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列于中国十大悲剧第一位的窦娥冤就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什么“王法”要被毁灭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一、课堂导一、课堂导入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理清情节结构,把握杂剧内容并分析窦娥的形象,概括杂剧的主题。正确理解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鉴赏品味,领略戏剧语言艺术。引导学生认识恶劣社会秩序对人性的摧残,培养学生向善的心灵。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
2、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
3、“世界三大古剧”。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中国古典戏剧概述中国古典戏剧概述元代杂剧。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致可以分为末、旦、净、杂四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中国古典戏剧概述中国古典戏剧概述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
4、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杂等。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中国古典戏剧概述中国古典戏剧概述 唱词也叫曲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武打和舞蹈。如“做哭科”“做笑科”等。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的宫调写成。共分“五宫四调”:正宫、中吕宫、南吕
5、宫、仙吕宫、黄钟宫和大石调、双调、越调、商调。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中国古典戏剧概述中国古典戏剧概述 元杂剧元杂剧 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写作背景听朗诵,扫清字音,理解文本大意:听朗诵,扫清字音,理解文本大意:羊羊肚肚汤汤(d)忤忤逆逆(w)歪歪剌剌骨骨(l)(挣揣挣揣)(zh
6、ng)(chui)捻捻断脊筋断脊筋(nin)剗剗的的(chn)田田畴畴(chu)桃杌桃杌 (w)绣绣闼闼(t)恓恓惶惶(xi)连连累累(li)苌苌弘化碧弘化碧()()罪罪愆(愆(qin)邹邹衍(衍(yn)瀽(瀽(jin)前合后前合后偃(偃(yn)盗盗跖跖(zh)无无捱捱无靠无靠(i)正正 音音鳏寡孤独: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负屈衔冤:即含冤,承受委屈。杳无音信:远得不见踪影,也没有音信。举案齐眉: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敬互爱。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势行事。孤身只影:孤单一人,只留影子。形容孤独一人。古陌荒阡:指荒凉的地方,即荒郊野外。古代田间小
7、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苌弘化碧:形容受冤而死或忠心不泯。望帝啼鹃: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积累词语积累词语研读文本分析文章结构1、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明确:10个曲牌有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第一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第二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第三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2、根据、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分析第一层:窦娥为
8、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分析第一层: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构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识里,是被看作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东西。是不容侵犯的。但由于窦娥的冤情深重,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竟无动于衷,所以窦娥唱出“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的唱词时,便自然得到了人们的共鸣。分析第一层: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分析第一层: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滚绣球 明确: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普通女子,窦娥对神明的天地本应深信不移,可是残
9、酷的社会现实使她对天地鬼神由信赖而怀疑,由怀疑又转为愤怒的控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样,窦娥通过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含冤难辩的悲惨经历,认识到了善良的人的贫穷命短,罪恶的人富贵延寿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作为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的窦娥,认识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又能怎么样?她除了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愤怒的控诉以外,只能是“落得两泪涟涟”。分析第二层:从分析第二层:从“左侧右偏左侧右偏”“”“前合后偃前合后偃”两句可见两句可见窦娥在赴刑场途中所受的苦难,可她为什么还要提出窦娥在赴刑场途中所受的苦
10、难,可她为什么还要提出坚决走后街,舍近而求远呢?坚决走后街,舍近而求远呢?明确: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她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面。然而,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了。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在戏剧冲突的程度上,由急转缓,由怯转伤,抒情气氛加浓,窦娥的性格更加完美。可见窦娥对婆婆的孝顺,但像这样一个完美的善良的妇女,竟然惨遭如此的冤屈,被诬陷为杀人凶手,足见当时的统治是何等的腐败,社会是何等的黑暗。这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还为悲剧的产生蓄足了势
