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与传统科学的未来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194332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在与传统科学的未来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现在与传统科学的未来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现在与传统科学的未来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现在与传统科学的未来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现在与传统科学的未来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課過去、現在與傳統科學的未來一、為甚麼中國沒有發生近代西方式的科學?(或者:中國古代為何沒有近代西方的科學革命?)李約瑟的看法:1.外在因素:經濟結構的問題a.中國古代的經濟結構如何影響其科學的發展?中國古代的經濟以農業為主-需要灌溉-水利灌溉的建設需要大模的人力物力投資-因此需要皇權-產生官僚架構(制度)-阻止了商人階級的興起(重農抑商)-阻止了資本主義的興起-不能產生科技的興起(因為科技的研究及生產需要很大的財力物力投資才可達致。)b.西方社會可以發生近代的科學革命是因為封建制度瓦解的緣故商人階級向皇權爭奪政治權,影響政治-商人階級的資本產生權力-因此產生工業科技-資本主義-加深科技的

2、發展-現代科學。2.內在的因素:文化思想的特質a.中國古代的思想的特色拜祖先相信永恆的道相信自然是有機體,宇宙萬物和諧共存,互相融合。因此不會去研究自然,那樣就不會有近代西方式的科學革命。b.西方文化的思想的特色。重視自然法則相信上帝的安排(上帝命令人類用數字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因此產生科學革命二、中國傳統科學是否有一種特定的模式?此種模式的特質是甚麼?應如何評價它?中國傳統科學的思考特色:1.類比推理2.感應關聯的思想3.器象類數三、中國傳統科學對後現代科學有何積極的作用?可補充西方現代科學方法的不足,使未來世界有更理想的科學文明1中國的學問一向以解決人的問題為首要的考慮,傳統科學自也不例

3、外,它要解決人所面臨的自然環境問題,以及如何便利人的日常生活問題。先民面對大自然的種種變幻,嘗試賦予一個秩序,第一個要處理的便是日升月降,風雨雷電如何產生?大地與萬物如何出現?套句術語來說,便是要提出一個宇宙發生論(Cosmogony)。宇宙發生論是每一個古文明都有的,也都與神話、哲學分不開來,而科學也就是從此中誕生。中國一貫的宇宙發生論可以古代啟蒙讀物幼學瓊林卷首的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為代表,在意念上與近代頗為類似。2但中國學問強調要解決人的問題,無論宇宙發生論,宇宙論,以至於自然觀,整個傳統科學在中國都是整體文化中的輔助角色。在中國科學史上響噹噹的巨匠

4、大都不是純科學學者(當然西方的科學名家也有時如是,因為文化是內部互相影響的),如墨子、王充(漢)、沈括(宋)、方智(明)等人。他們的科學著作大都係其著作中輔助的一部分,有時甚至不獨立成篇,如王充的論衡,沈括的夢溪筆談等,都沒有專談科學的篇章,而是散在整本書之中。課文各段的重點3我們可以說,除了工藝、醫藥、曆算、博物(動、植、礦物)外,中國少有專門性的科學著作。譬如中國有相牛經、相馬經、黃帝內經、周髀算經、博物志等等,卻沒有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動物學。即以託付的理想官制書周禮中,後來取代冬官的也是考工記,而不是純理論性的著作。在實際官制中,近於科學的也是工部、兵部和直屬皇帝的欽天監、太醫院。4這

5、一切的一切,很容易給人一個印象便是中國只有工藝,而無科學。甚至中國只有工藝上碰上的領先與繁盛,在理論上比西方科學主要源頭的希臘都差的太多。不獨民初主倡賽先生的中外人士有這樣的看法,就是到了今天,一生矢志替中國打抱不平的李約瑟,在其巨著中國的科學與文明中,一再陳述的也是中國科學一直在緩進展,沒有經過科學革命的蛻變,因此十六世紀以後被西方趕上超越5因此李約瑟一代的中國科學史家,大多在找尋為什麼中國沒有科學革命,而試圖提出種種解釋,諸如中國文明過份早熟,加上地理上的封閉,習於故常即可滿足等。晚一輩NathanSivin等人則認為中國科學有其獨特模式,不產生像西方一樣的科學革命。6那中國的傳統科學究竟

