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选择性必修下册S t o n e B e l l M o u n t a i n C h r o n i c l e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掌握文中的“莫、识、鼓、目、绝、而、焉”等重要实词、虚词与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2.学
2、习本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的写法,理解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观点。3.学习作者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求实精神。学习目标CONTENTS01知识储备初读文本研读文本拓展练习文学十项全能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表达方式灵活的文学体裁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
3、负,阐述某些观点。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1水经:水经是中国北魏时期地理著作,散文作品。郦道元撰。2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元丰七年是1084年。3丁丑:丁丑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14个。前一位是丙子,后一位是戊寅。可纪年、纪日,本文中是纪日。4周景王:(前?前520),姓姬,名贵,中国东周君主,谥号景。5无射: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音律,故用无射作钟名。6魏庄子:姬姓,魏氏,讳绛,谥庄,其名魏绛,史称魏庄子。中国古代打击乐器1编钟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
4、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槌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中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等。1957年,在我国河南信阳城阳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编钟13枚演奏的东方红乐曲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响太空。2鼓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坚固的且一般为圆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
5、块拉紧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鼓在非洲的传统音乐以及在现代音乐中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乐器。除了作为乐器外,鼓在古代许多文明中还用来传播信息。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土制成的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3钲钲,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钲是古代行军的乐器,也称“丁宁”,形似钟,有长柄,使用时口朝上,以槌敲击,盛行于春秋时期南方诸国。从文物考古可以看到,钲在汉、魏、晋时
6、期的行军仪仗中仍很流行。钲的形体似铙,较铙狭长,而比铙高大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钲为军中发布信号、约束步伐之用。后来亦出现编钲,可以演奏音乐或发出比较明确的信号,与近代军号的意义近似,也可用于祭祀和宴乐。4编磬磬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石或玉制作。编磬就是把若干只磬排成一组,每磬发出不同的音色,可以演奏旋律。它的音色,除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正律外,又加四个半音,演奏打击时,发出不同音响,清宫所藏玉编磬,是清乾隆时制,在重大典礼演奏中和韶乐时使用。编磬是可以演奏旋律的打击乐器,多用于宫廷雅乐或盛大祭典。石钟山位于现在的江西省湖口县鄱阳
7、湖东岸。这座山包括两部分,县城南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县城北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其势相向。石钟山志将两山合称为“双钟山”,又叫“双石”。在地质构造上,双钟山属石质小山。两山外貌上尖下圆,状如伏钟。两山相比,下钟山比较奇峭,又临大江,号称“江湖锁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石钟山处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优美,历来成为旅游胜地,自古以来不少文人游客写过游记石钟山的诗文。辨石钟山记李渤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
8、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声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乃石名旧矣。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见有所感游有所记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CONTENTS知识储备02初读文本研读文
9、本拓展练习彭蠡(l)郦(L)道元 钟磬(qng)桴(f)止响腾 硿(kng)栖鹘(h)磔磔(zhzh)噌吰(chnhn)窾 坎(kunkn)镗鞳(tnt)无射(y)臆(y)殆(di)重要字音译文:水经上说:“鄱阳湖的出口处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座山)的下面紧挨着深水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像大钟一样。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焉:语气助词临:靠近。鼓:振动洪:大搏:撞击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译文: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
10、是石头呢!是:这以:把置:放鸣:使发出声音虽:即使译文:到了唐朝李渤才开始寻访它的遗留下来的踪迹,在水潭边上找到两块山石,敲一敲,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继续)传播,余音慢慢消失。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始:才访:寻访得:找到扣:敲打而:连词表承接聆:仔细听函胡:通“含糊”徐:慢得潭上:介后句译文:李渤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发出声音,到处都是这样。可是惟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自以为得之矣。然是
