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版)1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216948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版)1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统编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版)1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统编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版)1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统编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版)1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统编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版)1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理清文章思路,归纳概括马克思的重要贡献。2.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贡献,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把握文章主旨。3.揣摩重点语句的深刻含意和感情色彩。4.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1820 1895),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伍珀塔尔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卒于伦敦。少年时就读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 年转入爱北斐特理科中学。1837 年其父坚持要他辍学经商。1842 年11 月,恩格斯到英国曼彻斯特的棉纺厂当职员,接触到真正的产业无产

2、阶级,并同宪章运动领袖建立联系。作者简介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844 年8 月,恩格斯在回德国途中拜访侨居巴黎的马克思,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决定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而奋斗。同年9 月,与马克思合写神圣家族 一书,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系统的阐述。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公开举起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是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83 年马克思逝世后,他担负起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同时整理和出版了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第二、三卷。1889 年恩格斯领导成立了第二国

3、际,同各种机会主义进行坚决斗争,捍卫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使国际工人运动得到了广阔的发展。列宁曾指出,他是继马克思之后“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名言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2.有所作为是生活的最高境界。3.生活越紧张,越能显示人的生命力。4.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5.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6.现代的命运,取决于青年人崇高而奔放的激情。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

4、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1844 年8 月,恩格斯在回德国途中拜访侨居巴黎的马克思,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决定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而奋斗。“这位创始人”这一称谓表明了马克思在共产国际中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列宁曾这样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位创始人”这一称谓表明了马克思在共产国际中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我仍然不能想象,这个天才的头脑不再用他那强有力的思想来哺育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了。这篇文章所体现的两位革命导师的深情厚谊,远远超越了个人感情的范畴,更多的是思想上的

5、志同道合。简而言之,悼词就是对死者生平的评述和对死者深切的悼念,即“论其人”和“述其哀”。讳饰分为美饰和掩饰两种。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讳饰分为美饰和掩饰两种。这些称谓的变化,充分表现出作者高超的表达技巧和他对马克思的深挚的感情。现代的命运,取决于青年人崇高而奔放的激情。文章第2段“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总写马克思一生的贡献,是先实践后理论,为什么分说时又采用了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呢?“两个发现”,一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二是发现了剩余价值。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

6、。对象方面,第一个“对于”是指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领导作用,第二个“对于”是指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对于历史科学的研究和发现上的贡献。正如李卜克内西在马克思墓前所致的悼词中说的马克思“是科学上的革命家,是运用科学的革命家”。无产阶级运动在沿着自己的道路继续前进,但是,法国人、俄国人、美国人、徳国人在紧要关头都自然地去请教的中心点没有了,他们过去每次都从这里得到只有天才和造诣极深的人才能作出的明确而无可反驳的忠告。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中“两个发现”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篇悼词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描写、抒

7、情等多种表达方式。1883 年3 月14 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英国伦敦逝世,3 月17 日葬礼在英国伦敦的海格特公墓举行。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著名的讲话。题目解说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文学常识悼词我国古代称悼词为“哀辞”“吊文”“祭文”,是一种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体。悼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是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性的专用哀悼文体。悼词一般在开头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与一生中的成

8、就和贡献,并简要地做出评价,最后对死者表达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简而言之,悼词就是对死者生平的评述和对死者深切的悼念,即“论其人”和“述其哀”。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如“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两句,都是通过“假设”,达到凸显马克思成就的目的。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马克思曾经天才地预见到“蒸汽大王”的统治即将终结,电力将成为更具有统治性的力量,而在技术革命之后,必将是政治革命的高潮。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

9、著名的讲话。文章第2段“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总写马克思一生的贡献,是先实践后理论,为什么分说时又采用了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呢?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悼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和抒情多种表达方式,以及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准确生动。马克思出席人民报的创刊纪念会,号召无产阶级起来革命,这正是恩格斯所说的“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的一部分;列宁曾这样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马克思出席人民报的创刊纪念会,号召无产阶级起来革命,这正是恩格斯所说的“满腔热

10、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的一部分;用“这个人”这一称谓,表示对马克思逝世所产生的影响要进行客观评价,但在感情上又将马克思与演说者和听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第2 段先由两个以“对于”开头的短句领起,清晰地归纳出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与革命理论两方面的卓越贡献,接下来的段落再分层次细化叙述,可谓环环相因,丝丝入扣,体现了作者思维的缜密。本段是剖析文章主体部分的内部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的一个难点。”第2段用议论的方式阐述马克思的逝世是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以及历史科学的巨大损失。同时,由于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马克思提到的“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发明于英国或最早在英国大面积使用),其工人

