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关于地理环境一、关于地理环境地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地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目的地理学研究的目的?地理环境的构成地理环境的构成o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o经济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o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具有: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具有:o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各要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各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运动和地理分布规律素的组成、结构、时空运动和地理分布规律o整体性整体性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环境的综合特征o区域性区
2、域性区域自然地理:研究一定区域自区域自然地理: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的综合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范围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范围:中国多数地理学家和俄罗斯地理学家认中国多数地理学家和俄罗斯地理学家认为:自然地理环境的上界以对流层的高度为为:自然地理环境的上界以对流层的高度为限,下界包括岩石圈的上部。山下层之间包限,下界包括岩石圈的上部。山下层之间包括了大气圈的对流层、地壳沉积岩石圈、水括了大气圈的对流层、地壳沉积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圈和生物圈。如何深入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如何深入认识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各自然要素
3、组成的整体。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各自然要素组成的整体。要认识这个整体靠两个途径:分析研究和综合研究要认识这个整体靠两个途径:分析研究和综合研究 分析研究分析研究已学过的部门自然地理课是对自然界已学过的部门自然地理课是对自然界的分析,从不同侧面认识自然环境的分析,从不同侧面认识自然环境 综合研究综合研究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环境,是对各部分的综合研究环境,是对各部分的综合研究地质地貌学地质地貌学掌握掌握“地貌地貌”要素要素气候学与水文学气候学与水文学掌握掌握“气候气候”、“水水”要素要素土壤、植物地理学土壤、植物地理学掌握掌握“土壤土壤”、“植被植被”要素要
4、素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 掌握掌握“五大要素五大要素”之间的关之间的关 系及其所形成的规律系及其所形成的规律二、综合自然地理在地理科学中的位置二、综合自然地理在地理科学中的位置(一)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支(一)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支 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综合地理学综合地理学分别研究: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 经济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经济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综合经济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 社会文化环境整体特征社会文化环境整体特征综合文化地理学综合文化地理学 分别研究上述环境各组成要素的部门地理学分别研究上述环境各组成要
5、素的部门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部门文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部门文化地理学化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地质、地貌、气候地质、地貌、气候部门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 工业、农业、交通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输部门文化地理学部门文化地理学语言、宗教语言、宗教 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部门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部门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是分析性研究;部分,是分析性研究;综自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是综合综自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是综合性研究;性研究;只研究部分就无法回答整体的综合特征;只研究部分就无法回答整体的综合特
6、征;要研究整体就必须从各部分着手;要研究整体就必须从各部分着手;一方面分析各部分的具体特征,另一方面研一方面分析各部分的具体特征,另一方面研究各部分间的关系,所以部门自然地理与综究各部分间的关系,所以部门自然地理与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合自然地理学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二)从地理学的发展史看地理学的分支(二)从地理学的发展史看地理学的分支o区域学派区域学派赫特纳赫特纳o人地关系学派人地关系学派拉采尔拉采尔o景观学派景观学派赫伯森、帕萨格赫伯森、帕萨格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理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
