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症推拿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187475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84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病症推拿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常见病症推拿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常见病症推拿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常见病症推拿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常见病症推拿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和压迫颈部血管、神经、脊髓而产生一系列症状。主要的症状有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严重者可合并肢体功能丧失等综合症状。本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或颈肩综合症,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一)病因?1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软骨板逐渐骨化,髓核逐渐脱水导致纤维化、椎间隙变窄,关节面易发生磨损而出现增生。易压迫神经、血管而产生症状。?2急慢性外伤造成椎间盘、韧带、关节囊等组织操作,使颈椎发生代偿性增生,增生物压迫神经、血管产生症状。(二)临床表现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其中以颈项、肩胛上背、上胸壁及上肢

2、疼痛或麻痛为最常见。颈椎病往往因颈部过劳、扭伤或寒冷刺激使症状加剧而诱发。临床症状为:1颈型颈椎各椎间关节及周围肌筋损伤导致的颈肩酸胀、疼痛、颈项僵硬。不能做点头、仰头及头颈部旋转活动,呈斜颈姿势,患者回头时须颈部与躯干共同旋转。2神经根型颈丛和臂丛神经受挤压,造成颈项、肩胛上背、上胸壁、肩臂或手部放射性麻木、疼痛、无力或肌肉萎缩、感觉异常。3椎动脉型由于颈椎骨质增生等原因,挤压椎动脉,造成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记忆力减退、疲倦无力,严重者可出现位置性眩晕、猝倒等。4脊髓型因脊髓受压而出现上下肢一侧或两侧麻木,走路无力不稳、瘫痪、大小便障碍等。5交感神经型戏交感神经受压引起枕

3、部疼痛、偏头痛、头昏、心动过速、胸闷肢冷、视物模糊、出汗障碍等综合症状。6混合型临床上凡同时存在上述两型或两型以上症状者为混合型颈椎病。(三)推拿方法(1)用滚法或四指推在其肩、颈部放松。(2)拿揉颈部(3)按揉风府、风池、天宗,拿风池。按揉曲池、合谷、手三里,(4)搓肩关节,抖上肢,拔伸指关节。(5)摇颈部。(6)颈部拔伸法。(7)扳法(8)推法、拍法收尾俯卧位:先用按揉、拿揉法、滚法,后半相同(五)辨证加减?1神经根型:加上肢操作;?2椎动脉型:去摇法,加头面部手法;?3交感神经型:加少林内功推拿常规法;?4脊髓型:四肢的推拿操作1手法要轻缓柔和,切忌暴力,理复手法要有的放矢;2症状缓解既

4、应开始颈椎医疗体操锻练,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3患者应注意纠正不良习惯如低头工作太久,肩负、手提重物,卧看书报、电视、体位不正等,并应注意颈部保暖,低枕休息;4。颈椎椎医疗体操动作有6组:前后耸肩,前屈后仰,左顾右盼,回头望月,左右侧屈,伸头缩颈。练习动作节奏宜慢,幅度由小到大,每组动作10-30次,每次练习总时间在20分钟为宜。(四)注意事项附:落枕?落枕是指患者颈项部酸痛,转动不灵活的一种疾患。多因睡眠姿势不正,枕头过高或过低,使一侧肌群在较长时间处于伸展状态,以至发生颈部肌肉劳伤痉挛,或因颈部受寒侵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患得多在一觉醒来后突然感觉颈项一侧或两侧的肌肉酸痛僵硬,头向一侧

5、歪斜,活动困难,动则疼痛加剧,严重者可牵引致肩背疼痛。?治疗落枕的按摩方法可参照颈椎病的按摩方法。落枕诊断要点?1疼痛:颈项和肩胛冈周围、上背部疼痛,以一侧疼痛多见。?2肌肉痉挛:受累区肌张力增高,常见于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菱形肌等。?3活动受限:颈项伸曲旋转受限,严重者颈项不能活动。?4压痛:患处可有明显压痛。?5X线检查:排除骨病、骨折、脱位等骨关节疾患,进一步明确诊断。?6鉴别诊断:本病应与颈椎病、结核、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相鉴别。注意事项?1操作时,手法需柔和,切忌运用粗暴蛮力,被动运动要在生理范围内和患者能忍受的程度下进行。尤其是扳法,不要强求有弹响声。?2嘱患者颈项处保暖,夏天避免