11、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之: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的原因然:但是是:这独:惟独以:用名:命名石有声者:定后句译文:元丰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出发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府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因而能够看一看人们所说的(名叫)石钟的山。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自:从舟:用船。名为状适:到去因:因而,于是。得:能够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译文: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石头中
12、间选择其中一两处敲击它,发出硿硿的声音,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划到陡峭的山崖下面。使:派其:其中的焉:形容词尾固:仍旧,还是独:单独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译文: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向人猛扑过来(似)的;而山上栖息的老鹰,听到人的声音也受惊飞起来,喋喋地在高空中鸣叫;还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似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鸟。侧:倾斜译文:我正心惊害怕想要回去(的时候),却(听到)巨大的声音从水面上传来,
13、噌吰噌吰地响着像(击)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译文: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缝,不知道它们有多深,细小的波浪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产生这种声音。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译文:小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大约)能坐一百来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窽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的噌吰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一样。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窽坎镗鞳之声,与
14、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译文: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这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窽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称这座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窽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译文:凡事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猜测来判断的存在或不存在,可以吗?郦道元看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够详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译文:(那些)读书做官的人终究不愿驾(凭借)小船在夜晚停泊在陡峭的山崖下面
15、,所以没有人能够了解(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译文:(至于那些)渔夫(和)船工,即使知道(这些)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译文:可是(那些)知识浅薄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以为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慨叹郦道元(说法)的简略,并且嘲笑李渤(见识)的浅陋啊。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CONTENTS知识储备初读文本03研读文本拓展练习研读任务一条分缕析细思量理解文本内容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
16、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出自己的写作意图。1.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前人姓名得名由来态度作者依据郦道元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2.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实地考察,有没有遇
17、难而退?结果如何?提示 景物有高空的栖鹘,水上有鹳鹤。静态大石,动态栖鹘。用比喻绘形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直接绘声(栖鹘)磔磔云霄间。比喻、拟声(鹳鹤)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作者实地考察,声音令人毛骨悚然,气氛阴森恐怖,探访困难,心动欲还,忽然“噌吰如钟鼓不绝”之声吸引了作者“徐而察之”,反映了他镇静而坚忍的探索精神。结果:他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终于搞清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3.第2段能否只揭示考察的结果而略去游览的过程?为什么?提示 不可以。第一,如果略去游览的过程,只揭示考察的结果
18、,本文就不是游记,而是一篇纯粹的议论文了。第二,如果略去游览的过程,考察过程中惊恐骇人的场面不加渲染,就不足以揭示求真过程的艰难危险,也就无法说明长期以来无人去探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原因所在了。第三,略去气氛的渲染,对考察过程中的惊险恐怖不做交代,文章的感染力必然大为减弱。4.阅读全文,看看本文共用了几处“笑”,体会作者笑什么。提示 本文共用了四处“笑”,即“余固笑而不信也”“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因笑谓迈曰”“而笑李渤之陋也”。其中有三处写作者笑。一是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二是对“迈”的笑,是愉快的笑,反映探得山名由来的兴奋;三是笑李渤,是嘲笑,嘲笑李渤不实地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
19、无。研读任务二精读深思细揣摩把握思想感情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1.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提示 关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虽然早有成说,但本文作者却不一味迷信和盲从古人,而是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在“暮夜”“乘小舟”实地考察。虽然石钟山一带地处偏僻,地势险要,风险浪恶,但他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