7、科,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是:是:1.研究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规律性,研究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规律性,探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各种结构的形成探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各种结构的形成机制和规律,研究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机制和规律,研究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循环,寻求进行控制和调节的途径。换与循环,寻求进行控制和调节的途径。2.分析研究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异规律分析研究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异规律地域分地域分异规律,根据地域分异规律的不同尺度及从属关系,异规律,根据地域分异规律的不同尺度及从属关系,划分出多种等级的地域系统和类型系统,即进行综划分出多种等级的地域系统
8、和类型系统,即进行综合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土地评价研究。合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土地评价研究。3.研究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综合特征、参与经济建研究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综合特征、参与经济建设的自然条件评价,探讨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设的自然条件评价,探讨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向和途径。的方向和途径。4.揭示人类生活与自然地理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谋揭示人类生活与自然地理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谋求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求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参考书:参考书:1景贵和景贵和.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19892陈传康陈传康.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综
9、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19933蒙吉军蒙吉军.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19第一章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许多要素如地貌、气自然地理环境是由许多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组成的,但这些要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组成的,但这些要素并不是简单的汇集在一起,而是相互制约、素并不是简单的汇集在一起,而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情况下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自然综相互联系的情况下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或自然地理系统,而各要素也不是孤立合体或自然地理系统,而各要素也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
10、为自然地理系统这一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自然地理系统这一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系统是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和属性。整系统是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和属性。整个物质世界,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分子、原个物质世界,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分子、原子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并处于整体系统子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并处于整体系统的联系之中。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的联系之中。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物质体系也属于一个系统,具有系统的所有物质体系也属于一个系统,具有系统的所有特点。特点。系统系统概述概述 一、系一、系 统统 概概 念念三、系统主要特征三、系统主要特征按系统尺度、规模和范围分按系统尺