6、是怎麼回事呢?我個人認為中國的科學是整個化在文化之中的(1)。不只先秦兩漢的墨子、荀子、淮南子、王充等人如此,兩宋的張載、朱熹,一直到明末的宋應星、方以智等人也如此。所以除了宋應星天工開物,方以智有物理小識,所提到的各人都沒有專門性的科學著作。7為什麼中國科學整個化到文化之中呢?個人認為是因為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國人向來認為自然秩序與人文秩序固然相異,卻是可以交融的,人是天覆地載中的人,天地是供給人覆載的。天地人三才中,人是出發點,也是歸向點,在中國特具類書(近於西方的百科全書)中,無論是談自然、談人文,甚至彙集詩文,大多以天文、地理、歲時、氣候為始,再談到人事、工藝、百物等等。譬如藝文類聚、古

7、今事文類聚、玉海、喻林、淵鑑類函等都如此,就是較專門的廣博物志、三才圖會、格致鏡原、物理小識等也都如此。8因為天氣、地時會影響收成和人的健康,所皇帝要直轄欽天監、太醫院,內經以下的醫書也強調自然環境與人的交互影響。又因為收成和健康都需要創制器具(制器),但制器要法天(向自然學習),所以易經繫辭要說制器尚象(模仿自然來創制器具);宋應星也要因尚書天工人其代之一語,來著作天工開物。因為與人最直接相關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工具,所以中國傳統科學重工藝是其來有自的。9所以在自然秩序與人文秩序的天人交感思想下,中國傳統科學的散諸經典,而較少獨立成書,就很自然而然了。這種聯感應的思想使中國率先發現了地磁的方向性

8、,潮汐為海水受日月吸引(西方要到牛頓時才有),銅山西崩,靈鐘東應的地震儀制作,各種音器共鳴現象的解釋與利用,甚至磁偏角的隨時間變動,都有了理論的詮釋,雖然大都是定性,而非定量(1)的。但只有定量的理論才是理論嗎?天道不可盡數啊!10並且在人文的突顯下,中國人的天並非完美無缺的,所以女媧要鍊石補天,盡人事以聽天命,中國人的勤勉與容忍也是其來有自的。這在科技上就是強調既有工具的靈巧運用,包括改良。而事實上工藝實與科學理論是不可分的,沒有理論,就沒有工藝事實。這句話是孔恩(T.Kuhn)一代的科學史家與科學哲學家所特別強調的。11希臘人認為天空是完美的,天體也必依完美的圓形運動,並形成球體。伽利略一

9、輩子都無法接受開卜勒橢圓行星軌道,因為這在傳統科學思想上是不可思議的。西方接受了基督教後,很自然形成天界與世俗界的隔離,完美的數學大抵是為完美的天界而準備的。伽利略創始用解析幾何描述地面運動,開卜勒描述行星運動,牛頓再整合天界、地界,用運動三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描述天地間的一切物理運動;這一切無非是因為完美的上所創造的世界必然是完美的,而完美的就是精確的,要精確就只有靠數學。因此西迫的天文與物理是孿生兒,宇宙論是物理宇宙論(PhysicalCosmology),數理又往往並稱(所謂MathematicalPhysics),自是理所當然。12所以科學革命與宗教革命所爭的不過是詮釋上帝方式之爭而已;