6、汗出当风,以免风寒入络,导致发病。睡眠时,枕头要高低适中,不要睡高枕。?3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考虑加用牵引疗法,亦可加热敷或理疗。?4配合功能锻炼,嘱病员作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等运动。二、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五十肩”、“露肩风”、“冻结肩”、“肩凝症”、“肩痹”等,是一种肩关节囊及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本病是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运动受限为主症的一种老年性常见疾病。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女性多见。(一)病因?1老年肩关节退行性改变,发生纤维化改变。?2内分泌机能紊乱。?3急慢性劳损。?4风寒侵袭。?5肩关节缺乏运动。(二)临床表现1疼痛与压痛肩周炎疼痛的性质多

7、为酸痛或钝痛。早期肩部疼痛剧烈,肿胀明显。疼可扩散至肘部,遇寒湿疼痛加剧,遇热痛减,日轻夜重,常常影响睡眠。后期肩部疼痛减轻,但活动障碍较显著。常可在肩峰下滑囊及三角肌下滑囊部、肱二头肌长头或短头腱沟、三角肌后缘、冈上肌与冈下肌附着点,以及肩内俞、肩贞、天宗等部位找到明显压痛点。?2活动障碍病程越长,活动障碍越明显。常不能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动作,如穿衣、洗脸、梳头、束腰带等。肩关节被动上举、后伸摸棘、内收、外展、内外旋动作均受限。?3肌肉萎缩患肩病久,局部肌肉常出现废用性萎缩,尤以三角肌较为明显。肩部常用推拿手法?1、体位:俯卧位、坐位?2、操作程序:?(1)抱揉肩周 患者取坐位,术者以双手

8、大鱼际或全掌抱着肩部,做大面积抚摩抱揉(坐位)。?卧位:推肩部及上肢?(2)滚肩部,?(3)揉法:掌揉或虎口揉肩部?(4)拿捏肩部?(5)揉、滚上肢肌肉?(6)点拨肩部肌肉及阿是穴?(7)摇上肢肩、肘、腕?被动运动肩关节根据不同方向的活动障碍选用下列动法。(中后期做,早期制动)?1)推肘内收2)扛肩揉搓?3)反手旋肩4)摇肩、肘、腕?(8)搓、抖拍打上肢(四)注意事项?1有条件的地方,应先作肩关节摄片,排除骨关节本身病变,然后进行推拿治疗。?2肩关节周围炎急性期,手法需轻柔,手法过重可导致进一步损伤,粘连加重。?3粘连期和缓解期手法可稍重,但需防止一次性粘连处撕裂过大,造成新的创伤,进一步加重

9、粘连发生。?4.治疗同时,必须配合患者自己的功能娥炼,要求患者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5.注意肩部保暖,防止再受风寒湿邪。功能锻炼?1弯腰晃肩法;2爬墙活动;3体后拉手;4外旋锻炼;5甩手锻炼。?除医生给予积极治疗外,自身必须早期并坚持作忍痛的功能锻炼,这将有利于肩关节周围炎较快恢复。常用方法有以下数种,患者可选择几种进行锻炼。三、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是指因各种突然刺激造成的腰部软姐织损伤,又称“扭腰”、“闪腰”,是一种觉见的外伤疾患。由于腰部脊柱是一根独立的支柱,承担着人体 60%以上的重量,并从事着复杂的运动。腰部前方只有松软的腹腔和髂腰肌,附近仅有一些肌肉、筋膜和韧带等无骨性

10、结构的保护,因此在负重或不协调的运动中,极易受到损伤。损伤在急性期未能给予有效治疗,则容易转化为慢性,成为顽固的腰背痛。(一)病因多由于突然受暴力损伤而起,如过度后伸与前屈,扭转弯曲超过了腰部的正常活动范围,或搬运重物,负重过大或用力过度,劳动者是腰部姿势不正确,或扛抬重物是,配合不协调,以及跌打或暴力直接打击腰部,使腰部的肌肉组织受到剧烈的扭转、牵拉突然受伤。(二)临床表现?腰痛发病骤然,伤后即感腰部一侧或两侧局限性疼痛。患者常能指出准确的疼痛部位。有些患者在受伤时感到腰部清脆的响声或有韧带撕裂样感觉,随即感到疼痛。小便用力时均感到疼痛加剧。触摸患侧腰肌可见紧张、痉挛、僵硬等。(三)推拿方法

