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精选课件1建筑精选课件2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建筑艺术在原始社会时期开始萌芽,在封建社会时期取得辉煌的成就,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和5000年的中国文化,使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形式多样,内涵深厚多彩,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国人文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现代旅游业开发的重要旅游资源。建筑精选课件3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与演变 1.原始社会建筑(距今6000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早在距今约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初期,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就利用天然岩洞作为居住处所,如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另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巢居也是被采用
2、过的另一种原始居住方式。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只限于对天然环境的直接利用,真正的人工建筑尚未出现。建筑精选课件4 从崖画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有了固定的住宅一种是架在树木上的房屋,即所谓巢居式;另一种是架在地面木桩上的房屋,即所谓干栏式。建筑精选课件5 大约6000-7000年前,我国广大地区进入原始氏族社会,房屋建筑也大量出现,由于各地气候、地理、材料等条件的不同,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主要有两种,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和长江流域多水地区所见的干阑式建筑。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开始了定居生活,其典型代表是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和西安半坡遗址。长江流域的干阑式建筑,以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
3、址为代表,采用榫卯连接技术,形成架离地面的木构房屋建筑。4000年前进入原始社会晚期的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双室相连的套间式居所,平面作“吕”字形,住房遗址已显露出家庭私有的痕迹,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方式和私有制萌芽的出现。龙山时期在建筑技术方面的发展,是广泛地在室内地面上涂抹光洁坚硬的白灰面层,使地面防潮、清洁和明亮。建筑精选课件6 从巢穴居住发展到地面建筑,经历了几十万年的漫长岁月,简陋的原始房屋在建筑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和革命性的贡献。中国原始社会的建筑以木材为基本材料,形成了“人”字形的基本架构,但尚无人工建材的加工和使用,仅限于对自然建材的直接利用。2.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1世纪至
4、公元前5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建筑技术不断提高,建筑的种类和形式愈加复杂多样。奴隶主阶级集中大量的社会财富,为自己营造城垣和宫殿。这一时期盛行高台宫室,在建筑下用夯土筑起巨大的高台,使建筑物更显高大雄伟。同时,在建筑材料方面出现了大型的砖、瓦等人工建材,配合土木材料使用,使建筑物更加壮观耐久。在建筑物上还使用了金、玉等贵重材料作为装饰,墙壁、柱子上使用锦绣装饰,并绘有彩画,建筑物逐渐变得壮美华丽。社会分工出现专业匠人,创制出规、矩、罗盘、水平等仪器,增强了建筑的精确性。建筑精选课件7 奴隶社会时期在建筑上突出的成就是城市和宫殿建筑,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5、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遗址等。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形成了中国建筑的独特建筑体系和艺术风格。华夏第一都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建筑精选课件8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建筑精选课件93.封建社会建筑(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9世纪)漫长的封建社会我国经历了十几个主要封建王朝,历时2000多年。中国建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出现了大量的都城、宫殿、坛庙、衙署、寺观、宅第、园囿、陵寝、桥梁、堰坝等建筑和工程。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中最重要的阶段。阿房宫大殿建筑精选课件10曲阜孔庙大成殿建筑精选课件11避暑山庄全景建筑精选课件12 古代工匠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创造出一些新的建筑类型,如书院、场、文庙等儒家建筑,佛寺、石窟、塔
