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章抽样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主讲:2第七章 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第一节质量统计基本知识第二节调查表法、分层法、排列图法及因果图法第三节、直方图法、控制图法与相关图法第四节抽样检验方案3第一节质量统计基本知识一、总体、样本及统计推断工作过程二、质量数据的收集方法三、质量数据的分类四、质量数据的特征值五、质量数据的分布特征4一、总体、样本及统计推断工作过程 1、总体、个体2、样本3、统计推断工作过程 51 1、总体、个体总体也称母体,是所研究对象的全体。N个体,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元素。有限总体,无限总体。一般把每件产品检测得到的某一质量数据(强度、几何尺寸、重量等)即质量特性值视为个体,产品的全
2、部质量数据的集合即为总体。62、样本样本也称子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并根据对其研究结果推断总体质量特征的那部分个体。被抽中的个体称为样品,样品的数目称样本容量,n73、统计推断工作过程 总体质量状况总体质量状况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否正常是否正常一批产品一批产品是否合格是否合格样本样本样本质量特征值样本质量特征值随机抽样随机抽样检测检测 整理整理推断推断 分析分析8二、质量数据的收集方法 (一)全数检验(二)随机抽样检验9(一)全数检验全数检验是对总体中的全部个体逐一观察、测量、计数、登记,从而获得对总体质量水平评价结论的方法。10(二)随机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
3、部分个体组成样本,根据对样品进行检测的结果,推断总体质量水平的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2.分层抽样分层抽样3.等距抽样等距抽样4.整群抽样整群抽样5.多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11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完全随机抽样,是对总体不进行任何加工,直接进行随机抽样,获取样本的方法。一般的做法是对全部个体编号,然后采用抽签、摇号、随机数字表等方法确定中选号码,相应的个体即为样品。这种方法常用于总体差异不大,或对总体了解甚少的情况。122.分层抽样分层抽样又称分类或分组抽样,是将总体按某一特性分为若干组,然后在每组内随机抽取样品,组成样本的方法。由于对每组都有抽取,样品在总体中分
4、布均匀,更具代表性,特别适用于总体比较复杂的情况。如研究混凝土浇筑质量时,可以按生产班组分组、或按浇筑时间(白天、黑夜;或季节)分组或按原材料供应商分组后,再在每组内随机抽取个体。133.等距抽样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系统抽样,是将个体按某一特性排队编号后均分为n组,这时每组有KNn个个体,然后在第一组内随机抽取第一件样品,以后每隔一定距离(K号)抽选出其余样品组成样本的方法。如在流水作业线上每生产100件产品抽出一件产品做样品,直到抽出n件产品组成样本。144.整群抽样整群抽样一般是将总体按自然存在的状态分为若干群,并从中抽取样品群,组成样本,然后在中选群内进行全数检验的方法。如对原材料质量
5、进行检测,可按原包装的箱、盒为群随机抽取,对中选箱、盒做全数检验;每隔一定时间抽出一批产品进行全数检验等。155.多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是将各种单阶段抽样方法结合使用,通过多次随机抽样来实现的抽样方法。14的抽样方法的共同特点是整个过程中只有一次随机抽样,因而统称为单阶段抽样。但是当总体很大时,很难一次抽样完成预定的目标。16三、质量数据的分类1计量值数据2计数值数据(1)计件值数据(2)计点值数据,表示个体(单件产品、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等)上的缺陷数、质量问题点 17四、质量数据的特征值 (一)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值(二)描述数据离中趋势的特征值18(一)描述数据集中
6、趋势的特征值(1)算术平均数(均值)(2)样本中位数样本中位数 样本中位数是将样本数据样本中位数是将样本数据按数值大小有序排按数值大小有序排列后列后,位置居中的数值。当样本数,位置居中的数值。当样本数n n为奇数时,为奇数时,数列居中的一位数即为中位数;当样本数数列居中的一位数即为中位数;当样本数n n为偶为偶数时,取居中两个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数时,取居中两个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总体算术平均数总体算术平均数NiiNXNXXXN1211)(1 样本算术平均数样本算术平均数19(二)描述数据离中趋势的特征值(1)极差R(2)标准偏差标准偏差(3)变异系数变异系数minmaxxxR20(2)标
7、准偏差(标准差或均方差)1)总体的标准偏差2)2)样本的标准偏差样本的标准偏差NXNii12 112nxxSnii(n50个)进行分组整理,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用以描述质量分布状态的一种分析方法,所以又称质量分布图法。通过直方图,可了解产品质量的波动情况,掌握质量特性的分布规律,以便对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判断。同时可通过质量数据特征值的计算,估算施工生产过程总体的不合格品率,评价过程能力等。483.3.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1)观察直方图的形状、判断质量分布状态(2)将直方图与质量标准比较,判断实际生产过程能力49(1)(1)观察直方图的形状、判断质量分布状态左缓坡型左缓坡型折齿分布折齿分布孤岛型
8、孤岛型绝壁型绝壁型双峰型双峰型对称分布对称分布(正态分布正态分布)50折齿分布折齿分布折齿分布分组不当或组距确定不当分组不当或组距确定不当对称分布对称分布(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生产过程正常,质生产过程正常,质量稳定量稳定51左缓坡型对称分布对称分布(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生产过程正常,质量稳定生产过程正常,质量稳定左缓坡型左缓坡型操作中对上限控制太严操作中对上限控制太严52孤岛型对称分布对称分布(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生产过程正常,质量稳定生产过程正常,质量稳定孤岛型孤岛型原材料发生变化或短期原材料发生变化或短期内不熟练的工人顶班作内不熟练的工人顶班作业造成。业造成。53双峰型对称分布对称分布(正态分布
9、正态分布)生产过程正常,质量稳定生产过程正常,质量稳定双峰型双峰型由两种不同方法或设备或由两种不同方法或设备或工人进行生产,然后把两工人进行生产,然后把两方面的数据混在一起整理方面的数据混在一起整理产生的。产生的。54绝壁型对称分布对称分布(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生产过程正常,质量稳定生产过程正常,质量稳定绝壁型绝壁型数据收集不正常,去掉上数据收集不正常,去掉上限以上的数据,或检测中限以上的数据,或检测中某种人为因素造成的某种人为因素造成的55(2)(2)与质量标准比较,判断实际生产过程能力T质量标准要求的界限质量标准要求的界限 M质量标准中心质量标准中心B表示实际质量特性分布范围表示实际质量特性
10、分布范围 x质量分布中心质量分布中心56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6)PM方法/质量控制直方图与标准规格比较直方图与标准规格比较 (Tu公差上限公差上限 TL公差下限公差下限)TLTuTLTuTLTuTLTuTLTuTLTu生产稍有波动会超出公差带,生产稍有波动会超出公差带,出现不合格品。应努力减少分出现不合格品。应努力减少分散,或可能时增大公差带。散,或可能时增大公差带。生产正常、稳定,满生产正常、稳定,满足质量要求。足质量要求。生产正常、稳定,但不经生产正常、稳定,但不经济。济。稍有不慎,可能超上稍有不慎,可能超上限。应采取措施使分限。应采取措施使分布移向公差带中心。布移向公差带中心。已超出
11、公差范围,出现不合格已超出公差范围,出现不合格品。应设法减少分散程度。品。应设法减少分散程度。大部分正常,小部分超差,大部分正常,小部分超差,可能是不熟练工人临时替班可能是不熟练工人临时替班造成。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造成。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57二、控制图法1.1.控制图的用途控制图的用途2.2.控制图的原理控制图的原理3.3.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质质量量特特性性序号(时间)序号(时间)UCLCLLCL33(上控制界限上控制界限)(数据的均值数据的均值)(下控制界限下控制界限)581.1.控制图的用途(1)过程分析,即分析生产过程是否稳定。为此,应随机连续收集数据,绘制控制图,
