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区域地理学案2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203398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区域地理学案2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区域地理学案2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区域地理学案2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区域地理学案2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区域地理学案2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学案学案2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核心素养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知道比例尺的表现形式,会比较大小及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知道比例尺的表现形式,会比较大小及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提升综合思维能力。提升综合思维能力。2.利用区域认知方法掌握不同地图上方向的判读和常用图例的识利用区域认知方法掌握不同地图上方向的判读和常用图例的识记。记。3.利用区域认知方法掌握等高线的主要特点,能够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利用区域认知方法掌握等高线的主要特点,能够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形图。2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

2、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图图 表表 填填 绘绘一、地图三要素一、地图三要素读台湾岛地图,回忆下列知识。读台湾岛地图,回忆下列知识。3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1.比例尺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实地距离。(2)三种表现形式三种表现形式形式形式文字式文字式数字式数字式线段式线段式举例举例图上图上1 cm代表实地距离代表实地距离40 km14 000 0004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3)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图幅大小相

3、同时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越_;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越_;大范围地图多大范围地图多选用选用_的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较大的比例尺实地范围相同时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越_;比例尺越小,图幅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面积越小,内容越越_详细详细简略简略较小较小详细详细简略简略5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

4、略2.方向方向地图类型地图类型方向判定方向判定一般地图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示正北方向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示正北方向经纬网地图经纬网地图经线经线指示指示_方向方向,纬线,纬线指示指示_方向方向特别提醒特别提醒有的指向标箭头不一定指示正北方向,在审题时需特别注意。有的指向标箭头不一定指示正北方向,在审题时需特别注意。南北南北东西东西6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3.图例和标记图例和标记注记注记7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二、地面高度的

5、表示二、地面高度的表示1.海拔海拔(绝对高度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某地高出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米,乙点海拔为米,乙点海拔为米。米。2.相对高度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相对于乙点的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相对于乙点的相对高度是_米。米。海平面海平面1 5005001 0008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三、等高线地形图三、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在地图上把海拔的点连接而成的线。的点连接而成的线。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

6、高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2)“同图等距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同一幅地图上一致。一致。(3)“密陡疏缓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反之越;反之越。相等相等相等相等等高距等高距陡陡缓缓9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4)“凸低为脊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凸出为山脊。凸出为山脊。(5)“凸高为谷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凸出为山谷。凸出为山谷。(6)“重叠为崖重叠为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3.地形部位地形部位低值低值高值高值陡崖陡崖10创新

7、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序号序号地形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表现特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表现特点A山顶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数值_高高_低低(一般在图中有黑三角图例一般在图中有黑三角图例)B山谷山谷等高线等高线向向_的的方向弯曲方向弯曲C山脊山脊等高线等高线向向_的的方向弯曲方向弯曲D陡崖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等高线_,一般图中用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符号表示E鞍部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内内外外数值增大数值增大数值减小数值减小重合重合11创新设计

8、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4.地形类型地形类型类型类型主要特征主要特征平原平原海拔一般海拔一般在在_米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高原高原海拔多在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顶部米以上,顶部等高线等高线_,地势起伏小;边缘地势起伏小;边缘等高线等高线_,地势陡峭地势陡峭_海拔一般海拔一般在在_米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以上,相对高度大;等高线等高线_,地势起伏大。山脉地势起伏大。山脉处等高线多呈带状延伸处等高线多呈带状延伸丘陵丘陵海拔一般海拔一般在在_米米之间,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_,地势起伏和缓地势起伏和缓盆地盆地_,内部地势起伏较小,边缘地势陡

9、峭内部地势起伏较小,边缘地势陡峭200稀疏稀疏密集密集山地山地500密集密集200500较小较小周高中低周高中低12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体体 系系 构构 建建缩小缩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数字式数字式线段式线段式文字式文字式详细详细简略简略北北西西东东正北正北南北南北东西东西图例图例文字或数字文字或数字13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海拔海拔相等相等坡缓坡缓坡陡坡陡山谷山谷山脊山脊鞍部鞍部陡崖陡崖高原高原 平原平原14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重点一地图上比例尺的大小比较与

10、缩放重点一地图上比例尺的大小比较与缩放知知 识识 精精 讲讲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1)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2)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3)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图,其比例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图,其比例尺越大。尺越大。(4)同一个地理事物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

11、等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5)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数值大的比例尺大。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数值大的比例尺大。15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方法技巧图解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方法技巧图解比例尺的大小比较16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2.比例尺放大比例尺放大(缩小缩小)的计算的计算17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3.比例尺放大比例尺放大(缩小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比例尺放大(缩小缩小)后图幅面

12、积放大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缩小缩小)到倍数的到倍数的平方。平方。特别提醒特别提醒求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比例尺中图上求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比例尺中图上1厘米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米米)。如比例尺为图上。如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厘米代表实地距离m千米千米(米米),量得,量得A、B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n厘米,则厘米,则A、B间的实地距离为间的实地距离为mn千米千米(米米)。18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学学 以以