6、、天主教堂等宗教建筑,城防建筑工程有了许多创新,长城便是突出的例子。其他各种建筑物如住宅、园林、宫殿、陵寝等,其形式结构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演化和发展。山西应县木塔建筑精选课件13 建筑材料进一步多样化,主要是处理木材和土质建筑材料。随着建筑类型的丰富和建筑用途的需要,出现了砖、瓦、石料以及铜、铁、石灰等建筑材料,进而使建筑结构有了较大的发展。出土的秦砖汉瓦,反映了当时制作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木结构技术的发展,是这一时期建筑技术的最显著成就。当时的高楼飞阁,不计其数。在长期的实践中,古代建筑匠师们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以“材、架”、“斗口”为标准的木结构“模数”,为预制材料构件、现场安装
7、开辟了道路。同时,砖石结构技术也有很大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建筑理论和技术专著,如成书于战国的考工记、宋代的营造法式和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对建筑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建筑精选课件14 随着封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不仅帝王们的宫殿、园林、王府雕梁画栋,大加装饰美化,就是地方官府、地主乡绅们也大兴土木,装饰宅第,美化园圃。建筑物的艺术造型从早期简单的外轮廓发展成为各式各样的亭台楼阁,形制多样的屋顶和平面,优美的轮廓和曲折的变化成为东方建筑形象的特色。此外,建筑色彩、彩画装饰和雕刻装饰的发展也随着时代的要求崇尚而不断变化,从简单质朴向繁复精细发展演化,并确立了严格的做法和等级制度。建筑精选课件15
8、二、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有着很高的造诣,有许多精辟的理论与成功的经验。古建筑本身不仅反映了古代建筑设计和建造技术成就,同时也蕴含着当时推行的礼制制度,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社会风俗和道德规范等内容。讲究阴阳五行的“堪舆”即“风水”学说。古人不仅考虑建筑物内部空间组织,而且也很注重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因天时,就地利,因地制宜,巧借周围环境设计建筑,对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因素、采光条件、林木植被等因素加以考虑,务使建筑的布局、形式、色调、体量等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建筑精选课件16 严格遵循九五七三数,奇偶阴阳尊卑等礼制思想,崇古尊祖,等级分明。建筑物的规格、
9、方位、顺序、大小、造型、装饰等各个方面的设计都要反映一定的等级差别,以强调统治阶级的特权思想。“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即地面建筑与宇宙图景相对应,师法自然,古人对天、地、万物同形同构宇宙法则的把握,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此外,古人对单体建筑、建筑群之间的配合协调也极为重视,巧借自然环境修建庞大的建筑群,并通过楼阁、回廊、亭台,将它们联成一个有机整体,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层次分明,象征帝王至高无上的皇权,使建筑物的实际效用和整体美观达到了和谐、庄重、雄伟、神圣的完美统一。建筑精选课件17三、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1.富于弹性的结构体系 古代建筑以木材为主,由柱、梁、檩等主要
10、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以榫卯相接,共同构成富有弹性的木框架结构体系。创造了“斗拱”这种中国独特的结构形式,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墙倒屋不塌”充分说明了古建筑的木构架结构体系的特色,即梁柱承载重量,墙壁仅为空间分隔之用,同时该结构体系还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2.美妙优雅的艺术造型 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令世人赞叹不已,如建筑平面在方形基础上的折角、曲线变化,建筑立面上的飞檐翘角,屋顶的各种形式。别致的外形不但适应和满足建筑功能的实际需要,而且塑造出了古建筑优美的曲线形式,将实用与美观恰当地结合起来,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的典范。建筑精选课件183.整齐划一的平
11、面布局 我国的宫殿、庙宇、民居等建筑物基本上是采取群体组合的布局。它在平面布局上,以“间”为单位组成单体建筑,再以“院”为单元进行建筑群的组合。中国众多建筑群遵循的是沿中轴线展开两翼对称的布局原则,使建筑群形成左右对称,前后均衡,整体联系而为一个统一有机体。中国古代建筑的这种群体格局,反映了中国古代讲究和谐与对称的审美观念。4.绚丽华美的装饰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十分注意建筑的装饰。主要是建筑色彩的运用、彩画的粘贴,有的色调鲜艳,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朴素淡雅。工匠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当时风俗习尚而灵活运用。除了重视色彩的装饰效果外,古建筑还十分讲究内部的装饰、陈设和外部空间的点缀。