12、观察数据点分布情况并判定生产过程状态。(2)过程控制,即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状态。为此,要定时抽样取得数据,将其变为点子描在图上,发现并及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失调现象,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控制图是用样本数据来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有效工具,是典型的动态分析法。592.2.控制图的原理依据描述产品质量分布的集中位置和离散程度的统计特征值,随时间(生产进程)的变化情况来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在控制图中,只要样本质量数据的特征值是随机地落在上、下控制界限之内,就表明产品质量分布的参数和基本保持不变,生产中只存在偶然原因,生产过程是稳定的。而一旦发生了质量数据点飞出控制界限之外,或排列有
13、缺陷,则说明生产过程中存在系统原因,使和发生了改变,生产过程出现异常情况。603.3.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当控制图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就可以认为生产过程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一是点子几乎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内;二是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没有缺陷。61点子几乎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内的要求1)连续25点以上处于控制界限内;2)连续35点中仅有1点超出控制界限;3)连续100点中不多于2点超出控制界限。62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没有缺陷没有缺陷是指点子的排列是随机的,而没有出现异常现象。这里的异常现象是指点子排列出现了“链”、“多次同侧”、“趋势或倾向”、“周期性变动”、“接近控制界限”等情况。63“链”是
14、指点子连续出现在中心线一侧的现象。出现五点链,应注意生产过程发展状况;出现六点链,应开始调查原因;出现七点链,应判定工序异常,需采取处理措施。64“多次同侧”是指点子在中心线一侧多次出现的现象,或称偏离。在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同侧。在连续14点中有12点在同侧。在连续17点中有14点在同侧。在连续20点中有16点在同侧。65“趋势或倾向”是指点子连续上升或连续下降的现象。连续7点或7点以上上升或下降排列,就应判定生产过程有异常因素影响,要立即采取措施。66“周期性变动”即点子的排列显示周期性变化的现象。这样即使所有点子都在控制界限内,也应认为生产过程为异常。历史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5、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自读教材自读教材填要点填要点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地位 铁路是铁路是 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发展的动脉。2出现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唐山 至胥各庄铁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路建成通车。1888年,年,宫廷宫廷专用铁路落成。专用铁路落成。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开平开平 3发展发展 (1)原因:原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修路成为中国人修路成为中国人 的强烈愿望。的强烈愿望。(2)成果:成果:1909
16、年年 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权收归国有。4制约因素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正轨。修筑权修筑权救亡图存救亡图存京张铁路京张铁路 二、水运与航空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水运 (1)1872年年,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2航空航空 (1)起步:起步:1
17、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研制 。(2)发展:发展: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筹办航空事宜处处 三、从驿传到邮政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邮政 (1)初办邮政:初办邮政:1896年成立年成立“大清邮政局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此后又设 ,邮传正式脱离海关。邮传正式脱离海关。(2)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
18、20年,中国首次参加年,中国首次参加 。邮传部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万国邮联大会 2电讯电讯 (1)开端: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年,福建巡抚在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办电报的开端。(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化。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 (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交
19、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捷。(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 。台湾台湾出行出行方式方式多姿多彩多姿多彩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提认知提认知 电视剧电视剧闯关东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
20、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提示: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串点成面串点成面握全局握全局 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原因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
21、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进中国社会发展。(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了物质条件。2特点特点 (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
22、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3影响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1李鸿章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前10年盈和,成年盈和,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
23、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解析: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