11、度、规模和范围分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按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按人与自然的关系分二、系二、系 统统 分分 类类整体性整体性层次性层次性相关性相关性稳定性稳定性动态性动态性第一节第一节 系统概述系统概述 一、系统概念一、系统概念 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元素集合,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元素集合,每一个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每一个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组成。物和过程所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都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着自然界各种事物都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着的有机整体,整个物质世界,大到宇宙天体、的有机整体,整个物质世界,大到宇宙天体、太阳系,小到原子、基本粒子,都是
12、由相互太阳系,小到原子、基本粒子,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组成。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组成。二、系统分类二、系统分类1 1、按系统尺度、规模和范围分:、按系统尺度、规模和范围分:宇宙系统宇宙系统如银河系、整个宇宙如银河系、整个宇宙 宏观系统宏观系统周围的宏观物体,如生态系统、人体周围的宏观物体,如生态系统、人体系统。系统。微观系统微观系统如原子中电子的壳层结构和原子核结如原子中电子的壳层结构和原子核结构系统构系统,细胞中的核、质、膜都是相互联系、相互细胞中的核、质、膜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作用的系统。2 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u开放系统开放系统系
13、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能量、信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流通。息的交换和流通。u封闭系统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的交换和流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的交换和流通,没有物质的交换。通,没有物质的交换。u孤立系统孤立系统系统与环境不发生任何联系和作用。系统与环境不发生任何联系和作用。3 3、按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按人与自然的关系分:l自然系统自然系统指未打上人工印记的各种客观系统,指未打上人工印记的各种客观系统,如天然生态系统。如天然生态系统。l人造系统人造系统指人工制造的各种系统,是由人工生指人工制造的各种系统,是由人工生成的各种要素组成的,如生产、交通运输、管理系成的各种要素
14、组成的,如生产、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统。l自然与人文的复合系统自然与人文的复合系统指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指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各种系统,如水利发电系统、农业系统。自然的各种系统,如水利发电系统、农业系统。三、系统主要特征 o 整体性整体性o 层次性层次性o 相关性相关性o 稳定性稳定性o 动态性动态性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内在联系的整体性内在联系的整体性地理系统学说阶段地理系统学说阶段结构功能的整体性结构功能的整体性耗散结构理论阶段耗散结构理论阶段 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
15、性认识发展的总结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发展的总结 整体性概念是在发展的、逐步深化的。从传统整体性概念是在发展的、逐步深化的。从传统的观点内在联系的整体性,定性描述到系统思想结的观点内在联系的整体性,定性描述到系统思想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和耗散结构理论非平衡有序系统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和耗散结构理论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逐步丰富了整体性的原理,引导着人们的整体性,逐步丰富了整体性的原理,引导着人们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三个相互联系相互补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三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客观过程中去认识整体性。从一个具有耗散结充的客观过程中去认识整体性。从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有序系统所产生的整体功
16、能中来把握整体构的开放有序系统所产生的整体功能中来把握整体性。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特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特性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层次性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层次性 每一个系统都是由子系统组成的,而其本身又是一个更大系统的一部分。系统的层次可以从许多角度分析。1 1、空间层次性、空间层次性 反映系统范围的包含关系,比如国家政体和人体组织的层次结构:全国省市县乡村 个体生理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2 2、时间层次性、时间层次性 是由于系统演变具有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的系统具有一些质的是由于系统演变具有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的系统具有一些质的不同。如人体经历的阶段:不同。如人体经历的阶段:时间层次