12、内部常用雕梁画栋、图案花纹、匾额楹联及壁画等进行装饰,以增加绚丽华美的风格。外部空间常用石狮、照壁、华表以及花卉等加以点缀装饰。建筑精选课件19中国古建筑龙生九子各不同建筑精选课件20龙生九子建筑精选课件21.老大囚牛(qini),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建筑精选课件22老二睚眦(y z),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建筑精选课件23老三狴犴(bn),形似虎,有威力,生平好讼,常见于古代牢门之上,震慑囚犯,民间有虎头牢的说法,是辨明是非,伸张正义.建筑精选课件24老四狻猊(sun n),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建筑精选课件25老五饕餮(toti)嘴馋身懒,好吃好喝,常见
13、于古代烹饪鼎器上,夏商青铜器便可见饕餮纹,为有首无身的狰狞猛兽建筑精选课件26老六椒图(jiot),形似螺蚌,性情温顺,常见于大门上,衔环守夜,阻拦小人,是求学,求子,升职的保护神;.建筑精选课件27.老七赑屃(bx)(霸下),龟形有齿,气大好负重,常背负石碑于宫殿中,是长寿,吉祥,走鸿运的保护神.建筑精选课件28老八螭吻(ch wn),又名鸱尾或鸱(chi)吻,好张望,常站立于建筑物屋脊,作张口吞脊状,是宅院守护,驱邪纳福,安居乐.建筑精选课件29老九貔貅(谐音“皮休”),又叫辟邪,生性凶猛,专吞金银肚大无肛,只进不出,即能招财,又能守护财富,掌握财运,是招财进宝.建筑精选课件30第二节第二
14、节 中国古代建筑构成与等级制度中国古代建筑构成与等级制度一、古代建筑结构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建筑结构,创造了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和外观,其历史悠久,一脉相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结构体系。我国古代木构架大致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其中抬梁式应用最为广泛和普遍。1.抬梁式建筑 这种木构架形成于春秋时期,是沿房屋进深方向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短柱(瓜柱)和梁,梁的两端承檩,在最上层梁中央立脊瓜柱以承脊檩,构成一组人字形木构架。平行的木构架之间利用柱头之间的枋木和梁之间的檩木,构建起整个屋架。这种木构架可以建造三角、正方、五角、六角、八角、圆形、
15、扇面、字、(万)字及其他特殊平面的建筑和多层楼阁,这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特别在北方更是普遍。建筑精选课件312.穿斗式建筑 穿斗式建筑构架,是由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数层穿枋贯通连接各柱,并以挑檐枋承托出檐。该方法形成于汉代,为我国南方诸省建筑所普遍采用。其特点是可以用较小的木材构建出较大的构架,缺点是内部立柱较多,不便于空间的使用。因此往往形成山墙面用穿斗式,中央诸架用抬梁式的混合木构架。建筑精选课件323.井干式建筑 井干式建筑是将天然圆木、半圆木或方木两端开卯榫,组合成为矩形木框,层层相叠,构成房屋的木承重结构墙。井干式木构架出现于商代后期墓葬的木
16、椁,汉代宫苑之中有井干楼,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很少使用。二、古代建筑构成要素及等级 1.建筑台基 古建筑的台基用于承托建筑的荷载,防水隔潮,同时抬高建筑的高度,给人以雄伟庄严之感。台基可分为普通台基和须弥座两类。一般房屋用单层,隆重殿堂用两层或三层。普通台基多用素土、灰土、三合土夯筑而成,外包砖石,高度较低,常用于普通或小型建筑。须弥座又叫金刚座,是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比较复杂,一般用在高级的建筑,如宫殿、坛庙的主殿,及塔、幢的基座。其造型座角折收,座腰束收,下有线脚,出现莲瓣、卷草纹饰、力神、角柱等,上有围栏环绕,华丽无比,复杂重叠,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建筑精选课件332.柱 柱是建筑的承重构
17、件,按结构所处的部位可以分为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童柱等。同时柱的断面、高度与建筑尺度的关系以及柱的拼和方面,在古代建筑规范营造法式中都有明确规定。金柱建筑精选课件343.枋 包括额枋、平板枋、随梁枋、檐枋、金枋、脊枋以及雀替、角背等形式,主要用于柱与柱之间上端联络、柱与梁之间承重连接和柱与枋之间的连接的构件,在增大木构件接触面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檐枋建筑精选课件354.斗拱 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构件,处于梁柱结合部、屋檐下、腰栏下等部位,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增大建筑构件的接触面,加强结合部的牢固性;二是向外挑檐,增大屋檐出深;三是装饰檐下、栏下部位,纵横交错,彩绘雕刻,增加
