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176487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606 大小:5.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基础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6页
经济法基础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6页
经济法基础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6页
经济法基础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6页
经济法基础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经济法基础培训课件经济法基础培训课件知识结构和内容知识结构和内容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第二章第二章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第三章第三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第四章第四章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第五章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第六章第六章 其他税收法律制度其他税收法律制度第七章第七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法律基础法律基础 总论总论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概念、关系、事实概念、关系、事实形式和分类、体系形式和分类、体系仲裁、

2、民事诉讼仲裁、民事诉讼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概念概念种类种类第一章第一章 知识结构和内容知识结构和内容一、法和法律一、法和法律1 1、概念:、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意志的规范体系。提示:提示:法并非是社会认可法并非是社会认可2.2.法的本质法的本质是是 统 治 阶 级统 治 阶 级 意 志 的 体 现意 志 的 体 现 是由统治阶级的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决定的是 统 治 阶 级是 统 治 阶 级 整 体 意 志整 体 意 志 和和

3、根 本 利 益根 本 利 益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国家意志性国家意志性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强制性强制性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力利导性利导性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性规范性明确而普遍适用明确而普遍适用二、法律关系二、法律关系(一)概念: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一)概念: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

4、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包括以下三类:系。包括以下三类:民事法民事法律关系律关系行政法行政法律关系律关系经济法经济法律关系律关系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身非财产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 调整行政管理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调整行政管理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 调整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调整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而 产 生 的 社 会 经 济 关 系而 产 生 的 社 会 经 济 关 系 1.1.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关系,依法享有权

5、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内内容容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 四 类四 类公民(自然人)公民(自然人)机构组织机构组织 国家国家 外国人及外国社会组织外国人及外国社会组织 提示提示 任何一个法律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体。因为最少要有两体。因为最少要有两个主体,才能在它们个主体,才能在它们之间形成以权利和义之间形成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二)法律关系的要素主体、客体、内容主体、客体、内容2.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 包包括括权利权利义务义务概念:概念: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益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益表现:

6、表现:权利享有者依照法律规定具有的自权利享有者依照法律规定具有的自主决定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要求他主决定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自由。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自由。法律关系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所法律关系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所担负的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担负的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负担或约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负担或约束。束。2.2.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 提示提示1 1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与义: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与义务 的 内 容 对 等 或 不 对 等务 的 内 容 对 等 或 不 对 等 义务义务 积极义务积极

7、义务消极义务消极义务以积极的作为方式去履行义以积极的作为方式去履行义务,如 纳 税、服 兵 役 等务,如 纳 税、服 兵 役 等 以消极的不作为方式去履行义以消极的不作为方式去履行义务,如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务,如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等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等 提示提示1 1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内容对等或不对等内容对等或不对等 提示提示2 2 权利和义务的保权利和义务的保护: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护: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都受国家法律保障。3.3.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概念:法律关系

8、主体的概念: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具体内容包括:具体内容包括:物物 满足人们需要,具有一定的满足人们需要,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稀缺性,并能为人们实现,并能为人们实现支配和控制支配和控制的各种资源。如士地、矿藏、水流、森林的各种资源。如士地、矿藏、水流、森林;也可以是人造物,如建筑、机器、等;但;也可以是人造物,如建筑、机器、等;但不包括阳不包括阳光、空气、自然灾害光、空气、自然灾害等等 非物非物质财质财富富知识产品:知识产品本身没有实物形态,但通常有物知识产品:知识产品本身没有实物形态,但通常有物质载体,包括著作、发现、发明、设计等质载体,包括著作、发现、发

9、明、设计等道德产品:包括荣誉称号、嘉奖表彰、体育比赛的名道德产品:包括荣誉称号、嘉奖表彰、体育比赛的名次等次等 3.3.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行为行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进行的作为(积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进行的作为(积极行为)或不作为(消极行为),是人的有意识的极行为)或不作为(消极行为),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活动。人身人身人身是由各个生理器官组成的生理整体(有机体)人身是由各个生理器官组成的生理整体(有机体)提示:活人的整个身体提示:活人的整个身体不得视为法律上的不得视为法律上的“物物”不能作为不能作为物权、债权和继承权的客体物权、债权和继承权的客体三、法律事实三、

