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第六单元课题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意义。2. 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3. 引导同学通过类推,培养同学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学重难点1、 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教师行为教学过程:一、 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怎样摆?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然后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指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义。二、 理解有余数除法
2、的意义。1、 教师把原题改成: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2、 思考:平均分后有剩余怎么办?剩下的不能再平均分,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如果可以怎么分?师:7里面最多有3个2,余下的1个不够再分,余下的这个数在数学上叫做余数,用除法算式怎么表示。思考:在这个算式中7、2、3、1各叫什么名称?分别表示什么?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三、 比一比,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62 = 3(盘)和72=3(盘) 1(个)这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师: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
3、是全部分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完后有剩余,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四、 确定有余数的除法中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学生观察72=3(盘) 1(个)这个算式。总结:有余数的除法要根据除法的意义来确定单位名称。商的单位名称要根据问题“求什么”来确定,余数的单位名称要与被除数相同。五、 巩固练习。1、 数学书60页做一做1、2。2、 练习十四1。六、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货。学生行为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2、学生集体交流平均分的过程、结果及算式。预设:生: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 。列式为62 = 3(盘)生:这个算式表示把6个草莓,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3份。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操作结果。预设:生: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还剩1个。72 = 3(盘) 1(个)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并汇报。预设:生1::7是被除数,表示被分的草莓的总数。生2:2是除数,表示每份数,3是商,表示可以分的份数。生3:1是余数,表示还剩1个不够再分。学生讨论。相同点:这两个算式都是把物体进行平均分,所以都用除法表示。不同点:第一个算式没有余数,第二个算式有余数。生:被除数、除数、余数的单位都是个,而商的单位名称是“盘”。教学补充