18、了建筑物的美观度。斗拱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复杂的构件,方形的木块为斗,上刻十字形凹槽,凹槽上架嵌的弓形的木块为拱,斜伸向前的构件为昂,拱上可以再加斗、拱,形成多层结构的斗拱组合,称之为铺作,可分为柱头铺作、柱间铺作和转角铺作。建筑物出挑斗拱的层次越多,等级越高。建筑精选课件365.开间 我国木构建筑中将四柱合围的空间称为开间,是古代建筑的基本单位,构成不同规模和尺度、也反映不同等级的建筑单体。所以建筑物的体量可以用开间来反映,开间越多,建筑体量越大,等级越高。正面开间的多少称为“面阔”,侧面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进深”。建筑的开间在汉以前有奇数也有偶数,汉以后用十一以下的奇数间。民间建筑面阔常用三
19、开间、五开间,宫殿、庙宇、官署多用五开间、七开间,十分宏伟的用九开间,至于十一开间的建筑,除西安唐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遗址和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以外,还没有见到。建筑精选课件376.屋顶和屋檐 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具特色的部分,具有排水、保温和遮阳的功能。它包括建筑的檐口、屋脊和屋面三部分。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按等级依次为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其他屋顶形式有攒尖顶、卷棚顶、穹隆顶、盔顶。此外还有单坡和平顶两种,前者多为辅助建筑,常附于围墙或建筑的侧面,后者常用于气候干旱雨量很少的地区。结合单檐、双重檐、三重檐的屋檐形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按等级高低形成九种主要形制:重檐庑殿、重檐歇山
20、、单檐庑殿、单檐尖山式歇山、单檐卷棚式歇山、尖山式悬山、卷棚式悬山、尖山式硬山、卷棚式硬山。这九种屋顶形制主要用于宫殿、坛庙、衙署、寺庙等正式建筑,而攒尖顶多用于游乐休闲的杂式建筑,如亭、榭、塔等。建筑精选课件38建筑精选课件39建筑精选课件40三、古代建筑装饰 我国古代建筑装饰可分为外檐、内檐装饰。前者装饰部位在室外,如走廊的栏杆、檐下的挂落和对外的门窗等。后者在室内,如各种隔断、罩、天花、藻井、卷棚等。装饰手段包括粉刷、油漆、彩画、壁画、雕刻、泥塑以及利用建筑材料和构件本身色彩和状态的变化等。1.屋脊装饰 在古代建筑的屋脊上有许多动物雕塑装饰,以增加建筑的威严和神秘,统称脊兽。正脊上的压脊
21、兽分为两种:高档的脊端用吻兽,又叫鸱吻、螭龙,主要用于宫殿、坛庙等高规格殿堂;次级的脊端用望兽,主要用在城门等级别较低的建筑。垂脊的仙人走兽为垂兽,斜脊的为走兽。自清代走兽多取奇数,数量越多,等级越高。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为11个走兽,依次为傧伽、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建筑精选课件41建筑精选课件422.材料装饰 民间建筑常用茅草、泥土、石板、陶小瓦等简陋的建筑材料,而官式建筑多使用筒瓦、板瓦、琉璃瓦等高级材料。琉璃瓦的颜色分黄、绿、黑等不同等次,以黄色为最高贵,绿色次之。只有皇家建筑和重要庙宇才能用黄色琉璃瓦;亲王、世子、郡主府第用绿色琉璃瓦;离宫别馆和皇家园林用
22、黑、蓝、紫、翡翠等色琉璃;职位较低的官员和平民宅舍只能用青色的布瓦。3.色彩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色彩的发展也是随着时代的要求崇尚而不断变化的。各种色彩在建筑中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中国古代建筑整体色彩由高到低为黄、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赤色,民舍只可用黑、白色。建筑精选课件434彩画装饰 古建筑木构表面施以油漆彩画,既保护了木材,又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彩画使用的部位,除墙壁、梁、枋外,柱头、斗拱、檩身、垫板、天花、椽头等处都可使用。常见的彩画有和玺、旋子、苏式三种形式。和玺彩画是最高等级的彩画,仅用于宫殿和坛庙的主殿、堂、门。画面用双曲线框定,主要图案为龙凤纹彩饰,在箍头处
23、用有坐龙的盒子,藻头用齿形衍眼及降龙,枋心用行龙。主要线条及龙、宝珠等用沥粉贴金,金碧辉煌,以蓝绿底色相间形成对比并衬托金色图案。建筑精选课件44 旋子彩画仅次于和玺彩画,应用的范围很广,一般的官衙、庙宇主殿、宫殿和坛庙的次要殿堂使用。主要的特点是在藻头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花瓣,即所谓旋子。箍头、枋心大多不绘画龙图案,而以西番莲、牡丹、锦纹、花卉、几何图案为主。根据用金多少、图案内容和颜色层次,旋子彩画还可分为不同种类。建筑精选课件45第三节 现存古代建筑主要类型一、宫殿与坛庙建筑 1宫殿建筑 我国远在公元前20世纪,奴隶主便开始为自己修筑宫殿,当时的生产力还很低下,宫殿建筑较为质朴原始。但到了
24、封建社会时期,尤其秦、汉以后,宫殿建筑的建造规模和建筑技艺大为提高。帝王宫殿乃王朝政权的象征,因此各代帝王更是不惜大兴土木,建造更加奢华壮丽的宫殿建筑群,以壮王朝天威。建筑精选课件46 中国大地上各朝各代留下的众多宫殿遗址,现在所知最早的宫殿,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宫室遗址,其他早期的宫殿还有:河南安阳殷墟商代宫殿遗址、陕西扶风、岐山早周宫殿遗址、陕西西安西周都城丰镐遗址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齐临淄、赵邯郸、燕下都等宫殿遗址。秦统一六国后,大修宫殿,建造了历史上规模宏大的阿房宫,此后,汉代在秦咸阳兴乐宫的基础上建设长安城,包括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洛阳之北宫、南宫,殿阁楼台,离宫别馆,组成规模