17、性是系统演变有规律的表现,了解系统发展的时间层次性时间层次性是系统演变有规律的表现,了解系统发展的时间层次性也就是认识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这对人工系统的开发、设计及改造也就是认识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这对人工系统的开发、设计及改造都有重要意义。都有重要意义。系统论将整个客观世界看作是一个结构有序、多层次的统一体,系统论将整个客观世界看作是一个结构有序、多层次的统一体,认为客观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正是通过层次性表现出来的,所以,认为客观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正是通过层次性表现出来的,所以,把认识对象划分为不同结构层次来研究,使人们的认识逐步深化。把认识对象划分为不同结构层次来研究,使人们的认识逐步深
18、化。3 3 自然地理系统的层次性自然地理系统的层次性垂直方向:垂直方向:4 4个圈层个圈层 水平方向:水平方向:(1 1)陆地系统)陆地系统区域系统区域系统土地系统土地系统 (2 2)海洋系统)海洋系统海域系统海域系统水团系统水团系统二、二、自然地理系统的相关性自然地理系统的相关性 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相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相关性。关性。相关性使得每一个子系统对系统整体功能都能作出贡献,相关性使得每一个子系统对系统整体功能都能作出贡
19、献,系统系统AB,BC,AB,BC,则则CACA,这样就形成了事物相关的因,这样就形成了事物相关的因果链环。如果对这种相关性认识不足,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果链环。如果对这种相关性认识不足,会出现相反的结果。三、三、自然地理系统的开放性自然地理系统的开放性 从地球表层的外部联系看:从地球表层的外部联系看:地球表层与外部系统(高层大气、宇宙、地幔、地球表层与外部系统(高层大气、宇宙、地幔、地核)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转化。地核)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转化。输入的能量输入的能量 宇宙空间宇宙空间太阳能太阳能 地球内部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释放的热能放射性元素释放的热能 一年中地球获得的热量:一年中地球获得的热
20、量:太太 阳阳 能能1.3 1.3 *10 102424卡卡 地球内部地球内部铀、钍、钾等放射性元素蜕变铀、钍、钾等放射性元素蜕变释放的热量,只占太阳能释放的热量,只占太阳能1/21/2亿。亿。来自宇宙其他星体的射线为太阳能来自宇宙其他星体的射线为太阳能1/11/1亿。亿。输出的能量输出的能量地面的长波辐射地面的长波辐射物质输入物质输入 宇宙空间宇宙空间陨石、宇宙尘埃陨石、宇宙尘埃 地球内部地球内部侵入、原生水侵入、原生水 物质的输入是以地球内部为主,一次火山喷发,岩浆达几十物质的输入是以地球内部为主,一次火山喷发,岩浆达几十亿立方米,而从宇宙中每年降到地面的陨石不过亿立方米,而从宇宙中每年降
21、到地面的陨石不过400400吨,宇宙吨,宇宙尘埃就更少。尘埃就更少。输出的物质输出的物质 主要靠地壳的构造运动,在板快的边缘处,会有岩层离开地主要靠地壳的构造运动,在板快的边缘处,会有岩层离开地球表层斜插入深处。球表层斜插入深处。地球的四大循环:地球的四大循环:大气循环大气循环大气环流、全球性海陆间运动大气环流、全球性海陆间运动 水分循环水分循环大循环大循环 生物循环生物循环合成作用、分解作用合成作用、分解作用 地质循环地质循环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构造运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构造运动 四大循环是地球表层物质能量输入流通输出的形式,使物质和能量四大循环是地球表层物质能量输入流通输出的形式
22、,使物质和能量的输出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水平上。强调稳定是非平衡的稳定,的输出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水平上。强调稳定是非平衡的稳定,维持这种非平衡的稳定必须有负熵流的输入,以对抗系统走向平衡,维持这种非平衡的稳定必须有负熵流的输入,以对抗系统走向平衡,所以只有耗散能量、新陈代谢,才能维持一定的有序性。所以只有耗散能量、新陈代谢,才能维持一定的有序性。四、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与动态性四、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与动态性 稳定性稳定性系统排除干扰、恢复到稳态的特性,称系统排除干扰、恢复到稳态的特性,称为稳定性。为稳定性。变易性变易性指系统的状态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指系统的状态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
23、化。稳定性使系统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自我,没有稳稳定性使系统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自我,没有稳定性就不能认识系统,没有变异性系统就不能发展。定性就不能认识系统,没有变异性系统就不能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征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征一、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一、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一一)物质组成:物质组成:4 4个基本圈层相互作用形成的个基本圈层相互作用形成的物质体系物质体系 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土壤。P P2323(二二)能量组成: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能量组成: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三三)太阳辐射的地理分布特征太阳辐射的地理分布特征P P262