20、肯定的。第3段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结论,带有哲理的意味。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实地考察的精神一致。2.学习了石钟山记,你有哪些深刻的感受?提示 观点一:苏轼对石钟山的命名没有止步于言传,而是亲身考察,认真求证。因此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相。观点二: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尊重事实。历史上毛泽东不迷信陈独秀,在革命关键时刻坚持真理。邓小平批评“两个凡是”,
21、提出改革开放。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革命家,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思想都是一种科学思想,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培养这种精神。观点三: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人们看问题、认识事物往往带有片面性,不可避免地有各自的局限,只有从不同的方向多方面了解事物,综观全貌,才能对事物有正确、全面的认识。研读任务三反复阅读细涵泳鉴赏表达技巧本文不只是记游,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出游之因,乃疑前人之说,既析之以理,又验之以实;父子出游,不避深夜舟小,亲身探访,终有所得;进而引申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道理。全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其中体现的质疑和求
22、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本文的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试简析。提示 文章以生动的比喻(明喻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钟鼓不绝”“如乐作焉”,暗喻如“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 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形象的拟人(“森然欲搏人”),贴切的拟声词(“铿然”“磔磔”“噌吰”“窾坎镗 ”),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创造出独特的意境。2.学习本文之后,你觉得本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提示(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叙议结合,是本文一大特色。全文分为三部分: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文章第1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
23、怀疑,属议论部分;第2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记叙部分;第3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属议论部分。第1段议论是记叙的前提,第2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3段议论是第1段议论和第2段记叙的自然归结。全文为“议论记叙议论”三段式结构,一脉相承,这与本文具有考察性质这一特点是分不开的。总之,本文的事和理,叙和议,前后呼应,紧密结合,以议论统率记叙,使后者不致松散杂乱;又以记叙印证议论,使议论不致枯燥空泛。而且议论、记叙层层相生,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本文不愧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2)笔墨集中,结构紧凑。本文写得
24、很紧凑,从头至尾,紧扣石钟山的命名来写。第1段提出问题,第2段解决问题,第3段得出结论。文中写寺僧使小童扣石出声,是为了核实李渤扣石发声之说,是为了探求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与石钟山命名关系不大的则一笔带过或略而不写。如作者与寺僧的语言对答,如乘舟夜游,“舟人大恐”时的对话,均未写出。又如,只有他“笑谓迈曰”,而无苏迈答言,这也是回避不写。文章集中写石钟山的命名问题,结构就显得很紧凑。(3)行文波澜起伏,有缓有急。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下来一段是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
25、怕,寒气逼人,令读者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徐而察之”,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紧张的心情才趋平静。第二处水声就写得比较舒缓。结构图解主旨探微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即要了解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明写作意图。CONTENTS知识储备初读文本研读文本04拓展练习课内素材
26、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详述出游之缘由及见闻和感想。其中深夜乘舟“至绝壁下”一段,将山水之间万籁俱作鸟鸣浪涌、众声纷起之状,写得妙趣横生,兴会淋漓,堪称“绘声”文字中的上品。石钟山记不只是记游,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出游之因,乃疑前人之说,既析之以理,又验之以实;父子出游,不避夜深舟小,亲身探访,终有所得;进而引申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道理。全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其中体现的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适用话题“实事求是”“质疑”“实践出真知”“不从众”等。课外素材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常常出口成章,发言为诗。许多年长的人都
27、来向小苏轼请教学问,渐渐地苏轼的名声就传出去了。苏轼渐渐骄傲起来,觉得自己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代大赋、唐代诗歌都很精通,可以说“学富五车”。在这种自满情绪的支配下,他得意扬扬地在书房挂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一本书上门求教。接过老人手里的书,他翻开看了一会儿就呆了,这本书他不但没看过,就连名字都没听过,而且书中有很多字他根本就不认识。通过这件事,苏轼醒悟过来,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于是苏轼在上下联的前面各加两字,对联变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正是从小养成的这种认真对待学问的好习惯,成就了他后来在文坛上的地位,也让他受用终生。适
28、用话题“认真对待学问”“人外有人”“谦虚”“好习惯”等。导读:苏轼是一个文化全才,但他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是留下了一个快乐而可爱的人格形象。不管是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天宇,还是个人的苦恼,到了他笔下,都有了一种美好的诚实,让每个读者都能产生感应。他不仅可爱,而且可亲,成了人人心中的兄长、老友。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桴止响腾B.被发行吟泽畔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答案:A解析:B.被,同“披”,披散。C.函胡,同“含糊”,重浊模糊。D.孰,同“熟”,仔细。2.下面对加色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考究 扣而聆之 扣:扣住B.虽大