25、庞大的帝王宫苑。汉以后,隋之仁寿宫,唐之大明宫、兴庆宫,宋建都东京以及辽、金、元之燕都宫殿,无不日益奢华壮丽。现在比较完整保存下来的帝王宫殿,只有北京的明清故宫和沈阳的清故宫两处。建筑精选课件47 宫原为多套房屋的总称,殿则是指“堂之高大者”。高大之屋唯有统治者可为,因此自秦汉时起宫殿连称成为帝王住所的专用名称。体量之大,气势之弘,规格之高,就成为宫殿建筑的首要特点。帝王宫殿通过中轴突出、左右对称、严谨规整、多重递进的布局方式,展示出受命于天、皇权至上的统治思想。宫殿建筑群配置十分讲究阴阳五行,外朝为阳,形成“五门三朝”之制,内廷为阴,遵循“两宫六寝”之制。建筑精选课件48紫禁城建筑精选课件4
26、9故宫保和殿建筑精选课件502.坛庙建筑 在古代,由于对自然现象的不理解,产生对大自然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以及山川草木的神秘崇拜。在崇拜自然和祭祀祖先的信仰下,人们要进行多种多样的祭祀上天、土地和祖先的活动,修建与此相关的礼制性建筑来供奉和参拜这些神灵,以求保佑和赐福。在民间,有诸如土地庙、龙王庙、城隍庙之类的建筑,在官方则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太庙之类的建筑。这些坛庙建筑规模宏大精美,尤其是帝王祭祀的建筑,其规模之大、形制之高,与宫殿、陵寝不相上下。建筑精选课件51 古代帝王亲自参与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项:天地、社稷、宗庙。所谓坛庙,主要指的就是天坛、社稷坛和太庙。最隆重的祭
27、祀活动是祭天,皇帝例行于每年冬至祭天,皇帝登基也须祭告天地,表示“受命于天”。祭天的起源很早,但真正采取周制祭天则是魏晋以后的事。现存北京的天坛是明清时期的祭天建筑,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天坛共有两道坛墙,分内坛和外坛,平面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占地面积约270万m2,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祭祀大殿祈年殿是天坛最突出的主体建筑,优雅的体型、高超的艺术处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最成功的优秀典范之一。祈年殿立于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底面为圆形,直径约90m,殿身高38m。三重檐伞形攒尖顶,在明代,上檐青色表示天,中檐黄色表示地,下檐绿色表示万物;清乾隆
28、十六年(公元1751年)修缮时,将三层檐都改为蓝瓦,顶尖以鎏金宝顶结束,檐下彩绘金碧灿烂。建筑精选课件52 整个建筑色调纯净,造型庄重典雅。祈年殿前庭地面比院外地面提高4m余,加上三层台基,使祈年殿台基面高出垣外地平10m以上,这使得人们在穿越茂密的参天古柏林丛后,至此顿然超出苍翠的林海之上,有超凡出尘、与天接近的感觉,形成祈天时所需的静谧肃穆气氛,也体现了天坛崇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类历史悠久的祭祀活动,即从汉代起逐渐形成的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的祭祀活动,形成了大量的祭祀建筑,其中以岱庙为代表。岱庙正殿是国内现存最宏伟木构建筑之一。建筑精选课件53天 坛建筑精选课件54孟子庙(山东
29、省邹县)建筑精选课件55四川张飞庙建筑精选课件56二、城防与军事建筑 1.城防工程 城市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城市一方面集中表现了当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成就,另一方面它还是各类建筑物荟萃之地,成为建筑综合体。中国城市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已经有了城市的雏形,而且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名扬世界的伟大城市。古代都城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有城与郭的设置。从春秋一直到明清,除了秦咸阳是个特例外,其他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所谓“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市的出现产生城防问题,中国古代城市无论大小级别,从京都到郡、州、
30、府、县甚至一些乡镇都设有城墙和护城河。城墙上有城门、箭楼、闸楼、城楼、角楼、敌台、敌楼、堞墙、垛口、吊桥等防御工事,构成了一整套坚固的城防体系。我国古代的城垣建筑,不仅工程坚固,而且具有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险固的城墙,高耸的城楼,宽广的护城河显示出雄伟森严的气势。建筑精选课件57 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城墙有辽宁兴城、湖北江陵、山西平遥、福建诏安、广西永福等处,尤其以陕西西安城墙规模最大而又完整。它是明王朝初期封藩秦王的城郭,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平型关建筑精选课件582.万里长城 我国还有一项特殊的军事防御工程,即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它自成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修筑时间之久,规模之宏大,世界罕