11、阶级力量深厚,革命诉求也比较强烈,马克思这样安排演讲结构,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关系,吸引听众的注意。资产阶级通过榨取剩余价值(马克思的这一发现受到恩格斯的高度评价)压迫工人,将工人这一“现代的产物”与他们本应掌握的财富和社会权利隔离开来,因此,工人想要寻求“本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就要推翻以榨取剩余价值为根本目的的“资本的统治和雇佣奴隶制”。“两个发现”,一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二是发现了剩余价值。如“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两句,都是通过“假设”,达到凸显马克思成就的目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

12、、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是启下,即过渡到评述马克思革命的科学观,这是本段内部的过渡。悼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和抒情多种表达方式,以及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准确生动。3 月17 日,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简朴的葬礼,参加者有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和亲属。写作背景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多钟,恩格斯到了马克思那里,护理马克思的女工海伦走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对恩格斯说,马克思处在半睡眠状态。于是两人一起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地与世长辞了,在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

13、修改稿,这时距海伦离开房间不到两分钟光景。3 月17 日,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简朴的葬礼,参加者有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和亲属。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后来,恩格斯应邀写了卡尔马克思的葬仪,复述了自己在葬礼上的讲话内容。3 月22 日,这篇文章在社会民主党人报上发表,并由编者加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一标题。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资料链接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友谊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 年在巴黎相识,一见如故的二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了近四十载。列宁曾这样评价马克思和恩格

14、斯的友谊:“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所;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的当晚,恩格斯致信李卜克内西说:我仍然不能想象,这个天才的头脑不再用他那强有力的思想来哺育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了。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二天,他又致信左尔格,对马克思去世后的无产阶级运动作了如下预言式

15、的描述:无产阶级运动在沿着自己的道路继续前进,但是,法国人、俄国人、美国人、徳国人在紧要关头都自然地去请教的中心点没有了,他们过去每次都从这里得到只有天才和造诣极深的人才能作出的明确而无可反驳的忠告。比起私人书信中直率而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表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悼词虽然也充分表达了对亲密战友逝世的悲痛与哀悼,但更重要的是准确而全面地总结了马克思一生丰硕的思想成就和伟大的革命贡献。这篇文章所体现的两位革命导师的深情厚谊,远远超越了个人感情的范畴,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志同道合。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讳饰”修辞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

16、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手法叫作讳饰,又叫避讳。讳饰分为美饰和掩饰两种。美饰:因犯忌怕说而改用别的话加以装饰美化。如: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耽搁下来。(茹志鹃百合花)句中的“重彩号”即“重伤员”。用“重彩号”替代,可见作者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掩饰:遇到犯忌触讳的事改用一种模糊的说法去掩盖。如: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吃下去罢,病便好了。”(鲁迅药)句中的“乌黑的圆东西”指的是灶里烧过的“人血馒头”,即所谓治痨病的“药”,华大妈最怕说痨病,所以没有明白地说,而是用含混的话去掩盖。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1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文探究1.文章第1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还不到两分钟”强调时间之短,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在马克思临终时未能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之情。“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运用了讳饰的手法,表明作者不忍心但又不得不说出马克思逝世的事实,表明了他的悲痛心情。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第2段总领后面的内容,它是如何揭示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影响的?第2段从对象和程度两方面揭示了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影响。对象方面,第一个“对于”是指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领导作用,第二个“对于”是指马克思作

18、为科学家对于历史科学的研究和发现上的贡献。程度方面,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表明马克思的贡献之巨大。“空白”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3.下面的文字包含哪三层意思?对马克思这个伟大发现的内涵进行具体阐述,其中包含三层意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必须由经济基础来解释上层建筑,而不是由上层建筑来解释经济基础。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

19、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以说,没有机器工业的发展,就不会有足以成为重要社会力量的工人阶级,更不会有其革命要求、革命意愿。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著名的讲话。对象方面,第一个“对于”是指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领导作用,第二个“对于”是指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对于历史科学的研究和发现上的贡献。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所;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

20、饰美化,这种手法叫作讳饰,又叫避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广义的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是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性的专用哀悼文体。马克思曾经天才地预见到“蒸汽大王”的统治即将终结,电力将成为更具有统治性的力量,而在技术革命之后,必将是政治革命的高潮。二是说明马克思对敌人十分蔑视,表现了马克思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无畏的气魄。广义的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是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性的专用哀悼文体。用“这个人”这一称谓,表示对马克思逝世所产生的影响要进行客观评价,但在感情上又将马克思与演说者和听众紧密

21、联系在一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马克思认为1848 年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 世纪的秘密”,接下来却宕开一笔,讨论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恩格斯认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却在演讲中先评价他作为“科学家”的一面。”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中“两个发现”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三个词语从不同侧面概括了马克思伟大的斗争精神,排列顺序由因而果,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必须由经济基础来解释上层建筑,而不是由上层建筑来解释经济基础。马克思则在论述“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时,就向我们具体展示了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关系不适应、不匹配带

