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蜀 道 难唐李白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描绘的蜀道之险峻奇丽;2、分析李白描写蜀道特征的艺术手法,欣赏李白想象、夸张、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诗风。现代诗歌古典诗歌诗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乐府诗近体诗律诗:五言、七言绝句:五言、七言词按字数分:小令、中调、长调按内容分:豪放、婉约曲散曲:小令、套数杂剧新体诗格律诗:新诗采用旧体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初唐成就最高的是陈子昂。盛唐出现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盛唐成就
2、最高的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中唐的代表有“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和“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关于唐诗: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迈奔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与杜甫并称“李杜”。作者简介一生分为五个时期:1.二十五岁以前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十五好剑术,遍
3、干诸侯。”(与韩荆州书)“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开元五年(717)隐居大匡山读书,从赵蕤学纵横术。2.二十五岁到四十二岁 仗剑去国、追求功业时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在湖北安陆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开元十八年(730)一入长安,隐居终南山。迁家山东寓居任城(今山东济宁)3.四十二到四十四岁三年 长安供奉翰林时期 天宝元年(742)秋,因玉真公主推荐,被诏入京,作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待诏翰林 天宝
4、三载(744)春,上书求还山,玄宗赐金遣之。4.四十四到五十五岁十载漫游时期从山东尊师高如贵受道箓,履行了正式成为道教徒的仪式。与杜甫相识,后与杜甫、高适畅游梁宋一带。又到齐鲁,金陵、幽蓟等地。5.五十五到六十二岁报国蒙冤时期 天宝十四载(755)11月,安史之乱爆发。因从永王璘系浔阳狱,后长流夜郎(今贵州铜梓)。上元二年(761),准备参加李光弼平叛,途中因病折回。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当涂(今属安徽)族叔李阳冰家。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豪放的语言、瑰丽神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诗风豪放飘逸。杜甫诗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5、,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的诗歌艺术风格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蜀道难古乐府旧题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后代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但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这首诗大约是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
6、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蜀道难的写作背景及目的噫吁嚱(y x x)鱼凫(f)秦塞(si)石栈(zhn)猿猱(no)萦绕(yng)扪参(mn shn)抚膺(yng)巉岩(chn)飞湍(tun)喧豗(hu)砯崖(png)万壑(h)峥嵘(zhng rng)崔嵬(cu wi)吮血(shn)咨嗟(z ji)读音纠正整体感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段文字出现这句话强调的重点有何不同?第一段:蜀
7、道之难,难在()第二段:蜀道之难,难在()第三段:蜀道之难,难在()高险凶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高比模糊不清的样子,形容年代久远从那时以来飞越可以指做一方标志的最高峰倒流形容山路曲折盘旋绕着山峰转摸屏住呼吸胸 徒、空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蜀道之高一层:总写蜀道之难。二层:蜀道的历史、来由。三层:蜀道之高。写蜀道之难,为什
8、么要引用传说中的蚕丛、鱼凫的开国和五丁开山?引用远古蜀君开国是为了表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增添神话色彩,引人入胜。五丁开山的传说是说明蜀道的来由,强调蜀道的高峻难行。这一段诗人是怎样写蜀道之高的?先借用神话传说,想象、夸张写山之高,路之难;又用“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来村托山势的高危惊险;接着又用想象、夸张,借助细节刻画,写人在高危的蜀道上行走,是从星星中穿过,还可以用手触摸到星星,来衬托蜀道之高。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
9、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高而险的山岩距离奔腾的急流水、此处为冲击之意使滚动为什么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诗人为了突出蜀道的险,选取了什么景物,读者营造了怎样的气氛?蜀道之险 景物 氛围 悲凉凄清惊险恐怖 诗人借景抒情,从视听动静等多角度,借用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悲鸟、古木、林间子规、夜月、空山连峰、枯松、绝壁飞湍瀑流、崖转石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倘若通“非”吸叹息
10、根据第三节内容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层第一层:剑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第二层: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易发生战祸、杀人惨象。第三层:杀人如麻,劝人早还家。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蜀道之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文中的作用是?它运用重章复沓的手法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含有丰富的咏叹意味。它在诗中先后出现三次: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之患。诗人的思想、情感尽在“三叹”之中。全诗最后一段写蜀道险要的背后是否有言外之意?最后一段极写剑阁的险要,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作者以其敏锐的社会感知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社会真相
11、,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蜀道的艰难人生的艰难对国事的担忧这一段包括哪些内容?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突出剑阁的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不乏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化用张载的语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揭露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写猛兽,又影射政治凶煞,一语双关。唐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表明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如何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绮丽雄奇的浪漫主义色彩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流转华美的韵律第一,丰富的想象借助历史
12、传说、神话 展开想象蚕丛鱼凫、五丁开山、六龙回日等神话故事写出历史上的不可逾越之险阻。身临其境的想象想象身临其境,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第二,奇特的夸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 于 倚绝壁”等等。夸张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第三,流转华美的韵律 奔放的散文化诗句: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富于变化。讲究押韵,又不断换韵,流转华美。第四,借景抒情、烘托衬托、视听动静结合等多种手法巧妙运用。借景抒情:“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抒发了旅愁,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衬托:“黄鹤不得飞、猿猱愁攀缘援”,衬托高峻难行。视听、动静结合:但见”“又闻”“连峰倚绝壁”“飞湍万壑雷”视听结合,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作者通过对蜀道自然环境的高、险描写和蜀地社会环境的险恶描写,既展示了蜀道之难,又写出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主题你觉得李白写此诗仅是为了表现蜀道之难吗?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创作主旨?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和对怀才不遇的愤懑。1.表达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2.表达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关切。3.表达入蜀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