31、有,因此很早就已被列为世界古七大奇迹之一。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诸侯争霸,为了互相防御,便在各自的领地上,根据防御的需要筑起了高大的城墙。由于这种城防与京城、州郡等的城墙不同,它的周圈不封闭,而且动辄上百里、上千里,所以称为长城、长墙或长垣。长城修筑到17世纪才基本停止,延续了2000多年,总共有20多个朝代和诸侯国家修筑过长城。若把每次修筑的长城长度相加起来,大约有50000km以上。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的长城都超过了万里,所以被称之为万里长城。建筑精选课件59 长城不仅是一道万里长墙,而且是由千百座雄关隘口、城堡墩台所组成的严密防御体系。它凭借着上万座烽火台,以白
32、天燃烟、夜间放火的方式,把万里防线的军情迅速地传递到附近的郡、县、州城和关防卫所,直到王朝的首都。长城不仅是坚固的工程,而且在建筑技术与艺术上也有着巨大的成就。远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修筑长城的时候,军事学家、建筑工匠们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制险塞”的规划建筑原则,使之既能控制险要,便于防守,又能达到节约人力物力的目的。在建筑材料和施工上创造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经验。凡在山岭多石地区就开山取石修筑,若当黄土地带就利用黄土夯筑,就是砖瓦木料也都尽量就近烧制伐取。最令人惊叹的是,在无土无石的戈壁沙滩上,古代建筑工匠和士兵们巧妙地利用了沙漠中所产的红柳枝条和芦苇与砂砾石子相间层层铺筑的方法,建造起
33、高大城墙和烽隧高台。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附近还保存了这种两千多年前西汉长城、烽隧结构的遗迹。建筑精选课件60嘉峪关建筑精选课件61三、交通与水利建筑 1.桥梁工程 最早的桥梁是山间峡谷中自然的石拱、石梁或倒塌在溪流上的树木枝干而形成的天然桥。原始人类曾借此涉水过河,跨山越谷,也启发了修建人工桥梁的思路。我国造桥的历史悠久,据历史文献记载,在距今四五千年的黄帝时期就已经有了造桥的活动。考古发掘中更证明了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开始造桥。在西安半坡原始社会村落遗址中,发现了原始的木梁桥。其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3000多年来,各个朝代、各个地区相继建造了许许多多不同结构、不同形式的桥梁。虽然岁月沧桑
34、,但仍有大量的古桥保存下来。建筑精选课件62 我国建造古桥的工程技术,在世界造桥史上也居于前列。现存河北赵县安济桥所采用的空腔式(也称敞肩式)拱券做法,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现存这种结构方法建造的古桥中最早的实物。福建泉州洛阳桥所采用的“筏形基础”,也是世界造桥史上的首创实例。我国古桥不仅历史悠久,工程技术高超,而且造型优美,艺术精湛。赵州桥大拱两背上的四个所谓“两涯嵌四穴”小拱,不仅有增加排洪泄水、减轻桥身重量的作用,而且使桥身显得轻巧玲珑。桥上的雕龙栏版若静若动,艺术精绝。卢沟桥上的华表、碑亭、仰天石等的雕刻精美绝伦,栏杆望柱上的石狮子,大小抱负,嬉戏逗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建筑
35、精选课件63 我国古桥从结构分类上讲,主要有梁式、拱式、悬索式、漂浮式、跳跃式等种类。在艺术形象上分踏步桥、独木桥、独石桥、长梁桥、单拱桥、联拱桥、敞肩拱桥、重拱桥、溜索桥、竹索桥、铁索桥、藤网桥、浮桥、复道飞廊、凌空栈道,以及在梁桥、拱桥之上修建长廊、殿阁、亭榭的廊屋桥、亭桥等。它们不仅以雄健的桥身飞跨横渡,而且以它们优美的形象和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我国遗存古桥甚多,不胜枚举。北京永定河的卢沟桥、广东潮州韩江的广济桥、福建泉州的洛阳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隋安济桥(赵州桥)建筑精选课件64广西程阳风雨桥建筑精选课件652.水利工程 中国的季风气候造成降水变率
36、大、旱涝灾害多,所以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现存的古代水利工程,不仅可以继续发挥作用,同时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首先这些水利工程具有悠久的历史,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水利工程反映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科学价值;另外它们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并创造出更加优美的环境景观,颇具独特的观赏价值。位于四川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公元前250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水利工程,由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率众所建,引岷江之水浇灌成都平原,造就“天府之国”的富庶。都江堰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溢洪坝、宝瓶口引水渠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相互配合形成设计科学、调度有序的水利系统。