24、6二、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特征二、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特征 指各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之间相互结合指各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之间相互结合的方式和组合形式:的方式和组合形式:分层结构、渗透结构、分层结构、渗透结构、地域结构地域结构 这四种类型的物质循环,既代表了无机圈层之间以及生态系统内这四种类型的物质循环,既代表了无机圈层之间以及生态系统内部物质流通过程,也反映了自然地理系统物质组分的部物质流通过程,也反映了自然地理系统物质组分的“固、液、气固、液、气”三种形态的转变。三种形态的转变。地质循环地质循环水分循环水分循环大气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生物循环四大循环四大循环第四节第四节 自然地理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自
25、然地理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与转换循环与转换一、物质的循环与转换一、物质的循环与转换o地质循环地质循环o大气循环大气循环o水分循环水分循环o生物循环生物循环o太阳能的转化太阳能的转化2.2.地球内能的转化地球内能的转化o太阳能对自然地理系统的作用效应是太阳能对自然地理系统的作用效应是“夷平化夷平化”,地球内能的,地球内能的作用效应是作用效应是“崎岖化崎岖化”,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形成了不同区,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形成了不同区域目前现存的自然地理系统的状况域目前现存的自然地理系统的状况。o太阳能作用于地表,并与地表物体重力势能相结合,产生了风太阳能作用于地表,并与地表物体重力势能相结合,产生了风
26、化、侵蚀、搬运以及堆积等地质过程,其基本趋势是使地表高化、侵蚀、搬运以及堆积等地质过程,其基本趋势是使地表高差减少,削高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化。这就是太阳能的差减少,削高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化。这就是太阳能的“夷夷平化平化”过程。过程。o地球内能的主要作用是引起地震、火山、岩浆活动等各种构造地球内能的主要作用是引起地震、火山、岩浆活动等各种构造活动,使地表起伏加大,更加崎岖不平。这就是地球内能的活动,使地表起伏加大,更加崎岖不平。这就是地球内能的“崎岖化崎岖化”过程。这种作用过程实质上是褶皱和断裂、隆起和过程。这种作用过程实质上是褶皱和断裂、隆起和沉陷等各种矛盾的统一过程。沉陷等各种矛盾的统一
27、过程。o地表任一地方的自然景观都是太阳能和地球内能作用的结果,地表任一地方的自然景观都是太阳能和地球内能作用的结果,只是二者的作用强度在不同区域表现得不一样。在有些区域,只是二者的作用强度在不同区域表现得不一样。在有些区域,以太阳能作用为主导,如平原地区;而在另外一些区域,则以以太阳能作用为主导,如平原地区;而在另外一些区域,则以地球内能的作用为主导,如高山、高原地区。地球内能的作用为主导,如高山、高原地区。o能量系统还是自然地理系统内所进行的各种自然过程的基本能能量系统还是自然地理系统内所进行的各种自然过程的基本能量源泉。自然地理系统中的自然过程,可分为量源泉。自然地理系统中的自然过程,可分
28、为:o按其性质可分为按其性质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物理: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等过程。和生物化学等过程。o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地质过程、大气过程、水分循环过程和地质过程、大气过程、水分循环过程和生物循环过程等。生物循环过程等。o按要素形式可分:按要素形式可分:大气作用过程、地貌作用过程、水分作用过大气作用过程、地貌作用过程、水分作用过程、土壤作用过程和生物作用过程等。程、土壤作用过程和生物作用过程等。o自然地理系统的能量尤其是太阳能,对生命系统的自然地理系统的能量尤其是太阳能,对生命系统的存在及整个人类社会的运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
29、用:存在及整个人类社会的运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o首先,太阳能维持了地球上整个生物界的存在,如首先,太阳能维持了地球上整个生物界的存在,如果没有太阳输送来的光和热,一切生物就不能生长果没有太阳输送来的光和热,一切生物就不能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正是由于生命的存在,使得自然发育和繁衍后代。正是由于生命的存在,使得自然地理系统增添了新的组成成分,从而使整个自然地地理系统增添了新的组成成分,从而使整个自然地理系统有了蓬勃生机,使其功能日趋完善。理系统有了蓬勃生机,使其功能日趋完善。第四章第四章 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 规律规律 第一节第一节 地域分异的基本概念地域分异的基本概念一