10、要求從大自然,從世俗成就,而不再從耶經、來世來肯定上帝,更進而肯定個人而已。而這一切講究的是邏輯的蘊含,有了時空、物質的假切前提才有了牛頓的機械物理,更換一下前提也就有了愛因斯坦的相對物理。而西方神學的講求邏輯思辨更是一大特色,也是近代哲學、科學的所以衍生。13這自然與講求關聯感應的中國思想真是大相逕庭。雖然今天已沒有科學家關心一個針尖上有多少天使在跳舞等神學思辨也沒有多少人對氣的流行,陰陽交感,五行生剋感興趣;但兩者文化模式、科學模式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14其實科學哲學與科史這兩門學問的興起,某一方面代表西方在檢討科學在他們文化上的結構角色與歷史角色,因為他們也覺察西方科技太重速效,思想上也

11、太重單向的因果蘊含方式,傾向分裂自然的整體性,以致破壞了環環相扣網狀,而非單向的生態系統。15中國傳統科學大多是在文化中的,所以有時醫卜不分,器技不二,天文也與星相合流,這代表中國科技傳統與民俗傳統的溝通性很強,大傳統來自並加強小傳統。當然有人也許會說中古西方天文、星相也合流,後來分開才產生天文科學,其實這是錯的,西方天文早在希臘時代就與物理結合,星相不過利用黃道(指地繞日,或日繞地的軌道)所經十二宮星座等,與天文科學毫不相關。何況科技化在文人化之中是強調整體關聯性的,注重各部分間的關聯,但內容卻是可變的,事實上,自先秦至明末,中的科技因內發外爍,內容變化得太多,但精神形式大致不變,仍然是關聯

12、感應式的。16但民初以來,在速效性西方科學的衝擊下,大家幾乎都不識廬山真面目,自小學到大學,從例題到習題,充斥著舶來品,算術如此,化學如此,三角、幾何也如此更不論物理、醫藥、天文曆法了。在這種育下成長的青年,尤其是理工醫學生,自然認為中國沒有科學,甚至排斥傳統科學了。並且現在的科學教育大多只重填鴨,而不重如何去思考處理一個問題。如此一來,就只有永遠跟著人家尾巴跑了連人文對科學的重要性都要西方人提起後,我們才跟著喊,真令人愧對先賢。17經過上述的檢討,我們了解中國傳統的科學在思想上注重關聯感應,西方則注重因果蘊含,不過現代西方發現因果可能形成生態網,單向因果式探究方法是不夠的,不過生態網仍可用數

13、學分析處理,我們可稱之為整合分析交融式。那在今天的情況下,中國的傳統科學又該何去何從呢?18我可以這麼說,固然中國科學模式的形上部分,史家大致有一共識。但運作性的指導這一方面,大致仍是未經開闢的處女地。也就是說,大家大致肯定中國科學有自己獨特的一個模式,但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模式,還在瞎子摸象。不過即使是瞎子摸象,也要大家肯去摸象,否則永遠不知道象是怎樣的一個模樣。19除了要大家去接觸傳統科學,多在算術、三角等科目中加入中國傳統的例題、習題以外,我更強調這並不只是用西方方法處理中國材料的問題前面已說了中國科學之有獨特模式大致已被認同,至少在形上思想方面大致有所共識,因此注重思想上的價值意義,至少關

14、聯感應的整體性想法,同異交得的生態原則,的確可以告訴我們,無論文化,無論科學,沒有特色,不能同中求異,是沒有存在價值的,因為大家同樣都需要陽光和水,沒有特殊而具巧妙的獲取方式,是會被淘汰的。20並且我個人還認為關聯感應與因果蘊含這兩種探求方式,在後現代的科學探求中,是可春華秋實,各擅勝場的。只是如果最後是由西方人搞好關聯感應式,那華夏子民可就蒙羞了。不過未來是不可斷言的,因為一切在人。最後再強調一句同異對比(Contrast)下的發展永遠代表人類文化的生機,劃一的權威講求則是生機的斲傷!21中國傳統科學古籍的特色就是很難成為一個完整的邏輯系統,不過,這並不是說中國古代哲人思考不合邏輯,事實上有