22、来的种种问题,并指出只有新生的工人阶级才能掌握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量,解决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矛盾。“这样”指的是第5段中提到的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都不是浅尝辄止”。下面的文字包含哪三层意思?恩格斯认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却在演讲中先评价他作为“科学家”的一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4.”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中“两个发现”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两个发现”,一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二是发现了剩余价值。从写作角度看,“两个发现”与“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是“点”与“面”、“详”与“略”的关系,这样处理使文章重点突出且介绍全面。配套新教

23、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5.分析句子中画线词语的作用。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满腔热情”写革命的激情,“坚韧不拔”写革命的意志和毅力,“卓有成效”写辉煌的革命成果。三个词语从不同侧面概括了马克思伟大的斗争精神,排列顺序由因而果,具有极强的逻辑性。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句话突出了马克思的性格和斗争精神。“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这个比喻句含蓄且引人深思,它具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明敌人对马克思的攻击很多,但十分无力;二是说明马克思对敌人十分蔑视,表现了马克思崇高的

24、精神境界和无畏的气魄。“回敬”是对敌人的嘲弄,带有鲜明的个人情感,表现了马克思的大无畏精神。6.“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这句话有什么作用?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内容小结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著名的讲话。其中第2 段先由两个以“对于”开头的短句领起,清晰地归纳出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与革命理论两方面的卓越贡献,接下来的段落再分层次细化叙述,可谓环环相因,丝丝入扣,体现了作者思维的缜密。在革命理论方面,恩格斯高度评

25、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就是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形成经济生活的基础,并决定社会关系、上层建筑。简而言之,悼词就是对死者生平的评述和对死者深切的悼念,即“论其人”和“述其哀”。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马克思讨论这一问题看似转换了话题,实际上思路是非常连贯且合乎逻辑的。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悼词一般在开头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与一生中的成就和贡献,并简要地做出评价,最后对死者表达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多钟,恩格斯到了

26、马克思那里,护理马克思的女工海伦走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对恩格斯说,马克思处在半睡眠状态。1842 年11 月,恩格斯到英国曼彻斯特的棉纺厂当职员,接触到真正的产业无产阶级,并同宪章运动领袖建立联系。“这位创始人”这一称谓表明了马克思在共产国际中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1837 年其父坚持要他辍学经商。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本文逻辑构架严密,叙述技巧高超。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手法叫作讳饰,又叫避讳。同时,由于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马克思提到的“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发明于英国或最早在英国

27、大面积使用),其工人阶级力量深厚,革命诉求也比较强烈,马克思这样安排演讲结构,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关系,吸引听众的注意。广义的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是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性的专用哀悼文体。列宁曾这样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位创始人”这一称谓表明了马克思在共产国际中重要而特殊的地位。1844 年8 月,恩格斯在回德国途中拜访侨居巴黎的马克思,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决定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而奋斗。讳饰分为美饰和掩饰两种。主题归纳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悼词中,恩

28、格斯对马克思伟大的一生作了精要的总结,从科学研究成就和革命斗争业绩两个方面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赞颂了马克思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沉痛悼念之情。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深入探究就文章主体部分来看,如果还是先写实践方面,后写理论方面,那么就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马克思在实践方面的贡献和理论方面的建树似乎没有多大关系,而且读者也弄不清马克思为什么能在实践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一点,作者就必须向人们交代清楚,马克思在实践方面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马克思在理论上的非凡建。这样一来

29、,不仅交代清楚了原因,也顺势交代清楚了马克思在理论上的建树以及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从而达到真正全面地评价马克思一生贡献的目的。1.文章第2段“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总写马克思一生的贡献,是先实践后理论,为什么分说时又采用了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呢?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如何理解文章第6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本段是剖析文章主体部分的内部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的一个难点。对此段在全文结构中作用的分析,可从以下角度入手:本段具有过渡的作用。它的特点是含有两层过渡。“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是承上,是对

30、第5段的总结。“这样”指的是第5段中提到的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都不是浅尝辄止”。“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是启下,即过渡到评述马克思革命的科学观,这是本段内部的过渡。而对马克思革命的科学观的评价,则说明了马克思是一个完全新型的“科学巨匠”,他不是一位远离革命实践的书斋学者,而是一位将科学与革命斗争密切结合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这样就把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和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融合到一起,为下段概述马克思的革命实践做了过渡。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文中对马克思的称谓,分别有“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这个人”“这

31、位巨人”“马克思”“这位创始人”等。这些称谓的变化,充分表现出作者高超的表达技巧和他对马克思的深挚的感情。如用“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一称谓对马克思的形象进行了一个高度概括;用“这个人”这一称谓,表示对马克思逝世所产生的影响要进行客观评价,但在感情上又将马克思与演说者和听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位创始人”这一称谓表明了马克思在共产国际中重要而特殊的地位。3.如何理解文中作者对马克思的不同称谓?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悼词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如第1段,先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3月14 日下午两点三刻”,接着具体