30、、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1.自然地域分异现象自然地域分异现象 是指是指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或或组成成分组成成分以及以及自然地理综合自然地理综合体沿地理坐标所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异,某较高级别体沿地理坐标所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异,某较高级别的地域分异出若干次级地域的现象。这些次级地域的地域分异出若干次级地域的现象。这些次级地域的排列组合就构成地域谱。的排列组合就构成地域谱。地带性分异因素地带性分异因素(太阳能)(太阳能)按纬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许按纬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许多现象,沿纬度有规律的分布,这种地域分布因素称为地带多现象,沿纬度有规律的分布,这种地域分布因素称为地带性分异因素(或纬度地带性分异
31、因素)。性分异因素(或纬度地带性分异因素)。非地带性分异因素非地带性分异因素(地球内能)(地球内能)决定海陆分布、地势起决定海陆分布、地势起伏、岩浆活动和构造作用的地球内能称为非地带性因素(或伏、岩浆活动和构造作用的地球内能称为非地带性因素(或非纬度地带性分异因素)。非纬度地带性分异因素)。2.地域分异因素地域分异因素地带性分异因素地带性分异因素太阳能太阳能非地带性非地带性分异因素分异因素地球内能地球内能二、对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二、对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一)地域分异的标志(一)地域分异的标志 对同一等级的地域进行地域分异时,在地域分异标志的认对同一等级的地域进行地域分异时,在地域分
32、异标志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别。同一地域的分异采用不同的识上存在着差别。同一地域的分异采用不同的“标志标志”会产生会产生不同的地域分异结果。不同的地域分异结果。有两个相邻的区域有两个相邻的区域A A和和B B,区域,区域A A土壤类型为黑钙土亚类,土壤类型为黑钙土亚类,区域区域B B的土壤类型为淋溶黑钙土亚类。的土壤类型为淋溶黑钙土亚类。若以若以“土壤类的分布区土壤类的分布区”为地域分异标志,则区域为地域分异标志,则区域A A和区域和区域B B之间无地域分异现象。之间无地域分异现象。若以若以“土壤亚类的分布区土壤亚类的分布区”为地域分异的标志,则区域为地域分异的标志,则区域A A和和区域区域B B之
33、间存在着地域分异现象。之间存在着地域分异现象。(二)对地域分异规律认识的分歧(二)对地域分异规律认识的分歧1 1、广义理解地带性与狭义理解非地带性、广义理解地带性与狭义理解非地带性(1 1)地带性的广义理解)地带性的广义理解 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某地域进行分异后,次级地域凡是呈带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某地域进行分异后,次级地域凡是呈带状的分异就称为地带性分异。地带性主要包括:纬度地带性、状的分异就称为地带性分异。地带性主要包括:纬度地带性、干湿度(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干湿度(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2 2)非地带性的狭义理解)非地带性的狭义理解 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非地带性就是由于大地构造、
34、地势或地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非地带性就是由于大地构造、地势或地貌分异和岩石性质的差异而导致地域的非带状分异。貌分异和岩石性质的差异而导致地域的非带状分异。2 2、狭义理解地带性与广义理解非地带性、狭义理解地带性与广义理解非地带性(1 1)地带性的狭义理解)地带性的狭义理解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地带性仅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地带性仅指“纬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同时对纬度地,同时对纬度地带性又存在两种理解:一种观点是对纬度地带性的宽泛理解,认为带性又存在两种理解:一种观点是对纬度地带性的宽泛理解,认为“纬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包括全球尺度的南北分异、全大陆尺度的南北分异和包括全球尺度的南北分异、全大陆
35、尺度的南北分异和区域尺度的南北分异;另一种观点认为区域尺度的南北分异;另一种观点认为“纬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仅指全大陆尺仅指全大陆尺度的南北分异。度的南北分异。(2 2)非地带性的广义理解)非地带性的广义理解 这样理解的非地带性不仅包括这样理解的非地带性不仅包括“狭义理解的非地带性狭义理解的非地带性”,即由于大,即由于大地构造、地势或地貌分异和岩石性质的差异而导致地域的非带状分异;地构造、地势或地貌分异和岩石性质的差异而导致地域的非带状分异;还要包括干湿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还要包括干湿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3 3 狭义理解地带性与狭义理解非地带性狭义理解地带性与狭
36、义理解非地带性(1 1)地带性的狭义理解(同)地带性的狭义理解(同2(1)2(1)观点)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地带性仅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地带性仅指“纬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同时对,同时对纬度地带性又存在两种理解。纬度地带性又存在两种理解。(2 2)非地带性的狭义理解(同)非地带性的狭义理解(同1(2)1(2)观点)观点)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非地带性就是由于大地构造、地势或地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非地带性就是由于大地构造、地势或地貌分异和岩石性质的差异而导致地域的非带状分异。貌分异和岩石性质的差异而导致地域的非带状分异。对地带性和非地带性都对地带性和非地带性都“狭义狭义”理解的学者认为,地域分
