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12章-群体行为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175187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第12章-群体行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社会心理学第12章-群体行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社会心理学第12章-群体行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社会心理学第12章-群体行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社会心理学第12章-群体行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Ch12 Group Behavior第一节第一节 群体及群体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第三节第三节 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第四节第四节 去个性化与集群行为Ch12 Group Behavior第一节第一节 群体及群体关系 一、群体的特点和类型一、群体的特点和类型 群体(群体(group)是具有相同利益或情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相互影响的人群聚合体。一、群体的特点和类型一、群体的特点和类型(一)群体的特点(一)群体的特点(1)具有共同目标(2)有一定组织结构

2、(3)群体成员互相认同(4)群体成员相互影响(二)群体的类型(二)群体的类型1.共同纽带群体和共同身份群体2.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3.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4.任务性群体和非任务性群体一、群体的特点和类型一、群体的特点和类型二、群体的形成二、群体的形成(一)群体形成的过程(一)群体形成的过程 谢立夫在1961年进行了一项经验研究,完整的揭示了人民从个体形成群体的全过程。第一阶段 被试被分为两个独立人群,互相不知道对方存在。安排两个人群进行共同的活动与交往。第二阶段 安排两个群体相遇,开展系列比赛。第三阶段 探索如何减轻或消除群体间冲突。安排两个群体进行共同活动。(二)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二)影响群

3、体形成的因素二、群体的形成二、群体的形成共同目标隶属需要共同兴趣压力情景群体的工具作用 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多方面的,具体涉及领导方式、群体目标、群体氛围、群体同质性和一致性以及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三、群体凝聚力三、群体凝聚力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助长一、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体由于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与社会助长相反,如果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就称为社会

4、惰化(社会惰化(social inhibition)。)。(一)有关社会助长的研究(一)有关社会助长的研究 特利普里特 1897年 奥尔波特 20世纪20年代 扎琼克 20世纪60年代 卡莱尔 1967年 一、社会助长一、社会助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助长作用广泛存在,不仅可以引起个体行为数量上的增加,还可以提高某些工作中的行为质量。(2)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给个体带来社会助长作用。(3)个体对工作任务越熟悉,越倾向于产生社会助长作用。一、社会助长一、社会助长(二)社会助长的机制(二)社会助长的机制一、社会助长一、社会助长 他人的工作表现和动作可以转换为自己的外在

5、刺激,从而引起自己同样的或相似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唤起水平唤起水平 从害怕被他人评价角度来解释社会助长。被评价意识被评价意识 他人的存在和由此造成的种种影响,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分散注意力分散(三)性别助长(三)性别助长 性别助长性别助长是指,对于性意识发展成熟的人,异性有高于同性的特别行为促进作用。一、社会助长一、社会助长(四)脑力激荡法(四)脑力激荡法 脑力激荡法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又称头脑风暴)是一种群体决策技术,指群体以讨论的方式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来解决问题。一、社会助长一、社会助长 脑力激荡法的具体步骤:脑力激荡法的具体步骤:一、社会助长一、社会助长1.明

6、确需要解决的问题,鼓励每一个群体成员努力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2.群体要造成一种氛围,使每个成员不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并坚信每种观点都是受欢迎的。3.其他群体成员不得评价他人提出的方案,而是要鼓励他人充分发表意见。4.记录群体中每个成员提出的意见,而不是用任何先定概念进行评价性筛选。5.鼓励群体成员补充和完善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一)社会惰化的概念(一)社会惰化的概念 社会惰化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指群体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单独完成时减少的现象。二、社会惰化二、社会惰化(二)社会惰化的机制(二)社会惰化的机制 卡罗和威廉姆斯

7、(Karau&Williams,1993)提出的“集体理论模型”。将个人动机理论中的期望价值理论应用在群体工作表现中。验证六个影响社会惰化出现的条件:群体规模较小;对工作任务感兴趣或是工作对个体意义重大;与所喜欢的人在一起;工作本身是特别、非重复性的;个体认为其他成员的表现与自己相比会很差;个体所处环境强调个人努力而非群体表现。二、社会惰化二、社会惰化(三)社会惰化的预防(三)社会惰化的预防 1.强群体成员的工作明确化,从而让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工作负责;2.增强群体凝聚力,群体有鼓励个人投入的“团队精神”;3.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4.个体相信群体中其他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努力;5.让人员相信自

8、己在完成工作任务中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6.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进行激励引导;7.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或能有效激发个体的卷入水平。二、社会惰化二、社会惰化第三节第三节 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一、冒险转移一、冒险转移 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根据冒险性的现象,被称为“冒险转移冒险转移”(risk shift)。造成冒险转移的原因:造成冒险转移的原因:一、冒险转移一、冒险转移群体情境中的“责任扩散”与冒险有关的文化价值个人假设群体鼓励富有冒险性的见解群体是提供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一)群体极化的概念(一)群体极化的概念二、群体极化二、群体极化群体极化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是