32、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第2段用议论的方式阐述马克思的逝世是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以及历史科学的巨大损失。第1段的记叙和描写是为下面的议论服务的,第2段的议论是在第1段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两段综合运用记叙、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使演说一开始就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比悲痛的心情,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又如文中对马克思的各种理论贡献的介绍,采用议论的方式;对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的介绍,多用叙述的方式;而在议论和叙述之中,又运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如“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极富感

33、染力。4.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在宣示无产阶级走上革命舞台这一时代主题后,讨论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其原因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而工人阶级的形成、壮大与此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机器工业的发展,就不会有足以成为重要社会力量的工人阶级,更不会有其革命要求、革命意愿。所以,马克思讨论这一问题看似转换了话题,实际上思路是非常连贯且合乎逻辑的。同时,由于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马克思提到的“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发明于英国或最早在英国大面积使用),其工人阶级力量深厚,革命诉求也比较强烈,马克思这样

34、安排演讲结构,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关系,吸引听众的注意。5.马克思认为1848 年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 世纪的秘密”,接下来却宕开一笔,讨论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恩格斯认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却在演讲中先评价他作为“科学家”的一面。分别梳理两篇文章的思路,分析文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演讲的结构。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文章的结构安排与马克思对科学力量的重视密切相关。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认识下,马克思高度关注科学的推动力:科学进步必然引起生产力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结构的改变,这正是

35、无产阶级革命的动力源泉。马克思曾经天才地预见到“蒸汽大王”的统治即将终结,电力将成为更具有统治性的力量,而在技术革命之后,必将是政治革命的高潮。因此,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和“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的马克思是统一的,他对科学的关注,对科学进步的赞许,是基于他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来源于他作为革命家的“真正使命”。正如李卜克内西在马克思墓前所致的悼词中说的马克思“是科学上的革命家,是运用科学的革命家”。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形象化的词语。如第一段中,作者用形象化的描述,点明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不说逝世,而说“停止思想了”“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

36、“永远地睡着了”。这些词语的运用,不仅表现了恩格斯沉痛的心情,还高度赞扬了马克思忘我工作的精神。委婉含蓄的句子。如第一段中讳饰手法的运用。词、句高度的概括性或指代性。如第二段中用“对于”领起的句子,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又如第四段中的“这里”,第五段中的“每一个领域”“任何一个领域”,等等,都具有极强的概括性或指代性。6.本文精心选用词句,感情色彩浓厚。请结合具体文句进行分析。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只用了一千多字就既准确又高度凝练地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辉煌成就,这样的表达效果得益于这篇悼词严密的逻辑构架。本文的总体思路为“悲痛颂扬悼念”,

37、基本遵循了悼词常见的体式。其中第2 段先由两个以“对于”开头的短句领起,清晰地归纳出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与革命理论两方面的卓越贡献,接下来的段落再分层次细化叙述,可谓环环相因,丝丝入扣,体现了作者思维的缜密。恩格斯不仅准确概括了马克思的伟大成就,还通过叙述技巧将其加以凸显。如“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两句,都是通过“假设”,达到凸显马克思成就的目的。悼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和抒情多种表达方式,以及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准确生动。7.本文逻辑构架严密,叙述技巧高超。请结合具体文句进行分析。配套新教材

38、-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革命理论方面,恩格斯高度评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就是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形成经济生活的基础,并决定社会关系、上层建筑。这既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规律,也是一种观察、阐释社会现象的重要方法。马克思则在论述“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时,就向我们具体展示了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关系不适应、不匹配带来的种种问题,并指出只有新生的工人阶级才能掌握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量,解决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矛盾。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资产阶级通过榨取剩余价值(马克

39、思的这一发现受到恩格斯的高度评价)压迫工人,将工人这一“现代的产物”与他们本应掌握的财富和社会权利隔离开来,因此,工人想要寻求“本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就要推翻以榨取剩余价值为根本目的的“资本的统治和雇佣奴隶制”。8.有人说,本课的两篇文章之间有着很多互相呼应的地方,可以在对读中互相联系。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选入教材后,传统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得到了良好的支撑。恩格斯对马克思贡献的评价,过去大多只能通过文本内容孤立理解,或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加以理解,现在可以从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得到具体的验证。两篇文章珠联璧合,形成了一个整体。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

40、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革命实践方面,恩格斯说马克思“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马克思出席人民报的创刊纪念会,号召无产阶级起来革命,这正是恩格斯所说的“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的一部分;他坦诚、幽默、富有感情的表达,对听众和工人阶级的积极鼓励,对“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的坚信不疑,不正是“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的原因吗?这样的对读能够较好地贯通两篇文章的内容,发现其中的相通之处,有利于对文章本身的理解,也能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版)1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