11、1远端取穴镇痛双手拇指重叠按揉扭伤穴(阳池与曲池连线的上1/4与下3/4交界处)或腰痛穴等,以缓解腰部疼痛。2轻推背部双手掌在患者背腰部自上而下做“八”字形分推数次。3轻揉背部单掌或叠掌按揉腰部,先按揉扭伤外周,再揉痛点(如患者偏瘦可采用拇指或掌根先揉外周再揉痛点)4拿揉腰 双手拿揉患侧腰部5轻点背腰部俞穴。6轻点拨腰椎旁竖脊肌及阿是穴 要以能忍受为度7点腰眼、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穴8摇腰:患者能耐受前提下摇腰9轻拍收尾急性损伤 手法后嘱病人周内避免腰部旋转活动,日内不作身体后仰动作。韧带肿胀明显者,可用百分之二普鲁卡因毫升,局部封闭每日次,共次。?(四)注意事项?1治疗期间,腰部禁止做大幅

12、度运动,卧硬板床休息35天,并防止腰部受寒冷刺激。?2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腰肌的保护能力。?3注意劳动姿势,避免无精神准备的突然动作。四、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筋慢性损伤,主要是腰骶部的肌肉、筋膜、韧带、小关节等组织的慢性损伤。在慢性腰痛病例中,腰部劳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病多发生于体力劳动者。(一)病因?1在劳动中工期维护某种不平衡的体位,如经常用同一侧肩部扛抬重物,长期从弯腰工作等,或由于习惯性的姿势不良,常可导致软组织的疲劳而引起腰背酸痛。?2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后,未作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因反复多次损伤,局部出血渗液,产生纤维性变或疤痕组织,压迫或刺激神经而形成慢性腰痛。?3

13、先天性畸性,如由于单侧性腰椎骶化或小关节两侧不对称等,使腰骶部两则活动度不一致而诱发腰痛。有长期腰痛和反复发作史,腰骶部和腰椎两则疼痛不适,时轻时重,缠绵不愈,腰部发、沉重、病人不能明确地指出疼痛部位。疼痛在过量劳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部分患者腰部疼痛与天气变化有密切关系。腰部运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但腰部活动过多即感腰部有牵制感,多数患者腰部喜热怕冷,甚至局部皮肤感觉迟钝。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加重,可出现腰肌痉挛、脊柱侧弯、患侧下肢有牵涉性疼痛等症状。(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1推背腰:直推背腰3-5遍,后分推背腰3-5遍2揉法:单掌叠掌揉背腰3滚背腰部:用指间关节滚法或小鱼际滚法滚背部及腰

14、部5分钟。4.按压腰背双手掌根按压腰背部肌筋。5.点拨腰肌两侧及阿是穴双手拇指重叠,分别自上而下左右拨两侧骶棘肌,拇指重点按揉、推理腰部痛点。(三)按摩方法(三)按摩方法?6 肘推腰肌?7擦摩腰骶:单掌擦摩腰骶部,大鱼际或掌根擦肾俞、腰阳关,以有透热感为佳。?8.点按:肾俞、命门、关元、八髎及委中穴?9 摇腰:仰扳卧位摇动腰椎?10.扳腰:治疗第二次开始斜扳和后伸扳腰椎?11.拍打背腰部收尾(四)注意事项1本病应坚持长期治疗,平时注意纠正工作中的不良姿势,睡觉宜用硬板床。2注意腰部保暖,避免着凉。3坚持腰背锻炼,增加腰肌弹性和固护能力。五、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本

15、病的发生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以后,因某种原因(损伤、过劳等)导致纤维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从纤维环的缺损处向外胀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马尾神经),引起腰伴上肢的放射性疼痛。此病是临床觉见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1内因大约在20岁以后,椎间盘即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的韧性及弹性逐渐减弱。这就构成了本病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部位,是根据承受压力多少和活动度大小来决定。而腰4-5,腰5、骶1之间负重最多,活动度最大,所以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发症的部位。2外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由于创伤引起的。绝大多数发生在青壮年,在椎间盘本身退化变性、纤维环变脆的基础上,遭受

16、一次突然的外伤或反复多次轻度的下腰部损伤,致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有一部分患者有受寒凉的历史,寒凉刺激为诱发本病的原因。(二)类型本症根据髓核突出的方向、部位和程度分为如下若干类型。1按髓核突出方向分为三型(1)向后突出型髓核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而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本型临床最多也最重要。按突出部位又分为:1)单侧型是临床是最多见的一种,髓核突出和神经根受压只局限于一侧。2)双侧型髓核向后纵韧带两侧突出,两侧下肢均有坐骨神经痛等症状,此型临床上较少见。3)中央型椎间盘自后中部突出。此型左右侧神经根均不受压,受压的只是马尾神经,所以产生的症状多为鞍区麻痹和大小便功能障碍。(2)向前突出型本型不