37、该工程一直使用至今,经过修整后,其灌溉能力已扩大到530000hm2。此外,广西的灵渠、福建的木兰陂、京杭大运河、坎儿井等,也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建筑精选课件66灵渠建筑精选课件67都江堰都江堰鱼嘴内江外江二王庙建筑精选课件68四、著名景观建筑 1.楼阁建筑 楼阁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古代木构建筑。二者在建筑形制上无多大差别,但使用功能不同,楼的用途极为广泛,而阁的用途主要为珍藏图书、佛经、佛像和形成景观。我国古楼分布广泛,形制多样,现存多为明清建筑。如承德避暑山庄烟雨楼、浙江嘉兴烟雨楼、广州镇海楼、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成都望江楼、昆明大观楼、贵阳甲秀楼、台湾台南赤嵌楼等。其中黄鹤
38、楼、岳阳楼、蓬莱阁与滕王阁并称为四大楼阁。建筑精选课件69 黄鹤楼位于武汉蛇山之黄鹄矾头,始建于三国,屡毁屡建,虽历朝格调不同,但耸构巍峨、重槽飞翼、势动欲飞之风格贯穿始终。现存楼高19.72m,三层三重檐盔顶长方形结构。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其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楼顶的形状酷似一顶将军头盔,既雄伟又不同于一般。滕王阁巍然耸立于赣江之滨,是一座声贯古今、誉满海内外的千古名阁,素有“江西第一楼”之称。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853年),1983年重建。阁高57.5m,加上两层底座一共九层,琉璃绿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阁,朱漆廊柱,古朴高雅,可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39、一色”,蔚为壮观。蓬莱阁位于天后宫西北丹崖绝顶,为双层木结构楼阁建筑,建于宋嘉佑六年(1061年)。蓬莱阁底层长14.8m,进深9.65m,四面回廊,明柱16根。蓬莱阁二层上木栅格扶栏,北、东、西侧木屏风,北侧开窗,供游人凭栏观海。建筑精选课件70侗寨鼓楼建筑精选课件71岳阳楼建筑精选课件72昆明-大观楼建筑精选课件73西安鼓楼建筑精选课件74广州镇海楼建筑精选课件75滕王阁建筑精选课件762亭台建筑 亭为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古建类型,尤以园林中多见。柱间多不设门窗而设半墙或平栏,用于休憩、观景等。亭可赏景-提供最佳观景角度,亭可佐景-为自然山水添色增辉,因此是最为典型的景观建筑类型。除景观亭外
40、,还有纪念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纪念亭,收存碑石的碑亭,文人雅士行曲水流觞之俗的流杯亭,宗教祭祀亭等。亭之造型最为丰富,平面、立面、亭顶、亭檐皆有多样变化,或简单或繁复,或高大或小巧,或古朴或堂皇,本身就是内涵丰富的游览对象。平面有半亭、圆亭、扇亭、方亭、六角亭、八角亭以及复合亭,立面有单檐、重檐、攒尖顶、歇山顶、卷棚顶等,精致小巧,空灵通透,灵活多样,堪为中国古建之绝。建筑精选课件77 台始于奴隶社会,如商纣的鹿台、西周的灵台。春秋战国盛行筑台之风,一直流行于秦汉,绵延到魏晋。曹魏在邺城筑铜雀三台,遗址至今尚存。后来单独的筑台虽不再流行,但以台为基抬高建筑气势的传统却得以延续,称之为高台建筑。台的
41、修建,可通神求仙、登高远望、观赏乐舞,亦可烽火御敌、观测天象等。中国历代皆有观象台的兴建,但现遗存不多。如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南郊的灵台,是已确认的最早的观象台遗址,建于东汉,使用长达250多年。河南登封的元代观象台,砖石砌成,台顶有测量日影的景表、石圭。北京古观象台为明代建筑,是世界保存原完整天文仪器(如经纬仪、天体仪等)的最古老天文台。建筑精选课件78绍兴兰亭-王羲之绍兴兰亭-王羲之建筑精选课件79安徽滁州醉翁亭建筑精选课件80苏州-沧浪亭建筑精选课件81华山下棋亭建筑精选课件82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建筑精选课件83建筑精选课件84泰山升仙坊建筑精选课件85
42、3塔式建筑 塔起源于印度,梵文称作Stupa,中文译作卒堵坡、塔婆、浮图。印度最初建塔是为埋葬释迦牟尼舍利。后来佛教高僧、法师死后,亦造塔埋葬灵骨,或收藏经卷、佛像等。我国的塔,早期受印度和犍陀罗艺术的影响较大,后来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与中国楼阁建筑技术相结合,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形式和特点,使塔成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葩。塔的结构主要可分地宫、基座、塔身、塔刹四部分,塔身是塔的主体,一般佛塔塔身的层数以奇数居多,因为佛教以奇数表示清白。在魏晋南北朝时,塔式多以方形木结构楼阁式为主,唐代出现了方形多层砖塔,宋以后进一步发展为六角形、八角形的石塔、铜塔、铁塔、琉璃宝塔等。据统计,我国现存的塔有近万座,其中有
43、一百多座塔的历史都在700800年以上。建筑精选课件86塔的主要类型有:(1)楼阁式塔 楼阁式塔是我国最具传统建筑特色的塔式建筑,出现时间最早,遗存数量最多,是我国塔中的主流。南北朝至唐、宋,是我国楼阁式塔的盛期,分布遍及全国,并影响到朝鲜、日本和越南。塔的平面形态唐以前都是方形,五代起八角形渐多,六边形为数较少。早期多为木塔,隋唐起砖石结构的仿木塔逐渐为主。其特点是:层距较大,高如楼阁;用砖石做出柱、枋、梁、斗拱、门、窗等仿木构件;檐下有椽头、瓦垄、飞角甚至平座勾栏;内部中空分层,可以攀登。最著名的有山西应县木塔、西安大雁塔、开封铁塔、定州料敌塔、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等。建筑精选课件87(2