37、异理解的学者认为,地域分异包括地带性分异、非地带性分异、干湿度地带性分异和垂直地包括地带性分异、非地带性分异、干湿度地带性分异和垂直地带性分异。带性分异。二、地域分异的尺度二、地域分异的尺度o关于尺度的划分,英美地理学家多采用全球关于尺度的划分,英美地理学家多采用全球尺度、区域尺度和局地尺度三级。尺度、区域尺度和局地尺度三级。o我国也有人在阐述地域分异规律时将其分为我国也有人在阐述地域分异规律时将其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度。大、中、小三种尺度。第二节第二节 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律 全球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指整个地球全球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指整个地球表层沿纬度、沿经度和沿高度的地
38、域分异规表层沿纬度、沿经度和沿高度的地域分异规律律沿纬度的热力分带性、沿经度的海陆沿纬度的热力分带性、沿经度的海陆分异和沿高度的地表起伏分异。分异和沿高度的地表起伏分异。分异形式:一、热力分带性一、热力分带性由太阳能引起的全由太阳能引起的全 球性分异球性分异二、海陆分异二、海陆分异由地球内能引起的全由地球内能引起的全 球分异球分异三、地表起伏分异三、地表起伏分异 上述的三个分异规律,都是地带性或非地带性上述的三个分异规律,都是地带性或非地带性分异因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表现。分异出的自然带之分异因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表现。分异出的自然带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气候要素上的差异,同一自然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气候
39、要素上的差异,同一自然带的内部也存在着分异。为了科学地比较地域范围带的内部也存在着分异。为了科学地比较地域范围巨大的自然带之间的差异,应该建立不同自然带的巨大的自然带之间的差异,应该建立不同自然带的“标准地标准地”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比较。目前地理学界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比较。目前地理学界尚未形成尚未形成“自然地带的标准地及其具体标准自然地带的标准地及其具体标准”的概的概念。念。第三节第三节 大陆和大洋的地域分异规律大陆和大洋的地域分异规律一、大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一、大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概念:纬度地带性规律是指在某纬度地带性概念:纬度地带性规律是指在某一大陆的高纬度或低纬度
40、地域内,受地带性分异因素一大陆的高纬度或低纬度地域内,受地带性分异因素作用而沿南北方向分异出若干呈东西延伸的自然地带作用而沿南北方向分异出若干呈东西延伸的自然地带的规律。的规律。主导分异因素主导分异因素主要与地带性分异因素有关。主要与地带性分异因素有关。太阳能按纬度呈带状分布引起各组成成分,如温度、太阳能按纬度呈带状分布引起各组成成分,如温度、降水、蒸发、气候、风化、成土过程相应呈带状分布降水、蒸发、气候、风化、成土过程相应呈带状分布的结果。的结果。2.2.经度省性(经度地带性、大陆干湿地带性)经度省性(经度地带性、大陆干湿地带性)概念:概念:经度省性规律是指某一大陆的中纬度地域内在非地带性分
41、经度省性规律是指某一大陆的中纬度地域内在非地带性分异因素的沿东西方向分异出若干呈南北延伸的自然大区的地域异因素的沿东西方向分异出若干呈南北延伸的自然大区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主导分异因素:主导分异因素:主要是海陆分异因素,还与距海远近、大陆的大主要是海陆分异因素,还与距海远近、大陆的大小、形状有关。陆地两岸由于距离海洋的远近的不同,从而使小、形状有关。陆地两岸由于距离海洋的远近的不同,从而使不同地方的水热条件及其组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地方的水热条件及其组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水平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大陆地域分异的平面结构大陆地域分异的平面结构产生的主要原因:产生的主要原因:水热对比关系,不同
42、的地区水热对比关系有差别。水热对比关系,不同的地区水热对比关系有差别。a.有些地方热量分异占优势有些地方热量分异占优势纬度地带性质纬度地带性质b.有些地方水分差异占优势有些地方水分差异占优势经度省性性质经度省性性质c.有些地方介于两者过渡有些地方介于两者过渡斜交斜交(东北、华北)(东北、华北)所以,水平地带性分布图示分类为纬向、经向所以,水平地带性分布图示分类为纬向、经向和斜交。和斜交。二、大洋的地域分异规律二、大洋的地域分异规律o大洋表层纬度地带性大洋表层纬度地带性2.大洋底层非地带性大洋底层非地带性 第四节第四节 区域性地域分异规律区域性地域分异规律 区域性分异规模指大陆的东西岸、内部及大
43、高原、平原、山系的范围区域性分异规模指大陆的东西岸、内部及大高原、平原、山系的范围一、大地构造一、大地构造地貌单元引起的景观分异地貌单元引起的景观分异 在大陆范围的构造带分异基础上,又发生大地在大陆范围的构造带分异基础上,又发生大地貌单元的分异。大地构造貌单元的分异。大地构造地貌单元可以形成地貌单元可以形成不不同等级的区域单位同等级的区域单位:高一级单位高一级单位如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如我国的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青藏高寒区次一级分异次一级分异西北干旱区可分为塔里木盆地、准西北干旱区可分为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天山山地、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蒙葛尔盆地、天
