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讲 文化与人格引子8080后和后和9090后最大的区别是后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性格特点)?来自百度知道什么(性格特点)?来自百度知道区别一:80后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还跟着父母在风口浪尖上飘荡过,见过粮票,知道什么叫合作社,也看过黑白电视,这就是80后根本上还比较传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90后则基本上是开放后的受益者,真正意义上的小皇帝、香饽饽,听着周杰伦、玩着PSP,传统在其身上已经消失殆尽,没有踪影;区别二:80后理想化,90后个性化 80后的人可能和生长的时代有关,跨度有一些大,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相对理想化一些,而90后不同,张扬个性,不喜欢和别人一样,总是举着与众不同的旗号,但是仔细
2、想想,大家都叫嚣“与众不同”,那最后就相同了,因此这种“愚蠢”的个性化,到最后也归结为共性;区别三:80后追逐理想,90后找寻理想 同样是时代的原因,80后从小就受着“四有新人”之类的熏陶,因此从小就有着“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远大理想;而90后自生人后,就不愁任何事情,再加上学校的教育对“共产主义”相对弱化,社会上的大基调也有所改变,因此90后可谓是茫然的一代,对于“理想”没有深刻的概念,当然,笔者不可否认,80后的部分人也没有自己坚定的理想,但是至少要比90后的清晰一些;区别四:80后愁就业,90后想创业 大的经济环境下,一部分80后已经开始有了“下岗”的前兆,未就业先失业的现象也越发严重,
3、但是绝大部分80后,还是以“就业”为目的,创业的想法还不是那么多,而90后就刚好相反,也许是“个性化”过于严重,他们的绝对多数的人都想独立创业,而无法忍受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区别五:对待爱情,80后想着以后,90后一场游戏一场梦 对于爱情,80后和90后就出现了很大的区别。80后的感情相对于90后有一些复杂,还掺杂着责任在里面,而90后则不然,对于爱情更像速食,合则在一起,不合则散,更偏重于自己的感受,没有考虑以后;笔者的同事曾和一个90后MM聊天,说谈谈初恋,结果女孩不以为然,“谁还谈初恋,咱们直接谈谈初夜吧”,想必这样的对话也不止少数,可见两代人对感情的看法有多大的区别;区别六:80后怀
4、旧“校内”,90后脑残“开心”。区别七:家庭观念不同 80后的家庭观念还是很传统的,凡事都是以家庭为重,而90后则不然,家庭观念相对淡薄,与父辈感情还好,但是与亲戚的关系则较为疏远,没有家族观念;而对于家庭的责任感来说,80后或许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在这个时期已经是家庭的中心,而90后,则更多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于家庭琐事的分担很少,完全不在意;区别八:80后90后对于潮流的概念理解不同。区别九:80后凝聚,90后耍单儿 80后对待朋友像是亲人,认为朋友是一辈子的事,而90后更多的把朋友视为“玩伴”,张扬个性的90后对于朋友的包容能力比较差,固定的知己也少之又少,朋友在一起极少涉及家
5、庭和学习,基本上是以吃喝玩乐为主,攀比较为严重;区别十:80后趋向理智,90后正在愤怒 对于文章结尾的最后一个区别,可能就是80后与90后的最大区别。一、濡化二、人格三、群体人格四、正常人格与反常人格一、濡化(enculturationenculturation)文化是被创造出来的,是习得的,而不是经由生物遗传而来的任何社会都必须以某种方式确保文化适当地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个人通过这个过程成为社会成员,而且濡化是从个人一出生就开始的。在所有社会,濡化的第一个媒介是个人出生之家的成员。起先,这个家庭的最重要的成员是新生儿的母亲,但是家庭的其他成员很快就开始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其他成员正好是谁,取决
6、于特定社会的家庭结构是怎样的。当年轻人长成时,家庭外的个人加入到这个过程中来。这些个人通常包括其他亲属,而且肯定包括个人的同龄伙伴。后者可能非正式地归入游戏形式的群体,或可能正式地归入同龄社团,在那些群体或社团中,儿童实际上进行相互学习教育。在某些社会,专业人员被引入濡化过程,他们提供正式的指导。在许多社会,儿童几乎允许按其自己的进度通过观察和参与来学习。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把自己识别为客体,对自己做出反应、评估或评价自己的能力。不是生来就有这种能力,尽管它是必不可少的。使人们能对自己的行为采取负责的态度,学会如何对他人做出反应,并且承担各种角色。一个重要方面是使积极的价值与自我相联系。没有这种