17、引起特殊症状,故无临床意义。(3)向椎体内突出型髓核向软骨板内突出,突出物压入椎骨的松质骨,多为环状缺口,常发生在青年期。2按髓核突出程度分为三型(1)幼弱型(隐藏型)纤维环部分破裂,纤维环由内向外形成裂缝,但外层尚保持完整。(2)成熟型(破裂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自椎间隙向外胀出。(3)移行型(即突出型)该型介于幼弱型与成熟型之间,纤维环接近完全破裂,髓核向外胀出较大,可发展变为成熟型,也可缩回椎间隙而消失。(三)临床表现1多数患者有外伤史或反复发作史。2腰部疼痛,咳嗽、打喷嚏及腹压加大时(如用力排便等)疼痛加剧,重者起卧困难,步履跛行,疼痛难忍。3一侧或双侧下肢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出

18、现放射性疼痛,且常发生在腰痛减轻或消失时。疼痛先由臀部开始,逐步放射到大腿后侧、小腿后侧,有的可至足背外侧及足跟和足掌,如果突出部位在中央,则可出现马尾神经症状,表现为鞍区麻痹和大小便障碍。4腰部活动受限,以后伸受限为主,少数前屈受限明显。5脊柱有不同程度的侧弯,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腑部,即神经根与马尾成角处。为了使神经根躲开突出物的压迫而脊柱凸向健侧;相反,如果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上方,则脊柱凸向患侧,以避开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6病程长的患者还可出现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及足掌麻木感,患肢可见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7患肢温度下降,部分患者感到患肢发凉,检查发现患肢温度较健侧温度低。(四)推拿方法

19、按腰肌劳损推拿方法+下肢推拿方法加点拨坐骨神经路线上的穴位如环跳、承扶、委中、承山、昆仑、太溪等穴1推背腰:直推背腰3-5遍,后分推背腰3-5遍2揉法:单掌叠掌揉背腰3滚背腰部:用指间关节滚法或小鱼际滚法滚背部及腰部5分钟。4.按压腰背双手掌根按压腰背部肌筋。5.点拨腰肌两侧及阿是穴双手拇指重叠,分别自上而下左右拨两侧骶棘肌,拇指重点按揉、推理腰部痛点。腰部推拿方法腰部推拿方法?6 肘推腰肌?7擦摩腰骶:单掌擦摩腰骶部,大鱼际或掌根擦肾俞、腰阳关,以有透热感为佳。?8.点按:肾俞、命门、关元、八髎及委中穴?9 摇腰:仰扳卧位摇动腰椎?10.扳腰:治疗第二次开始斜扳和后伸扳腰椎?11.拍打背腰部

20、收尾腰部推拿方法腰部推拿方法俯卧位下肢推拿套路?1、直推?2、揉法 单掌或叠掌?3、滚法 滚三侧面(内侧、后侧、外侧)?4、拿下肢 拿大腿三侧面,拿小腿?5、点按穴位:环跳、承扶、委中、委阳、承山、太溪、昆仑、涌泉等俯卧位下肢推拿套路?6、滚腘窝?7、弹拨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8、摇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9、牵抖下肢、搓下肢?10、拍法注意事项1可配合牵引疗法。2.治疗期间睡硬板床,注意保暖,防止潮湿受凉。3.按摩必须排除骨技病变。4.恢复期注意功能锻炼。5.可选用理疗、针灸等配合治疗。6.若按摩无效,患者痛苦难忍,保守治疗难以奏效时,应采取手术治疗。六、骨性膝关节炎骨性膝关节炎是指损伤、劳损

21、所致膝关节软骨面变性,软骨下骨板反应性增生,骨刺形成,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种症状。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一)病因?此病与年龄、性别、职业、损伤等关系密切。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该病的病因虽由诸多因素所致,但应首先考虑膝关节的机械因素,机械性积累损伤是主要的,引起此病的另一原因是老年人软骨的弹性减低而遭受力学伤害产生退行性改变。?中医学认为,此病一是因慢性劳损、受寒或轻微外伤所致;二是因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而致,肝虚无以养筋,肾虚无以濡骨,而使筋骨疲软,步履不便。(二)临床表现1疼痛经常出现在活动之后,上下楼梯或由坐位突然站起时疼痛加剧,休息后感觉关节僵硬,不活动时无自发性