11、,起到了深刻批判封建社会的作用。阅读快活三:阅读快活三:鲍老儿。鲍老儿。思考: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的希望思考: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呢?和要求,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呢?明确: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了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分析第三层分析第三层:思考: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思考: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是什么。明确: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
12、解她的冤屈;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思考:她的三桩誓愿与第一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思考:她的三桩誓愿与第一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呢?是否矛盾呢?系呢?是否矛盾呢?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
13、,却偏偏写成现实,明明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明确: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作者采用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是表明社会的腐败黑暗,二是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达人民要惩治邪恶的愿望。每每桩誓愿窦娥的希望是什么?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桩誓愿窦娥的希望是什么?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第一桩:第一桩:希望:刑场上的人们立刻了解她的冤情希望:刑场上的人们立刻了解她的冤情 性格:性格:不屈服的性格不屈服的性格第二桩:第二桩:希望:自己的冤屈能在天上得到反应
14、希望:自己的冤屈能在天上得到反应 性格:性格:坚强不屈、宁折不弯的性格坚强不屈、宁折不弯的性格第三桩第三桩:希望:上天能惩治邪恶希望:上天能惩治邪恶 性格:性格:勇于反抗的坚强性格勇于反抗的坚强性格 “煞煞”就是结尾的曲牌,为什么关汉卿要就是结尾的曲牌,为什么关汉卿要把把“煞煞”分成二煞一煞分成二煞一煞煞尾煞尾三个三个曲牌呢?曲牌呢?说明蓄积在窦娥胸中的怒火再也无法控制,说明蓄积在窦娥胸中的怒火再也无法控制,犹如地下岩浆,冲向决口。犹如地下岩浆,冲向决口。也说明剧作家意犹未尽,他要把窦娥的无也说明剧作家意犹未尽,他要把窦娥的无辜受害,要把人们对窦娥的同情,要把人辜受害,要把人们对窦娥的同情,要
15、把人们对统治者的愤恨表现得痛痛快快,淋漓们对统治者的愤恨表现得痛痛快快,淋漓尽致。于是在结尾处一波三折,把高潮推尽致。于是在结尾处一波三折,把高潮推向顶峰。向顶峰。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强欺弱、恶欺善的社会现实。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聩,贪赃枉法。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孝顺和善良。1 1.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人人物形象分析物形象分析 如果窦娥不怕连累婆婆,婆婆也会被屈打成招,如果窦娥不怕连累婆婆,婆婆也会被屈
16、打成招,到那时,杀头的虽不是窦娥,却会是其婆婆,仍旧是到那时,杀头的虽不是窦娥,却会是其婆婆,仍旧是一件大冤案。卑弱而善良的老百姓只能以牺牲自己来一件大冤案。卑弱而善良的老百姓只能以牺牲自己来救助无辜的他人,是无法阻止冤案的发生的,因为制救助无辜的他人,是无法阻止冤案的发生的,因为制造冤案的是当时社会上强大的黑暗势力和官吏的贪赃造冤案的是当时社会上强大的黑暗势力和官吏的贪赃枉法、腐朽昏聩。这样,我们就会深刻地体会出窦娥枉法、腐朽昏聩。这样,我们就会深刻地体会出窦娥所唱的所唱的滚绣球滚绣球这曲子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揭露是这曲子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揭露是那样的入木三分,以及深刻地感受到窦娥对黑暗现
17、实那样的入木三分,以及深刻地感受到窦娥对黑暗现实彻底失望而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是那样的震撼心灵。彻底失望而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是那样的震撼心灵。2 2窦娥如果不怕连累婆婆,冤案还会不会发生窦娥如果不怕连累婆婆,冤案还会不会发生?总结:总结:1、窦娥、窦娥善良,孝顺;不甘屈辱,不畏强暴,不甘善良,孝顺;不甘屈辱,不畏强暴,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对亲人细致体贴,对多舛于命运的摆布,对亲人细致体贴,对多舛命运勇敢抗争。在窦娥身上,既有封建思命运勇敢抗争。在窦娥身上,既有封建思想的烙印,又有反抗性格的影子。想的烙印,又有反抗性格的影子。对联概括: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 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亢三年主体探讨拓
18、展提升 窦娥冤的戏剧冲突,体现在三个层面:社会冲突、道德冲突、意志冲突。与张驴儿冲突:守贞守节的传统道德和蹂躏贞洁的不道德上的冲突;与梼杌的冲突:孝顺的传统美德与为官贪酷的社会冲突。概括戏剧冲突概括戏剧冲突窦天章典卖女儿;蔡婆婆放高利贷和买她作童养媳;丈夫的夭折;蔡婆的引狼入室;张驴儿的陷害;桃杌的贪赃枉法,屈打成招,滥施刑罚,草菅人命是黑暗的封建社会。个人悲剧:高利贷剥削、流氓地痞横行。社会悲剧:贪官污吏草菅人命。善良孝顺的窦娥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命运善良孝顺的窦娥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命运,她的她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呢悲剧是谁造成的呢?明确:“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法制黑暗,官吏昏聩。造
19、成窦娥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一句话回答。窦娥相信青天窦娥相信青天,相信苍天有眼相信苍天有眼,老天会给她一个公道老天会给她一个公道,为什么被贪赃官吏屈判死罪时却要指天斥地怨鬼神呢为什么被贪赃官吏屈判死罪时却要指天斥地怨鬼神呢?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在窦娥的时