44、山山地、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蒙古高原等自然区域,古高原等自然区域,东部季风区分异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东部季风区分异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江南丘陵山地等自然区域,它们都有自己比高原、江南丘陵山地等自然区域,它们都有自己比较一致的地质基础。较一致的地质基础。二、省性分异二、省性分异 省性分异省性分异是指地带性区域单位的非地带性分异。是指地带性区域单位的非地带性分异。三、地带段性分异三、地带段性分异地带段性地带段性是非地带性区域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是非地带性区域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1 1定义定义:地带段性是指在因素的作用下沿南北方向发生分异,并分:地带段性是指在因素的作用下沿南北方
45、向发生分异,并分异出若干自然地带段的地域分异规律异出若干自然地带段的地域分异规律2 2本级地域:本级地域:自然大区自然大区3 3分异方向:分异方向:在自然大区内沿纬度方向(南北)在自然大区内沿纬度方向(南北)4 4分异因素:分异因素:地带性分异因素地带性分异因素5 5次级地域:次级地域:自然地带段自然地带段6 6分异标志:分异标志:一般土类(亚类)一般土类(亚类),东西边界以水分为标志,南北边界东西边界以水分为标志,南北边界以热量为标志以热量为标志第五节第五节 中尺度地域分异规律中尺度地域分异规律 在区域尺度中更次一级的分异即在区域尺度中更次一级的分异即中尺度中尺度的分异包括高原内部、山地内部
46、、平原内部的分异包括高原内部、山地内部、平原内部以及地方气候、地势高度引起的水热状况、以及地方气候、地势高度引起的水热状况、土壤和植被、地表水和地下水状况的分异,土壤和植被、地表水和地下水状况的分异,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一、中地貌引起的区域分异一、中地貌引起的区域分异 在单一地貌单元如盆地、高原、平原内部往往存在明显的地在单一地貌单元如盆地、高原、平原内部往往存在明显的地貌差异,如地势高低、地貌形态的变化。其中:貌差异,如地势高低、地貌形态的变化。其中:水水其内部地表水系,地下水埋藏条件其内部地表水系,地下水埋藏条件 土土成土母质的性质成土母质的性质 植被植被植被形成一
47、系列分异。植被形成一系列分异。也就是说:大的地貌内部,中地貌差异是区域性地域分异的也就是说:大的地貌内部,中地貌差异是区域性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中地貌分异不如大地貌分异明显。主导因素,中地貌分异不如大地貌分异明显。二、地方气候不同引起的地域分异二、地方气候不同引起的地域分异 地方气候地方气候中气候,介于大气候和小气候之中气候,介于大气候和小气候之间,中等范围的,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特殊间,中等范围的,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特殊下垫面的气候。下垫面的气候。水平范围:水平范围: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如森林气候、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如森林气候、盆地气候、湖泊气候、海岸气候、城市气候。盆地气候、湖
48、泊气候、海岸气候、城市气候。分异因素:分异因素:特殊下垫面特殊下垫面热量、水分差异热量、水分差异盛行风。盛行风。三、垂直带性三、垂直带性 垂直带性是由于地势的高度变化而引起气温、降水的变化,垂直带性是由于地势的高度变化而引起气温、降水的变化,使各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沿垂直方向发生带状更替的规使各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沿垂直方向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律。引起垂直带分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度的变化。随着海拔引起垂直带分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度的变化。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降水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相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降水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相应地使气候、土壤、植被及自然综合体发
49、生相应的变化。地使气候、土壤、植被及自然综合体发生相应的变化。在高大的山地区,自山麓到山顶,可分出一系列垂直自然在高大的山地区,自山麓到山顶,可分出一系列垂直自然带,最下面的一个叫基带,基带以上各垂直带的有规律排列,带,最下面的一个叫基带,基带以上各垂直带的有规律排列,称为垂直带谱。称为垂直带谱。1垂直带受水平带性影响,基带类型决定垂直带受水平带性影响,基带类型决定了垂直带了垂直带 谱的性质谱的性质2 2垂直带自山麓到山顶的变化与纬度地带垂直带自山麓到山顶的变化与纬度地带性自低纬到高的变化规律类似性自低纬到高的变化规律类似3 3垂直带的自然带数量在不同纬度地带不垂直带的自然带数量在不同纬度地带
50、不同同4 4同一类型垂直带出现的高度在不同的纬同一类型垂直带出现的高度在不同的纬度不同度不同5 5垂直带谱的特征取决于山地本身的性质垂直带谱的特征取决于山地本身的性质第六节第六节 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一、地貌部位引起的分异一、地貌部位引起的分异 地貌部位的差别是造成局地范围内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这地貌部位的差别是造成局地范围内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这主要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主要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1.地貌部位不同,产生不同的日照、通风条件,从而改变地貌部位不同,产生不同的日照、通风条件,从而改变了气温和湿度的分配状况,出现局地小气候差异;了气温和湿度的分配状况,出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