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卤代烃123课前预习作业课堂对点训练课后提升训练课前预习作业解析:解析:卤代烃是卤素原子取代了烃分子中的氢原子,卤代烃是卤素原子取代了烃分子中的氢原子,卤代烃中含有碳、氢和卤素原子,也可不含氢原子,但不卤代烃中含有碳、氢和卤素原子,也可不含氢原子,但不能含有其他元素的原子。能含有其他元素的原子。答案:答案:D2.为了使氯乙烷的水解反应进行比较完全,水解时需为了使氯乙烷的水解反应进行比较完全,水解时需加入加入()A.NaClBNaHSO4C.NaOHD 乙醇乙醇解析:解析:卤代烃水解的条件为卤代烃水解的条件为NaOH水溶液、加热。水溶液、加热。答案:答案:C3.1溴丙烷、溴丙烷、2溴丙烷
2、分别与溴丙烷分别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的乙醇溶液共热,则两反应热,则两反应()A.产物相同,反应类型相同产物相同,反应类型相同B.产物不同,反应类型不同产物不同,反应类型不同C.碳氢键断裂的位置相同碳氢键断裂的位置相同D.碳溴键断裂的位置相同碳溴键断裂的位置相同解析:解析:二者均发生消去反应,产物均为二者均发生消去反应,产物均为CH3CHCH2,但,但CH、CBr键断裂的位置不相同。键断裂的位置不相同。答案:答案:A解析:解析:发生消去反应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发生消去反应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从同一个从同一个分子内;分子内;脱去小分子脱去小分子(如如H2O、HX);有不饱和化合物有不饱和化合物生成。
3、生成。D项不是从同一个分子内脱水,也没有生成不饱和项不是从同一个分子内脱水,也没有生成不饱和化合物。化合物。答案:答案:D5.2014雅礼中学月考雅礼中学月考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能分开的是液漏斗能分开的是()A.溴乙烷和氯仿溴乙烷和氯仿B溴乙烷和水溴乙烷和水C.溴乙烷和乙醇溴乙烷和乙醇D 苯和溴乙烷苯和溴乙烷解析:解析:只有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才能用只有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分液漏斗分离。答案:答案:B点拨:点拨:溴乙烷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溴乙烷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6.2014常州期末常州期末有关溴乙烷的下
4、列叙述中,正确有关溴乙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的是()A.溴乙烷难溶于水,其密度比水的小溴乙烷难溶于水,其密度比水的小B.在溴乙烷中滴入在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立即有淡黄色沉淀溶液,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生成C.溴乙烷与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混合共热可生成乙烯的醇溶液混合共热可生成乙烯D.溴乙烷通常用乙烷与液溴直接反应来制取溴乙烷通常用乙烷与液溴直接反应来制取解析:解析:溴乙烷密度比水的大;溴乙烷是非电解质,不溴乙烷密度比水的大;溴乙烷是非电解质,不能与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乙烷与液溴发生的反应是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乙烷与液溴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产物不纯净,一般不用乙烷与溴反应
5、制备溴乙取代反应,产物不纯净,一般不用乙烷与溴反应制备溴乙烷而用乙烯与烷而用乙烯与HBr加成制备。加成制备。答案:答案:C7.2溴丁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后溴丁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后的有机产物有几种的有机产物有几种()A.1B2C.3D 4(1)写出写出A、B、C结构简式:结构简式:A_,B_,C_。(2)各步反应类型:各步反应类型:_,_,_,_,_。(3)AB的反应试剂及条件:的反应试剂及条件:_。解析:解析:在一系列的反应中,有机物保持了六元环状结在一系列的反应中,有机物保持了六元环状结构,但苯环变成了环己烷环,反复的构,但苯环变成了环己烷环,反复的“消去消去”
6、“”“加成加成”可可在环己烷环上增加氯原子,且氯原子能定位、定数。在环己烷环上增加氯原子,且氯原子能定位、定数。课堂对点训练1.有关卤代烃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有关卤代烃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卤代烃都不溶于水,而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所有卤代烃都不溶于水,而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B.所有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所有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C.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D.所有卤代烃都能水解得到醇类物质所有卤代烃都能水解得到醇类物质知识点一知识点一卤代烃的性质卤代烃的性质 解析:解析:可用反例法证明其正误,如可用反例法证明其正误,如CH3
7、X不能发生消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则选项去反应,则选项B说法不正确;乙烯与说法不正确;乙烯与HCl加成也可得到加成也可得到氯乙烷,则选项氯乙烷,则选项C说法也不正确;对于同一碳原子上含说法也不正确;对于同一碳原子上含2个以上卤原子时,其水解的产物不是醇,则选项个以上卤原子时,其水解的产物不是醇,则选项D说法也说法也不正确。不正确。答案:答案:A2.2014绍兴模拟绍兴模拟某卤代烷烃某卤代烷烃C5H11Cl发生消去反应发生消去反应时,可以得到两种烯烃,则该卤代烷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时,可以得到两种烯烃,则该卤代烷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解析:解析:卤代烷烃发生消去反应,可以得到两种烯烃,卤代烷烃发生消去