13、致致 用用1.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2)题。题。19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1)分析甲、乙两图,可以看出分析甲、乙两图,可以看出()A.比例尺甲大于乙比例尺甲大于乙 B.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D.图乙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图乙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2)关于图甲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图甲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B.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东北方向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东北方向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

14、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D.若比例尺放大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倍20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解析解析第第(1)题,比较甲、乙两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图甲为线段式,图乙为数字式,且题,比较甲、乙两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图甲为线段式,图乙为数字式,且比例尺甲大于乙。第比例尺甲大于乙。第(2)题,依据图甲中的指向标,可判断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题,依据图甲中的指向标,可判断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西北方向,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区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西北方向,火车站在科

15、技园区的西南方向;若比例尺放大向;若比例尺放大1倍,图幅面积将增大倍,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倍。答案答案(1)A(2)C21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2.下面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下面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22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解析解析当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表示的范围越小,精确度越当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表示的范围越小,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内容越简略,表示的范围越大,精确度越低。四幅图中,高;比例尺越小

16、,反映的内容越简略,表示的范围越大,精确度越低。四幅图中,是北京市地图,是北京市地图,是中国地图,是中国地图,是亚洲地图,是亚洲地图,是我国京津唐地区图。按表示的范是我国京津唐地区图。按表示的范围大小排列为围大小排列为,故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应是,故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应是。答案答案A23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重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重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知知 识识 精精 讲讲1.等高线地形图上小地形区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上小地形区的判读地形地形等高线分布特等高线分布特征征示意图示意图 等高等高线图线图地形特征地形特征说明说明山地、山峰山地、山峰闭合

17、曲线,外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低内高,符号 四周低,中部四周低,中部高高示坡线向外,高度示坡线向外,高度向外侧降低向外侧降低盆地、洼地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闭合曲线,外高内低高内低四周高,中间四周高,中间低低示坡线向内,高度示坡线向内,高度向内侧降低向内侧降低24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地形地形等高线分布特等高线分布特征征示意图示意图 等高等高线图线图地形特征地形特征说明说明山脊、山脊线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等高线凸向低处、弯曲最大处、弯曲最大处连线处连线从山顶到山麓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称分山脊线也称分水线水线山谷、山谷线山谷、

18、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等高线凸向高处、弯曲最大处、弯曲最大处连线处连线山脊之间低洼山脊之间低洼部分部分山谷线也称集山谷线也称集水线水线25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地形地形等高线分布特征等高线分布特征示意图示意图 等高等高线图线图地形特征地形特征说明说明鞍部鞍部两组表示山峰的等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高线之间的区域相邻两个山顶之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的最低处、山脊线的最低处处陡崖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多条等高线重叠近于垂直的山坡,近于垂直的山坡,称陡崖称陡崖在等高线重叠处,在等高线重叠处,用多条示坡线表示用

19、多条示坡线表示26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技巧点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区分山脊与山谷技巧点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区分山脊与山谷山脊与山谷是山地的基本地形部位。山脊就像我国东部尖顶房的屋脊一样,中间凸出,山脊与山谷是山地的基本地形部位。山脊就像我国东部尖顶房的屋脊一样,中间凸出,向两侧逐渐降低;而山谷则相反,中间低洼,向两侧越来越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向两侧逐渐降低;而山谷则相反,中间低洼,向两侧越来越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它们的形状非常相似,都是用凸出或凹陷的等高线表示,山脊线或山谷线与等高线垂它们的形状非常相似,都是用凸出或凹陷的等高线表示,山脊线或山谷

20、线与等高线垂直,判断的方法有以下两种。直,判断的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看等高线向哪里凸出,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是山脊;等高线向海拔方法一:看等高线向哪里凸出,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是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则是山谷。高的地方凸出,则是山谷。(如图所示如图所示)27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方法二: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然后作出山脊线或山谷线的垂线,该垂线与山脊线方法二: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然后作出山脊线或山谷线的垂线,该垂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两侧的等高线相交于几个点,读出这几个点的海拔,向两侧海拔降低的为山或山谷线两侧的等高线相交于几个点

21、,读出这几个点的海拔,向两侧海拔降低的为山脊,向两侧海拔升高的为山谷脊,向两侧海拔升高的为山谷(如图所示如图所示)。28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2.根据等高线数值和疏密程度判断地势和地形根据等高线数值和疏密程度判断地势和地形判断地势高判断地势高低低主要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主要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若图中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地势低。若图中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29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

22、点主观题增分策略宏宏观观地地形形判判读读平原:海拔在平原:海拔在200 m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丘陵:海拔在丘陵:海拔在500 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 m,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山地:海拔在山地:海拔在5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 m,等高线较密集,等高线较密集高原:海拔高高原:海拔高(500 m以上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盆地:海拔