29、风浪不能鸣 也 鸣:使鸣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访:探寻C.余韵徐歇 韵:韵味 余方心动欲还 动:动摇D.虽知而不能言 言:说出来 而笑李渤之陋 也 陋:粗野答案:B解析:A.“考”,敲击;“扣”,敲打。C 项,“韵”,声音;“动”,惊恐。D.“言”,用文字表述、记载;“陋”,浅陋。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色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B.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来而记之者已少 而言之不详D.火尚足以明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答案:A解析:A.焉:语气词,不译。B.然:连词,但是;代词,这样。C.而:表并列,并且;表转折
30、,但是。D.以:连词,来;介词,用。4.下列句中加色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此世所以不传也B.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C.自以为得其实D.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答案:D解析:A.所以:古义,表原因,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B.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C.其实:古义,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今义,实际上,事实上。5.下列句中都有名词作状语活用现象的一项是()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余固笑而不信也 大石侧立千尺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箕畚运于渤海之
31、尾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A.B.C.D.答案:C解析:中“舟”,中“目”“耳”,中“侧”,中“兄”,均为名词作状语。中“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土石。三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6.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石之铿然有声者 古之人不余欺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荆州之民附操者 夫晋,何厌之有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A./B./C./D./答案:A解析:分别为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答案:(1)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山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
32、山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而悠扬,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2)任何事情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只凭主观想象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超然台怀古汽车行驶在齐鲁大地上,远远地就看见一座貌似城墙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台。正是春末,柳斜风细,晚云似火,城上高台,真个超然!登台漫想,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现开来公元1075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宋将王韶率军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宋开国后的最大的一次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北宋却在此时向辽国割地七百余里。苏轼因为战争的胜利而颇受鼓舞,更因为割地的屈辱而倍感痛心。这一年,苏轼正当不惑。经历了御史台案,经杭州辗转到密州,人生跨过了仕途
33、的巅峰,渐渐走向不系之舟般的辗转。面对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凄惨景象,他上表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鼓励恢复生产,救助收养孤儿此时的苏轼,是一位尽职尽责的朝廷命官,看起来全然没有才子的倨傲和诗人的浪漫。国家的边关战事,辖区的民生疾苦,每一件都让他不能释怀。然而,他不仅仅是一位爱国勤政的官员,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老夫聊发少年狂”初春的风还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柔和了很多。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的密州正逐渐地显出生气来。一队人马轻快地奔驰在原野上,祈雨归来,他突发奇想,要顺便享受一下狩猎的乐趣。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猎犬、架着苍鹰,全城的人都来看他
34、像孙权一样亲自弯弓射虎。他自比杀敌英雄魏尚,希望得到朝廷信任,奔赴边关,杀敌立功。这一刻的诗人,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身处逆境,昔日那些亲人的远去、手足的分离、宵小的暗算、官场的风雨瞬间全都消失了。在自己的幻梦之中,他策马狂奔,弯弓射虎,他持节云中,征战边关。“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豪迈的语句喷薄而出,横扫婉约柔美的词风,开豪放词之先河。“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双脚不离开坚实的土地,眼睛紧盯着国计民生;心中淡泊了个人的荣辱,梦里不灭的是凌云壮志。这才是真正的超然,紧密地拥抱着现实生活,却超越了一切声色狗马的低级趣味,超越了一切猥琐的世俗私欲。这就是苏轼,一个真正超然物外的人,一个伟大的诗人。土筑的超然台已经残破不堪,在斜阳的余晖中显得那样卓尔不群。(有删改)【赏析】本文以游历超然台为切入点,从具体的历史事实、苏轼的作品下笔,对苏轼的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评价。文章语言富有文采,无论是叙事、引用,还是议论、抒情,处处散发着浓烈的文学情趣,展现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作者以耐读、耐品的文字,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格调高雅的情境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苏东坡形象!苏轼选择性必修下册S t o n e B e l l M o u n t a i n C h r o n i c l e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