15、許多仍然是暗合邏輯的。然而不重視邏輯方法這點卻是顛仆不破的,在古代哲人把他的思想整理寫成典籍時尤其如此。中國的古籍大多是條目式的,將事實與現象一條條的羅列,頂多加以一粗略的分類,如物理小識即分為天象類、器用類、人身類等等。各條目之間往往只是同類並舉,而沒有蘊涵、推衍、演繹的關係,譬如墨經經上篇、經下篇都有很多條,每一條陳示的是同一類的事實或現象,但各條之間即使同類,也看不出多少邏輯上的關係,更不用說形構系統了。還有,這些條目有些是提出問題後,馬上就寫出結論,而省略了推論的過程。也就是說,條目內所說的是是甚麼,應是甚麼,而不是為甚麼是,如何是。典型的例子如老子一開始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6、,至於何以道可道,非常道何以名可名,非常名呢?其間的推理都省略了。在墨子耕柱篇,我們可以看到墨家對這種陳述方式的批評,原文如下葉公子高問於仲尼曰善之政者若之何?,仲尼對曰善為政者,遠者近之,而舊者新之。子墨子聞之曰葉公子高未得其問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對也。葉公子高豈不知善為政者之遠者近之而舊者新之哉?問所以為之若之何也。在這個例子裏,孔子答的是結果,而問者想知道的是何以會有這樣的結果。墨家的哲學方法一書作者鍾友聯曾認為典籍的這種只有結論,沒有推論的陳述方式,可能因為遠古沒有紙筆,要把言論雕刻在竹簡上頗為費事,因而就省略了;筆者不盡同意這種說法,因為古希臘一樣沒有方便的紙筆,但歐氏幾何原本仍把一

17、步步推論的過程詳列出,因此這是心態上重視不重視的問題,與記載工具的良窳可能沒有太大的關係。22中國古籍除了常只有結論、沒有推論外,還有一點就是有理論推論的,往往也是關聯式的思考。corelativethinking,此名稱見諸李約瑟所著中國之學與文明第二冊第十三節(f)段小標題,中譯本第二冊462頁。所謂關聯式的思考,大約包括直覺(intuition)類比論證(analogy)與想像(imagination)等等。23就想像這一方面來說,譬如易經乾卦是六個長橫的陽爻(三三),而陽爻在易經中稱為九,最下一陽爻就稱為初九。初九這爻在易經小彖辭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而易經的作者群即由陽在下,當為潛龍

18、,潛龍需要好好充實自己,以待時勢,不可貿然出用,致遭損毀,因此勿用。但這潛龍勿用的結論可說是對乾卦的初爻做了一個詮釋。而近人對一形式系統賦以詮釋(interpretation)的意思,乃是對形式系統中的符號賦以一物理意義,然後由賦予了物理意義的符號,透過對形式系統的表式,得出一說明或理論。譬如1+1=2這個形式句,你把1指為一個蘋果,那麼由1+1=2表示的就是一個蘋果加一個蘋果等於兩個蘋果。如將最下一爻詮釋為上下意味的下陽爻、初陽爻,甚至詮釋為地下,則由乾卦六爻的符號系統(三三)本身,是推論不出潛龍勿用這個結論的。24易經作者群所以得到潛龍勿用這個結論,是靠了創造性的想像力(creativei

19、magination);固然,創造性的想像力對科學也極端重要,因為這對觀念的啟發、假設的提供裨益非淺,但怎麼說,畢竟這不是演繹,也不是歸納。25反觀西方自古希臘以降,經牛頓等人到現在,在思想考方式上卻不是關聯與感應這一套。譬如歐氏幾何,一者是以幾個定義與公理推衍出整個奔騰澎湃的系統;二者它裏的元件如點、線、面等都是抽象離析出來,只剩下必要性徵的東西。譬如點只有位置,沒有大小;線只有長短,而無寬窄;面只有廣延,而無厚薄等(二十世紀以後,基於邏輯嚴密要求,數學家甚至將點、線、面列為無定義名詞)。後來物理學上所以有質點(masspoint)這個觀念,就是想借用歐氏幾何來建構物理學的。除了歐氏幾何外,