44、)密檐式塔 兴起于南北朝,盛于辽金,元以后衰落。密檐式塔一层高大,以上各层层高很小,塔檐密叠,故称密檐式塔。密檐式塔檐多而密,多高大、美观、秀丽,立面曲线柔和。塔多为实心,无仿木构件,不开门窗,改为佛龛或通风采光券孔,不能登高望远。但也有一种外部属密檐式内部为楼阁式的塔,既秀丽美观又能登高远眺。但因檐密窗小,又没有平座栏杆,观览效果远不如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一般使用砖石作为建筑材料。这类塔最早的实例是北魏的登封嵩岳寺塔。隋、唐塔平面多为正方形,辽、金多为八角形。较为著名的密檐式塔有洛阳白马寺塔、北京天宁寺塔、西安小雁塔等。建筑精选课件88密檐式塔建筑精选课件89(3)覆钵式塔 覆钵式塔是最接近原
45、印度牢堵波的塔,主要分布于藏传佛教地区,以西藏、内蒙古一带为多,华北地区也不少。在造型上我国有所创新。以北京妙应寺白塔、北海白塔、五台山舍利塔最著名,塔基为方形台座,塔身像一个巨大覆钵体,塔刹高耸,上饰相轮、华盖宝珠顶,塔体均涂白色,洁白高雅,宏伟壮丽。建筑精选课件90(4)亭阁式塔 亭阁式塔是印度串堵波与我国传统建筑亭阁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是塔身为单层的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的亭子,亭顶为塔形。以山东历城隋代四门塔最著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亭阁式塔。山西佛光寺祖师塔、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安阳修定寺塔,也是较有名的古亭阁式塔。祖师塔建筑精选课件91(5)金刚宝座塔 金刚宝座塔是在一个
46、高台(宝座)上建有五个小塔,供奉“金刚界五部五佛”。仅见于明、清两代,为数很少。著名的有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域金刚宝座塔、呼和浩特慈灯寺金刚宝座舍利塔和湖北襄阳的“多宝佛塔”等。建筑精选课件92(6)花塔 上半部建成莲花瓣式或密布着佛龛、佛像、菩萨、动物等雕刻,看上去如一个巨大的花束,大多为辽、金时期所建,现存不多,有北京房山万佛堂花塔、河北正定花塔、井阱花塔、曲阳修德花塔等。万佛堂花塔建筑精选课件93(7)过街塔 塔座下有塔门,建于街道或大路上,塔门能通过行人、车马,塔身建于塔门之上正中位置。主要为元、清两代建筑。现存的有江苏镇江过街塔、北京法海寺过街
47、塔、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塔门。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塔门建筑精选课件94案例分析-北京故宫鉴赏 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故宫的平面布局是依封建礼制来建造的,中轴对称布置各组建筑物,形成统一而有主次的整体,通过建筑形式的空间布局和形体,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意识形态。故宫呈矩形平面,宫城四周为高大砖砌城垣,四隅矗立有角楼,城开四门(东华门、神武门、西华门、午门)。宫城前有千步廊,廊东(左)为太庙,廊西(右)为社稷坛,即“左祖右社”的布局。千步廊南向引申至端门止,门南为皇城正门天安门。建筑精选课件95 紫禁城之内,大致分为前朝和后庭两区。前朝
48、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场所。后庭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以及皇妃居住、游玩和奉神的地方。整个紫禁城的建筑金碧辉煌、灿烂绚丽。前朝富丽雄伟的三大殿位于高大洁白汉白玉石雕琢的三重须弥座台基之上,四周廊庑环绕,是故宫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以太和殿为主体的三大殿是整个官城建筑的核心,分布在它四周的附属建筑,前后左右的环境及种种安排,都是为了体现三大殿的庄严神圣和至高无上的效果。故宫的建筑是在一条由南而北的中轴线上层开的。中轴线上排列着天安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官、坤宁宫、神武门和景山等建筑物。中轴线两侧是东、西六宫,排列上保持着严格的均衡、对称,在整体上重点突出太
49、和殿。建筑群由南而北伸展,随着空间和形体的变化,到太和殿达到高潮。建筑精选课件96 从布局上看,深、宽、高都集中到太和殿。深:从正阳门到太和殿全长1700m,经过一座又一座桥,一重又一重门,一层又一层台阶,最后才能到达金碧辉煌的太和殿。当我们站在天安门外向北遥望,门洞越来越小,最后视线消失在太和门的台阶上,太和门成为隐蔽太和殿的屏障。由于这种笔直纵深的空间变化,造成一种神秘而严肃的气氛。宽:太和殿的位置不仅体现了空间的深度而且也体现了空间的宽度。从正阳门,经过狭窄的千步廊,又经过几个紧束门洞,把人的情绪箍得紧紧的。一过了午门,空间放宽,再过太和门更加开朗,展现出一个非常宽阔而明亮的空间,这一广
50、场约30 000m2,太和殿位于广场的北侧。建筑深度给人以神秘、严肃的感觉,宽阔空间则赋予建筑物的宏大气势,使人在精神上感到威慑和震惊。高:建筑的高大,直接表现皇帝的至尊。从正阳门到太和殿,在建筑上有三个高峰,即天安门、午门、太和殿。从正阳门到太和殿地平标高逐渐上升,建筑物的形体逐步加大,庭院面积逐渐加宽,建筑对人所产生的精神影响愈来愈强烈。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变化,造成的宏大气势象征着帝王的威严和权势,感染和震撼着每一个游人。建筑精选课件97 故宫建筑群如音乐一样有一种和谐的美。正阳门是序曲,太和殿是高潮,景山是尾声,沿着中轴线这一主旋律展开和宣泄。建筑形体高低错落,空间组合纵横变化,屋顶造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