20、代里,人民深受君权的迫害和神权的束缚,因为在封建道德中,皇帝(天子)是上天意志在人间的体现,人民是相信“天地鬼神明察人世是非,主持人间正道”的,而封建官吏也往往以“青天”自居。窦娥生在窦天章这个落魄书生之家,深受政权与神权的影响,当张驴儿把谋害人命的罪名强加给窦娥时,她依然相信官府能主持正义,只是临上刑场时,她方才清醒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社会真面目。于是,在滚绣球中,她猛烈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好人不长命,坏人活万年”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到处都是。窦娥对鬼神的大胆谴责,对天地的斥骂,实际是对现实社会黑暗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深
21、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以及在它的庇护下流氓恶棍的横行;也反映了人民深重的苦难和坚定的反抗精神。从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来看,这部剧称得上是元代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是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只有推翻这一制度,劳动人民才能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主题归纳主题归纳:比较提升解读刘兰芝、祥林嫂、窦娥几位女性形象,谁更有反抗精神?解读刘兰芝、祥林嫂、窦娥几位女性形象,谁更有反抗精神?刘兰芝:明白婆婆要驱逐自己,丈夫要求也无济于事,刘兰芝:明白婆婆要驱逐自己,丈夫要求也无济于事,事情无法挽回时,她没有坐以待毙,等着被遣,而是变被动事情无法挽回时,她没有坐以待毙
22、,等着被遣,而是变被动为主动,主动为主动,主动“遣归遣归”,早早起来,早早起来“严妆严妆”,把自己打扮得,把自己打扮得美艳动人。刘兰芝变被动为主动,表现了极强的自尊心、积美艳动人。刘兰芝变被动为主动,表现了极强的自尊心、积极维护自己的人格、个性坚强的特点。极维护自己的人格、个性坚强的特点。祥林嫂和窦娥都不同程度地受着宗教思想的影响,但祥林嫂和窦娥都不同程度地受着宗教思想的影响,但从她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各异。在窦娥的身上,表现从她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各异。在窦娥的身上,表现出百折不回、生死不渝的抗争精神,向命运,向不公平的世出百折不回、生死不渝的抗争精神,向命运,向不公平的世道宣战。这
23、是祥林嫂无法企及的。道宣战。这是祥林嫂无法企及的。关于本色派的语言特点:关于本色派的语言特点:窦娥冤窦娥冤一剧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课文一剧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课文中,中,凝练而又明白如话的凝练而又明白如话的说白说白,优美而又有优美而又有节奏的的节奏的的唱词唱词,曲白相生曲白相生,深刻地展示了人,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集中表现了窦娥的物的内心世界,集中表现了窦娥的“怨怨”与与“愤愤”。不少古代白话,如。不少古代白话,如“只合只合”(只应(只应该)、该)、“怎生怎生”(怎么)等都表述得十分生(怎么)等都表述得十分生动。动。科白等辅助手段运用的也很好,配合唱科白等辅助手段运用的也很好,配合
24、唱词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心情,推动了情词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节的发展。怎样看待剧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的结合?现实主义:由于政治黑暗,吏治腐败,致使孤苦现实主义:由于政治黑暗,吏治腐败,致使孤苦无告的窦娥惨遭杀戮,蒙此奇冤。现实主义的描无告的窦娥惨遭杀戮,蒙此奇冤。现实主义的描写使我们认识到窦娥冤狱的典型意义,认识到当写使我们认识到窦娥冤狱的典型意义,认识到当时社会制度的残酷、吃人本质。时社会制度的残酷、吃人本质。浪漫主义: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在浪漫主义: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实是因冤而怨,连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实是因冤
25、而怨,连“皇皇天也肯从人愿天也肯从人愿”,才能一一应验。,才能一一应验。既能证明窦娥既能证明窦娥冤情实在是真,有能增强悲剧气氛。从观众来看,冤情实在是真,有能增强悲剧气氛。从观众来看,符合一般民众善恶有报的心理,反映了人民伸张符合一般民众善恶有报的心理,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能引起观众更多的共鸣;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能引起观众更多的共鸣;也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也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窦娥与哈姆雷特 关汉卿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之一,是中国戏曲的奠基人,在世界文学史中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因此关、莎二人的戏剧作品常被用于比较研究。窦娥与哈姆雷特,这两个著名的悲剧形象分别诞
26、生于13世纪的中国和17世纪初的欧洲,在反封建的斗争精神方面存在着一些共性,但二者又有很大不同。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发下三大奇愿,要感天动地来显示冤情。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趣味探究趣味探究 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他的叔父克劳迪斯毒死了他的父亲,篡夺了王位。老国王的鬼魂显现,把自己被害的经过,告诉儿子哈姆雷特,要他报仇。他弄清真相后,决心杀死奸王,但又顾虑重重。就在下决心动手时,不幸错杀了恋人的父亲。奸王把他送往英国,在去英国途中他逃回丹麦,在一场由克劳迪斯安排的比剑中死去。他在临死前总算刺死了克劳迪斯,但他改变现实的重大理想并未实现。哈姆雷特的主要对手是克劳迪斯,克劳迪斯身上集中了封建、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恶德。从这一点看,窦娥与哈姆雷特悲剧的根源都在社会。但窦娥的命运从一开始就不能选择,哈姆雷特则不同。他是个有理想、好思索的人文主义者,因苦苦思考“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而迟迟不能采取积极行动,最后只能凭一时冲动,抱着宿命论观点行动起来,以至于最终和所爱的、所恨的人同归于尽。他的悲剧不仅仅在社会,还在人性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