取决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储蓄率的增加和人口增长率的下降。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E.丹尼森(Edward Fulton denison)和俄裔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imon Smit

6、h Kuznets)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理论。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要素投入量(包括劳动、资本与土地,土地归为资本并可看成不变的要素)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即单位投入量的产出率,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三、经济增长统计分析内容三、经济增长统计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均衡性分析;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均衡分析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一、经济增长均衡概念一、经济增长均衡概念经济增长均衡经济增长均衡:通常是指国民经济保持长期的均衡或协调,包括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投资增长与劳动力增长的均衡

7、、劳动生产率提高与技术进步的均衡等方面。经济增长均衡的目标是实际经济增长率、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统一。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二、经济增长均衡目标的测算二、经济增长均衡目标的测算 经济增长均衡分析主要任务是研究均衡的实现条件。其基本假定是:社会生产的产品既可用于满足个人消费,也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即投资;生产要素有两种,即劳动和资本。经济增长的均衡目标就是要实现:实际经济增长率(G)=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Gw)=自然经济增长率(Gn)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经济增长要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要求消费需求应等于消费品供给,投资需求应等于储蓄。其中,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储蓄率等

8、于投资率是实现经济增长均衡的首要条件。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对于经济增长的均衡目标的测算在西方宏观经济分析中有三种分析结论: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均衡分析是沿着凯恩斯的静态分析的动态化进行的,认为实现均衡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需求方面新古典综合派认为生产的方法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必要的调整变化,实现均衡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供给方面新剑桥学派认为收入分配是阻碍均衡增长的关键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三、我国经济增长的均衡分析三、我国经济增长的均衡分析1978-2010年我国的投资率(%)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的不均衡主要是由于投资规模不能有效的控制

9、和投资不能形成有效供给造成的。因此,控制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的利用效率、提高投资的技术含量是实现经济增长均衡的主要途径,而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则是实现这一均衡的根本出路。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第三节 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一、经济增长因素与分析方法一、经济增长因素与分析方法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划为两大类:一类是投入因素;另一类是生产率因素。投入因素可以分为劳动投入和资金投入。研究发现,资本积累(投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资源配置改善和技术进步是引起经济增长的四大源泉。但是,这四大源泉常交织在一起。如新机器的发明与使用,需要研究人员、工程

10、师和优秀管理人员,需要工人提高素质,需要投资,甚至需要重新配置有关资源。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经济增长的分析方法经济增长的分析方法n(一)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一)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n美国经济学家肯德里克(J.W.Kendrick)把生产中全部投入要素分为:劳动和资本(土地归为资本),要素的收入分别就是工资、资本报酬(包括利息、地租和利润)。n全要素生产率(的本来含义):产量与全部投入量(=劳动+资本)之比。(TFP)n相对应是 单要素生产率:产量与某一投入要素量之比。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一)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一)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可以根据

1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Q:产量(或产值);L:劳动投入量;K:资本投入量;w:单位劳动时间工资;i:资本单位时间报酬 Q0:基期全部产量;Q1:报告期全部产量所以有: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上式中的系数T就是TFP(全要素生产率),即我们在应用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时,它用来反映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产出的影响,即产出增长率超出劳动和资本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即有: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在实际计算中,全要素生产率是以指数形式表示的,即 上式中,a、b分别是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占总产出的份额。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是:产出数量指数与投入要素指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比值。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

12、析n(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具体而言,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六个,即: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三)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三)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他得出以人均产值高增长率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他把知识力量因素和生产因素与结构因素相联系起来,以强调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

13、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上述经济学家在对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时,强调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但所采用的方法大都是借助于生产函数的概念。文子表述就是:产出增长率=(劳动力产出弹性*劳动力增长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技术进步增长率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二、我国经济增长的综合因素分析二、我国经济增长的综合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进行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以生产函数为基础,具体做法大体上可以归为下列三种:首先估计生产函数,然后由此导出增长率方程 直接建立和估计增长率方程 采用比较估计法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索洛和斯旺利用CD生产函数来测度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n索

14、洛和斯旺假定:劳动和资本等要素可相互替代;劳动和资本得到充分利用;经济活动处于完全竞争之中;劳动力和人口以不变的比率增长;资本产出比率是可变的;则可用C-D生产函数来描述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其基本形式为: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索洛和斯旺对C-D生产函数的应用:n其中,Y、L、K分别表示总产出、劳动力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分别表示劳动力和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和可分别视为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At表示随时间t变化的技术进步,A0表示初始技术水平。表示技术进步率(全要素生产率)。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索洛和斯旺对C-D生产函数的应用:n若用y、l、k分别表