22、疼痛。部分患者有时在行走时有膝关节滑脱感。2膝关节肿胀,股四头肌萎缩。3膝关节周围压痛,关节活动受限。活动髌骨时,关节有疼痛感。个别患者可出现膝翻或膝外翻。4关节内有游离体时,行走时可突然出现绞锁现象,稍活动又突然消失。(三)推拿方法1双手抱揉揉膝关节周围2、拿揉大腿下端3、点按血海、膝眼、梁丘、足三里、昆仑、鹤顶 阳陵泉等。4、点 拨按揉压痛点5、屈伸膝关节6、拨伸膝关节俯卧1、拿揉后下肢2、点按承扶、委中、承山、昆仑、太溪穴3、点拨腘肌及压痛点4、拍打下肢后侧4(四)注意事项1避免劳累,注意保暖。可用热水袋或热物热敷2应注意对患肢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3肥胖者应注意减肥。七、小儿斜颈小儿斜颈

23、又称先天性斜颈,是以患儿头向一侧倾斜,颜面旋向健侧为特征的疾病。引起斜颈的原因有很多,如脊柱畸形、颈部肌肉麻痹等。(一)病因?关于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对于此病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说法。?(1)胎儿在子宫内位置不良,头偏向一侧,使胸锁乳突肌受压,发生肌纤维化及肌肉周围的结缔组织浸润。?(2)由于产伤,引起肌肉撕裂,造成血肿,最后发生纤维性挛缩而导致斜颈。?(3)临产时,由于胎位不正,臀部或横位,或胎儿过大,使胸锁乳突肌霜段的动脉受阻而引起肌肉部分缺血,或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4)斜颈是由于一侧的胸锁乳肌感染所造成的肌炎所致。(二)临床表现患儿头向患侧倾斜,颜面部旋向

24、健侧,患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段可触摸到肿块,底部稍可移动。患儿颈部向健侧转动时,肿块突出明显,如勉强转动,可引起患儿疼痛、哭闹。病期较长者,可影响到患侧颜面的发育,而健侧颜面也产生适应性的改变,致颜面部大小不对称。晚期还会产生继发生胸椎侧突畸形。(三)按摩方法1轻摩颈部2拇指推颈部3、拇指点拨颈部胸锁乳突肌及阿是穴3拿捏胸锁乳突肌用拇指和食、中二指相对用力进行一紧一松拿捏,刚柔结合,用力由轻到重。4牵引拔伸颈部一手拇指按压患儿颈部肿块,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部,使其头颈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环转运动数遍;一手将其头部置于最大限度向健侧的屈曲位,并稍前屈,另一手拇指在其肿块部及整个胸锁乳突肌上做轻揉和轻拨,最后

25、按压。(四)注意事项?1按摩手法要轻柔,时间不宜过长。?2嘱家长加强患儿的锻炼,可用玩具等引诱患儿多向健侧扭头。?3睡觉时可用沙袋固定。八、失眠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入睡困难,眠而易醒,时睡时醒,严惩者可整认不眠,古代又称“不寐”。本症伴有头晕、眩晕、心悸、健忘等症状。(一)病因1中医学认为:1)劳倦思虑太过、伤及心脾。2)阴虚火旺,肝阳内动,情志所伤。3)阴不交阴,心肾不交,素体虚弱或久病之人。4)心虚胆怯,心神不安。2现代医学认为:1)心理生理性原因:如长期、持续、过度脑力活动及精神紧张;强烈精神刺激;生活规律的被动改变;长期生活无规律等。2)精神疾病和躯体病

26、变所引起的失眠。3)药物或酒精引起的失眠。(二)临床表现1心脾两虚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乏力,不思钦食,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2阴虚火旺心烦、头晕,耳鸣,口干,津少,舌红,脉细弱。3痰热内扰胸闷,头重,心烦,口苦,目眩,苔黄腻,脉滑数。4肝郁化火性情易怒,不思钦食,口渴喜钦,目赤口苦,小便赤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三)按摩方法1、掌 按背腰部2、掌 揉背腰部都先左侧后右侧3、点按膈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腰阳关、膀胱俞、八髎及安眠穴4、按头部(按中级头部按法去掉面部手法)5、分推胸胁及揉腹6、拇指揉点膻中、中脘、天枢、气海、关元7、拇指揉手少阴心经及厥阴