10、法律事实注意:注意: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具体可具体可分为分为以下两类:以下两类:法律事件法律事件法律行为法律行为现象现象自然现象(绝对事件)自然现象(绝对事件)社会现象(相对事件)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活 动活 动法律法律事实事实特点特点: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分为以下两种:分为以下两种:绝对事件绝对事件 相对事件相对事件 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如地震、洪水等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如地震、洪水等 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如

11、爆发战争等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如爆发战争等 1.1.法律事件法律事件特点:特点: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 能够引起法律后果能够引起法律后果 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最普遍最普遍的法律事实的法律事实 依据依据分类分类是否合法是否合法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行为主体意思表示形式主体意思表示形式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 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

12、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行为表现形式行为表现形式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2.2.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四、法的形式和分类四、法的形式和分类(一)法的形式(一)法的形式1.1.概念:法的具体的外部表现形态。概念:法的具体的外部表现形态。2.2.主要形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区主要形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区 法规、特别行政区的法、行政规章、国际条约等法规、特别行政区的法、行政规章、国际条约等 宪法宪法最高的法律效力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制定法律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

13、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仅次于宪法,仅次于宪法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由由国务院国务院制定,仅次于宪法和法律制定,仅次于宪法和法律四、法的形式和分类四、法的形式和分类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特别行政区的法特别行政区的法自治法规自治法规规章规章部门规章的地位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地位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国际条约国际条约 提示提示 我国不实行判例制度,最高法院所作的判决书我国不实行判例制度,最高法院所作的判决书只是一种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只是一种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四、法的形式和分类四、法的

14、形式和分类形式形式 制定机关制定机关 宪法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法律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法规法规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 国务院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 省级、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省级、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自治区法规自治区法规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特别行政区法特别行政区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规章规章 部门规章部门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 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省级、较大市人民政府省级、较大市人民政府 国际条约、协定国际条约、协定 国家之间

15、国家之间 四、法的形式和分类四、法的形式和分类总结:总结:(二)法的分类(二)法的分类划分标准划分标准法的分类法的分类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本法和普通法内容内容实体法和程序法实体法和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一般法和特别法 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和国内法国际法和国内法 运用的目的运用的目的公法和私法公法和私法 五、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五、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法律部门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与法律体系概念:概念:是指根据一定

16、标准和原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提示提示1 1:法律部门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划分的标准首先是法律调整的对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即法律调整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关系提示提示2 2:法律部门法律部门的划分不是绝对的,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可以有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标准,可以交叉、重合,没可以交叉、重合,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方有对错之分,只有方便与不方便、合理与便与不方便、合理与不合理之分不合理之分五、法律部门与体系五、法律部门与体系七七个个主主要要的的法法律律部部门门(1 1)宪法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2 2)民法

17、商法民法商法法律部门法律部门 (3 3)行政法行政法法律部门法律部门(4 4)经济法经济法法律部门法律部门(5 5)社会法社会法法律部门法律部门(6 6)刑法刑法法律部门法律部门 (7 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法律部门法律部门 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经济纠纷解的概念与解决途径经济纠纷解的概念与解决途径 仲裁仲裁 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本节本节基本结构框架基本结构框架一、经济纠纷的概念与解决途径一、经济纠纷的概念与解决途径概念:概念: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

18、权益争议引起的权益争议 。解决途径:解决途径:平等主体之间平等主体之间不平等主体之间不平等主体之间仲 裁仲 裁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或裁或审或裁或审原则原则需 有 仲需 有 仲裁 协 议裁 协 议行政复议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经济纠纷经济纠纷必经复议必经复议如 纳 税如 纳 税选 择 复 议选 择 复 议二、仲裁二、仲裁1.1.概念:概念:由经济纠纷的各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仲裁机构,对纠由经济纠纷的各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仲裁机构,对纠纷依法定程序作出具约束力的裁决的活动。纷依法定程序作出具约束力的裁决的活动。2.2.特征:特征:(1 1)以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为基础;)以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为基础;(2 2)

