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文中的“莫、识、鼓、目、绝、而、焉”等重要实词、虚词与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2.学习本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的写法,理解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观点。3.学习作者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求实精神。石钟山记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和欧阳修一起创立了一种稳定成熟的散文风格,世称“欧苏”。苏轼也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也是宋代著名画家,“湖州墨竹派”创始人之一。他的诗清新自然,逢源自始,似信手拈来,亦庄
2、亦谐,大巧若拙,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化,是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他的词开一代豪放词风,他对题材、意境、风格、技巧等进行大胆创新,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苏轼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木石图等。作者简介本文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记录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题目解说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
3、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资料链接辨石钟山记李渤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声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乃石名旧矣。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内容小结主题归纳 本文写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
4、作者先考察历史文献,对郦道元的说法表示怀疑,对李渤的说法表示“尤疑”。得到机会后亲自实地考察,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否定了李渤的说法。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结论,表现出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深入探究1.本文中作者有三次笑,他在笑什么?试分析。“余固笑而不信也”这里的“笑”是作者对李渤说法的“尤疑”的笑,正因为作者不相信李渤的说法,所以他对寺僧的做法、对小童的举动都感到好笑。因为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根本就不能说明石钟山何以得名,李渤说法的漏洞是显而易见的(“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 哉”)。这里的笑,还含有作者对李渤说
5、法的清醒认识。他知道李渤的说法已成了一种近乎权威的解释,正因如此,才有寺僧使小童演示的举动。而作者却不盲从,不迷信前人的说法,“笑而不信”“因笑谓迈曰”这里的“笑”是作者会心的笑、得意的笑。苏轼夜乘小舟,“至绝壁下”亲身探访、考察,了解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由来,他为自己的巨大收获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更重要的是,他对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的怀疑,经过实地探寻终于得到了正确的解释。他没有主观想象,他的有疑必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终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这里的“笑”,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李渤曾到实地去考察过,但他的考察是肤浅的、机械的。他“忽遇双石,欹枕潭际
6、,影沦波中”,即问“水滨”之人,得知其有“铜铁之异”,又“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李 渤辨石钟山记),即由此断定,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石声如钟。李渤的这种考察本身是不全面的,这种结论的得出过程是一种简单的逻辑推理。正因如此,苏轼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经过实地考察,苏轼解开了石钟山命名之谜,为他对李渤的嘲笑提供了有力的根据。石钟山记不是一般游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写,而重因事说理,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关于石钟山的命名,无论是北魏郦道元的“水搏论”,还是唐代李渤的“扣石论”,苏轼都持怀疑的态度,并提出了怀疑的依据。而且带着疑问,在送子赴任途经石钟山时,亲临绝壁实地考察,他不拘成说,不
7、畏险阻,泛舟绝壁之下,亲眼看到了石钟山阴森恐怖、惊心动魄的夜景,亲耳聆听了江水冲击石洞岩缝而发出的像钟一样的响声,从而弄清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心中的疑团涣然冰释。于是欣然命笔,用一个反问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来阐发强调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臆断这一见解,给读者以丰富的教益和哲理的启迪,可谓水到渠成。由此看来,苏轼是有疑而来,释疑而返。苏轼心中先有辩论的对象,是有意于考据。2.石钟山记不是一般的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与议论的关系的?苏轼不轻信前人说法,为了找到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他不避艰险,“夜泊绝壁之下”,找到了自认为满意的答案。虽然他考察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这
8、种不“臆断其有无”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苏轼夜探石钟山,也是他独特人格和气质的体现。苏轼一生旷达洒脱、浪漫豪迈,一贯喜欢寻奇探幽,往往爱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一点在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中都有所体现。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应该像苏轼这样勇于实践。3.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的见解对我们来说有何现实意义?彭蠡(l)郦(L)道元 钟磬(qng)桴(f)止响腾 硿(kng)栖鹘(h)磔磔(zhzh)噌吰(chnhn)窾 坎(kunkn)镗鞳(tnt)无射(y)臆(y)殆(di)重要字音基础知识梳理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模糊)通假释义自以为得其实(古义:其,那,指示代
9、词;实,事情真相。今义:实际上,事实上。)空中而多窍(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古义:支流的入口处。今义:在河、海等的岸边设有码头,便于船只停泊、旅客上下和货物装卸的地方。)古今异义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动词,到去)从上观之,适与地平(副词,恰好)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动词,出嫁)得双石于潭上(动词,得到、获得)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助动词,能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名词,心得,收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动词,同“德”,感激)阴阳合而万物得(动词,成,成功)相得甚欢(形容词,契合)一词多义适得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语气词,不译)于乱石间
10、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代词,相当于“之”,这,指代“石穴罅”)且焉置土石(代词,哪里)余固笑而不信也(副词,本来)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动词,巩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形容词,地势险要的,牢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形容词,顽固)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动词,安守)焉固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连词,表递进关系)扣而聆之(连词,表顺承关系)徐而察之(连词,表修饰关系)空中而多窍(连词,表并列关系)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连词,表因果关系)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连词,表转折关系)而(1)名词的活用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名词作状语,坐船
11、)事不目 见耳 闻(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微风鼓 浪(名词用作动词,激荡,掀动)而此独以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夜泊绝壁之下(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大石侧立千尺(名词作状语,倾斜地)词类活用(2)动词的活用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声响)(1)判断句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者,也,表判断)此世所以不传也(也,表判断)(2)状语后置句得双石于潭上(即“于潭上得双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即“又有若老人于山谷中咳且笑者”)而大声发于水上(即“而大声于水上发”)文言句式(3)宾语前置句古之人不余欺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即“古之人不欺余也”)余是以记之(即“余以是记之”
12、)(4)定语后置句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者石”,“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5)省略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省略介词“于”)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省略介词“于”)水经中国古代一部记述了 137 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的书,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后来被郦道元改编为水经注。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一般情况下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石钟山记中的“元丰七年”。文化知识课堂巩固训练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桴止响腾B.被发行吟泽畔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答案:A解析:B.被,同“披”,披散。C.函胡,同“含糊”,重浊模糊
13、。D.孰,同“熟”,仔细。2.下面对加色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考究 扣而聆之 扣:扣住B.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 鸣:使鸣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访:探寻C.余韵徐歇 韵:韵味 余方心动欲还 动:动摇D.虽知而不能言 言:说出来 而笑李渤之陋 也 陋:粗野答案:B解析:A.“考”,敲击;“扣”,敲打。C 项,“韵”,声音;“动”,惊恐。D.“言”,用文字表述、记载;“陋”,浅陋。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色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B.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来而记之者已少 而言之不详D.火尚
14、足以明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答案:A解析:A.焉:语气词,不译。B.然:连词,但是;代词,这样。C.而:表并列,并且;表转折,但是。D.以:连词,来;介词,用。4.下列句中加色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此世所以不传也B.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C.自以为得其实D.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答案:D解析:A.所以:古义,表原因,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B.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C.其实:古义,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今义,实际上,事实上。5.下列句中都有名词作状语活用现象的一项是()余自齐安舟行
15、适临汝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余固笑而不信也 大石侧立千尺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A.B.C.D.答案:C解析:中“舟”,中“目”“耳”,中“侧”,中“兄”,均为名词作状语。中“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土石。三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6.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石之铿然有声者 古之人不余欺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荆州之民附操者 夫晋,何厌之有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A./B./C./D./答案:A解析:分别为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答案:(1)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山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山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而悠扬,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2)任何事情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只凭主观想象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