27、心包经8、点按劳宫、内关、神门、大陵、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及太冲穴。(四)注意事项1保持乐观情绪,坚持锻炼身体。2防止脑力劳动过度,注意不钦浓茶、咖啡等。3注意引起失眠的原发病的治疗。九、头痛头痛是一个自觉症状,临床上极为常见,可以出现在各种急性慢性疾病中。因为头为诸阳之会,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外感诸邪,上犯巅顶,清阳之气不得舒展,则会发生头痛。(一)病因1中医学认为,头痛原因众多,但以内伤、外感为主。1)外感头痛 由于感受风寒、风热、暑湿而引起的头痛2)内伤头痛 主要由于肝阳上亢情感不和,郁怒伤肝;痰浊中阻,身体虚弱或病后失养;气血虚弱,脾胃素虚或钦食不节,或久病失于调养

28、致气血亏虚;肾阴不足或疲劳过度致肾精亏耗,或因肾阴不足、肾阳衰弱而引起头痛。2现代医学认为,头痛可作为伴随症状散见于内、外、神经、精神及五官科等疾病中,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可见炎症、损伤、肿痛、压迫牵引、推移、扩张等使痛觉敏感结构受到刺激而引起。有些头痛与紧张、焦虑、强光强声等刺激有关。(二)临床表现1风寒头痛因受风寒而引起头痛,有时痛连项背,恶风寒,喜温暖,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或紧。2风热头痛头痛如裂,恶风发热,面红耳赤,口渴欲钦,咽红肿痛,小便赤,大便秘结,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面红口干,知红,少苔或苔黄,脉数。4血虚肾亏头痛 血虚头痛为神倦乏力,

29、心悸气短,面色少华,舌淡,脉数。肾亏头痛为头脑空痛,耳鸣目眩,腰酸膝软,遗精带下,阳痿,四肢发冷,舌淡胖,脉沉细无力,阴虚者口干少津,脉经弱。(三)按摩方法按头部中级1、风寒头痛加拿点风池、风府、天柱等穴2、风热头痛加点 按风池、大椎、曲池、尺泽及擦大椎3、肝阳头痛加点按肝俞、肾俞、太冲、照海三阴交及加揉足厥阴肝经4、血虚肾亏头痛 加点揉脾俞、胃俞、肾俞、腰阳关、八髎、太溪、绝骨、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四)注意事项1.头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因此,必须注意引起头痛的原发病的治疗。2.注意节制烟、酒。十、眩晕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其特点是病人自觉周围

30、景物旋转或自身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呕吐、出汗、昏倒等症状(一)病因1中医学认为眩晕是由于肝阳上扰、肾精不足、气血虚弱、痰浊中阻所引起的。2现代医学认为,眩晕可作为伴随症状散见于耳原性病症:美尼尔氏综合症、迷路炎、迷路外伤、内听动脉阻塞、晕动症;神经原性病症:小脑桥脑角病变、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脑干肿瘤、癫痫;眼原性病症:屈光不正、眼肌瘫痪;颈原性病症:颈肌不平衡、肥大性颈椎骨关节炎;全身性病症:心血管病、血液病、代谢性疾病、过敏反映、减压病、全身严重感(二)临床表现1肝阳上扰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加重,面呈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

31、黄,脉弦。2肾精不足眩晕而见精神萎靡,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舌质淡,脉沉细无力。3气血虚弱动则眩晕加剧,劳累则发,面色白,唇甲不华,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钦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4痰浊中阻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三)按摩方法按头部中级按法1肝阳上扰 加点压肝俞、肾俞、太溪及太冲穴2肾精不足加点按肾俞、腰阳关、命门、大肠俞、八髎、太溪、及擦八髎3、气血亏虚加点按背俞 穴尤以脾俞、胃俞、三焦俞及肾俞为主。点拨足三里4痰浊中阻 加分推胸胁部。掌揉腹部。拇指揉加分推胸胁部。掌揉腹部。拇指揉腹部胃经路线。

32、点按中脘、内关、足三里、丰隆、脾腹部胃经路线。点按中脘、内关、足三里、丰隆、脾俞及胃俞穴俞及胃俞穴(四)注意事项中年以上,肝阳引起的眩晕,如肝阳化风,病情严重时可猝然晕倒,有时可发展为中风,故应及时防治眩晕,平时宜钦食清淡,忌辛辣肥腻,戒恼怒酗酒,节房事,适当参加体力劳动,锻炼身体,并服药调治。十一、胃脘痛胃脘痛是以上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症状。(一)病因1中医学认为,引起胃脘痛的常见病因有寒邪客胃、钦食所伤、肝气犯胃及脾胃虚寒等。2现代医学认为,引起胃脘痛的常见疾病是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肠神经官能症及胃癌等。常见致病因素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自身免疫因素、遗传