19、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中立第三者进行裁判;)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中立第三者进行裁判;(3 3)裁决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裁决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二)仲裁的适用范围(二)仲裁的适用范围适用仲裁适用仲裁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不能提请仲裁不能提请仲裁 (1 1)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2 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不适用于不适用于仲裁法仲裁法 (1 1)劳动争议)劳动争议 (2

20、 2)农业承包合同纠纷)农业承包合同纠纷自愿原则自愿原则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由双方自愿达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由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不予受理 合法合理原则合法合理原则 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 独立仲裁原则独立仲裁原则 仲裁机关仲裁机关不依附于任何机关不依附于任何机关而独立存在,仲裁依法而独立存在,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独立进行,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干涉 一裁终局原则一裁

21、终局原则 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终局裁决。裁决作出后,。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的,再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不予受理不予受理 (三)仲裁的基本原则(三)仲裁的基本原则(四)仲裁机构(四)仲裁机构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1)性质:性质:民间性组织民间性组织(2)组成:组成:仲裁委员会由主任仲裁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人、副主任任24人和委员人和委员711人组成。其中,法人组成。其中,法律、经 济 贸 易 专 家 不 得 少 于律、经 济 贸 易 专 家 不 得 少 于 2/3 提示提示1

22、 1 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提示提示22 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 选 定选 定仲裁员仲裁员选定选定仲裁员仲裁员共同指定共同指定首席仲裁员首席仲裁员指定指定仲裁委员会主任仲裁委员会主任仲裁委员会图解仲裁委员会图解(五)仲裁协议(五)仲裁协议概念:双方当事人自愿把他们之间可能发生或者已概念:双方当事人自愿把他们之间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经济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裁决的书面约定经发生的经济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裁决的书面约定 内容内容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仲裁事项仲裁事项 选定的仲裁

23、委员会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仲裁协议应以书面形仲裁协议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达成仲式订立。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无效裁的意思表示无效 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六)仲裁协议的效力(六)仲裁协议的效力1、协议效力发生时间: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协议效力发生时间: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2、协议效力确认:、协议效力确认:对协议效对协议效力力有异议有异议请求请求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决定决定裁定裁定

24、做出做出由由人民法院人民法院裁定裁定应该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应该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回避制度回避制度 开庭不公开开庭不公开 和解和解 调解调解(七)仲裁裁决(七)仲裁裁决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可根据仲裁申请书等材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可根据仲裁申请书等材料作出裁决;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但涉及料作出裁决;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国家秘密的除外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特特点点在仲裁庭作出裁决前可先行调解在仲裁庭作出裁决前可先行调解注意:注意:1 1、仲裁庭组成:、仲裁

25、庭组成:由由3 3名仲裁员或者名仲裁员或者l l名仲裁员组成,由名仲裁员组成,由3 3名仲名仲裁员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裁员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2 2、回避制度、回避制度,仲裁员必须回避的情形:,仲裁员必须回避的情形:(1 1)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2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 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决的;(4 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的请客送礼

26、的。(七)仲裁裁决(七)仲裁裁决3.3.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庭不能形成多。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书自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4.4.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七)仲 裁 裁 决(七)仲 裁 裁 决注意:注意:三、民事诉讼三、民事诉讼民事诉讼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民事诉讼要求掌握的知识点:适用范围适用

27、范围审判制度审判制度诉讼管辖诉讼管辖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五类适用情况五类适用情况合议、回避、公开、两审终审合议、回避、公开、两审终审4大制度大制度级别管辖、地域管辖、专属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专属管辖普通诉讼时效普通诉讼时效特别诉讼时效特别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中止、中断和延长具体范围具体范围举例举例1.1.因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因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等调整的法等调整的平等主体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民事案件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民事案件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等案件权纠纷等案件2.2.因经济法、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因经济

28、法、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的争议,法律规定适用民事系发生的争议,法律规定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企业破产案件、劳动合同纠纷案企业破产案件、劳动合同纠纷案件件3.3.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和宣告公民失踪、死亡等非讼案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和宣告公民失踪、死亡等非讼案件件4.4.按照督促程序解决的债务案件按照督促程序解决的债务案件5.5.按照公示催告程序解决的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按照公示催告程序解决的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一)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一)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要点:要点:1.1.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法院审理第一