20、牛頓力學也是一個很好的邏輯系統,由運動二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出發,整個牛頓系統就氣勢磅礡的建立起來。而如是一來,氣體性質的說明,能量守恒的發現,機械、土大上的應用等等都隨緣化生,這種後浪推前浪的氣勢恐怕就不是只重關聯、感應的中國學問能夠相以拮抗的了。類比論證(節錄)26我們可以這麼說類比論證(包括譬喻)是中國古籍用得最多,也最豐富的論證方法。27類比(2)論證是一種實質論證,運用的是事物間或命題間的類似性,這樣所獲得的結論,只有概然性而沒有必然性,因此在使用類比論證時,必須小心,才不致發生謬誤。如譬喻論證就可能有下面的謬誤一呂氏春秋察傳中曾言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故狗似玃,玃似

21、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利用命題形式的類似性也是一樣,其間也沒有甚麼必然性可言。如(1)盜,人也。(2)多盜,多人也。(3)無盜,無人也。就是一種謬誤。28總而言之,類比論證是依據兩事物或兩命題間的類似性,而由此一事物推知彼一事物的論證形式。它是由特殊推出特殊,既不是概念的演算,也不是語法的轉換。我且把類比論證容易發生謬誤的原因形式化如下1)A似BA的特性有a、b、c、d、e、f。B的特性有a、b、i、j、k。(2)B似CB的特性有a、b、i、j、k。C的特性有g、h、i、j、k。(3)A與CA的特性有a、b、c、d、e、f。C的特性有g、h、i、k、k。29A與C毫無類似之點,此即人

22、之不似狗也,也就是說類比推論是不具傳遞性的。30這種論證推論不能保證結論對,結論對也不能保證推論對,只具有有概然性的正確。31在自然觀上,先賢看待自然也是天人合一(1)式的整體觀、有機觀。不特自然與人事是相關相應的(2),甚而是血乳交融,渾然一體的,一部分的擾動,就會引起另一部分的相應變化,這種變化又會反饋(feedback)回來。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類相動篇中,即說天有陰陽,人亦有陰陽。天地之陰氣起,而人之陰氣應之而起。人之陰氣起,而天地之陰氣亦應之。易繫辭的天垂象,見吉凶。易賁卦的觀乎天文,以察時變。都是這種觀念的反映。而易經的六十四卦的本身與其錯綜爻變,可說把自然與人事括在有機關聯、消長盈

23、虛的概念系統下了而有機系統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反饋以自動平衡,某方面有所得,另一方面必有所失,一時的得也可能造成另一時的失,塞翁失馬就是一個很貼切的故事闢草萊為良田,開發山地與森林,一時有所得。而水土保持不好,生態平衡破壞,可能就會決江河而成大災了先賢早就有過斧斤以時入山林,則材木不可勝用也。的看。我們以參天功以濟人事,利用自然以厚生,但如干涉自然太過,自然的報復是驚人的。甚而前賢唯恐器械的創制干涉自然太過,並且造成人事的過分分工,而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人與人的和諧,因此莊子天下篇就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的看法。而械字的構造,就明顯表示器械的創制是要戒慎戒懼的。而這種整體觀,有機觀的看法也是強調時的觀念的不失農時,風調雨順,才能國泰民安器械的創制是要與時偕行的,甚麼時候可能做甚麼都是有所講求的。而中醫的治療原則,以及運用消長生剋,體機平衡的觀念來解釋病理、生理,也是整體觀、有機觀下的產物中國古代醫學針灸人體穴位圖從動物身上的藥材草藥的採摘中國古代天文儀器張衡渾天地動儀天體儀簡儀中國古代的車客車戰車禮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现在与传统科学的未来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