9、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在群体中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1.社会比较促进极化 当一个群体被成员认同时,群体的价值会成为每个成员自身价值的一部分。2.争论与说服互动推动极化 随着争论和说服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成员会支持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也就是加强了原本还可能被怀疑意见的支持。最后,成员会认为只有坚持这个意见才正确。二、群体极化二、群体极化(二)群体极化的机制(二)群体极化的机制(一)群体思维的概念(一)群体思维的概念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民的思维往往会倾向于高度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可行方案的现实性评价收到压制,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

10、方式,称为群体思维(group think)。三、群体思维三、群体思维 导致决策失误的群体思维导致决策失误的群体思维:1.无懈可击错觉 2.合理化 3.对群体的道德深信不疑 4.对于对手的看法刻板化 5.从众压力 6.自我压抑 7.统一错觉 8.思想警卫三、群体思维三、群体思维(二)群体思维的过程与预防(二)群体思维的过程与预防 1982年詹尼斯在群体决策一书中,提出了如下防止群体思维发生的十种具体操作方法:(1)使群体成员懂得群体思维现象、其原因及后果。(2)领导者应保持公正,不要偏向任何立场(防止形成不成熟倾向)。(3)领导者应引导每一位成员对提出的意见进行批评性评价,应鼓励提出反对意见和

11、怀疑。三、群体思维三、群体思维(4)应制定一位或多位成员充当反对者角色,专门提出反对意见。(5)时常将群体分成小组,并让他们分别聚会拟议,然后再全体聚会交流分歧。(6)如果问题涉及与对手群体的关系,则应花时间充分研究一切警告性信息,并确认对方会采取的各种可能行动。(7)形成预备决定后,应召开“第二次机会”会议,并要求每个成员提出自己的疑问。三、群体思维三、群体思维(8)在决议达成前,请群体之外的专家与会,并请他们对群体意见提出挑战。(9)每个群体成员都应向可信赖的有关人士就群体意向交换意见,并将他们的意见反馈回群体。(10)用几个不同的独立小组,分别同时就有关问题进行决议(最终决议在此基础上形

12、成,以避免群体思维的不良影响)。三、群体思维三、群体思维第四节第四节 去个性化与集群行为 一、集群行为一、集群行为 集群行为集群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也称“群体性事件”,包括暴乱、骚动、突发事件引起的集体恐慌等,是指在公共和集体冲动的影响下发生的行为。集群行为往往具有自发性自发性、无组织性、狂热性、不确定性和破坏性、无组织性、狂热性、不确定性和破坏性等基本特征。布朗根据集群行为的表现形式,将其划分为四类:。一、集群行为一、集群行为 如伴有打砸抢特征的暴乱、骚乱等侵犯性集群行为侵犯性集群行为 如战争、瘟疫发生时人们的群体逃避行为逃避性集群行为逃避性集群行为 如群众在听到传

13、言或物价上涨时的抢购行为获取性集群行为获取性集群行为 如某些群体性街头艺术行为、宗教狂热聚会等表现性群体行为表现性群体行为(一)去个性化的概念(一)去个性化的概念 去个性化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又称个性消失,指个体由于对群体的认同或以群体自居,丧失对个体自身的控制,失去个性感而与群体一致。二、去个性化二、去个性化(二)有关去个性化的研究(二)有关去个性化的研究 勒庞认为,去个性化是由于群体成员的个体心理被被群体心理所取代。费斯廷格和纽科姆认为,去个性化与个体对自我的注意力减弱有关。齐勒认为,去个性化是一种惩罚逃避机制。迪纳指出,个性化与自我意识有关,去个性化行为与个体自我意

14、识下降有关。二、去个性化二、去个性化 津巴多关于去个性化的理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去个性化极可能导致反常的或消极的行为,也可能导致建设性或创造性行为。二是去个性化的原因除了把注意力投向群体或回避对道德责任的否定评价外,还有大量的因素也可能导致去个性化,如匿名性、群体规模、情绪的激发水平、情景不明确时的新奇感、群体中独特刺激、参与群体活动的程度,等等。二、去个性化二、去个性化(三)去个性化的原因(三)去个性化的原因 二、去个性化二、去个性化匿名性匿名性群体成员越隐匿,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责任扩散责任扩散由于个体淹没在群体之中而出现自我意识功能下降社会失范社会失范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会遵循一定社会规范的引导,但在某些特殊情境下,现有的社会规范可能出现失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社会心理学第12章-群体行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