29、审民事案件,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外,一律由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外,一律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2.2.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议庭的成员,应当是3 3人以上的单数。人以上的单数。(二)审判制度(二)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合议制度1.1.需要回避的情形:需要回避的情形:参与某案件民事诉讼活动的参与某案件民事诉讼活动的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是案

30、件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是案件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或者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与案件当事人有人的近亲属,或者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与案件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2.2.注意:注意:以上当事人不包括证人以上当事人不包括证人(二)审判制度(二)审判制度-回避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是指法院审理民事或行政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公开审判制度是指法院审理民事或行政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外,应当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外,应当公开进行。公开进行。提示:提示: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不论案件是

31、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二)审判制度(二)审判制度-公开审判制度公开审判制度一个诉讼案件经过两级法院一个诉讼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即终结,我国法院分审判后即终结,我国法院分为四级:最高法院、高级法为四级:最高法院、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基层法院。院、中级法院、基层法院。除最高法院外,其他各级法除最高法院外,其他各级法院都有自己的上一级法院。院都有自己的上一级法院。提示:提示:特别程序、督促程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对终审判决、实行一审终审,对终审判决、裁 定,当 事 人 不 得 上 诉。

32、裁 定,当 事 人 不 得 上 诉。(二)审判制度(二)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两审终审制度1.1.级别管辖:级别管辖:根据案件性质、案情繁简、影响范围确定上下级受理根据案件性质、案情繁简、影响范围确定上下级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大多数民事案件均归基层法院管辖。大多数民事案件均归基层法院管辖。(三)诉讼管辖(三)诉讼管辖2.地域管辖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实行一般地域管辖:实行“原告就被告原告就被告”原则原则特殊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诉讼原因诉讼原因管辖地管辖地合同纠纷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保险合同纠纷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

33、地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票据纠纷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运输合同纠纷运输合同纠纷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被告住所地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被告住所地侵权行为侵权行为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三)诉讼管辖(三)诉讼管辖(三)诉讼管辖(三)诉讼管辖诉讼原因诉讼原因管辖地管辖地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讼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落地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

34、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诉讼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 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 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达地法院管辖到达地法院管辖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或者航程终理算地或者航程终 3.3.专属管辖:法律强制规定某类案件必须由特定的法专属管辖:法律强制规定某类案件必须由特定的法院管辖,其他法院无权管辖,当事人也不得协议变更。院管辖,其他法院无权管辖,当事人也不得协议变更。具体

35、如下:具体如下:因因不动产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纠纷提起的诉讼 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因因港口作业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起的诉讼 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因因继承遗产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纠纷提起的诉讼讼 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三)诉讼管辖(三)诉讼管辖4.4.共同管辖共同管辖两个以上法院都有管辖权(共同管辖)的诉讼,原告可以向两个以上法院都有管辖权(共同管辖)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法院起诉(选择管辖);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其中一个法院起诉(选择管辖);原告向两个以上

36、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的,由的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辖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辖。(三)诉讼管辖(三)诉讼管辖(1 1)诉讼时效概念: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而失去诉)诉讼时效概念: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讼保护的制度。(2 2)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保护其民事权)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间。利的法定期间。(3 3)诉讼时效期间届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的是胜诉权权利人丧失的是胜诉权;权利人的实;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并不消灭,债务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体权利并不消灭,债务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37、。(4 4)关于仲裁时效,法律有规定的,适用法律规定;法律没有)关于仲裁时效,法律有规定的,适用法律规定;法律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四)诉讼时效(四)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示意图:诉讼时效示意图:最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2020年年权利受到权利受到侵 害 日侵 害 日特殊:特殊:1 1年年一般:一般:2 2年年权利从被侵害之日起算权利从被侵害之日起算2.2.诉讼时效的具体规定诉讼时效的具体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一般诉讼时效为(一般诉讼时效为2 2年年 )特别诉讼时效期间特别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为(诉讼时效期间为1 1年)年)身体受到伤害要

38、求赔偿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上述诉讼时效期间(上述诉讼时效期间(1 1年年、2 2年、年、2020年),均从权年),均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五)诉讼时效(五)诉讼时效(1 1)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最后6 6个个月内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