7、自我意识,就不可能激发个人采取对自已有利而非不利的行动;单凭自我认同,不足以做到这一点。儿童直到大约2岁时才达到自我与非自我的明确区分。自我意识与运动神经的发展是同步的,其中人的接触和刺激的量起重要作用例如,在美国,婴儿一般并不与他们的父母同睡,大多数婴儿通常被放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里。人们把这种做法看作是重要的一步,这使他们成为个人,他们自己和他们能力的“所有者”,而不是某个社会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他们被剥夺了一系列刺激,包括他们与父母一起睡觉时会得到的抚摸、气味、运动和温暖。在传统社会,婴儿通常与他们的父母睡在一起,或至少与他们的母亲睡在一起。在其他大部分时间中,他们通常以竖立方式被带着或抱着
8、。母亲对婴儿的哭叫或“吵闹”一般在数秒钟之内做出反应,通常是给婴儿哺乳。例如,南非朱瓦西人,婴儿一小时约被哺乳4次,每次1分钟或2分钟。总的来说,15周大的朱瓦西人婴儿与其母亲亲密接触约占70的时间,与美国家庭养育的婴儿占20的时间形成鲜明对照。而且,他们的接触通常不限于其母亲,还包括许多其他成年人和实质上所有年龄的儿童。传统社会中的婴儿显然比大多数工业化社会中的婴儿更加经常地受到不同的刺激。刺激在脑的“硬线路”中起关键作用,刺激对神经网络系统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哺乳作用不应被忽视,儿童受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认知测验的得分就越高,而且其注意力缺乏、活动亢进无序的风险就越低。此外,母乳哺
9、育的儿童较少过敏,较少耳感染,较少痢疾状腹泻,而且不太有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行为环境(客体定向、空间定向、规范定向)为了使自我意识形成并发生作用,构成自我酝酿行动的心理场的基本定向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每个个人都必须认识不同于自我的客体世界。这种非自我世界的基础是我们通常设想为各种事物的物质环境。然而,这种物质环境在文化方面是有组织的,而且是通过语言由符号来传递的。文化也解释感知到的环境。因为它为个人提供一个他在其中活动的有秩序的世界,而不是一个混沌的世界。在此背后有一种减少不确定性的强有力的心理内驱力,这是平衡和整合对于相关世界看法的普遍的人类需求的产物。在面对歧义和不确定性时,人们始终如一
10、地努力阐明处境并赋予它结构;当然,他们是以他们的特定文化告诉他们的恰当方式做到这一点的。因此,对于世界的解释实际上从来不是完全客观的,而是由文化构建的。行动也需要空间定向的能力,即从一个客体或地点转向另一个客体或地点的能力。在任何社会,地点的名称和有意义的特点是区别和代表空间定向参照点的重要手段。个人为了从一个地点转向另一个地点,必须知道他们曾在什么地方和将在什么地方。他们也需要维持自我连续感,以至于过去的行动与现在和将来的行动联系在一起。因此,时间定向也是行为环境的一部分。就如感知到的环境是在文化范围内组织起来的,时间与空间同样如此。规范定向:在源头上纯粹是文化的价值、理想和标准,就如树木、
11、河流和山脉一样,是个人行为环境的一部分。没有它们,人们在评价他们自己的行为或别人的行为时就会没有任何依据。自我意识的自我评价方面不能被看作是实用的。二、人格每个人都熟悉了具有他或她文化特点的自我意识和行为环境概念。因此,一种关于正在运行的世界的认知或精神的地图建立起来了,个人就是根据这种地图进行思考和行为的。这是每个人如何指点生活“迷津”的“地图”。这种认知地图是包括自我与行为环境的一体化的知觉统合的动力系统。人格:个人经历的濡化的产物,每个人格也都带有独特的遗传品性,个人思维、感情和行为的独特方式。人格发展人类学家与精神分析理论家一样,认为儿童的经历强有力地影响成年人的人格。精神分析文献往往
12、擅长于概念、思辨和临床资料分析,但缺陷在于很少有文化范围的研究。人类学家,最感兴趣的那些研究试图证明、修改或至少阐明早期儿童经历对塑造人格的作用。例如,西方社会对男子传统的理想一直是坚强、积极进取、自信、有支配力、自力更生,并以成就为志向,而对女子的期待则是消极、服从、顺从、忠诚和关爱。不同性别之间的这些个性差别看来是那么“自然”,因此它们肯定有生物学的根据,事实上是这样的吗?玛格丽特米德:无论男女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生物学差异,它们都是极其可塑的。虽然在男性一女性行为方面的生物学差异无法完全排除,但每一种文化都对男性一女性行为有不同的期待。一种文化的区别标准与另一种文化的那些标准可能毫无关系,而