24、上抵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三项表述都有错误。三项表述都有错误。答案:答案:A 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响 (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
25、影响。(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会生活。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这是在描写 ()A电话电话 B汽车汽车C电报电报 D火车火车解析:解析:从从“万钧柁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可推断为火车。答案:答案:D典题例析典题例析 例例1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
26、种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解析解析由材料信息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到上海”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答案答案C题组冲关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
27、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A公路运输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铁路运输C轮船运输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航空运输解析:解析:根据所学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项。答案:答案:C2.右图是右图是1909年年民呼日报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上登载
28、的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解析: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权益。B项说法错误,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项时间上不一致。间上不一致。答案:答案:A典题例析典题例析 例例2(
29、2010福建高考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电报业 B大众报业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轮船航运业 解析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答案答案A题组冲关题组冲关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
30、捷的方式是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C通过互联网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息息“20世纪初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火车速度远不及电报快。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互联网出现在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世纪90年代。年代。答案:答案:B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下列不属于通讯工
31、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信息传递快捷简便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解析: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答案:答案:C关键词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 时代潮流时代潮流图说历史图说历史主旨句归纳主旨句归纳(1)近代交通由传统的人力工具逐渐演变为近代交通由传统的人力工具逐渐演变为 机械动力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火车、机械动力牵引的新式交通
32、工具,火车、汽车、电车、轮船、飞机先后出现。汽车、电车、轮船、飞机先后出现。(2)通讯工具由传统的邮政通信发展为先进通讯工具由传统的邮政通信发展为先进 的电讯工具,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的电讯工具,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 报先后发明。报先后发明。(3)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推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推 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关键词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时时 代潮流代潮流图说历史图说历史主旨句归纳主旨句归纳(1)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辛亥年,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革
33、命 爆发,随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爆发,随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中华华 民国临时约法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进 程的里程碑。程的里程碑。(2)1924年国民党年国民党“一大一大”召开,标志着第召开,标志着第 一一次次 国共国共 合作正式实现,国民大革命兴起。合作正式实现,国民大革命兴起。(3)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连克武昌、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连克武昌、九九 江,直捣南京、上海,取得巨大成功。江,直捣南京、上海,取得巨大成功。关键词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时时 代潮流代潮流图
34、说历史图说历史主旨句归纳主旨句归纳(1)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世纪初,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族、民权、民生民生”三民主义,成为以后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成为以后辛亥革命的的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2)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没 有提出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一个不有提出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一个不彻彻 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3)1924年,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年,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三 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它成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它成为为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大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大革革 命的旗帜。命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