39、效期间的,诉讼时效期间暂时停止计算。暂时停止计算。其他障碍包括:(其他障碍包括:(1 1)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丧失民事行法定代理人死亡,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为能力;(2 2)继承开始后继承人尚未确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尚未确定。3.3.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诉讼时效的中止示意图:诉讼时效的中止示意图:自知道或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应当知道之 日 起之 日 起诉讼时效:诉讼时效:1年或年或2年年顺延顺延发

40、生不可抗力等发生不可抗力等最后最后6个月个月(2 2)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当事人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同意履行义务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同意履行义务,而使而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期间重新计算重新计算。(3 3)诉讼时效的延长是人民法院对已经完成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延长是人民法院对已经完成的诉讼时效,根据特殊情况而予以延长。特殊情况是否延长,具体由人民根据特殊情况而予以延长。特殊情况是否延长,具体由人民法院判定。法院判定。3.

41、3.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1.1.判决判决(1 1)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公开进行。(2 2)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愿进行)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愿进行调解调解。(3 3)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送达之日起1515日内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提示:提示:第二审法院的判决,以及最高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第二审法院的判决,以及最高法院

42、审判的第一审案件的判决,都是终审的判决,也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的判决,都是终审的判决,也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六)判决和执行(六)判决和执行2.2.执行执行当事人拒绝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和当事人拒绝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和其他应当履行的法律文书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的其他应当履行的法律文书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申请执行,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执行组织申请执行,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不不 同同 的的法律文书法律文书对于发生法律效对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力的判决、裁定对于调解书、仲裁机构的生对于调解书、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公证机关

43、依法赋予效裁决、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等由由第一审法院执行第一审法院执行由由被执行人住所地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或者被执行的财产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所在地法院执行 (六)判决和执行(六)判决和执行(六)判决和执行(六)判决和执行(1 1)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2 2)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3 3)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4 4)搜查被执行人的财产;)搜查被执行人的财产;(5 5)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

44、的财物或票证;)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的财物或票证;(6 6)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强制退出土地;)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强制退出土地;(7 7)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8 8)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9 9)强制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及迟延)强制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及迟延 履行金。履行金。我国现行的执行措施:我国现行的执行措施:四、行政复议四、行政复议行政复议范围行政复议范围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

45、行政复议决定行政复议决定(一)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一)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1 1:对税务机关的以下行为不服对税务机关的以下行为不服警告、罚款、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得、没收非法财物、责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销执照、行政拘留等政拘留等限制人身限制人身自由或者自由或者查封、扣查封、扣押、冻结押、冻结财产等财产等有关许可有关许可证、执照、证、执照、资质证、资质证、资格证等资格证等证书变更、证书变更、中止、撤中止、撤销的决定销的决定关于确认土关于确认土地、矿藏

46、、地、矿藏、水流、森林、水流、森林、山岭、草原、山岭、草原、荒地、滩涂、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权的决定(一)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一)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2 2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权益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权益认为行政机关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经营自主权认为行政机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犯其合法权益的益的认为行政机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

47、他义务(一)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一)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3 3行政机关不作出相应行为行政机关不作出相应行为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

48、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一)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一)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不能申请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的不服行政机关作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的行政处分行政处分或者其或者其他他人事处理人事处理决定决定不服行政机关对不服行政机关对民民事纠纷事纠纷作出的作出的调解调解或者其他处理或者其他处理可依照有关法律、可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提出申诉可依法申请仲裁可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1.

49、1.申请时限:申请时限:自知道权益被侵自知道权益被侵害的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害的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60日内日内提出;提出;2.2.申请形式:可以书面申请,申请形式: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3.3.注意: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注意: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收取任何费用。提示提示 仲裁协议必须是仲裁协议必须是书面形式,口头的无效书面形式,口头的无效(二)行政复议的申请(二)行政复议的申请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机关的行政应当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由本级财政予以经费,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保障。1

50、.1.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2.2.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停止执行:(1 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2 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3 3)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决定停止执行的;(4 4)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三)行政复议参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经济法基础培训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