23、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海岸线:海岸线:0 m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一般表示海岸线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一般表示海岸线大陆架:海水深度不超过大陆架:海水深度不超过200 m,等深线稀疏,等深线稀疏大陆坡:海水深度超过大陆坡:海水深度超过200 m,等深线密集,等深线密集海沟:海水深度大,两侧等深线密集海沟:海水深度大,两侧等深线密集30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学学 以以 致致 用用1.(2020郑州外国语学校期末郑州外国语学校期末)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回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

24、识地形地貌。读图回答答(1)(2)题。题。(1)如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如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以丘陵、平原为主以丘陵、平原为主中部高,西南、东北低中部高,西南、东北低以平以平原、盆地为主原、盆地为主中部低,西南、东北高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B.C.D.(2)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A.山脊、山谷山脊、山谷 B.B.山脊、山脊山脊、山脊C.山谷、山脊山谷、山脊 D.D.山谷、山谷山谷、山谷31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解析解析第第(1)题,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以看出,西北和东南部分

25、别有一个高于题,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以看出,西北和东南部分别有一个高于500 m的小山顶,并由西北的小山顶,并由西北东南沿线向两侧逐渐降低,比较和缓。东北、西南大部分地区东南沿线向两侧逐渐降低,比较和缓。东北、西南大部分地区在在200 m以下,起伏小。由此可以判断西北、东南为丘陵,西南、东北为平原。中部以下,起伏小。由此可以判断西北、东南为丘陵,西南、东北为平原。中部高,西南、东北低。第高,西南、东北低。第(2)题,甲、乙两处等高线都向高处凸出,为山谷。题,甲、乙两处等高线都向高处凸出,为山谷。答案答案(1)C(2)D32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2.地形等

26、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意图。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2)题。题。(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A.东北东北西南向西南向 B.B.东西向东西向C.西北西北东南向东南向 D.D.南北向南北向(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A.上、下部均陡峭上、下部均陡峭 B.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上、下部均平缓上、下部均平缓 D.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上部较缓,下部较陡33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

27、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解析解析第第(1)题,根据山脊概念题,根据山脊概念等高线弯曲部分指向低处,结合等高线图即可判断等高线弯曲部分指向低处,结合等高线图即可判断山脊基本上呈东北山脊基本上呈东北西南走向。第西南走向。第(2)题,等高线越密集坡越陡,结合图示山体主峰西题,等高线越密集坡越陡,结合图示山体主峰西北坡的等高线密集程度判断即可。北坡的等高线密集程度判断即可。答案答案(1)A(2)B34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主观题增分策略主观题增分策略(一一)地形特征类地形特征类命题方向命题方向满分术语满分术语地形类型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

28、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地形以地形以为主;为主;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地区地区地势地势地势地势高高低、地势自低、地势自向向倾斜;倾斜;地形崎岖地形崎岖(平坦平坦)或地面起伏大或地面起伏大(小小)海岸线海岸线岸线平直;岸线平直;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特殊地貌特殊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35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2015四川文综四川文综)阅读材料,回答下题。阅读材料,回答下题。材料材料“蓉欧快铁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运行线路图(图图a);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图b)。据

29、图据图b,描述图,描述图a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36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套用模板套用模板模板答题要点模板答题要点要点获取依据要点获取依据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形类型及分布北部和东北部海拔多在北部和东北部海拔多在1 500 m以上,且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以上,且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较小,为伏较小,为高原高原地形地形中部等高线海拔在中部等高线海拔在2 000 m以上,且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以上,且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为为山地山地地形。地形。西南西南(南南)部海拔多在部海拔多在3 000 m以上,且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以上,且等高线稀疏,地

30、势起伏较小,为较小,为高原高原地形地形地势特征地势特征地势起伏大,西南地势起伏大,西南(南南)部较高,东北部较高,东北(北北)部较低部较低37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尝试解答尝试解答答案答案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南)部和东北部和东北(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地势起伏大,西南(南南)高,东北高,东北(北北)低。低。38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2017海南地理海南地理)阅读图示资料,完成下题。阅读图示资料,完成下题。图中示意巴拉圭位置及地形。图中示意巴拉圭位置及地形。39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图表解读基础回顾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主观题增分策略归纳巴拉圭的地形特征。归纳巴拉圭的地形特征。解析解析读图可知,巴拉圭的海拔基本在读图可知,巴拉圭的海拔基本在500 m以下,等高线较为稀疏,以平原为主,以下,等高线较为稀疏,以平原为主,巴拉圭河的海拔较低,向两侧海拔逐渐升高。巴拉圭河的海拔较低,向两侧海拔逐渐升高。答案答案地势较低,海拔在地势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地势自巴拉圭河米以下;以平原为主;地势自巴拉圭河(中部中部)向两侧逐渐向两侧逐渐升高。升高。40本讲内容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区域地理学案2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