15、示总产出、劳动力和资本的增长率或平均增长率,a表示技术进步增长率,则以上总量生产函数可转化为索洛提出的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特性的增长方程:n此式说明,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劳动力和资本三者的增长率具有正向关系。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索洛和斯旺对C-D生产函数的应用:n当与确定之后,则技术进步增长率为:n科技进步增长、劳动增长和资本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的关系式为: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用总量生产函数或索洛方程测定科技进步增长、劳动增长和资本增长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必须先估计参数与。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选择:n(1)经验估计法。世界银行采取的分割方式是,与分别取0.4和0.6或0.6与0.4

16、。其中,=0.4,=0.6比较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2)比值估计法:可利用分配法GDP中,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作为值。或者用支出法GDP中的资本形成和最终消费估计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最终消费)=1-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3)增长率估计法:利用产出量、资本量和劳动量三者的平均增长率()的比例关系来估计。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4)回归估计法:无约束时(+1),借助EViews或SPSS用最小二乘法也很方便估计。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估计参数与的方法时要注意:前两种方法考虑到劳动力和资本在总产出中的相对重要性,据此测度比较可靠;后两种方法只考虑了总产出、资

17、本量、劳动量三者的增长率或平均增长率,未考虑劳动力与资本在总产出中的相对重要性,测定结果不一定很准确;由于短期数据存在随机波动,应以中长期测度为主或以5年为一个阶段。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用总量生产函数或索洛增长方程测定我国科技进步、劳动和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于我国没有公布资本存量数据,一般可根据各年的资本形成流量和固定资产折旧额,采用永续盘存法进行推算,即:n本期资本形成净存量=上期资本形成存量-本期折旧+本期资本形成流量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总产出增长率可采用价格紧缩后的GDP增长率;资本增长率采用价格紧缩后的资本形成净存量增长率;劳动力增长率采用从业人员增长率;劳动力和

18、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和,可根据分配法或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比值估计。例: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我国19782007年GDP、劳动力和资本增长率(%)年份年份GDP增长率增长率劳动力劳动力增长率增长率资本资本增长率增长率年份年份GDP增长率增长率劳动力劳动力增长率增长率资本资本增长率增长率197811.79.12.00.62199314.01.010.20.5819797.62.28.50.64199413.11.010.40.5919807.83.38.10.65199510.90.910.60.5919815.23.27.00.67199610.01.310.10.6019829.13.67

19、.10.6819979.31.39.10.62198310.92.57.40.6719987.81.28.60.62198415.23.88.30.6619997.61.17.80.63198513.53.510.20.6320008.41.07.30.6419868.82.89.70.6320018.31.38.10.63198711.62.99.20.6420029.11.06.60.61198811.32.99.50.63200310.00.97.80.5819894.11.88.50.64200410.11.09.10.5619903.82.67.50.64200510.40.89.3

20、0.5519919.21.17.40.64200611.60.79.70.54199214.21.07.70.63200711.90.810.20.54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上表是依据以上思路确定的我国19782007年GDP、劳动力和资本增长率,其中劳动产出弹性系数是根据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的资本形成和最终消费估计的,即=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最终消费);资本产出弹性系数=1-(表中未列入)。n 根据表中数据用索洛增长方程(索洛余值法)测定我国各年科技进步增长、劳动力增长和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下表。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1978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单位:%年份年份劳

21、动劳动贡献率贡献率资本资本贡献率贡献率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贡献率贡献率年份年份劳动劳动贡献率贡献率资本资本贡献率贡献率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贡献率贡献率197810.5829.6259.7919934.1630.4665.38197918.5540.1741.2819944.5032.5862.92198027.6336.0336.3419954.8839.8355.30198141.4643.9314.6219967.8539.9952.16198226.7425.2947.9719978.6237.5253.86198315.3522.4562.2019989.5741.6648.77198416.

22、4518.6864.8819999.0938.1852.73198516.4427.6555.9120007.6031.4360.97198620.1740.3739.4720019.8236.3853.79198715.9228.8255.2720026.7228.1965.09198816.2530.8352.9220035.2332.7062.07198928.0175.05-3.0620045.5139.9254.57199043.9070.72-14.6220054.2340.2455.5319917.6828.8063.5320063.2538.4758.2819924.4420.

23、0575.5120073.6339.4356.94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由此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由此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由于短期数据存在一定的随机波动,因而各年科技进步增长、劳动力增长和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具有一定的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劳动力增长的贡献率趋降,资本增长的贡献率和科技进步增长的贡献率趋增。(2)从贡献率大小来看,总的状态是,科技进步增长贡献率资本增长贡献率劳动力增长贡献率。因此,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起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资本增长的贡献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3)19781990年劳动力增长、资本增长和科技进步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值的

24、比例是22.88:37.67:39.45,此时期我国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的贡献是大体相当的。19912007年三大贡献率平均值的比例演变为6.28:35.04:58.67,此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已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科技进步贡献率显著提高,劳动力和资本增长的贡献趋降。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4)如果以5年左右为一个时段作进一步归纳,可得如下表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三大贡献率的变动趋向是不同的。值得关注的是,20012007年与19911995年相比,科技进步增长贡献率是下降的;与19962000年相比,科技进步增长贡献率提高的幅度还不大。因此,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科技创新和组