13、且其实可能大相径庭。因此,在西方社会,男子对妇女传统上实施的政治和经济的支配并非不可避免,其他安排也是可能的。在寻食为生的民族中,任何性别都不容许具有支配权和侵犯性,男子就如女子一样举止温和,女子也如男子一样精力充沛和自力更生。在寻食者那里,不管男童还是女童都得到来自母亲的长期、细致的照料,经过几年后,母亲的注意力才因新子女的出生而转移。当她们去灌木丛采集野生植物时,孩子们由其父亲或社区的其他成年人照顾,在任何一天,营地里总是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成年人。因为这些成年人既有男人也有女人,所以孩子们既习惯于男性气质,同样也习惯于女性气质。在定居的村民中,妇女把她们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有关家庭的事务上,烹
14、饪食物和料理其他家庭杂务,以及照顾孩子们。男子的工作要求他们把许多时间花在家外。所以,孩子们不常在他们的面前。男子的这种疏远关系,加上他们有较多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往往增强了他们对家庭内部的影响力。根据这一比较,我们得以理解社会经济如何有助于安排儿童养育的方式,而这反过来又如何影响成年人的性格。这也证明,在西方社会,儿童养育的替代选择是存在的,而且通过改变我们儿童成长的条件,与迄今为止的情况相比,我们或许能使男子和女子更加相当容易地在平等的基础上互动。三、群体人格人格、儿童养育习俗与文化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必然的相互关系。怀廷和柴尔德认为,一个社会的儿童养育习俗的根源在于有关食物、居处和防卫的
15、基本习惯,而一个社会的儿童养育习俗反过来造就特定类型的成人人格。可以用抽象的方式可以谈论一个社会的普遍的“文化人格”,但不能期望找到该社会内部的人格一致性。换言之,每个个体由于共同的经验养成与其他人的人格类似的某种人格特点。然而,由于每个个人也受独一无二的经验影响,可能以新的方式对共同的经验做出反应,而且向这些经验注入独一无二(除了同卵双胞胎之外)的遗传潜能,所以每个个体也获得独特的人格特质。由于个体的人格有差异,所以多样性组织对任何文化来说都是重要的。典型人格(modal personality)典型人格:由限定频率分布的集中趋势表示的、以文化为界线的一类人所特有的人格。典型人格是统计学的概
16、念,而且它本身就开辟了对于社会如何组织多样性以及多样性怎样与文化变迁相联系等问题的研究。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那类人的样本进行心理测验最常用的那些心理测验包括罗夏氏测验(即“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其它方法:记录某些行为出现频率的观察性研究,搜集和分析生活履历与梦境,分析口述文学研究最大的困难是测量技术的复杂性,难于在田野里实施。1、必须有关于主题的适当的代表性样本。要确保样本有真正的代表性,以及要有必要时间和人员来实施测验、进行访谈等等2、测验本身的问题,因为在一种文化背景中设计出来的测验可能不适合于另一种文化背景3、语言差异也可能导致误解。4、田野调查者也可能与文化价值观有冲突。
17、归根结底,被测量的东西必须加以质疑。例如,什么是侵犯?每个人对它有同样的定义吗?它是正当的存在,还是含有其他变量?国民性格流行的思想常常把国民性格归属于各种各样不同国家的公民。法国人一般说来是过于理性北美人多愁善感、不懂世故从本质上说,这些都是简单的刻板印象。不过,我们理所当然地要问:这些刻板印象是否有事实根据?国民性格这类东西是否实际上存在?某些人类学家认为答案也许是肯定的。因而,国民性格研究已经展开了。这种研究试图发现各种现代国家绝大多数民族的基本人格特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分析报刊、书籍、照片和对研究国侨民的访谈来研究“远方文化”的技术发展起来了。通过研究关于儿时的回忆和文化态度
18、,并通过详细考察用图表表示的关于重复出现的主题和有价值的材料,研究者试图描绘出国民性格。最具代表性的露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对国民性格研究的异议这种研究工作的倾向是以非科学的和过分一般化的资料为基础的。1、典型人格概念具有某种统计效度,但是,根据这种有限的资料概括一个复杂国家的各种品质,会导致认识不到与这一概括不同的无数个个体。2、这种研究往往有很大程度的主观性。例如,20世纪30年代晚期与40年代期间,人类学家有一种倾向,把德意志民族的性格刻画为侵犯性的偏执狂者,这种倾向显然是战时敌意的反映而不是科学的客观性。3、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超越民族国家的界线。一个法国农民与其说与一个法国工人有共同点,