33、因素、精神因素等。(二)临床表现1寒邪犯胃胃痛发作,得温痛减,遇寒加剧,口不渴,喜热钦,苔薄白,脉弦紧。2钦食伤胃胃脘胀痛不舒,有阵发性疼痛,暖腐吞酸,呕吐未消化的食物,吐后痛减,苔厚而腻,脉滑。3肝气犯胃情志不舒,胸胁胀满,胃脘部发胀,口苦咽干,暖气反酸,大便不畅,舌边红,脉弦。4脾胃虚弱 推关元、揉擦命门穴。5钦食不节 按揉三焦俞。(三)点按内关,足三里,掐合谷拇指拨灵台,至阳穴点肝俞,脾俞,胃俞,及压痛点摩膻中,中脘穴及摩腹揉腹(四)注意事项1对胃、十二指溃疡出血期的患者,一般不宜按摩治疗。2患者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钦调节,心情开朗,不过度疲劳。3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风着凉。十二、泄泻泄泻

34、,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一)病因1中医学认为,泄泻是由于感受外邪、钦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引起。2现代医学认为,腹泻是一种症状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如胃酸减少或缺乏,各种肠道感染性炎症,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肿瘤,肠吸收缺陷,食物中毒,药物影响,肠变应性病,肠蠕动紊乱等。(二)临床表现1寒湿(风寒)泄泻清稀,腹痛肠鸣,脘腹胀满,恶寒发热,头痛身困,肢体酸痛,或兼呕吐,苔薄白,脉浮。2钦食所伤腹痛肠鸣,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腐吞酸,食欲减退,舌苔垢浊,脉滑数或沉弦。3.脾胃虚弱大便溏薄,

35、泄泻时作时时止,水谷不化,纳呆腹胀,神疲倦怠,面色萎黄,知淡苔白,脉缓弱。4命门火衰 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行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5肝气乘脾 平时多有胸胁胀满,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三)按摩方法1宾客取俯卧位,保健按摩师站于一侧,用双手掌沿督脉路线从长强交替上推至命门,双手拇指尚足太阳经内侧线自骶尾部推按至背腰部;双手拇指重叠拨次,按压大肠俞,对揉、对按两侧脾俞、胃俞、肾俞穴,然后将双手置于两侧臀部向内上方捧拢,向上推颤。2宾客取仰卧位,保健按摩师两掌逆时针轮状推腹部,叠掌揉腹部;掌根按揉关元;双手拇指按揉

36、天枢、中脘、气海、足三里穴。拇指分别按揉手足阳明经(上肢前臂段、下肢小腿段。(1)属寒湿者重点揉神阙、气海(以腹内有温热感为度)、足三里、内关(每穴约1分钟);在背部及腰骶部用擦法,以透热为度。(2)属伤食者在腹部多使推法、摩法、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3)属命门火衰者 重点揉关元,双手拇指压盲俞。(4)属肝气乘脾者加施斜擦两胁(以微热为度),轻揉两侧章门、期门及背部的肝俞、胆俞、膈俞,拇指点按太冲、行间等穴。(四)注意事项1避免腹部着凉。2注意钦食卫生,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品。十三、便秘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多见于各种急慢性病中。属于大肠传

37、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胃及肾有一定关系,有燥结和秘结之分。(一)病因劳损内伤或病后体虚和老年人气血不足,导致气虚使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津枯,不能下润大肠而导致大便干燥,排便困难。身体阳盛或钦酒过度、嗜食辛热原味,以致胃肠积热;或热病后津液耗伤,不能润下,于是大便干结,难于排出,以及忧郁思虑,情志不遂而致肝气郁结、脾不健运,胃肠通降失司,糟粕内停,不得不行,而成便秘。(二)临床表现大便干结,排出困难,经常三五日或七八日解便一次,甚至更长时间解一次。有的患者次数虽正常,但粪质干燥,坚硬难排。或少数患者,时有便意,大便也不干燥,但排便艰难。便秘日久,由于腑气不通,浊气下降,常引起其他症状,如腹胀腹痛,