8、反应,可以得到两种烯烃,则该卤代烷烃的结构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则该卤代烷烃的结构中存在两种类型的氢原子。氢原子。A项中项中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只得到一种烯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只得到一种烯烃CH3CH2CH2CHCH2;B项中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也只能得到一种烯烃项中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也只能得到一种烯烃CH3CHCHCH2CH3;C项中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可得项中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可得烯烃烯烃CH2CHCH2CH2CH3和和CH3CHCHCH2CH3;D项项中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中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答案:答案:C3.在卤代烃在卤代烃RCH2CH2X中化学键如下,则下列说法中化学键如下,则下列说法
9、中正确的是中正确的是()A.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和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和B.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和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和C.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和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和D.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和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和解析:解析:卤代烃的结构决定其化学性质。透过卤代烃发卤代烃的结构决定其化学性质。透过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消去反应的反应机理,找出卤代烃在不同情生水解反应、消去反应的反应机理,找出卤代烃在不同情境下的断键方式。水解反应是卤代烃中卤素原子被羟基
10、取境下的断键方式。水解反应是卤代烃中卤素原子被羟基取代,破坏代,破坏键;消去反应是使卤代烃失去键;消去反应是使卤代烃失去HX,破坏,破坏键键和其相邻碳原子上的和其相邻碳原子上的CH键,即键,即键。键。答案:答案:D4.有机物有机物CH2CHCH2CH2Cl能发生的反应有能发生的反应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使溴水褪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使溴水褪色使酸性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与溶液褪色与AgNO3溶液生成白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聚反应色沉淀加聚反应A.以上反应均可发生以上反应均可发生B只有不能发生只有不能发生C.只有不能发生只有不能发生D 只有不能发生只有不能发生答案:答案:C5.某学生将
11、氯乙烷与某学生将氯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却,滴入却,滴入AgNO3溶液,结果最终未得到白色沉淀,其主要溶液,结果最终未得到白色沉淀,其主要原因是原因是()A.加热时间太短加热时间太短B.不应冷却后再加入不应冷却后再加入AgNO3溶液溶液C.加加AgNO3溶液前未用稀溶液前未用稀HNO3酸化酸化D.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Cl知识点二知识点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解析:解析:卤代烃水解后溶液呈碱性,应先用稀卤代烃水解后溶液呈碱性,应先用稀HNO3酸酸化再滴加化再滴加AgNO3。答案:答案:C6.为了检验某氯代烃中的氯元素,现
12、进行如下操作。为了检验某氯代烃中的氯元素,现进行如下操作。其中合理的是其中合理的是()A.取氯代烃少许,加入取氯代烃少许,加入AgNO3溶液溶液B.取氯代烃少许与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然后加入水溶液共热,然后加入AgNO3溶液溶液C.取氯代烃少许与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水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溶液D.取氯代烃少许与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乙醇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溶液解析:解析:检验卤代烃中是否含有氯元素时,由于卤代烃检验卤代烃中是否含有氯元素时,由于卤代烃中
13、的氯元素并非中的氯元素并非Cl,故应加入,故应加入NaOH水溶液或水溶液或NaOH的的醇溶液,并加热,先使卤代烃水解或发生消去反应,产生醇溶液,并加热,先使卤代烃水解或发生消去反应,产生Cl,然后加入稀,然后加入稀HNO3酸化,再加酸化,再加AgNO3溶液,根据产溶液,根据产生白色沉淀确定卤代烃中含有氯元素。先加生白色沉淀确定卤代烃中含有氯元素。先加HNO3酸化,酸化,是为了防止是为了防止NaOH与与AgNO3反应生成反应生成AgOH,再转化为,再转化为Ag2O褐色沉淀干扰检验;褐色沉淀干扰检验;D项有的氯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项有的氯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不选。应,故不选。答案:答案:C7.由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列哪几步反应()A.加成加成消去消去取代取代 B消去消去加成加成水解水解C.取代取代消去消去加成加成D 消去消去加成加成消去消去知识点三知识点三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答案:答案:B答案:答案:D课后提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