19、还不如说他与一个德国农民有更多共同点。四、正常人格与反常人格正常人格可以被设想为一个特定文化中接近典型人格的那种人格。反常人格反常人格是相对的概念。典型人格概念认为,在任何社会都有一系列人格。对那个社会来说,典型人格本身可能被认为是正常人格,但其实可能不到一半的人具有这种人格。在这些人格中,什么有别于正常人格呢?例如,在北美印第安人中,一个被超自然灵魂驱使的男子,可以穿上女子的衣服,做女子的工作;甚至可能与另一个男子结婚,尽管不是所有取得女子身份的男子都是同性恋者,也不是所有同性恋者都以这种方式行为。在这种“双魂人”体制下,一个男子的生活方式可以显著地不同于他自己性别的大多数人。双魂人的行为不
20、被视为越轨行为,反而被认为具有大神力,经常被选为医师、艺人、媒人和武士的伴侣。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一个男子穿着像一个女子,那么这仍然普遍被看作是忧虑的起因,而且很可能导致精神病治疗的干预。“伪娘现象”相比之下,妇女有更大的自由穿上男子风格的服装,承担传统上由男子从事的工作,即便这样做会引起别人指责她们怎么“没有女子气”。这些观点背后潜伏的是传统的价值观以及儿童养育模式。“女汉子”南希乔多萝的研究传统上女孩由妇女、通常是由她母亲养育。从很小的时候起,女孩子就开始干妇女干的活,而且逐渐地、不断地获得被视为适合于她们性别的身份。然而,一旦她们进入学校,她们就得知妇女不是全能的、受尊敬的,恰恰是男子通常
21、管理事情,男子被描绘成最能推动人类进步的人。所以,女孩发现,女性身份对她来说变得理所当然是极不完善的。在这种环境下,她必定对它有某种怨恨情绪。男孩子也是在女性世界中开始其生活的。因为成年男子脱离家庭事务,不仅男性典范很少在场,而且母亲看来又是全能的。在这种条件下,男孩一开始养成女性的身份,这一身份含有被期望的顺从人格。一旦走出家庭入校就读,男孩子就得知,他们必须从女性身份转变为男性身份;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必须放弃女性特征并证明他们的男性特征,而女孩则不必证明她们的女性身份。一般说来,男孩父亲越是疏远,男孩在其男性身份方面就越不牢靠,他想被看成真正男子汉的冲动就越强烈。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必须尽
22、一切努力变得有侵犯性,强调自己的支配地位,特别是对女人的支配地位。性别角色的意识形态和对这些角色的社会化,看来使得男孩与女孩都不能获得稳定的身份和有意义的角色。与男子不一样,女性社会化的悲剧,在于她基本性别身份仍是不清楚的。这种身份是归属于她的,而且她不必向自己或向社会证明:她挣得它或一直拥有它。她的难题在于,这一身份在其生活的社会内明显被贬值。这并不意味着,也应当要求女性为身份去竞争,要她们变得过分自信,要她们必须有成就像男子那样“干”。这只是暗示,拥有稳定的性别身份对于任何人男子与女子都一样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直到男性“身份”不依赖男子对于他们自己的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才不会是对于不
23、可靠性的反应,而是他们对人性的创造性运用,而女性的“本性”,非但不是对自我理所当然的和积极的接受,而是听命于自卑感。而且只要女性必须经历童年,而男性又没有真正对社会化做出贡献,没有提供易于得到的角色典范,女性就得一直培养这种儿子他的性别身份取决于他们自己内外贬值的女性,而且女性还要培育这样的女儿她们必须接受这种贬值的地位,而且听天由命地生产出更多的这样的男人:他们将使令她们贬值的那种制度永远存在。上述例子表明,文化本身实际上是怎样引起对于整个社会有重要后果的某些心理冲突的。虽然儿童养育的条件正在改变,但是,要使刚才叙述的冲突成为往事,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在过去看来是“正常的”,在未来可
24、能变为“反常的”。反常的可能变为正常的,这也是真实的。Eg.同性恋问题同性恋也称为希腊式恋爱。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宙斯的最爱是一位克里特美少年伽倪墨得斯。在古希腊,每个男人都得吸引住一个年轻男子,并在亲密的日常生活中充当他的辅导老师及朋友。在古罗马,男宠之风也很盛行。基督教得势以后,开始残酷迫害同性恋者。依据:圣经旧约“不可与男人苟合,像与女人一样”。旧时西方精神病学将同性恋视为“性倒错”、“性变态”、“性错乱”,将其归为一种人格障碍与行为障碍,并相应地创造出了一系列治疗同性恋的方法厌恶刺激、大脑手术、激素注射等。1970年代,同性恋非病理化议题才被正式提上日程。1969年“石墙暴动”被视为西方现代同性恋权利运动的开始1989年,丹麦成为第一个认可同性结合(same-sex union),允许同性伴侣进行登记的国家。2000年后,荷兰、挪威、瑞典、冰岛、德国、法国、瑞士、比利时、英国、新西兰、加拿大、西班牙、南非、墨西哥、冰岛,以及美国的佛蒙特州、马萨诸塞州、加利福尼亚州、康涅狄格州、爱荷华州、科罗拉多州、华盛顿等相继认可同性结婚。参考文献许烺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和社会流动,台北:南天书局,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