38、头晕脑胀,钦食减退,睡眠不安,心烦易怒,痔疮或肛裂等。(三)按摩方法1两掌顺时针轮状推腹部;双手拇指尚升、横、降结肠方向交替按压至乙状结肠区,在乙状结肠区用双手拇指缓缓揉动,且做上下压颤动作;拇指按揉中脘、天枢、大横等穴2双掌分推腹部;两掌捧腹部;双手拇指同时自内向外滑拨腹直肌,然后右手握空拳滚揉腹部(左手掌轻按右拳上,以增加压力),滚动幅度由小到大。3两手掌侧沿结肠方向交替快速敲击,重点刺激乙状结肠区;拇指按揉水分、足三里、上巨虚。4双手拇指对揉两侧胃仓、三焦俞;双手拇指、食指重叠,捏、拿、按、压、拨大肠俞;叠掌揉骶骨背面。(四)注意事项对于习惯性便秘,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喝开水(可晨起钦

39、服淡盐开水),平时多食蔬菜、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食品,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多做下蹲起立及仰卧展髋压腹动作等,均有利于便秘的治疗。十四、痛经妇女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小腹及腰骶部疼痛难忍,甚至出现虚脱状态,随月经周期而发作,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影响工作与学习者,称为痛经。(一)病因1中医学认为,引起痛经的主要原因或寒、或气滞、或血瘀、或虚而致经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月经排出困难,不通则痛,故发生行经疼痛。2现代医学认为,引起原发性痛经的原因是,精神因素、体质因素、子宫痉挛收缩。引起继发性痛经的原因是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二)临床表现痛经是妇女常驻见病之一,尤以青年妇女为多见。痛经大多在经前数日,或月经

40、来潮后的第一天开始,于月经来后逐渐减轻并消失,偶见延续到经后或经后始发病,当疼痛发作时,常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性情急躁、乳房发胀或胀痛、恶心、呕吐、腰酸等。如仅感到小腹或腰部轻微胀痛不适,这是常有的现象,不作痛经论。(三)按摩方法1点掐合谷三阴交足三里2掌揉背腰部及掌擦腰骶及八廖穴3宾客取仰卧位,保健按摩师先用拇指按压天枢、五枢、血海、三阴交穴各 3分钟,再掌擦气海、关元、中极穴各 3分钟,用两手拇指反复揉按脐下冲任脉路线,最后按揉中脘、血海、足三里。4双手多指拿揉下肢大腿前群肌,拇指或大鱼际揉下肢小腿胃经和脾经路线,拇指按揉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四)注意事项1按摩治疗痛经,应在月经来潮前

41、一周治疗两次,连续三个月治疗六次为一个疗程。2在经期注意保暖,避免寒冷,注意经期卫生3适当休息,情绪安宁,避免暴怒及忧郁。十五、小儿疳积疳积是疳症和积滞的总称,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积滞是指婴幼儿伤于乳食、脾胃受损,运化失常,积滞于中焦。积滞日久不愈,进一步发展,以致气阴耗伤,体虚瘦弱,面容枯槁,精神不振等,即为疳症。所谓“无积不成疳”,本病与西医所说的小儿营养不良相似。按摩治疗本病可收到较好效果。(一)病因引起小儿疳积的主要原因是“钦食伤脾;喂养不足;慢性消化道疾病,或呼吸道感染,结核病,或其他慢性病;先天性畸形。(二)临床表现本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情发展多为由

42、轻到重,由实变虚的过程。患儿多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食物不化,毛发稀疏,皮肤粗糙,颧红,烦燥不安,睡眠不实,口渴、尿黄,便恶臭,苔厚腻,脉滑数。积滞日久,耗伤正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少则血亏,气血两亏,虚象毕露。尤其长期纳少,便溏,手足不温,面色黄白无光泽,头大颈长,形体消瘦,甚至骨瘦如柴,萎靡不振,手足心热,浮肿,脉细无力等。(三)按摩方法1患儿取俯卧位,保健按摩师立于其旁,用手沿脊柱两则膀胱经路经自下而上,反复揉按3-5遍,重点按脾俞、胃俞、三焦俞、长强至大椎穴。2患儿取仰卧位,保健按摩师摩揉胁肋,拿揉腹部,按揉中脘、天枢、神阙、丹田等穴,然后再揉按下肢脾、胃经路线,重点按揉足三里、梁丘、三阴交穴。3捏积。若积滞伤脾,重点按揉中脘、足三里、四缝穴。若积滞日久化热,点按肾俞、涌泉、脾胃虚寒搓命门、揉神阙、丹田、推三关(前臂桡侧,阳池与曲池成一直线的距离)。(四)注意事项1经常带小儿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增强体质。2喂养要得当,定时、定量喂奶和吃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食品。3少食肥甘厚腻之品,注意饮食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常见病症推拿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