25、织创新、推进专业化生产,提高规模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确保我国到201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的目标。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1980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期分析 单位:%年份年份劳动劳动贡献率贡献率资本资本贡献率贡献率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贡献率贡献率1980198524.0129.0046.991986199024.8549.1625.99199119955.1330.3464.53199620008.5437.7653.70200120075.4836.4858.04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第四节 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一、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一、经济增

26、长质量的内涵经济增长的定义:经济增长质量是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的平稳发展的前提下,以集约型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竞争能力的提高、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程度。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教材P228把其表达为五个方面(并且指出:把满足五个条件的增长率叫适度增长率)。从前面给出的定义也可以看出。其中主要是:(1)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经济增长速度的支持。(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前提。(3)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和协调性。(4)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民生质量,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

27、精神生活需要。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二)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效益之关系n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质量的结合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反映着一定的经济增长质量与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同组合。但三者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是等量齐观的。其中,经济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的前提,经济增长质量是基础,经济效益是经济增长的直接目的。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质量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低低低低低低高高较高较高中中低低低低高高高高高高低低低低高高最高最高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从上表可以看出,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经济增长质量是关键:只要经济增长质量

28、低,无论经济增长速度如何,经济效益肯定低;只要经济增长质量高,无论经济增长速度如何(只要为正数),经济效益都较高或高。经济增长质量高,经济增长速度高,经济效益为最高。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二、我国经济增长的平稳性检验二、我国经济增长的平稳性检验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出,ADF检验统计量为-5.181288,小于1%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所以,拒绝原假设(Ho:序列包含单位根,即序列非平稳)。DW值为1.732326,查表得出残差无自相关。由此证明我国经济增长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好。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三、我国适度经济增长率研究三、我国适度经济增长率研

29、究n适度经济增长率进行定量分析时,应确定适度经济增长率的上限和下限,在区间内的经济增长率都是适度的,超出给定的区间则是过快或过慢的。下限研究应从需求角度出发,即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下降的经济增长率。一般方法是以保证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作为适度经济增长率的下限。19792003年间,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实际增长速度为7.02%,该增长率可作为未来1015年我国适度经济增长率的下限。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1.瓶颈产业决定。上限的确定应从供给角度出发,即依据经济增长的“短边规则”,由瓶颈产业增长速度所能决定的经济增长率作为上限。n我国瓶颈产业主要是“能源、电力等行业”。若以19892003

30、年我国能源、电力增长速度所支撑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作为未来的期望值(注意“能源是短边中的短边”,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约束最强)(见P232表10-5),则8.8%可以作为确定未来1015年内适度经济增长率上限的基础。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n1.瓶颈产业决定。8.8%可以作为确定未来1015年内适度经济增长率上限的基础。n2.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由于高技术产业受“电力、能源瓶颈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其发展速度大,在总产值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因此我国适度经济增长率的上限还可以提高1-2个百分点。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3.国际竞争的影响。国际竞争的焦点是经济竞争,经济竞争的核心是经济增长能力的较量

31、,维持适度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是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考虑世界上近几年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率较高和我国过去经济增长率的实际情况,我国适度经济增长率区间的上限可以适当高于8.8%。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量化分析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量化分析(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理论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现长期增长所依赖的增长源泉构成、增长机制及其路径。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粗放型(外延型)和集约型(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速度型向效益型、外延型向内涵型的转变。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量化方法(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量化方法需要构建指标体系

32、。指标体系应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反映经济运行过程(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量化的主体),二是反映经济运行结果(用来评价增长方式转变的效应)。根据量化难易程度,指标体系又可以分为三类:从现有统计来源得到的基础指标,如投资指标等;根据现有指标可计算的指标,如生产率指标;质量型指标,如企业管理指标,需要调查取得数据。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衡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指标类指标类指标名称指标名称经济运行经济运行过程指标过程指标 投资指标投资指标固定资产投资率、基本建设投资与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率、基本建设投资与更新改造投资比率、更新改造投资增长率、基本建设投资比率、更新改造投资增长率、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

33、投资增长率 生产率指标生产率指标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综合要素生产率及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综合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劳动资本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其增长率、劳动资本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贡献率投入产出指标投入产出指标直接消耗系数、能源消耗强度直接消耗系数、能源消耗强度企业管理指标企业管理指标企业家创新意识、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开发程企业家创新意识、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开发程度、制造技术先进程度、产品革新、产品价度、制造技术先进程度、产品革新、产品价格质量比格质量比经济运行经济运行结果指标结果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产业结构指标产业结构指标三次产业结构、高技术产业比重三次产业结构、高技术产业比重2023-1-22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10章经济增长统计分析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