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习得的风俗之旅:语文六下册第一单元解读及任务群教学建议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统编教材六下第一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我交流的题目是“语言习得的风俗之旅”,和大家主要探讨三个方面的话题:第一,单元的教材分析;第二,单元教学的目标预设;第三,这一单元个人的教学建议。一、教材分析这一单元从课文上看,一共有四篇: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古诗三首,加上写作家乡的风俗、口语交际即兴发言。人文主题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语文要素有两个,一个是阅读要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一个是习作要素,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从课文部署上看,我们会发现这一单元是借助民风民俗作
2、为载体,涉及春节、腊八节、寒食节、七夕节、中秋节、藏戏(地方戏曲),所以我认为这个单元应该用民风民俗作为一条主线来实施我们的整体教学计划。我对这六块内容进行了定位:北京的春节定位为“民风民俗的精彩记录”。老舍先生就像聊天一样,跟我们聊北京的春节有着怎样的风俗习惯,用极其朴素的、通俗易懂的、具有京腔京韵京味的俏皮感的语言,精彩地记录了老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定位为“民风民俗的幽默讲述”。作者非常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叫“八儿”的小孩子,巧妙地应用了一种童眼看民俗的视角。古诗三首定位为“民风民俗的古典记忆”。在古诗里面寻找著名诗人笔下对古老的民风民俗的记忆。藏戏定位为“民风民俗的民族特色”。我觉得马老师的这
3、篇文章具有非常浓郁的一种民族的特色。习作定位为“家乡风俗的儿童表达”。习作的内容是家乡的民风民俗,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口吻来表达家乡的民风民俗。口语交际定位为“家乡风俗的童心讲述”。口语交际的主题是“即兴发言”,我个人觉得在讲即兴发言的时候,最好设置跟家乡风俗有关的内容,这样就和“民风民俗”这条人文主线串起来。二、目标预设我个人认为在教这一单元的时候,我们要建立的核心教学目标就是“语言的习得”,可以分为三个小目标:第一、感受(赏析)作家语言的个性风采;第二、积累丰富学生的言语表达经验;第三、尝试语言表达的迁移应用。举个例子,我们说语言习得,课文中有非常精彩的语言素材,比如老舍的北京的春节,细读课文
4、之后就会发现老舍的语言极其具有俏皮风趣感,主要体现在:第一点,引用俗语“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很有一种趣味;第二点,夸张、比喻,“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第三点,儿化语言,“买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第四点,北京方言;第五点,语言丰富三、教学建议这一单元我们应该怎么去教?于永正先生说“教语文其实是很简单的,现在我们把语文课搞复杂了。”于老师提醒我们,语文课正因为复杂,所以我们更应该把它教得简单、清晰、清楚,我们要知道究竟应该教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一直在坚持走“简约语文课堂”研究的重要原因所在。建议一:在充分解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学情及单元语文要素等重要因素,“约取”课文
5、语言表达上的“这一个”。什么叫“约取”?苏轼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约取”就是在“博观”的基础上,其实是是一种教学的智慧。汪潮教授经常提醒我们,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的语文教学一定要达到“深入浅出”的境界。“约取”什么?这一个。王荣生教授在一本书中说,我们拿到一篇课文之后,应该教这篇课文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这一个”“独一个”“这一篇”,也就是说单随这篇课文的、单随这个作家的、与众不同的,所以我把它称之为“这一个”。建议二:学习语言不能光靠老师去讲,去分析,而是引导学生投入到语言的实践中去。吴忠豪教授语文到底教什么这本书反复提到一个关键的词语“实践”,他说学生的语言素养、语言能力不是老师教会
6、的,也不是分析理解领会的,而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会,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真正地习得语言。包括课程标准也是反复强调语文课程实践性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在教这一单元的时候,一定要把学生的语言实践意思深入地、实实在在地深入下去。这一单元学习有三种语言实践的形式:第一种,诵读积累型(理解+积累);第二种,赏析阐述型(分析+运用);第三种,迁移运用型(理解+运用)。最后我做一个小结,这一单元我们围绕着“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这一任务群立足于语文实践活动,然后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特点,欣赏、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一句话,文学阅读指向文学的语言,文学的语言需要感受、需要审美、需要欣赏、需要评价、需要表达、需要尝试创作。所以我今天说“语言习得的风俗之旅”,是基于语言习得为核心目标、基于民风民俗为载体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课文当中加以习得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